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龄“单身狗”的恐慌
△
“我该给谁打电话?所有人都有孩子。”——让·马克·科菲,42岁。
42岁的让·马克·科菲(Jean-Marc Choffel)平时住在纽约和迈阿密,此时他正在思考晚上的安排。好像没什么有意思的事。当天他已经工作到很晚,12月的大雨一直下个不停。
到了晚上9点,他还在位于西14街的工作的地方,坐在一把皮革转椅上。
“给谁打电话呢?”科菲问。“大家都有孩子,肯定都上床睡觉了,到底给谁打电话呢?”
他还说,如果真的没事可干,他可以走在街上,找个地方买醉,和陌生人勾搭一下。
“但是这样醒来以后会头疼的,”他说,“我可不想这样。”
科菲是个发型师,他的客户中包括莎朗·斯通(Sharon Stone)、菲姬(Fergie)和很多名模,此时他待在自己的沙龙里。他完全可以出去找个夜店。但他依然坐在这儿,思考着自己生活中缺失的东西。
“27岁的时候,你眼里根本就没有明天,”科菲说,“可是到了42岁,今天就是明天。回到家里,回到孩子们和家庭中去,你就是在创造一些东西,也是在建设一些东西。”
不少已婚男士都会对科菲的生活表示羡慕,然而他却对这种生活越来越厌恶了,而且他并不是唯一一个会这样想的人。伴随自由而来的也有代价:孤独与遗憾,还有这样一种感觉,尽管内心深处,你依然觉得自己还是25岁,但你的膝盖开始疼痛,岁月的流逝也越来越快。
“你是单身吗?”曼哈顿婚恋中介玛丽亚·阿夫吉提蒂斯(Maria Avgitidis)在采访中询问记者,将他投入一个黑暗的领域。“你年过40了吗?你会不会觉得你想娶的好女孩都被别人娶走了?”
坦白地说,对于阿夫吉提蒂斯的每一个问题,我的回答都是:“对。”
“恐慌感就是这么来的,”她说。“感觉就是:‘为什么不是我?他都拥有什么?’然后你就会发现,他比你年轻四岁。恐慌感就是这么来的。”
俱乐部里的老家伙
△
“你最重视的东西改变了。”——瑞安·沃利斯,35岁。
喜剧演员克里斯·拉克(Chris Rock)1996年的特别影片《带来痛苦》(Bring the Pain)或许最能描述这种让人胃里翻江倒海的恐惧感:“所有男人最终都得安定下来。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最终得安定下来。因为你不想当俱乐部里最老的那个家伙。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你去过的每个俱乐部都会有几个老家伙。他其实并不是真的老——只不过对于俱乐部来说有点太老。”
很少有人愿意当这个男人,尽管没几个单身男人愿意承认这种恐慌感,他们知道,总会有某个早晨,他们醒来,发现自己一身冷汗。
朋友们会告诉你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们会提起Tinder,或者藏在你手机里的什么神奇的约会应用,同时告诉你,你只需用手指轻轻一划,就可以享受约会,甚至还有更多。
但是和我聊过天的三四十岁的单身男人——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日益狭窄。虽然他们并没有生育方面的截止日期,但他们会觉得,派对就要结束了。
“人们觉得如果你是同性恋,你还单身,特别是在城市里,这会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35岁的瑞安·沃利斯(Ryan Wallace)说,他在某《财富》全球200强企业的传播公司工作。“你去健身房、去办公室、下班放松,过着忙碌活跃的生活。在20多岁的时候,可能确实如此。性别认同先放在一边,当人上了年纪,最重视的东西就改变了。”
有些在克林顿担任总统时期就上大学的男人至今单身,他们也许有很好的理由。除了喜欢享受多年来无拘无束的快乐之外,在经济局势不稳定的时代,他们或许也想先保证事业上了正轨,然后再来开始家庭生活。
但是如果经济上的安全感来得太晚怎么办?专注事业是否只是一个借口,用来回避更大的问题?
“我还在工作,”乔纳森·李(Jonathan Lee)在某国际银行担任内部审计,住在上东区。“这说明了很多东西。”
此时已经接近晚八点。李说,最近特别忙,他的工作时间接近每周60小时。
“这不健康,”他说。“我确实有遗憾的感觉。在约会和恋爱这方面,我绝对还欠缺经验,有些技巧和诀窍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的。我40岁了。从数学的角度看,我等待成立家庭的时间愈长,就越会想,‘当我考虑与某人结婚的时候,我得找一个年轻,能生孩子的。这样就有年龄的差异。这能让人接受吗?这没问题吗?这样能成功吗?’人年纪愈大就会面临愈多挑战,我现在意识到了。”
李和发型师科菲在人生经验和世界观方面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
科菲20多岁的时候都在享乐中度过,也达到了自己的事业巅峰,李则说自己是虔诚的基督徒,追求事业,周末晚上不去酒吧。但是两人还都想当父亲,即便他们担心这是不是已经有些迟了。
35岁,现居曼哈顿的公关与市场顾问斯科特·斯拉特利(Scott Slattery)也有同感。
自2011年同性婚姻在纽约合法化之后,最近,同性婚礼大量涌现。在被问及是否会因此而感到寻找合适对象的压力时,斯特拉利说,“我觉得压力是来自年龄,而不是来自同性恋的身份。”
换言之,他不想年纪太老才当上爸爸。
“我想当父亲,”斯拉特利说。“幸运的是,我不一定要有孩子。但我仍然希望照顾他们一生,所以我不想变老。”
似乎所有单身男人都曾在30多岁的时候,为自己不曾拥有的生活而感到一阵遗憾。就算他渴望的其实是整天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会一样感到遗憾。
在Netflix的电视剧《无为大师》(Master of None)里,单身的男主角戴夫·沙(Dev Shah)由阿兹·安萨里(Aziz Ansari)饰演,他有时嫉妒自己已婚的朋友,但他又排斥想安定下来的渴望。
“我曾经害怕养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我现在也仍然害怕),”与安萨里合作创作本剧的艾伦·杨(Alan Yang)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我的姐妹几年前生了个孩子,可爱的外甥开始慢慢改变了我的心意。但是这仍然可怕得难以置信。你原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但现在有一些东西比你自己和你平庸的日常需求更重要了。”
“约会需要很多精力。” ——保罗·高拉什,40岁。
40岁的保罗·高拉什(Paul Gollash)是英语教育技术公司VOXY的首席执行官,快到40岁的时候,他觉得受够了单身,开始积极约会。
他先是参加自己原本不愿参加的聚会:艺术展、鸡尾酒会和工作聚会,希望能结识新人。
2014年,一个下着雨的星期六,他从睡梦中醒来,前一夜让他醒来后依旧精疲力尽,他还得去参加朋友的朋友在Park Slope举办的红酒奶酪派对。
派对上,在一群已婚人士中间,他发现一个名叫玛利亚·卡波(Maria Cabo)的女人,两人之前短暂地见过一面。在派对快要结束的时候,高拉什鼓起勇气,穿过屋子走向她。她当时正和其他女人坐在一起,都说着西班牙语。不久后,他给她发短信,问她愿不愿意在卡纳利群岛开始他们的第一次约会,他在那儿有个讲座。卡波回复了一张泳装照,也给护照拍了照片发过去。
两人于去年5月结婚,有了一个女儿,名叫格里塔(Greta)。
“随着年纪增长,一件讽刺或者讨厌的事是,你的精力变少了,”高拉什在马德里的酒店套间里说,他和妻子、女儿一同在那里下榻。“约会总是需要不少精力,20多岁的时候,你总是精力充沛,对不对?所以你可以出去,更经常认识人。年纪老了以后,工作更加紧张,需要时间的事情更多,很容易就把寻找伴侣的事搁置起来。”
“到了特定年纪,我开始意识到,我知道接下来的岁月,如果与我的爱人发展一段有承诺的恋爱关系,和对方共建家庭,我会过得更好,”高拉什说。“我觉得我已婚的朋友们不会有任何幻觉,觉得我在过梦想中的生活。或许有人会拿这个开玩笑,但我要感谢所有朋友们的妻子,以及生活中所有的女性朋友,是她们帮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去做好准备。所以一旦当我遇到正确的人,我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心态。”
“我想要个人生伴侣。”——保罗·W·莫里斯,44岁。
保罗·W·莫里斯(Paul W. Morris)是PEN美国中心文学项目的总监,和高拉什不一样,他说自己不想要孩子,也并没有拉响警报,让周围的朋友们知道自己打算结束单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打算永远这样。
这就是44岁
“我想要一个生活伴侣,”44岁生日派对开始前的几个小时,莫里斯在电话中说。“有时候,就算和最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我也得提醒他们这一点,因为我并不像是想寻找人生伴侣的人,因为我并没有积极地去寻找。我会找借口,说自己和工作结婚了,我觉得这也是真的。
“我全心投入到PEN的工作中去。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也贯穿了我的生活,其他事情很难比得过工作。所以我试着寻找更好的平衡,试着去想象一段恋爱关系是什么样的。”
周六晚上9点,大多数他这个年纪的单身男子都在家里看Netflix或Showtime的电视剧时,他在布鲁克林的波依兰姆山的一家酒吧里,周围簇拥着为他庆生的艺术家与作家们。
有人在外面抽烟,莫里斯望着所有来宾,他们喝酒,开始跳舞,莫里斯说:“我不知道44岁是不是就是这样,我只知道43岁结束时就是这样。”
翌日晚上,我在让·马克·科菲在曼哈顿的沙龙里和他见面。下雨了,路人躲到天棚下面,后来雨总算停了。如果能出门,现在最合适不过。但是科菲并没有离开自己的皮革转椅。
“今晚我什么也不干,”他说。“我可以出去,找个女孩做爱,找乐子。但是人生的意义就是生孩子,然后把你知道的一切都给他们。我相信宇宙的力量。我相信会有一天,你去了一个你本不会去的地方,结果却坠入爱河,生了孩子。我肯定不会放弃的。”
作者:SRIDHAR PAPPU
翻译:董楠
查阅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文章链接:
扫描二维码关注 纽约时报中文网微信账号
我们将每日为您精选社会热点,财经要闻,国际生活,观点评论,文化时尚等优质内容。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