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材访】一个热爱设计的普通设计师

2017-07-28 材料馆


空谈“灵感”没意义。好的设计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没有痛苦过,难有好设计。

——单峰



12

手记✎ 采编  黄小芳

单峰给人的感觉是阳光帅气。接触后发现,他热爱思考,脑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与许多人一样,他也喜欢旅行。平时开朗随和,但一遇见与工业设计相关的事情,他就变成了另一幅模样……



设计师介绍

INTRODUCTION DESIGNER


单峰

出身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

硕士毕业后加入石振宇教授的工作室

曾完成

人民大会堂主会议厅天棚灯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馆天棚灯

等产品的设计


GRAD滑动控制灯,荣获2012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原创奖银奖

可通过滑块对光线进行调节,使得灯管调节直观并准确,并增添产品的趣味性


ONEPLUG单手可拔插头,可以使用单手轻松拔出的插头

荣获2012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原创奖银奖


人民大会堂天棚灯

该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主动散热结构,因而得以承受大功率的需求

成为人民大会堂主会议厅照明灯具


后加入乐视体育

一手创建工业设计部

任乐视体育工业设计总监

带领团队完成了

乐视超级自行车、Liveman系列运动相机、无人机、智能穿戴系列

等众多产品的设计






乐视超级自行车,荣获2016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智能自行车系列列包括城市、公路、山地多个车型,高度集成电子部件并连接互联网,可使用App进行控制。


Liveman M1手持相机

荣获2016日本GoodDesign大奖,2017德国iF设计大奖

Liveman C1运动相机,荣获2017德国iF设计大奖


Liveman系列全家福




犼 智能山地车





鲛智能公路自行车,荣获2017美国CES创新大奖


他现在是汉能集团工业设计部副部长

带领团队探索薄膜发电技术在消费产品上的应用



单峰参加2016德国Re:Publica大会,分享中国企业的创新


采访内容

INTERVIEW CONTENT


-1-

“打了鸡血的工业设计”

 

说起来

单峰与工业设计的缘分

源于他朋友的一句话

“‘工业设计’好像跟画画有关系。”

当时单峰随手将它填作一所普通学校的第三志愿

就去做复读的准备了

但“还好”他最后没有复读

也“还好”没被前两个志愿录取

而是去读了工业设计专业

“还好还好”

他话里颇有没错过“真爱”的感觉

因为他一下子就爱上了工业设计

认为这是一个让人打鸡血的专业

 

单峰说

在学校里学到的设计理论

似乎昭示着工业设计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专业

而正式工作的那一刻

发现自己被狠狠地摔到地上

变得务实和理智

然后,慢慢爬起来,走起来,跑起来

才终于发现

工业设计果然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专业


中间遇到挫折时有想过放弃吗?


的确陷入过长期的迷茫和挫败中,现在也是,但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工业设计。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成功的前辈、后辈,这里的成功指的是做出了独树一帜、让行业一致叫好的产品。我还没有做出这样的产品,所以仍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个人倒是有个比较深刻的体会:设计的思维可以让我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去解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我很肯定是长年的设计训练让我产生了这种思维惯性。这大概也是近些年“设计思维”理论被不断引入到各个领域的原因吧。


十多年过去

单峰对设计有一些困惑

但更多的是思考

他还有另一个深刻的体会

就是一定要注重细节

任何活计,都要精益求精

自信是建立在对细节的把控上的


有什么想分享给年轻的同行或一同奋斗的设计师的?


做设计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地方,不是浅尝辄止那种,而是要对细节进行思考。不论是用户研究的方法、手绘的技法、效果图的绘制、还是对工艺的了解,都不能是“大面”的。别人的效果图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可能就是几个小高光的细节;一个外壳用了5度而不是3度拔摸角,可能就是为了避免侧面的咬花拉伤。当逐步地把这些细节累积到设计大脑里,才会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意。我从来不赞同设计会被知识所束缚的说法,这说不通。我觉得人只有懂得越多,思维才会越灵活,如果一个设计师因为懂了很多的生产工艺就失去了天马行空的能力,那显然也不是一个好设计师。


-2-

从创意、用户需求到战略

 

在工业设计领域

创意是解决方案

可以表现为造型、色彩、肌理、结构、交互方式等等

单峰表示

当设计师思考一件产品应该选择红色还是绿色时

凭借的不是天马行空的感性

不是拍脑门,也不是个性

而是一个很理性的钻研过程所导出的结果

可能有人认为

一些设计大师是凭借天才般的感性就完成了出色的设计

但其实他们的背后有着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

 

在创意这件事情上

单峰崇尚原研哉的Re-design理念

把已知事物的“皮”剥开,去解析最本质的部分

这与柳冠中先生的事理学有着相通的部分

抱着这样的理念观察生活、持续思考

是单峰认为寻找创意最有效的途径



在用户需求上

单峰认为

设计师需要理解“场景-人-物”之间的关系

人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

才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和心理

这时候“物”,也就是产品,才能产生意义

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探索到真实的用户需求


有时候,设计师的个性与用户的需求会不会出现矛盾?


其实这是两个不冲突,甚至不相关的东西。任何形式的设计项目,其实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并最终呈现为一套解决方案。设计离不开创意,但是寻求解决方案的路径,是个很理性的过程。设计师需要的是探索解决特定问题的特定手段,而不是把自己的个性硬塞进去,即便非要说个性,也要以不偏离轨道为前提。比如歌手的个性体现就不能坏了节奏,不能随意改变音调,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入自己独特的气息转换、独特的情感表达,哭腔、假音、转音等技巧,但歌始终还是那首歌,根儿不能变。


刚刚提到创意,那您对于设计战略是怎么看的?


设计战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其对企业的价值已经被反复证明过,我想说的是一个反向的东西:作为设计师,不能也不应该盲目放大设计的地位。把设计作为战略,是通过一整套的方法实践和制度保证的,其中有着合格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并不只是白纸黑字简单写入公司章程里就行了。


企业里的设计部门或设计师,首先要做好自己,检验自己是否具备前瞻性的设计眼界和过硬的设计实现能力。如果公司现在要设立一个CDO,你能不能做,敢不敢做呢?不能一上来就检验公司的战略是否有问题。


同理还有一直很热的绿色设计、所谓的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大的命题跟职业无关,是所有人的事情,是一个方针。而对设计师的要求其实从来没变过,就是完成好的设计,这里包括了产品定义、设计方案、量产可行性、成本、环保等等问题。把本职工作做好,再谈理念,再谈战略,最后才能讲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敬重“专业”这个词。“专业”是要比匠心还要高一个层次的东西,匠心是一种态度,而专业是一种能力,是要依靠智慧和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境界。我觉得从事任何职业的人,在做到“专业”之前,谈论“情怀”都是吹水。


单峰与Esslinger先生


之前曾经有幸跟Frog创始人Esslinger先生共事过一段时间,也尝试把设计思维的东西代入到中国企业的战略当中。这件事情对中国企业任重而道远,是伴随着设计能力地成长而逐步实现地。我本人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收获甚多,老先生的经验和眼界,对待设计的态度,工作的热情,思考的深度,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有一次我们口头讨论一个方案的设计,随后乘出租车去另外一个目的地,没想到老先生在下车的时候,已经画完了草图,这件事情令我这个晚辈极其汗颜。这真的是一堂生动的有关执行力的课!



-3-

设计需要多做试验


单峰说

科学精神有很大一部分是做试验

做设计就要具备科学精神

不能指望着有一套方程式能帮忙解锁答案

而且

做任何领域的产品都一样

设计师一定是第一体验者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情

就像前面提到的“场景-人-物”的基本逻辑

如果设计师本人都不进到场景中去

那其所创造的“物”必然是纸上谈兵

而且设计师在解决问题时是不会掺杂个人好恶的

试问考数学的时候

你会因为不喜欢做微积分的题目就跳过吗?


设计一款体育运动产品,您首先会考虑什么呢?在CMF方面会特别注重什么?


体育运动产品也是产品,设计逻辑是一样的。做设计,首先考虑谁来用、怎么用、好不好用的问题,归纳起来还是“场景-人-物”的问题。


谈到CMF——色彩、材质和工艺,不论是视觉还是触觉的部分,我们都是回归到产品和人的交互上来思考的。视觉和触觉都是产品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络形式。除了研究色彩和材料趋势,打磨体验也很重要,要多做测试。例如配色,不但要在图上、在样机上比较,更要放到人身上看效果。好比做背包,测试时需要穿上出街的装扮,进到背包实际应用的场合,看看背包配合你的穿着和环境是否和谐?你在打开背包,找东西这个抚摸的过程中是否舒服?这些都要去试。

 

目前偏体育类的智能硬件产品或偏智能的体育类产品,是否会特别青睐某些新材料?


在材料的选择上,标准永远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我们选用一种新材料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对这种材料的应用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之一,一般不会无目的地去倾向采用新材料。例如我们在乐视超级自行车上选用的碳纤维,它本身并不属于特别新的材料,但是用在我们这种电子产品味道极浓、对结构工艺挑战极大的产品上,就算是“新”的了。这是很艰难的,但是设计师们在跟材料和工艺进行对抗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终极的快感。




如果对《材访》往期有兴趣,点击下方☟

【材访】这位工业设计师来自“未来”

【材访】女神来了

【材访】设计项目800+ 获奖无数 这个设计师会想些什么?

☞【材访】与文艺、爱思考的她相遇是场小幸运

【材访】她可能是中国第一位CMF设计师?

【材访】这个“工”派设计师有点感性

☞【材访】这个美女设计师有点帅

☞【材访】时晓曦:设计师是用“腿”做设计的

☞【材访】这个热爱摄影的设计师……

☞【材访】设计师是上帝的助手——杨文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