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足球的本质和电影一样,都是麻醉剂

2016-01-02 LOOK 虹膜

文 | LOOK


我的「球龄」和「影龄」差不多一样长,如果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足球与电影最大的共性是什么?


我的回答如下:它们都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无中生有的麻醉剂,都是超越阶级的精神玩物,都在企图为无聊困顿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增添某种感性意义,并提供貌似有理的人生反思。


这二者,都是人类历经启蒙年代之后的现代精神产物,都能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调动人的欲望与激情,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但也不是奢侈品。




如果从地缘政治角度考量,足球与电影其实都是欧洲文明的产物。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这些老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迄今在世界足坛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每次世界杯电视转播,为欧洲人提供最适宜的观看时间永远是国际足联优先考虑的。南美的阿根廷与巴西,虽然也都是顶级足球强国,但其发源地仍是在欧洲。至于新大陆美国,欧洲人用了吃奶的劲,都没能启蒙成功。



2014世界杯葡萄牙2-2战平美国队,图为C罗过人。


足球在美国始终是一项小众运动。2014年的世界杯,美国同葡萄牙的那场比赛,全美有2500万电视观众收看,超过了NBA总决赛平均1550万的收视人数。但请注意,没有美国队的比赛,收视率可是一落千丈,换言之,美国观众更关注的还是「美国足球」,而不是「足球」(相比之下中国球迷真是太纯粹了)。


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足球,具体分析起来可能与这个国家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娱乐文化的演变有关,可以参考《虹膜》杂志付费版上talich的「娱乐的逻辑」专栏


但在我个人看来,美国人不喜欢足球的理由其实可以总结得特别简单,相比橄榄球、篮球、棒球等可以立竿见影、几分钟就有「击中」、「进球」实效的体育比赛,90分钟平均才进两三个球的足球比赛,对酷爱速食文化的美国人来说实在是乏味之极。


这就跟美国人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操练的特效大片一样,几分钟之内如果没有一个惊奇没有一个悬念,制片厂的经理是不会允许的。而对美国人来说,悬念与惊奇就等同于进球或者不进球。



卡佩罗


与美国这种新大陆思维形成剧烈反差的非古罗马文明孕育出来的意大利足球莫属了。意大利足球深深地被马基雅维利主义所笼罩,如金牌教练卡佩罗贯彻的「一比零主义」、2006年世界杯决赛马特拉齐故意激怒齐达内都是最好的例证。



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


但一比零或者零比零的比赛,绝不意味着乏味与枯燥。就像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意大利与东道主荷兰的那场零比零的比赛,其过程足以令人心脏停止跳动,而该场比赛也是意大利人足球思维最深刻的一种显现。



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 意大利0-0荷兰(点球战3-1)


如果用电影叙事学来打比方,有的零比零比赛就像是西部片,开场是平静的小镇,结尾还是平静的小镇,但在之间发生的一切怎可忽略?


有时候觉得世界杯就像美国的奥斯卡,但凡知道世界上有电影这回事情还愿意每年看上一两部电影的人,都会在奥斯卡颁奖那天关注一下。世界杯也会让很多整年都不看一场球的观众,跟着看上几场。


从两者在专业领域内的水准来说,世界杯也跟奥斯卡获奖片差不多。教练的临场指挥、球员的发挥与配合、比赛所提供的悬念与惊奇,就这些参数而言,世界杯都与欧洲冠军联赛甚至欧洲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没有民族主义和博彩心态作祟,世界杯上有太多的比赛我是无法坚持看到底的。



《2001太空漫游》工作照


而像斯坦利·库布里克、大卫·林奇、昆汀·塔伦蒂诺这样在专业电影研究者心中,以及在戛纳电影节组织者心中地位崇高的导演(已经退休的前戛纳艺术总监吉尔·雅格布今年五月对记者说,此生一大遗憾就是没有把库布里克请到戛纳,因为他不愿意坐飞机),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则永远是过客,影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居然只拿了个奥斯卡技术奖(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拿到的一次奥斯卡)。


至于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欧洲中心主义看来,其足球和电影都还需要长久的艰苦奋斗。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今敏 | 法国新浪潮 | 浪漫爱情喜剧 | 1994年 | 绝命毒师 | 伍迪艾伦 | 2015最佳电影 | 政权暴行 | 金球奖提名 | 好莱坞 | 河正宇| 华语十佳 | 福尔摩斯 | 特工间谍片 | 青春片 | 小津安二郎 | 火星救援 | 郭敬明 |阳光灿烂的日子 | 奥丽芙·基特里奇| 徐浩峰

编辑:任小佳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