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需求视角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化研究
0 引 言
1 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研究不足
首先,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它是随着高校扩招、软件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推进下才逐渐开始的。目前,学者大多从实践教学体系层面提及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个对象,但没有特别强调剖析学生的实践能力结构。例如,文献[1]提出了项目依托式培养软件专业人才的途径;文献[2]提出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文献[3]提出软件工程实践类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建议;文献[4]提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实践能力是软件人才职业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软件人才的就业能力直接与实践能力挂钩,因此在制订实践教学体系之前,务必先剖析实践能力结构,只有这样,制订出来的实践教学体系才是客观、有效的。其次,关于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的研究,虽然已经开始,如文献[5]中对软件人才的实践能力内涵、特征做了探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但缺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模型。从整体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如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的构成、与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培养软件人才的实践能力等问题涉及较少,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2 软件人才调研与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的软件人才普遍存在实践能力水平低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甚至一些软件方向毕业生为了对口就业,必须另外支付高额培训费去提高实践能力。2.1 地方高校就业回访以某地方高校就业回访信息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回访学生对象为2013—2017年的837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方向毕业生。回访字段包括姓名、专业、岗位名称、单位名称、就业地址、单位类型等,使用SPSS 22.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发现毕业生就职软件类岗位的比例仅为23.3%,其余一小部分选择考研,剩余的选择转行,显然,软件类岗位就业比例偏低。软件类岗位按年的占比情况,如见图1所示。
3 软件人才实践能力要素
探讨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结构,首先明确实践能力划分,文献[6]将实践能力划分为4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这种分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中实践动机属心理层面,此处不作具体阐述。笔者认为,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是指能够胜任实际软件类工作的具体能力,因此,在借鉴文献[6]实践能力划分方法的同时,结合软件人才实际工作来探讨实践能力结构,认为软件人才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3.1 基础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是软件人才应具备的最低实践能力。通过各种专业基础实验(如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和专业实验(如Web开发、.NET开发等)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3.2 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指软件人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专项技能。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分为文档编写、系统设计、代码编写、系统测试、系统实施及维护。通过课程设计可培养该能力,一般在校内完成。为了更接近实际需求,针对选题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从需求调研、项目设计、产品开发、系统测试等方面开展课程设计研究。3.3 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指在实体项目情境中,软件人才应具备独立设计项目研发路线、实施项目阶段任务的综合能力。该能力培养需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资源给学生提供各类项目(如开展科学研究、参加见习/实习、进行毕业设计、参与各类竞赛等)实践机会。
4 岗位需求、实践能力的学分对应分析
从2015年起,某校软件类岗位就业率大幅提升,说明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分析该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计算岗位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学分对应数,可直接指导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4.1 软件方向课程和学分对应对某校2015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读,通过将该专业和软件技术有关的课程进行提取,得出软件方向课程与学分对应表(见表2)。
5 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的建构路径
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的建构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在全面分析实践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真实需要参考其他能力模型,并通过不同角度对比进行建构。5.1 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建构的分析根据模型建构的定义和意义,从能力模型涉及的角色、能力要素角度进行分析。1)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论对模型涉及角色的启示。美国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7]一书中提出五力模型理论,他认为任何行业都存在五种竞争作用力,包括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5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决定了行业持续性盈利能力。[7]该模型体现系统性、结构完整性的特点,为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提供了角色划分依据。参考“五力模型”进行角色划分:行业竞争者对应高校软件毕业生,供应商对应高校,买方对应用人单位,潜在的进入者对应政府,替代品对应同类型院校的软件毕业生。2)个体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对模型建构要素的启示。文献[8]提出一种个体实践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理论,该理论一方面对高水平实践者的鉴定很严格,既要求具备较全面的实践能力要素,又要求各方面的实践发展相对充分;另一方面,说明了能力模型系统中各要素的内容、层次及其相互关系。这种理论路径对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建构要素的确定具有启示作用。3)营销理论对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结构模型的五力角色定位。以商家为视角,文献[9]提出了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文献[10]提出了定位理论;以企业为视角,文献[11]提出了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理论;以消费者为视角,文献[12]提出了4C(Customer、Cost、Convenient、Communication)理论。这4种理论从商家、企业、消费者不同视角提出针对产品的营销策略,对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结构模型五力角色定位起到指导作用。高校对应商家,软件毕业生对应产品,用人单位对应消费者,就业过程对应营销过程。首先运用4P和4C理论对毕业生价值、就业领域、沟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高校充分考虑用人单位需求,将USP和定位理论作为人才战略理论依据,即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特色和定位。总结以上模型结构和营销理论,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的建构应遵循几个原则:能力模型的建构涉及的角色要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五力角色定位要准确;建构的要素要表明系统中各对象的内容、层次及其相互关系。5.2 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描述结合5.1模型建构的原则,笔者提出一种“五力三维一体”的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见图2)。该模型是一种包含生态角色、能力要素的系统模型。
6 结 语
提高地方高校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改变独自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思路,充分考虑地方产业需求,将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其他院校的作用也考虑在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五力角色在人才战略制定、岗位需求分析、实践能力划分等方面的作用,然后制定体现市场规律的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结构模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因此该模型中的能力指标一定是动态变化的。笔者将五力角色引进高校软件人才实践能力模型建构过程,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709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围绕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2015090)。
作者简介:任培花,女,山西大同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计算机教育,rphren@qq.com。
参考文献:
[1] 王志国, 王伟, 孙珊珊. 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实践能力项目依托式培养方法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10): 141-143.
[2] 钟秀玉, 刘越畅, 柯木超, 等. 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4): 175-179.
[3] 韩万江, 宋茂强. 软件工程实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增刊1): 66-69.
[4] 金福生, 闫达远, 刘振岩, 等.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增刊1): 135-137.
[5] 闫俊伢. 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27(11): 143-145.
[6] 刘磊, 傅维利. 实践能力: 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 教育科学, 2005, 21(2): 1-5.
[7]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4.
[8] 傅维利, 刘磊. 个体实践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30(1): 1-13.
[9] 王良锦, 李蔚. 独特销售主张(USP)的生成机理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7(21): 123-124.
[10] 俸晓锦, 徐枞巍. 我国大学生与高校关系定位理论的反思[J]. 现代教育管理, 2010(5): 62-65.
[11] 冯方盛.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 基于4P理论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5): 23-27.
[12] 蔡素燕. 论4C营销理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20): 56-57.
[13] 刘礼明. 基于4P营销理论的大学生就业策略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29(5): 70-73.
(完)
更多精彩:
2019年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教育暨教学学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