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是一种自由的语言游戏,是汉语和文化的创新和丰富。网络语言应该被理解和欣赏,而不是被歧视和排斥,比如说网络语言“倭(wō)化”了:即网络语言充斥了脏话、简陋化、浅薄化、流俗化、“搞怪化”、下流化和暴力化等,例子如2015年热度较高网络流行语前十名“颜值”“逗比”“也是醉了”“约吗”“日了狗了”“我想静静”“CP”“什么鬼”“小鲜肉”“单身狗”,以及“屌丝”“装逼”“卧槽”等。
另外,“倭化”这个词实在是奇怪。“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日本”的意思,相应“倭化”在目前也多指“日本化”,把“健全人格形象的丧失”译为“倭化”实在容易误解。古代的“倭”固然有“矮”的意思,但也并非常见用法,更何况在目前主要用“矮”来表示,我们又何必再复活这个义项?
网络语言是什么?它是一种语言吗?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不是真正的语言,而是一种乱码,是一种对汉语的破坏和亵渎。他们认为,网络语言违反了汉语的语法规则,使用了大量的缩写、拼音、英文、数字、符号等非汉字的元素,造成了语言的混乱和不规范。他们认为,网络语言缺乏了汉语的文化内涵,使用了大量的俚语、粗话、梗等低俗的词汇,造成了语言的粗鄙和无味。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影响了汉语的美感,使用了大量的重复、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造成了语言的平淡和无趣。
然而,这些批评都是基于一种错误的语言观,即语言是一种固定的、单一的、规范的系统,它有着确定的形式、内容和功能,不能随意改变和创造。这种语言观忽视了语言的多功能性和多变性,即语言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创造的现象,它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内容和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的、交际的、符号的系统,它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使用特定的符号形式,按照特定的规则和习惯,进行的一种人类活动。因此,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文化、交际的变化而变化的,语言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必然的现象,是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网络语言就是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它是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为了适应网络这一特殊的交际媒介和场合,使用网络这一特殊的符号形式,按照网络这一特殊的规则和习惯,进行的一种语言活动。网络语言并不是对汉语的替代,而是对汉语的补充和丰富,它是汉语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是汉语的一种新的风格,是汉语的一种新的变体。网络语言并不是无规则的,而是有自己的规则和习惯,它是一种有序的、有逻辑的、有意义的语言系统,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实现交际的语言工具。网络语言并不是无内涵的,而是有自己的内涵和文化,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有趣的、有魅力的语言现象,它是一种能够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语言方式。因此,网络语言是一种真正的语言,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是一种有价值的语言。网络语言有什么功能?它是一种怎样的语言游戏?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没有什么功能,而是一种无聊的语言游戏,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语言游戏,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语言游戏。他们认为,网络语言不能传达真实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不能表达深刻的思想,不能体现高尚的品德,不能展现优美的文学,不能促进人的发展,不能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只是一种娱乐的手段,一种消遣的方式,一种玩笑的形式,一种调侃的风格,一种搞笑的目的,一种逗乐的结果。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只是一种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无用的语言游戏,是一种对语言的滥用和浪费。
然而,这些批评都是基于一种片面的语言观,即语言只有一种功能,就是传递信息,语言只有一种游戏,就是认真的游戏,语言只有一种价值,就是真实的价值。这种语言观忽视了语言的多功能性和多样性,即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进行交流的媒介,还是表达思想的方式,还是体现品德的标志,还是展现文学的艺术,还是促进发展的动力,还是服务进步的力量。语言不仅仅是认真的游戏,还是娱乐的游戏,还是消遣的游戏,还是玩笑的游戏,还是调侃的游戏,还是搞笑的游戏,还是逗乐的游戏。语言不仅仅是传达真实信息的工具,还可以创造虚拟世界,构建网络文化,拓展思维边界,引发共鸣与情感,促使人们联结在一起,甚至推动社会变革。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功能有多种,如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规范功能、美感功能等。这些功能在不同的语言场合和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语言成为一种多维的、动态的、复杂的现象。网络语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游戏,还是一种认知的游戏,还是一种交际的游戏,还是一种表达的游戏,还是一种规范的游戏,还是一种美感的游戏。我们不能用一种单一的、片面的、刻板的标准来评价网络语言,而应该用一种多元的、全面的、灵活的视角来理解网络语言,才能发现网络语言的多样功能和多重价值。网络语言有什么价值?它是一种怎样的语言文化?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没有什么价值,而是一种低级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倭化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堕落的语言文化。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贬低,是对汉字的弃用,是对汉文的忽视,是对汉学的背离,是对汉民的辱没,是对汉族的危害。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是对外来语言的模仿,是对英语的追随,是对日语的崇拜,是对韩语的效仿,是对其他语言的盲从,是对本土语言的放弃。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是对优秀文化的遗忘,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叛,是对主流文化的抵制,是对现代文化的误解,是对未来文化的阻碍。
然而,这些批评都是基于一种保守的语言观,即语言是一种固化的、封闭的、单一的文化,它有着确定的形式、内容和功能,不能随意改变和创造。这种语言观忽视了语言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即语言是一种流动的、交融的、多样的文化,它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内容和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的影响,是一种文化的变革。因此,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语言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必然的现象,是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网络语言就是一种新的语言文化,它是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为了适应网络这一特殊的交际媒介和场合,使用网络这一特殊的符号形式,按照网络这一特殊的规则和习惯,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网络语言并不是对汉语文化的贬低,而是对汉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是汉语文化的一种新的载体,是汉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是汉语文化的一种新的创造。网络语言并不是对外来语言文化的模仿,而是对外来语言文化的借鉴和融合,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包容,是一种世界文化的参与。网络语言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它是一种现代文化的表达,是一种主流文化的扩展,是一种未来文化的探索。因此,网络语言是一种有价值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创新的语言文化,是一种活力的语言文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语言倭化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它基于一种错误的、片面的、保守的语言观,忽视了语言的多功能性、多变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本质、功能和价值,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自由的语言游戏,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交流、表达和创造的一种工具和方式。本文认为,网络语言不应该被歧视和排斥,而应该被理解和欣赏,它是汉语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和丰富,是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活力。本文希望,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和分析,能够促进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拓展人们对语言的视野和思维,能够提高人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增强人们对语言的爱护和保护。
作者:钱宾 | 编辑:扬薇儿
参考:彭文超.青少年网络语言倭化问题与应对[J].教育科学研究,2016(0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