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注】圣枝主日的起源与意义
文字来源/教会文献 综合编辑/海鸥传信
第四世纪时,已有人记载关于此日在耶路撒冷教会中庆祝的情形:民众为庆祝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事迹,也列队重走昔日耶稣与门徒们进城时所走的路线。下午,民众与主教到撖榄山聚合,读经唱圣诗,然后到耶稣升天处,读有关圣经、唱圣诗。约于下午五时,诵读福音关于耶稣当日荣进耶路撒冷的叙述,然后下山进城,儿童拿着树枝,高唱「奉上主之名而来的应受赞美」的经句。人们游行,经过全城,最后到达耶稣复活堂,举行夜祷。此圣枝游行礼很快传到整个东方教会中,此主日也就称为圣枝主日。
教宗大良时代在罗马称四旬期第六主日为「苦难主日」,弥撒中诵读玛窦福音中的主受难史。到第九世纪时,圣枝游行礼才逐渐引进西方各教会中。中世纪时,圣枝游行逐渐戏剧化:信友首先于城外集合,然后手持圣枝游行到城内主要圣堂,游行时有人持十字架或福音书,象征耶稣的临在。在德国多次用一木质做的所谓「圣枝驴子」,背上有耶稣像,脚上有滑轮,由人牵引前进。这些习惯以后逐渐消失
圣枝主日也叫基督苦难主日,是指复活节前的一个主日,是圣周的开始,之后而来的圣周一、二、三是耶稣受难的前导,对耶稣的苦难作整体性的追念,而后圣周四、五、六庆祝耶稣救赎奥迹的个别事件。前三天在礼仪中诵读:
圣周一读耶稣到拉匝禄家里赴宴,玛丽为他敷香液,预示他将被安葬。
圣周二读马尔谷的耶稣受难史。
圣周三读路加的耶稣受难史。
本主日教会庆祝并追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及他的苦难。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受难前五天,从伯大尼村骑着小驴驹荣进耶路撒冷城,受到群众夹道欢迎。人们脱下衣服铺在路上,砍下树枝拿在手中,前呼后拥地高唱:“贺撒纳!达味之子;奉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玛21:9)耶稣进入圣城,甘心为人受难。
在圣枝主日弥撒前,教会举行祝圣圣枝礼仪。在圣堂外合适的地方,预备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为礼仪用的树枝,教友们聚集在桌子周围。主礼和辅礼人员,身穿红色祭服,来到教友们聚集的地方。主礼向教友们致候、祈祷,向树枝划十字、洒圣水、奉香,祝圣圣枝,并恭读四福音之一——耶稣荣进圣城的记述。读完福音,主礼、辅礼人员向教友们送圣枝。送完后,列队游行进入圣堂,次序为:提香炉者领队,其次是持十字者,由持蜡烛者陪同,随后是主礼及辅礼人员,再后是众教友。每人手持圣枝,齐声欢唱:“希伯来的儿童,拿着橄榄树枝,前来欢迎救主,向他高声欢唱,响彻云霄。”主礼到达圣所后,向祭台致敬、奉香,开始弥撒。弥撒的读经以耶稣受难为主题。福音分甲、乙、丙三年,依次读玛窦、玛尔谷、路加所记载的耶稣受难史。
弥撒完毕,教友们将领到的圣枝拿回家中,敬放一处,或摘下一些插在苦像上。若不便存放,可烧掉,不得随便丢弃或玩弄。
扩展阅读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在此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因此平台会严格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