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运将满负荷运转,尤需以最大能力畅通回家路 | 新京报快评

杨末 新京报评论 2024-05-02
2024年春运的新情况,给春运服务及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1月12日,旅客在上海火车站售票大厅购买火车票。图/新华社

文 | 杨末

随着1月26日的火车票正式开售,一年一度的春运又要开始了。


为此,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总体方案》指出,2024年春运期间,营业性客运量比2023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预计将增多,春运交通运输组织任务更加繁重,应急保障等任务更加艰巨。


2024年春运自1月26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共计40天,这也是交通运输系统一年一度的“大考”。今年春运,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叠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再加上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预计将增多。这些新情况,给春运服务及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眼下,春运火车票已开始发售,社会出行高峰即将到来,也意味着未雨绸缪做好春运准备工作,实际上已进入冲刺阶段。而这次方案相当于给社会和相关责任主体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和预案制定不妨与此进行对照,该完善的抓紧完善,该优化的抓紧优化,特别是针对新情况进行重点“查漏补缺”。


从具体情况看,有些问题的应对实际上已积攒了很多经验,不必过于担心。如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这主要考验的还是航空、铁路、公路等系统的运力科学管理和调度能力。在各类技术手段日趋成熟、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跨部门信息共享更加充分的今天,只要相关主体密切配合、提升效率,相信就能够统筹做好综合运输资源的科学配置,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出行需求。


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则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比如,方案指出,自驾出行占比将创历史新高。面对公众出行习惯所发生的这一结构性变化,相应的配套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理应与时俱进。比如,对于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运输干道的保畅通,就应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这既需要提前消除一些道路安全隐患,也要建立高效的预防大面积拥堵的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情况。事实上,与过去备受关注的排队抢票现象相比,近些年“人在堵途”正在成为新的春运热点话题,这背后对应的社会关切,有赖于各方投入更多的资源、智慧去研判和回应。


尤其是在自驾出行比例进一步提升的今年,诸如对一些常见的道路“堵点”能否提前设计好预防和分流方案,利用大数据及高效的信息发布引导公众错峰出行等。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提升,能不能最大化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春运交通运输效率和公众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此次方案就指出,要加大服务区充电设施设备供给,科学布局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多渠道发布服务区充电设施使用情况,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充电场所。这需要从公共部门到服务区管理方,再到充电设施运营方等通力协作,在增加服务供给、优化信息提示等各个环节共同发力,缓解高峰期“充电难”问题。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预计将增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不仅关系到春运效率,也与交通安全息息相关,必须全力强化相应的应急预案,尽力遏制极端天气增加春运安全风险。


比如,对于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应该加密,既要让公众及时掌握天气信息,也要为相关部门提高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充足的信息参考,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贻误对极端天气的有效应对。


春运之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承载着全社会的高度期待,值得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以赴。这也是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一种“测试”,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应答。


正如方案所指出的,“以最大能力、最实举措、最佳状态、最优服务,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便捷出行,全力确保交通物流畅通高效”,各方责无旁贷。


撰稿 / 杨末(媒体人)编辑 / 马小龙校对 / 刘军
推荐阅读:

学校欠电费,也不能轻易停电 | 新京报快评

“卖150份粉蒸肉判赔5万案”撤诉,留下哪些反思 | 新京报快评

孩子趴桌子午休要收费,这种事儿不能再发生了 | 新京报薇微说

亲日氛围中,韩国这起二战劳工索赔案判了 | 京酿馆

年底了,别让企业疲于应付各类检查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