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李继扬:毕业五十载,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校友简介✦
李继扬,1946年5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65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197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大荔县部队农场锻炼,之后被分配到陕西省韩城县文教局工作。1975年至2006年在北京市农业局工作,历任农业处科员、副处长、处长、农业局副局长、正局级巡视员。
退休后,任北京市谷物协会理事长。
如果有一天,你年逾古稀,回首半生,心头会萌生怎样的感慨?是对往昔青春岁月的怀念,亦或是“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的坦然。
在笔者采访李继扬校友时,他的语气中仍蕴藏着当年做事时雄心气力。那种对于过往经历的珍惜、对于当下生活的投入和对于祖国未来的憧憬,都让人感到,尽管走出半生,但他归来仍是少年。
革命热情心向党,只愿青春献祖国
1965年,上海敬业中学的教室中,一群学生正在热烈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那时国内的气氛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广大青年应当响应国家的号召,向董家耕同志学习,下乡立志务农。”那年的李继扬19岁,是团支部的宣传委员。有一次看了“新疆是个好地方”,他想去新疆,立志务农。当时思想比较单纯,有一种革命热情。学校里有十几个同学不想考大学,直接去农村。”后来团总支书记教育大家要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先考大学,考不上再去农村。于是同学们又踏踏实实填报起志愿来。
1965年的志愿填报与今天大不相同。那时分两张志愿表,总共可以填报二十五个志愿,了解到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下同)一共有六个半农半读专业后,李继扬毅然将前三个志愿全部填上了北京农业大学。然后他在第四志愿的位置上,才写上了清华大学。
电话采访时,我们就这一举动反复感叹。在今日,因为“革命冲动”放弃国内最顶尖大学,而选择农林学科优势院校的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甚至屈指可数。他们不仅要面临对于自身前途的抉择,还要面临周围“成功学”思想的质疑。在一些追名逐利者眼中,这样的学生是“书呆子”。
那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着时代特色——“论革命与学习”。李继扬写完文章后,又将试卷翻到背面,写下“希望大学别录取我,希望到农村去”。
曾有人比喻真理在河对岸,现实主义者连河都不敢跳下去,而理想主义者是在河中间挣扎着渡河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理想主义者,正是因为他们勤恳踏实的奉献,中华民族才告别了食不果腹的贫穷年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伟大复兴。
勇于发言抒己见,肯干实事谱新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继扬如愿以偿进入了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当时的教育界正在兴起改革,年轻的他恰好看了一篇相关文章。文章中写道,要启发式教育,不要搞填鸭式教育,这与他对教育的想法一拍即合。
有了文章的启发,李继扬以学习过的基础课作为根据,在入学后两个多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出“好的课应该是启发课、现场课和答疑课,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时我十九岁,满怀着革命的冲动,总想着做点事情。”怀着对教育改革的热忱,他把信投到了学校的意见箱中。校党委在收到李继扬同学的信后,对其内容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把这封信转发给全校,请师生们阅读,发动大家对教育改革进行充分的讨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讨论没有充分开展。但就是这一封信,对李继扬本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我那时感到很高兴啊,走到哪都有人认识。”对于当时的情景,李继扬在回忆时仍带着少年般的欣喜。“我觉得很自豪,自己写的东西有人认可,又引发了全校的讨论。”
写信的故事结束了,但是这次成功的经历给了他很大信心。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实干派青年,李继扬“敢想、敢说、敢干”的仕途才刚刚开始。
1975年他调到北京市农业局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市对耕作制度改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光明日报上有的专家主张“三种三收”,有的专家主张“两茬平播”,而李继扬提出“改革耕作制度要因地制宜”,被光明日报采纳发表了。李继扬笑着说,“当时我只是个无名小卒,发表我的意见,这等于出现了第三种声音。”过了不久,他又到平谷县岳各庄大队调查,写了调查报告,寄到报社,没想到这篇稿子又被采纳。光明日报上一次讨论,他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在北京农业科技界引起了大家重视。他也进一步体会到年轻人要敢想、敢说、敢干。
从那之后,李继扬在艰苦实践中磨合历练,逐步踏上北京市农业局的领导岗位,迈入了广阔天地。他善于调研,总结群众经验,解决现实问题;他潜心研究,带领团队,拿到了农业技术推广奖;他熟用资源,体察农情,科学指导生产;他行事高效,抓住关键农事季节,加强部门协作;他忠于职责,建立农情信息岗位责任制。在职期间,李继扬处理过大事小情数不胜数,谈起这些成就,他只是说:“我喜欢干事,不喜欢宣传。”
岁月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一个人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期间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但这些事情对百姓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精细量化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满目都是标签,满耳都是评价。喧嚣的人潮汹涌之中,政府工作者的付出如同静水流深。有时他们的汗水,当下就可以浇灌出一朵花,使其灼灼其华;有时这些汗水则需要缓缓积聚,甚至需要几代人的传承,才能掀起时代的波澜。
淳朴的百姓操心于自家的柴米油盐,难以对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作成果产生细致入微的体察,更不会为其写就辞藻华丽的赞歌。但他们知道什么是生活的幸福感、劳动的获得感和安居乐业的踏实感,他们心中永远有一杆秤。只有在这杆秤上有分量、在百姓心中有分量的人,才是得到了中国社会真正认可的人,才是每一个农大学子应当作为榜样的人。
而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们不是无根可寻。有那些为民请命的校友珠玉在前,后辈也必将传承其精神、发扬其意志,在祖国的山川河岳中写就农大诗篇。
心系母校传经验,后辈学子当自强
李继扬校友已75岁,在谈及给年轻人的寄语时,他提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学生们应该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了逻辑思维能力,好多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多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让他的话语凝练简洁而意味深长。“我们学的知识啊,很多到工作的时候不一定能用得上,但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很重要,要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同时它对工作也有好处。”
退休以后,李继扬一是当专家,二是当老师,三是当科技媒人。当专家主要是参加农业科技项目论证、项目评审、项目督查、项目验收等活动。当老师就是培养年轻同志提高做好项目的水平,如何写好立项报告、总结报告、报奖材料,参加科技论文点评等活动。当科技媒人,由于参加科技活动较多,了解信息也多,有些单位在想什么、干什么比较清楚,可以有意识地把双方或多方请到一起,互相交流、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协作攻关。
在多年的科技活动中,他总结了“五么思维”:
“是什么”要明确研究对象的定义、边界,学会聚焦。在项目中凝练题目很重要。“简要介绍”,要用精炼的语言归纳内容、特征等。对于一些新概念、新命题要用通俗语言让别人明白。
“为什么”,要回答项目或者工作的意义。可从宏观层面、围观层面、反面层面不同角度论述意义。
“干什么”,这是立项报告的核心,有几个子课题,要有条理性,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是什么?尽量有一条红线把几件事串联起来。在项目中它是技术路线,很重要。
“怎么干”,这是工作路线,是保证技术路线落实的具体措施。涉及内容比较多:如加强领导、技术团队、内外协作、培训示范、基地选择、阶段安排、资金使用等等。
“怎么样”,就是项目或工作的成效如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有技术效益、创新成果等。
“五么思维”对如何写好立项报告、项目总结有好处,对搞好一般工作也有帮助,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年轻人应当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学生,虽然对行政工作接触较少,但是经常进行科创立项和竞赛计划书写作,很多人还要策划举办活动。“五么思维”作为李继扬校友对于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能将其熟练运用,必将对生活的各方面有所增益。
生活就是这样,一边回忆,一边继续,从来不肯真正停留。从敬业中学到中国农业大学,再到北京市农业局,李继扬从不把人生之船安逸地停靠在某个温暖的港湾。他用奋斗不断拓宽生命的广度,时序轮替中,始终清晰的是他一往无前的步伐。
都说时代匆匆,但时代哪有脚,走的总是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无数劳动者化作脊梁,撑起我们尚在成长的国家。昨日艰辛催人进,尘埃岂可掩芳华。薪火相传,校友们爱国奋斗、创新协作、务实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炽热地留存于一代又一代的农大学子心中。而中华民族,也必将在这生生不息的传承中走向复兴。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2015年以来,校友办共计组织近200小队/学生志愿者,600余大学生,参与寻访校友活动,走访/云寻访600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行各业校友,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采写:李熔 食工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