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复工闹心事:先怕有人偷着干,现在又愁缺人干|我的战“疫”(七十二)
贵州很多工人老家住在山上,一些地方公共交通尚未恢复。他们从家里到包车停靠点,要过重重卡口。条件好一点还有亲戚开车送,有的坐拖拉机,有的干脆翻山越岭步行,远的要走上五六个小时。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口述:葛志武|53岁|园区管委会主任|浙江温州
整理:李坤晟|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截至3月1日,永嘉已经连续16天没有新增病例了。但一些外地员工还“谈温色变”不敢回来,希望他们能了解到真实信息。
我是1989年参加工作的,从县经信局到永嘉工业园,现任园区管委会主任。要说我现在最期盼的事,就是园区内所有企业,都能在3月上旬实现复工。
我们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为企业搞好精准服务。但今年春节的“服务”实在特殊。
腊月廿八,我去哥哥家。忙了一整年,一家人终于有时间吃顿团圆饭了。
半路上,电话响起,我开车没接。结果,电话一通接一通地响,看来一定有急事。
我拿起电话,只听街道书记说,要核实一下,156个留在温州过年的湖北籍员工的情况。
永嘉工业园位于永嘉县瓯北街道,现有大大小小经营主体6950家,85000多名工人。这里还是国内排名第二的泵阀制造基地,园区内还有报喜鸟、奥康、红蜻蜓等知名鞋服企业。
临近除夕,园区一众企业早已放假,只剩零星几名企业保安还在值班。
我走进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看了一下时间,刚好晚上7点半。我把这156名湖北籍员工,一个一个加上微信好友,再让对方发来位置定位,与目前掌握的信息进行核对。全部忙完,已是凌晨三点。
正是这天凌晨,我从手机中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知道疫情更严重了。当时并没意识到,将迎来一个“5+2”“白加黑”的春节。
第二天,浙江省率先启动一级响应。从那时到现在,我几乎天天晚上12点到家,整个春节都没有回乡下陪母亲吃一顿饭。
正月初三那天,老人打电话来,说家里没有口罩了。我赶紧把单位发的口罩,分了十个送回去。当时村里已经封路,我和母亲在卡口见了一面。说实话,心里挺内疚的。
元宵节之前那段时间,最怕哪家企业不听招呼,偷偷复工。按往年经验,初八初九多是企业开工的日子。瓯北街道本地户籍10来万人,外来务工者是本地人口一倍。人要是全回来,不可想象。
为了向企业和工人宣传防控政策、通报最新情况,我们在园区里搭网架拉横幅。每天发送近10万条短信。
原本还担心有小偷浑水摸鱼,趁机盗窃企业资产。于是,每天都会带人巡逻。后来发现,在病毒面前小偷也害怕,这个担心纯属多余。9500亩园区,除了几名保安,一个鬼影也没有。
有一天,只见五六个保安,不戴口罩,聚在一起聊天。后来,我连着三四天去“检查”他们,逼他们改掉不戴口罩的“坏习惯”。
元宵节之后,接到通知2月17日企业复工。这时,温州的拐点还没有出现,但长期在经济部门的工作经历,使我更理解企业和政府的难处。
我的工作也进入第二个阶段——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引导园区企业有序复工,还要把两手抓的意识灌输给企业,不能为了生产,忽视防控。
企业复工,并不是一个电话通知就能启动的。园区里6950家企业,70%企业是永嘉本地老板。他们大多数回乡下过年,当时村里路封了出不来,我们不能面对面嘱咐。
多亏了县里抽调51名干部,加上我们园区自己一帮人,大家分成17个组,与每家经营主体对接。4天之内,通过无数电话和微信的交流,好歹完成了任务。
今年春节,受影响相对较大的是鞋服企业。不仅工厂停产,国内的门店柜台全部停业。冬季新款积压在仓库。
因疫情延迟复工,最着急的是外贸企业。飞马鞋业有十几个货柜,需要运到俄罗斯。但疫情期间,物流中断,企业没法把货运到宁波港。如果违约,不仅订单没了,还要缴纳罚金。
了解到企业难处后,我们立即向县领导反映后,最后特事特批,帮企业完成手续。2月18日一大早,货物全部运走。
说起来,企业复工的困难层出不穷,甚至鸡毛蒜皮:有的房东担心安全拒绝续租,员工回到永嘉没有落脚地;有企业从外省进了口罩生产设备,需要派员工到对方厂里学习生产技术,对方却说从温州过来,得先隔离观察14天……
我和同事白天走访企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晚上回来开会研究,想办法解决问题,尽量做到一企一策。总的来说,目前最急迫的是招工和打通产业上下游。
招工难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此前温州疫情严峻,很多员工不了解实际情况不敢回来;一个则是公共交通没有恢复,各地管制“土政策”不一,一些员工出不来。
为了尽快召回员工,县里想了很多办法,还派出了6个工作组,分赴安徽、江西、贵州等地接员工。前两天,刚开了一趟贵阳过来的专列,带回900名员工。
此前,我们去外地接人,对方一看见温州身份证,恨不得立马拒之门外。如今,在市政府和各地温州商会协调下,人员进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现在,工作组跟当地沟通,争取开通到永嘉的长途交通。如果不能,就从当地包车把员工带回来。
贵州很多工人老家住在山上,一些地方公共交通尚未恢复。他们从家里到包车停靠点,要过重重卡口。条件好一点还有亲戚开车送,有的坐拖拉机,有的干脆翻山越岭步行,远的要走上五六个小时。
现在,县里和企业各组织了20多趟包车。为了鼓励员工返岗、企业复产,凡是企业包车接工人的,费用县财政出2/3,园区出1/3。如果员工自己坐高铁回来,按二等座报销,县财政出50%,园区出50%。还有员工自驾车返回,我们也按二等座补贴。
可有的地方,还是封村封路不同意放人。一家铸造厂的四川员工,原本机票都买好了,现在告知出不来。我们园区开具证明,企业也开具证明,微信发过去,但对方认不认,我们就控制不了。
截至3月1日,园区员工到位率达到了76%。我们还新上了5家口罩厂,从3月份开始,一天能生产口罩20万个。泵阀的配套企业,像电镀、铸造、热处理,也开工了将近15家,产业链基本打通。
困难肯定是有的,进入3月份应该会好起来。说实话,这个春节忙下来,我非常感谢企业的理解配合。
像报喜鸟这样的大企业,开工后生产的第一件产品不是服装,而是防护服。他们还把这些防护服,免费赠送给在卡口执勤的工作人员,就更让我感动了。
我的战“疫”71|乡村教师开网课,一个人干活儿,十多人“监工”
我的战“疫”70|竹内亮:我拍摄的南京抗“疫”纪录片在日本火了
我的战“疫”69|夜晚监控仪“滴滴滴”地响,像被人拿铁锅在脑袋上敲
我的战“疫”68|上网课 “全村总动员”,讲《庖丁解牛》学生答“想吃”
我的战“疫”65|95后单身的我,成了一个失陪宝宝的“临时妈妈”
我的战“疫”64|“最美温州人”赖小东,终究没等到家里的新房盖起来
我的战“疫”63|我在隔离点里度蜜月,小生命来得竟如此“特别”
查看更多文章,请点公号底部菜单栏“抗疫报道”。
监制:刘荒 | 责编:完颜文豪 | 校对:赵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