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拔尖人才,别再盯着“拔尖班”了 | 两会观察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培养方法需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天才筛选出来并进行培养就可以了;二是误以为把超常儿童集中在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全国两会仍在进行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其“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提案中认为,一些高校参照清华“丘班”“钱班”的方式,开始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所谓的超前拔尖学生,集中举办少年班,甚至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在效仿集中举办所谓的拔尖创新班,这种情况十分令人担忧。
“要重视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利于英才苗子培养”……近年来,有不少呼吁重视“英才教育”的声音,而采取的方式,就是把筛选出来的“英才苗子”“超常儿童”集中起来进行培养,似乎是有利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但这其实还是以前的给特长生打造专门成才通道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走不通。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是给予这些人才特殊的培养,而是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特长生是受到高度关注的,“小升初”有特长生招生,中高考也有特长生加分以及保送生政策。但实践下来,这并没有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而是出现了“打造特长”“争取加分”的“加分教育”。
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制造培训热、竞赛热,很多家长打造孩子的特长,不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特长,而是为了竞赛、升学。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从2018年起,取消了特长生高考加分;从2020年起,取消了初中特长生招生,并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公(办)民(办)”同招、电脑摇号录取政策。
但随之又出现了忽视特长生、“英才苗子”的担忧,一些关注英才培养的教育界人士担心,没有了特长生招生,没有了特长生中高考加分,会埋没这些“苗子”。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也一直有代表、委员提出有关英才教育的建议。
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的高中学校,开始借鉴大学少年班方式,探索举办高中少年班,面向小学毕业生招收,把筛选出来的“超常儿童”招进少年班,进行初高中一体化培养,并对接大学的少年班招生。
这种英才培养方式,和以前的特长生培养方式并无本质不同,强调的还是选拔、竞争。而且,重点高中的少年班,比以前的初中特长生招生、培养“更进一步”,不仅绕过“小升初”特长生政策限制,还不需要参加中考就能直接进高中。
这就把高中“掐尖”招生提前到了小学,也刺激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包括一些地下竞赛。这和“双减”的精神并不一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该换个思路了,不能再采取这种给特长生打造特殊培养通道的方式了,而是需要将其融入学校整体办学中去。
当前,对特长生的定义,就是学科竞赛表现突出的学生,这本就是十分功利的。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拔尖人才也不只是科技拔尖人才,艺术、体育都可以拔尖人才。
而且,学生的兴趣是需要不断探索、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就要改变当前学校办学“千校一面”的情况,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同样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建议,小学生师比由过去的20:1左右调整为13:1左右,初中生师比由过去的13.5:1左右调整为8:1左右。
这样的建议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当前,我国小学平均班额38人,初中平均班额46人,而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班额为20-25人,差别明显。
提高生师比,推进“小班化”教学,一方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则可让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并开展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改革。
以此而言,出生人口下降、适龄学生减少的现实背景,其实是一个普遍提高生师比、降低班额,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契机。如此,不仅能提高我国整体基础教育质量,也有利于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成才。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
刚刚见了特朗普,马斯克就回了个“不”| 京酿馆
摒弃“挣快钱”理念,央企才能向“新”而行 | 新京报快评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主动告知预制菜,让消费者吃得安心|代表委员议政录
研究生招生“第一学历”歧视,如何才能破除?|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