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技女演员高空坠亡,悲剧何以一再发生?| 新京报快评

任晓燃 新京报评论 2024-05-02


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不仅是一个悲剧,也在诘问着涉事各方,为何此类悲剧事件会再次发生?

▲杂技演员正在高空表演。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 任晓燃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浙江杭州滨江区开元广场一杂技女演员在表演时不慎从高空坠落身亡。记者从当地官方人士处获悉,该女子系个体杂技演员,涉事杂技团无相关资质,表演也无备案。目前,当地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涉事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

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不仅是一个悲剧,也在诘问着涉事各方,为何此类悲剧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2023年4月,安徽一位年仅36岁的杂技女演员在升空过程中突然坠落,抢救无效死亡。而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8月,内蒙古一名28岁的杂技男演员意外坠落,后因病情恶化离世。近年来,这类悲剧并不少见,一次次为高空杂技表演敲响警钟。

杂技作为一门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表演艺术,本就以“惊、险、奇、难”的特色闻名。其中,高空杂技表演对于技巧的要求极高,同时,杂技演员往往面临着超高的技巧挑战带来的高风险。因此,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身体层面的压力,还是心理层面的压力,都不容忽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就尤为必要。

据工人日报报道,虽然中国的专业院团有硬性要求,演员在高空表演项目时,需以拴安全绳或者在地面架设安全网等方式进行防护。但是,在民间还存在大量的杂技表演个体户,从近几年发生的坠亡事件看,整个杂技表演行业,显然还需在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层面下更多功夫。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高空表演若用了安全绳、安全网等保护设施,不仅演员的行动受到限制,影响其技巧的发挥,观众在视觉上也会觉得“不过瘾”。因此,也会有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演员为了追求表演效果,选择“赤手空拳上阵”。

在现实中,为了增加现场的刺激程度,不少表演也会打出“无任何安全措施”为卖点。有的在主持词中也大呼“要玩就玩真的”,以此撩拨观众情绪。但这种做法显然会进一步增加演员的心理压力,从而可能导致其在关键时刻判断失误。

回到此事去看,涉事杂技团并无相关资质,表演也未曾备案。这样一个看似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能否做好应急预案、周全地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又是否重视杂技演员的训练与恢复,始终把他们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里显然需要打几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早在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就针对演出安全发布了国家标准,对包括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安全管理等事项进行了规范。此前,文旅部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规定要严格执行演出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持续做好演出场所监管、压实演出举办单位主体责任。

但从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看,这些标准显然并未得到精准落地与执行。与此同时,不同表演形式的杂技有其特殊安全需求,有关部门不妨结合行业特点,对涉及演职人员安全保障方面做出更精准的规定,时刻将杂技演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演出效果”与“安全保障”得以两全。

撰稿 / 任晓燃(南京大学研究生)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翟永军


推荐阅读:查清“女干部不雅聊天事件”背后的特权嫌疑 | 新京报快评
连转20次250元,羞辱式还债法律不惯着 | 新京报快评
211高校毕业女生密室“扮鬼”,妈妈请不要哭泣 | 新京报快评

高铁有了“遛娃舱”,这次有娃没娃的都开心了 | 薇微说

网暴重庆坠亡姐弟生母,就该付出代价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