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客论邮】集邮: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何国辉 鼓山邮话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的《乡愁》,是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才产生与流传的。那个时候的人,很简单、很执着、很纯朴;心简单,爱久远。信封上的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两地人的爱和牵挂,一枚邮票就是一种淡淡的乡愁,一枚邮票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怀念。

我相信许多人都曾被这些花花绿绿的邮票所吸引过,当时都有些朦朦胧胧的集邮意识,看到信封上贴着邮票,只要认为好看就将其放到书本里攒起来。在鼎盛时期,中国集邮人数达1800万之巨。可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将巨大信息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传播到每个人的眼前,传统的书信往来已逐渐被网络、手机所代替。与其花时间写信、买邮票、寄信,等待邮递路程,不如敲几下键盘或发条微信瞬间完成来得方便。因此很少有人寄信了,集邮的人数在迅速减少。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看着街边星罗棋布的网吧、台球厅、酒吧等娱乐场所,想想随身携带的手机,不禁感叹现在人们的娱乐,更多的是借助于高科技来完成。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则是更多地与泥土为伴,与邮票、糖纸为友,天天玩着丢手绢、老鹰抓小鸡、弹玻璃球、滚铁环、扔沙包、拍洋画等游戏,也不知道究竟是出生在哪个年代的人更加快乐一些?

在现今的集邮活动中,老年人占据了绝大多数,80后屈指可数,90后微乎其微,这让许多人感受到了集邮队伍老龄化的趋势。因此,许多人跳出来唱衰,集邮后继无人了、邮票快停止发行使用了、邮票快变成废纸了……但我认为,邮票浓缩古今文化、讲述中外故事、展现历史变迁,有文化、有历史、有丰厚内涵的东西永远不会消亡。而人们通过对邮票的收集,可以增学识、养品德、传友谊、悦身心。所以,集邮活动也会长久的持续下去。

集邮的人,如果您真的爱“她”,就不要在乎那些流言蜚语。选择好自己的路,勇敢地去追求“她”。想集什么就集什么,只要快乐就达到了目的。快乐是一种人生的感觉,快乐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作者简介


何国辉:辽宁鞍山市人,现居北京。有近三十年的邮币卡市场阅历,对邮票与钱币收藏、投资、鉴定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中国集邮报》《集邮》《集邮博览》《集邮报》《中国钱币》《收藏》等报刊上发表过数百篇文章及学术论文,在“贵州风光错片”等邮品上做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2009年出版了个人专著《中国邮票收藏投资解析》,该书在“收藏集邮类”2009年全年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南方都市报》《国际航空报》《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杂志等多家媒体刊登过他的个人专访。2018年12月,与京城21位集邮界资深人士共同创建了“首都邮学沙龙”。2019年7月出版了第二本个人专著《中国珍邮集粹》,该书在全国级邮展——2019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和第四届文献集邮展览中均荣获镀金奖。

❖文图/何国辉

❖来源/何国辉的新浪博客

❖采编/文白



【博客论邮】特3伟大祖国--敦煌壁画邮票原地封拍出“天价”之后的设想

【博客论邮】道具上的漏洞

【博客论邮】趣谈一枚普资图明信片的销戳选择

【博客论邮】浅谈邮政日戳中“百家姓”元素的取舍

【博客论邮】专题集邮者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

【博客论邮】集邮迎来“直播时代”

【博客论邮】集邮者的呼声莫忽视

【博客论邮】新邮“四方连”该怎么供应?

【博客论邮】“戳”有味道

【博客论邮】可以大书特书的集邮说明

【博客论邮】集邮也要过“五关”

【博客论邮】纪念邮戳亟待规范管理

【博客论邮】邮票设计宜简洁

【博客论邮】求知--集邮的最美

【博客论邮】信封贴在邮票上

【博客论邮】地名邮戳研究大有可为

【博客论邮】信销票的收集和收藏

【博客论邮】何为经典邮票

【博客论邮】“同题材加贴”说长论短

【博客论邮】对明年邮政改革精神的几点思考

【博客论邮】“网络"淘邮趣无穷

【博客论邮】一则新闻的奇葩包装(别拿邮迷当傻子)

【博客论邮】邮票价格原来都是邮商的奸计,想要邮市回归良性循环,怎么破局?

【博客论邮】文献是集邮活动的镜子

【博客论邮】玩是需要知识的

【博客论邮】集邮者应学会“断舍离”

【博客论邮】集邮与炒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