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让更多听障人士获新“声” | 新京报快评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2024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带队赴天津调研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充分考虑耗材市场和临床特点,“一品一策”研究完善集采规则。
人工耳蜗入集采,之前就有呼吁。目前人工耳蜗价格昂贵,少则几万,多则二三十万,让很多家庭无力承担。将之纳入集采,意味着可通过以量换价谈判来促进其降价。
过去“灵魂砍价”通常可让相关药品或耗材出现50%以上甚至高达90%以上的价格降幅。人工耳蜗价格若能实现类似比例的降幅,再加上针对人工耳蜗的政府专项投入、救助制度和慈善等保障都比较健全,将来听障人士获得人工耳蜗的能力势必显著提升。
人工耳蜗昂贵的价格是将其纳入医保的主要障碍,大幅降价之后,纳入医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今年6月1日,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显示,新疆、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已将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假如人工耳蜗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听障人士将获得大幅降价和医保按比例报销的双重利好。
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对所有听障人士都是一大福音,但对于听障儿童则更为利好。因为人工耳蜗越早植入,听力康复效果越好。3岁以内是听觉中枢发育的黄金期,倘若听觉中枢长期不能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则会出现萎缩和功能退化。纳入集采将使更多听障儿童可以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听力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有望产生更佳的效果。
一般而言,纳入医保是集采价格谈判的重要筹码,失去了这个谈判筹码,价格是否能够降到位,是个值得观察的问题。此前,口腔种植体也只纳入集采,没有纳入医保。不过,2023年1月,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口腔种植体集采的成功经验,值得人工耳蜗集采借鉴。
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都很高,为种植牙降价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实,人工耳蜗降价和纳入医保,同样存在一些独有优势。比如,很多后天的听障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大幅度减少听障的发病率,医保基金承受人工耳蜗费用支付的能力就会相对增强。
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可以让更多听障人士获得新“声”。但对这个群体更精心的呵护,则是从源头预防好听障,让更多人免于药物等原因导致的听力严重受损,不至于发展到需要使用人工耳蜗的地步。这也能为人工耳蜗入医保,进而实现更大幅度降价创造条件。
撰稿 / 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