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7年6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热点丨方方小说《软埋》引发巨大争论

2017-06-14 山泉居人 新三届

        


        新三届成员再度引发巨大波澜。


        女作家方方的小说《软埋》震动了朝野上下。


        是直面,还是深埋?


        巨大争议的背后,是至今仍不能解封的历史。


        方方:你不需要真相,但历史却需要。 



        方方,本名汪芳,祖籍江西省彭泽县,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当过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引起极大反响,并因此成为中国“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等。2016年10月,方方辞去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之职。 

1970年代末,刚走进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方方,已经有文学作品问世。


方方当年的准考证。


当年的大学同学作品文选。



       在校期间方方就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989年调入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2007年9月当选为湖北省作协主席,2012年9月再次当选省作协主席。


         方方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

 

       1975年,她开始写诗。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1987年,发表《风景》(《当代作家》1989年3期),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并因此成为中国“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   


        她后来接连发表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白雾》、《桃花灿烂》、《落日》、《奔跑的火光》、《乌泥湖年谱》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已出版小说、散文集《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水在时间之下》等60多部。


        方方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为主,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等文字在国外出版。新近出版有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景状,善于刻画卑琐丑陋的病态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语气中常透露着一种冷嘲和尖刻,在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逮的人生思考。

方方与韩少功。


      2011年推出长篇小说《武昌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及中篇小说《民的1911》。《武昌城》以攻城和守城两重不同角度,回首1926年武昌城鲜为人知的一场围城战,《民的1911》全景式再现百年前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波澜壮阔的经过。

 

        2012年10月末,根据方方长篇小说《万箭穿心》改变的同名电影上了院线。《万箭穿心》讲述了武汉汉口一个平凡女人的半生。



        《软埋》讲述了一个女人命运的故事。四五十年之间,她从一个乡绅的儿媳成为一个勤勉慈爱的保姆,从一个失忆的女人变成一个沉溺于往事却没有了知觉的植物人。

 

        有评论指出,她的故事里包含了太多的伤痛和宽容,太大的失落和满足,太详尽的记忆和太彻底的遗忘。作者没有落入社会批判的窠臼,而是立足于更高的角度,挖掘决定人物命运、历史进程的复杂因素,找出那些蛛丝马迹然而举足轻重的细节,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特的文学力量。

 

       《软埋》以“土改”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几个地主家庭和其中成员在运动期间及之后的悲惨故事。该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于今年4月获得路遥文学奖。

 

        该书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甚至波及海外的激烈争论,有团体高调狠批,指为“阶级斗争的新动向”,“颜色革命的信号弹”,“篡改中国革命史”。

 

        对于这些猛烈的批评与批判,方方回应说:你不需要真相,但历史却需要。


        目前,这场争论仍在持续中,本号将继续予以关注。


 

        先让我们浏览一下该书的基本轮廓吧。

《软埋》目录


第一章

  1.自己跟自己的斗争

  2.河流的声音

  3.她习惯独自待着

  4.有些东西与她不弃不离

  5.毒刺被拔走了

  6.她内心空旷得只有时间

  7.我不需要回忆

  8.“钉子”这两个字

第二章

  9.我带你回家

  10.是且忍庐还是三知堂?

  11.我记得是红色的

  12.是枪托打的

  13.这就是黑暗之深渊

第三章

  14.在面馆里遇到老乡

  15.活着,就是他现在的事

  16.到南方去

第四章

  17.青林的惊愕

  18.一个藏有秘密的人

  19.她的灵魂不在现世

  20.一只破旧的皮箱

第五章

  21.灰光里的台阶

  22.不,不是这样的!

  23.地狱之第一:河流里的嘶喊

  24.地狱之第二:船在水中旋转

  25.地狱之第三:山路上的狂奔

第六章

  26.人生不忙碌也同样会倦意深浓

  27.柏杨坝的大水井

  28.一个家族的故事

  29.在万州吃烤鱼

  30.青林瞬间被改变了心情

  31.尘埃就是尘埃

  32.且忍庐?

  33.矫枉必须过正

第七章

  34.地狱之第四:西墙的美人蕉下

  35.地狱之第五:花园里的软埋

  36.地狱之第六:最后的晚餐

  37.地狱之第七:有人送来口信

第八章

  38.这个背影怎么这么熟悉?

  39.你确认见过他爹?

  40.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走完了

第九章

  41.地狱之第八:让我死吧!

  42.地狱之第九:这命又有什么意义?

  43.地狱之第十:哥哥你在哪里?

第十章

  44.青林开始了阅读

  45.父亲难道姓董?

  46.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47.无名氏

  48.青林被吓着了

  49.我很想娶丁子桃

  50.推测和疑惑

第十一章

  51.地狱之第十一:我要去找哥哥

  52.地狱之第十二:仓皇的行走

  53.地狱之第十三:一切成为灰烬

  54.地狱之第十四:爸妈就靠你了

  55.地狱之第十五:说你是陆家的人

第十二章

  56.天啦,丁娘娘是你的母亲?

  57.晴雯是个丫头

  58.好漂亮的飞檐翘角

  59.软埋

  60.三知堂

  61.疯老头

  62.这段历史要怎么说呢?

第十三章

  63.地狱之第十六:具保书

  64.地狱之第十七:牡丹的被面

  65.地狱之第十八:地狱之门

第十四章

  66.底层的暗道

  67.有些事上天不想让人知道

  68.我不要软埋

  69.悲伤从骨头里出来

尾声

  70.有人选择忘记,有人选择记录

后记:我们不要软埋

 




(文图来自网络)



新三届菁英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马小冈:走下莫干山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古灵精怪的音乐奇才谭盾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孟勇,行走大地的灵魂歌者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遇见纽约的秋天——

人大工经系78级校友李德顺先生专访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帮着"摸石头"的人——回忆张少杰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六: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七: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八:父亲,截止6月父亲节前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