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醋与大煠蟹

2017-10-11 畸笔叟 畸笔叟


这两日,正是吃大煠蟹的好辰光。就来讲讲面醋与大煠蟹的关系。


先从一句上海俚语说起,它叫做“金边碗盏象牙筷”。意思是讲,凡事要讲究配套,你吤好的金边碗盏去配竹筷,总归有点不像腔吧。

此话说到后来,又生出另外一种相反的意思来。

就是说,一味强调配套,有时也会因小失大。你金边碗盏配了象牙筷没啥,里向总不能去装咸菜吧,于是又要花钱去买山珍海味。装了山珍海味,总不好摆在骨牌凳上吧,于是还要去买红木枱子。有了红木枱子,又不要摆了草棚棚里吧,接下来就要买别墅了。别墅在乡下头,太远,搿末索性弄弄大,再配一部私人飞机拉倒。这样配下去,是要配出人性命来的。


关于生活中这样的“因小失大”,家父的说法最有趣:

“侬总不见得看到架橱里还有小半碗面醋,就搭倷老婆讲,到小菜场再去买几只大煠蟹来,好拿点面醋蘸光伊。”


面醋能值几钿啊?为了不浪费这几个小铜钿,何苦又要搅落买大煠蟹的大铜钿来呢。

世界上恐怕是不会有这样的蠢人的,家父只不过运用了“归谬法”而已。


不过,这个道理,持家,可以这样。做诗写文章却不可以。

长假里闲来翻阅前人笔记,发见前人做诗,往往发轫于一二佳句。

先有颈联、颔联,再成律的例子太多了

毕竟,佳句偶得,实属太难,简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于是乎,反复把玩后,终是不愿舍去,干脆凑成一律,以便留存。

反思自己,也每每如是,不禁哑然失笑。

咦!这不就是为了面醋而买得来的大煠蟹么!


细想之下,这竟是文艺创作之规律呢。

写文章是如此。

开始往往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疑似警句,现在叫“金句”,一个回合的传神的对话,便令到自己心跳不已,于是,谋篇布局,洋洋洒洒地写下一大篇来。

做电视片似乎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为了一个不愿割舍的镜头,宁可多剪辑一些镜头,配成一组;

为了一句好不容易才问出来的同期声采访,宁可远兜远转,也要塞进片子里去。


然后,像一个初恋的少女一样,期期艾艾,既不希望别人一眼识破,又不希望一个人也没看穿,没人来分享自己的幸福。

心态可以好到一塌糊涂。

别人漫一声“好”而不知就里的,你会很得意,连没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幽怨。

别人特特会会来问,那一句、那个镜头你怎么得来的,你照样很得意。还要反问人家 48 30895 48 14940 0 0 1181 0 0:00:26 0:00:12 0:00:14 2957:

“哦,你就看到大煠蟹好吃,你怎么不问问我,最早的那小半碗面醋是什么呢!”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无人识破。

也会着急。

于是,跑到知己者那里,大吼一声:

“这你也没看出来啊。”


是啊,你怎么光看到爬出来的大煠蟹,而没看到人家心底里的那点面醋在独自发酸呢。


顺便报告各位一个消息:拙著《上海壁角落》已可在京东、亚马逊上购到。而《上海小日脚》仅可在亚马逊上购到。



实体书店尚无消息。可见上架还在进行中。因此只好请众家耐心等待了。至于如何购到签名本的事宜,还在筹备中。一俟有定论,就会在此公布。谢谢各位捧场。


我最近还写过:


啥叫“推屁股队”?啥叫“坌坌松”?——闲话当年挤车子(1)

啥叫啥“摆摆渡”?——闲话当年挤车子(2)

啥叫啥“车头”?啥叫啥“号衣”?——闲话当年挤车子(3)

啥叫啥“当大队长”?——闲话当年挤车子(4)

啥叫啥“捉牢人家小辫子”——闲话当年轧车子(5)

啥叫啥“脚也要掮起来”——闲话当年挤车子(6)

上海人“孵”茶馆店“孵”出多少“花头经”(上)

闹中取静的华亭路,闹过,静过,又闹过,终于静了(之一)

我们从小被“做”过的“规矩”——吃相篇

我们从小被“做”过的“规矩”——坐立言行篇


苹果手机若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