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教会告诉我们必须在行为上皈依,她对我们谈论守斋、施舍和悔罪:这是行为上的皈依。我们应当秉持基督徒的风格,也就是源自《玛窦福音》真福八端的风格,采取新的行为。教会也向我们论及情操上的皈依。举例而言,让我们思索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转为怀有怜悯心、基督徒的情操。」
除了行为和情操上的皈依外,教会今天也勉励我们「在思想上皈依」。「这并非改变思考内容,而是改变思维方式、思考风格。我是以基督徒的风格,或是以外邦人的风格思考呢?这就是教会今天传达给我们的讯息。」
关於叙利亚的纳阿曼罹患癞病的事件:「他为了得到痊癒,前去拜访厄里叟」,所求得的建议是在约但河里洗七次,但他认为大马士革的河水比以色列的水质来得好,所以他怒气冲冲地掉头离开,没有照做」。教宗指出,这是因为纳阿曼「期待的是一场表演」,但天主的风格却截然不同:「祂以另一种方式治病」。
耶稣返回纳匝肋时也在犹太会堂遇到同样的状况。人们起初「目瞪口呆地注视着祂,满心欢喜」。然而,世界上从不缺乏说闲话的人,他带头说:「这人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教训我们什麽呢?他是在哪所大学习得这一切的?」「没错!他正是若瑟的儿子。」於是,众人开始窃窃私议,改变舆论,兴起杀害耶稣的念头。
教宗表示:「这些人从赞赏耶稣、为之惊奇,变成想要杀害祂。他们期待的也是表演。『那麽,请您施行奇迹,就是传闻中您在加里肋亚所做的那种,这样我们才会相信。』耶稣解释道:『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受悦纳的。』因为我们抗拒说出,我们当中有人能纠正我们;必须来一个会表演的人,才能纠正我们。但宗教不是一场表演,信仰不是一场表演:而是天主圣言和圣神在我们心中作工。」
因此,教会邀请我们改变思考风格和信仰模式。一个人如果会背诵「整篇《信经》和所有教会信理」,却不懂得「秉持基督徒的精神」加以落实,一切便是「枉然」。教宗最後鼓励众人自问:「我是秉持哪种精神思考呢?秉持上主的精神,或是自己的精神、我所属的团体、社会阶级、政党的精神?」让我们祈求上主赐予恩宠,使我们得以分辨自己何时以世界的精神,何时以天主的精神思考,并恳求思想上的皈依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