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虹膜 | 给抄袭的电影上一课

2015-10-20 李钦彤 虹膜

文 | 李钦彤


笔名尘世书童,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影片永远是一个故事,影片是一个有意义的动作的再现,无论这个动作多么离奇,多么怪异。——伊芙特·皮洛

有观点认为,百年中国电影的乡村想象可以分为左翼苦难叙事阶级斗争的乡村文化反思的乡村这几个历史阶段,如表现农村社会矛盾和反抗的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或者是表现农村苦难却也寄托诗化理想的《小玩意》;表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李双双》、《槐树庄》;呈现后革命时代文化启蒙的《黄土地》,揭示现代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冲突的《被告山杠爷》。


乡村成了乌托邦和异托邦,或者是革命动力的苦难渊薮,农民则在历史客体和历史主体之间转换。乡村成了知识分子文化想象的产物,甚或可以说是想当自信且封闭的文化想象。



表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李双双》


中国电影的乡村缺少拒绝价值判断,以事实判断贴着乡村,呈现乡村的生存体验的作品。《心迷宫》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既体现在电影叙述的方式上,更体现在叙述的内容上。


《心迷宫》的成本只有170万人民币,按照我国电影成本的划分,1000万人民币以下的为小成本,那么《心迷宫》可以说是微成本,借用玛雅·黛伦的话说,这属于明星口红的钱,但忻钰坤却用它盖了一座宏大的故事宫殿。与那些呆头呆脑的投入成本与想象力成反比的巨片相比,《心迷宫》告诉观众,梦游是一回事,富有才华是另一回事。


《心迷宫》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什么是好故事?罗伯特·麦基曾说过,电影院中观众和现实中的观众不太一样,他们令人惊叹地敏感,他们在黑暗的电影院坐定,集体智商能飞跃二十五点。



呈现后革命时代文化启蒙的《黄土地》


因此,银幕上绝无藏拙之处。电影创作是一场和观众之间的游戏,这个游戏一定要调动起观众情感和智慧两方面的兴趣。在智慧方面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制造悬念直至高潮;情感方面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来,认同并移情于电影中的主人公。《心迷宫》在这两点都做到了。


《心迷宫》的故事讲述可以从电影中最为精彩的那个长镜头说起。在村中的流水席上,村中开商店的大壮来送食品,他走入镜头,和正在洗菜的丽琴打招呼,随后王宝山走入镜头,来到丽琴身边,两人聊的是黄瓜,但观众都看出了两人的暧昧。


随后摄影机摇向两个聊天的年轻姑娘,黄欢和她的朋友,接着王宝山来到黄欢身边,指责后者甩了自己的表弟,生气的黄欢离去,摄影机跟随黄欢,继而从刚来到的宗耀身旁经过,随后宗耀的村长父亲也走入镜头。这场戏用了一个长镜头来完成,不仅有着娴熟的场面调度,更重要的是让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出场,并且还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梳理电影烧脑的故事了。宗耀和黄欢相恋,但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误以为自己怀孕的黄欢让宗耀赶紧与自己结婚,一时宗耀陷入情人与家庭的两难。恰好两人的谈话被村中赌徒白虎听到,白虎试图勒索宗耀,结果撕扯中宗耀推倒了身患隐疾的白虎,白虎死去。


宗耀本打算亡命天涯,但考虑到家庭以及作为证据的勋章的丢失(其实被黄欢藏起来了),宗耀准备自首。但当他回乡后,看到是白虎出殡,并且被告知白虎的死是自己不小心死于荒山失火。


故事有些类似于科恩兄弟的手法,反悬念但会布满意外,从而令黑色弥漫。



黑色弥漫的《心迷宫》


电影叙事伊始就告诉观众白虎是怎么死的,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的死法。随后电影开始了重要的三段闪回。第一段闪回是丽琴和宝山这对男女鸳鸯,不愿再过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生活,两人意欲除掉丽琴丈夫,但这仅仅停留在想象上。但令他们意外和吃惊的是,第二天他们听说丽琴丈夫死了,因为被烧的尸体上有丈夫身份证。一时两人陷入困惑和窃喜中。


黑屏过后电影开始了第二段闪回。丽琴丈夫的确死了,但不是被烧死的,而是死于意外坠崖。这段闪回围绕大壮而展开。爱慕丽琴良久的大壮也想除掉丽琴丈夫,他本有机会下手,但缺乏诉诸行动的勇气。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因为一个电话丽琴丈夫意外坠崖了。大壮一度看到亲近丽琴的希望,但这希望却因为丽琴误会是自己下了杀手(也可能丽琴嫌弃他冒充英雄)而旁落。


电影叙述到这,观众都已经知道是宗耀的村长父亲火烧了白虎,这已毫无悬念,剩下的就是怀揣着明白的观众隔岸观火看作为父亲的村长是如何行动的,以及这当中又是如何遭遇意外,陷入反讽的境地。




电影适时切入了第三段闪回。没错,作为村长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火烧了白虎,并且很想让人认出这就是白虎。但超出他预想的是,先是尸体被误当作失踪的黄欢,后是被当作丽琴的丈夫,于是他只得内心焦急万分却又得不露声色、旁敲侧击让人们知道尸体是白虎,丽琴丈夫坠崖的那个电话就是他打的,他就差大声喊出来了。


无奈之下村长只得把尸体偷砌于家中猪圈,可反讽的是白虎哥哥为了摆脱向弟弟追债的人,要来借尸体用用。随后村长的表情和动作大家可以自行补充。


最后来到山上殡棺旁的父子相顾无言,远处的黄欢把宗耀丢失的勋章埋在山上,也在宗耀心中埋上了石头。



昆汀·塔伦蒂诺的《落水狗》


故事的讲述既有科恩兄弟反悬念重意外的影子,也有《落水狗》分段式痕迹,当然还可以追溯到贝托鲁奇的《同流者》。


《心迷宫》用一口棺材编制了一张网,网罗了一群心事重重处于压力之下的人。宗耀想摆脱家庭的控制,黄欢要拴住宗耀,丽琴和宝山都想除掉丽琴丈夫,大壮希望能和丽琴「我的就是你的」,白虎哥哥想摆脱追债人,村长则一心要保住儿子的前途。


他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压力,人物真相只有当一个人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才能得到揭示,在欲望推动下,他们都展现了真实本性,甚至被逼出无意识的自我。丽琴、宝山、大壮都曾经游走在暴力边缘,荣誉加身的村长更是展现了自己都未意识到的自我,裸露出人性中的动物本能。



贝托鲁奇的《同流者》


这正是为何电影重复出现电视中大猩猩的镜头。这些人物或因为付诸暴力行动而犯罪,或在想象中宣泄暴力,展现的都是真实的人性,不做作,不虚伪。


其中丽琴最为耐人寻味。她拒绝给情人宝山作证,或是因为对宝山之前的懦弱行为心生怨怼,或是对宝山不杀自己的丈夫却误杀黄欢的愤恨,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总之她拒绝帮情人一把。


随后她也拒绝了大壮的示好,或是看不起大壮敢作不敢当的懦弱,或是对大壮冒充杀死自己丈夫的「英雄」的嫌弃,结局是她拒绝了。她面无表情把拐杖丢进了丈夫的坟墓,然后填土,拒绝透露给观众任何情感。




《心迷宫》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蛇蝎美女」形象。亡命鸳鸯,蛇蝎美女,犯罪父亲,《心迷宫》打造出一个中国乡村的黑色想象。


《心迷宫》不仅给观众展现了故事的重要性,也给那些只知道一场场、一段段抄袭的电影上了一课。高级的抄袭不是一个文本和另一文本直接参照,而是文本间的对话和置换,即克里斯蒂娃所说的「互文」——就像《低俗小说》之于《法外之徒》,亦如《出租车司机》之于《搜索者》。



戈达尔的《法外之徒》


特吕弗说,影评只对那些没有大明星却雄心勃勃的小成本影片起作用,我希望本篇文字能对《心迷宫》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如果你觉得本文精彩,欢迎点击右上角将文

章分享到朋友圈,这对我们是很有用的支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武打 | 文艺 | cult | 裸戏 | 凯恩 | 历史 | 股市 | 美国电影 | 酷儿电影 | 伟大电影 | 半年盘点 | 色情电影 | 影评人 | 体育 | 体育电影 | 烂片 | 亚洲电影 | 好电影 | 审查 | 金鸡奖 | 百团大战 | 台湾新电影 | 抗日电影 | 小众百佳 | 歌神影帝 |

编辑:徐寒冰 | 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