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光是007,这篇文章介绍了所有最棒的特工间谍片

2015-11-14 大奇特 虹膜


文 | 大奇特

很少有哪位银幕英雄能像「007情报员」詹姆斯·邦德这样对流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经过五十年的洗礼,邦德电影已经成为毋须质疑的集优雅与暴力于一身的间谍片的招牌之作。


岁月证明了邦德对英国女王的忠诚,在80年代他就应当退休了,但他的美艳邦女郎和时髦座驾仍保持着传奇色彩,从未褪色。是什么原因让邦德的神话流传至今?这首先应当归功于影片的制作者,他们不断改变影片的基调,让它适应于不同的时代,还有历代的邦德诠释者赋予这个形象更鲜活的生命。




间谍片类型在20世纪60年代因007电影的成功异军突起,至今未曾凋零。尽管在60年代前,它就已经是一门重要的类型片分支。但直到60年代,它才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冷战时期,英国、美国观众可以通过间谍、特工出生入死的壮举来增添民族自豪感,所以间谍片也为爱国主义的潜移默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从1962年的《诺博士》(Dr.No)起,007就像甲壳虫乐队等新鲜事物一样,在狂躁时期的流行文化中适逢其时。相对于后来的扮演者,第一代007肖恩·康纳利拥有许多优势。


他参与的邦德片都是根据作者伊恩·弗莱明最好的几本邦德小说改编,发生在冷战初期,有着最惊险的剧情和最令人难以忘记的反派,现在看来仍是其中最独特的几部。




它们的原创性很强,首开时装动作片先河,同时也能够看到当时其他影片对它的影响,比如《俄罗斯的爱》(From Russia With Love)中直升机追杀邦德的场面是借鉴自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霹雳弹》(Thunderball)中的潜水戏可以看到约翰·斯特奇斯《水下》(Underwater!)的影子,还有日本空手道电影对《你只能活两次》(You Only Live Twice)的影响。


就表演而言,康纳利是神秘高雅的邦德,他熠熠生辉的双眼闪动着狡猾的幽默,擅长双关语和行动敏捷。再加上他英俊潇洒的外表,迅速使「007」成为60年代的经典符号。




007电影的辉煌,直接引领了60-70年代大量间谍片的跟风而至。起初,好莱坞对「特工+美女+新奇装备」的套路将信将疑。直到《金手指》、《霹雳弹》的巨大成功,美国人才群起而效仿。


其中比较知名且风格接近的有:迪恩·马丁主演的《超级情报员麦汉》(Matt Helm)系列和詹姆斯·柯本主演的两部《谍报飞龙》(Derick Flint),还有唐·亚当斯主演的电视剧集《糊涂侦探》(Get Smart)等。




1965年是英、美间谍片的全盛时代,如果没有拍过一两部间谍片,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一线大明星?邦德电影的制片人之一哈里·赛尔兹曼开放了他的第二条间谍片战线,根据雷·戴顿小说改编的《伊普克雷斯档案》(The Ipcress File),由迈克尔·凯恩主演。如果说詹姆斯·邦德是高帅富的间谍,那么凯恩扮演的哈里·帕默就是十足的屌丝版。


同一年,根据约翰·勒·卡雷小说改编的《柏林谍影》(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也是一部经典间谍片。《柏》和《伊》的成功,标志着英国间谍片进入「现实主义」的新时代。


与苏联对峙和东西柏林是60年代间谍片最重要的两个舞台,戴顿和勒•卡雷无疑成了伊恩·弗莱明的接班人。好莱坞对「现实主义间谍片」接受得则比英国慢一些,因为此时007电影的狂热已经席卷全美。


不过,擅拍间谍片的希区柯克头脑冷静地拍摄了两部现实主义间谍片——1966年的《冲破铁幕》和1969年的《黄玉》,他甚至把这两部电影称作是「现实主义邦德片」。




60年代中后期,在肖恩·康纳利辞演邦德后,乔治·拉赞贝接手《女王秘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这一集与康纳利主演的《霹雳弹》、《你只能活两次》并称为「魔鬼党三部曲」,都是讲邦德和死对头艾纳斯·布洛夫抗衡的。


不过《女王密使》在当时失败了,它赋予了邦德电影一种古典主义和悲剧美的风格。它的片长为142分钟,仅次于今天的《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和《天幕杀机》(Skyfall)的长度。这对于当年已经习惯了邦德电影模式的主流观众来说,如此冗长注定要失败。


但其实《女王密使》是改编得非常出色的邦德电影,上映时也获得了邦德主义者与纯邦德迷的肯定,它甚至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最爱的邦德电影,只可惜生不逢时。影片的反驳声主要是针对新邦德乔治·拉赞贝,只能说他是一个无聊的蹒跚学步者,完全在模仿康纳利的角色塑造套路,也是因为之前没有相关演出经验,并且只演了一部007就被撤换,他没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1971年,肖恩·康纳利回归拍摄了《金刚钻》(Diamonds Are Forever),这部电影本身乏善可陈,唯一的新动向是007电影已经开始日益好莱坞化,它越是受到欢迎,这种趋势越是无可逆转。


虽然邦德对抗的还是他的老对手布洛夫,但影片的基调已经完全变成了美国味,片中的赌城、飞车及太空站等场景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制片方增加大量所谓「秘密武器」之类的噱头,过分炫耀工业技术,持续地在硬件上下功夫。这在之后罗杰·摩尔时代的007电影中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元素。


待罗杰·摩尔接手后,邦德片变得更加像美国电影。其中大部分也是根据伊恩·弗莱明的小说改编,但是属于60年代被淘汰的几本,再加上70-80年代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书里的一些旧元素势必要被放弃。




加上嗑药文化、性解放和越战引领的青年文化新潮流,制片方开始为该系列片寻求下一个突破。从来都是007电影对其他间谍片产生影响,但彼时英美B级动作片与香港功夫片开始进入美国观众的视线,从1973年摩尔的第一部《生死关头》(Live and Let Die)开始,邦德电影愈来愈带有同时代各种动作片的痕迹:


《生死关头》让人联想起《夏福特》(Shaft),《金枪客》(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与《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的相似处昭然若揭,《太空城》(Enter the Dragon)借鉴了《星球大战》,《八爪女》(Octopussy)则有《夺宝奇兵》的影子。


至于《雷霆杀机》(A View to a Kill)中埃菲尔铁塔和结尾金门大桥的动作戏,则又回到了希区柯克电影惯用的在大型建筑物上追逐的场面(如:《海角擒凶》《西北偏北》等)。




只有原创的《海底城》才是摩尔最好的一部邦德片。摩尔的表演同样相当成功,与康纳利相比较,少了几分严肃生硬,多了几分灵活有趣,他赋予邦德更多的幽默性,虽然与弗莱明笔下定义的邦德个性相差甚远,但他为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邦德,大众的邦德。


罗杰·摩尔的邦德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结合当时的时事政点。比如发生在1979年至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在《八爪女》等影片中就有所指涉。




大概从1968年的美国电影《警网铁金刚》(Bullitt)和1971年的英国电影《杀手卡特》(Get Carter)开始,现代警匪片进入一个新时代,它经过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后才完全成形。


当观众钦羡风流倜傥的邦德在世界各地历经艰险、遭遇激情时。越战期间的巴洛克上校和战后归来的特种兵兰博正在孤立无援地与恶势力周旋。1987年,第四代007提摩西·达尔顿接手罗杰·摩尔,演出了两部邦德电影。




《黎明生机》(The Living Daylights)原本是罗杰·摩尔的最后一部,而《雷霆杀机》才应该是达尔顿的第一部。不过罗杰挑了《雷霆杀机》先演。不难看出,《雷霆杀机》是一部标准的美国警匪动作片,不像《黎明生机》还在拿苏联和传统间谍片做文章。


达尔顿的第二部《杀人执照》(Licence to Kill)则比《雷霆杀机》更符合现代警匪片的模式,影片遵循了80年代警匪片的所有套路,正义的警员因太过火爆而被停职,只得暗中调查,并且反派是道上的大毒枭。


达尔顿是典型的莎翁剧演员,和邦德的个性相去甚远,过于严肃、忧郁,属于「邦德的阴暗面」,其实他的邦德和丹尼尔·克雷格最接近。尤其是《杀人执照》一片,对邦德阴暗面的塑造并不逊于《天幕杀机》。


《杀人执照》之后,007电影出现了版权争执问题,直到1995年才被重新启动。在此期间,达尔顿辞演了邦德。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杀人执照》令人失望的票房收入,很多人开始认为邦德像柏林墙一样,该被推倒了。




在此期间,动作片已经全面被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为首的现代派硬汉掌控。只有表现美苏关系紧张的间谍片还有一定市场,比如《白夜雄鹰》(The Fourth War)、《飞越苏联》(White Nights)、《红场特警》(Red Heat)等,就连第一任007肖恩·康纳利都在1990年拍摄了两部表现美苏关系的间谍片《追击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和《红场谍恋》(The Russia House)。


历经六年的所有权争端解决后,007电影又再度复活了。第五任007皮尔斯·布鲁斯南携《黄金眼》(Golden Eye)归来,影片正好趁着苏联解体的东风,依旧在美苏问题上做文章,所以在娱乐性十足,也是布鲁斯南最好的一部邦德电影。布鲁斯南和罗杰·摩尔的表演风格较接近,集优雅绅士与动作利落于一身,但是有点儿偏阴柔。不过他非常适合于90年代,为詹姆斯·邦德赋予了更加现代化的演出。


与此同时,美国导演布莱恩·德·帕尔马也重启了60年代的间谍剧集《碟中谍》,将其改编成电影版,由汤姆·克鲁斯主演,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又衍生出几部续集。而同样被重启的60年代间谍剧集《复仇者》却遭受了巨大的挫败。90年代,仍有几部优秀的间谍片问世,比如《真实的谎言》(True Lies)、《浪人》(Ronin)及根据汤姆·克兰西小说改编的《杰克·瑞恩》(Jack Ryan)系列电影。




《黄金眼》之后,邦德的敌手由苏联转向了传媒大亨、恐怖分子,美苏关系的间谍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布鲁斯南的最后一部邦德片《择日而亡》(Die Another Day)是借着007四十周年的噱头上映的,但离奇的剧情和过分渲染高科技的方式,让它遭受恶评。这个系列片势必要在下一部利用新人作出改变。




第六代007丹尼尔·克雷格的第一部邦德片《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改编自伊恩·弗莱明的首部邦德小说,当年因为版权关系迟迟没能拍摄。在电影公司宣布「丹尼尔·克雷格」的名字时,很多观众都大跌眼镜,因为他的身高与长相都不占优势,甚至有网友做了一个「克雷格去死」的网站声讨。


影片上映后,很多人都对克雷格刮目相看。他完全颠覆了布鲁斯南赋予现代007的倜傥风格,有点像康纳利和达尔顿的混合体,过于强悍和平民化,不再喝摇匀不要搅匀的马天尼,转喝喜力啤酒,着实为邦德电影带来了一股新风。


由于是根据首部邦德小说改编,克雷格的邦德从一开始就是个初出茅庐的特工,因而他的率直和稚嫩都还可以被观众接受。影片使用了和《女王秘使》一样的悲剧手法,还引出了下一部《量子危机》(Quantum of Solace)的剧情。




然而《量子危机》中,邦德甚至都没有和女主角谈情说爱,观众这才发现,新的邦德既不懂幽默又不懂调情。到了第三部《天幕杀机》(Skyfall)中,邦德在火车上与坏人搏斗,被打下火车时,这已再也不是伊恩·弗莱明心中的邦德了。


冷战结束,邦德的对手逐渐向现代化的恐怖分子过渡,2000年之后的间谍片已经不再由邦德统治,《谍影重重》逐渐要取代间谍片头把交椅的位子,它和另一大卖座系列《碟中谍》都像007电影血统不纯的私生子,在这么多竞争者的虎视眈眈之下,邦德的地位是否摇摇欲坠?




它必须做出突破才能改变当前的局面。因此《天幕杀机》全然抛弃了传统邦德片的精气神,这个本该娱乐大众的系列片,开始将《谍影重重》的现实主义与《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叙事框架熔于一炉,把007电影变成了既文艺又黑暗的间谍片,它是彻底「反007」的一部。


该现象和1969年的《女王密使》有些相似,那一部流失了大批主流观众,却得到了一部分纯邦德主义者和邦德迷的支持。《天幕杀机》吸引了新时代的主流观众和并不喜欢以往007电影的观众的目光,它是一个新起点。




加上这是扮演M的朱迪·丹奇的谢幕之作,影片结尾巧妙地把M改为男性化的拉尔夫·费因斯,再加上钱班宁的回归,实际上这一部的结尾是回到第一部《诺博士》之前,成了不折不扣的「环形使者」。就连邦德朝观众射击的招牌片头也被移到片尾。这种做法就是要重启007系列,彻底埋葬过去的邦德片。


而《幽灵党》在《天幕杀机》的阴郁之后做到了娱乐至上的返璞归真,更倾向于重回康纳利/摩尔时代的基调,这才是007电影。继上部重启军情六处,此次再度「复活」幽灵党,并与60年代幽灵党三部曲做了致敬与呼应,这是邦德迷的乐趣。




军情五处和幽灵党内外两条线并驾齐驱,做到了文戏和武戏的互补。无奈后半段幽灵党老巢部分突兀、混乱(属于对《你只能活两次》《金刚钻》的老调重弹,已经不适应于当今的时代)。编剧们仍然放不下玩深度,把布洛夫的人设改的离谱,心理戏也过分复杂和夸张化了。


对007来说,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与时俱进的邦德片在亲手埋葬了过去之后,也在缔造一个未知的将来。



如果你觉得本文精彩,欢迎点击右上角将文

章分享到朋友圈,这对我们是很有用的支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美国电影 | 酷儿电影 | 伟大电影 | 半年盘点 | 色情电影 | 影评人 | 体育电影 | 烂片 | 亚洲电影 | 审查 | 金鸡奖 | 台湾新电影 | 抗日电影 | 小众百佳 | 歌神影帝 | 奥斯卡 | 抄袭 | 黑社会 | IMDb | 冰血暴 | 内参片 | 功夫 | 天注定 | 贾樟柯 | 纽约 | 戛纳 | 影院 | 票房

编辑:徐寒冰 | 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虹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