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视点】星 汉·我说诗词热

2017-03-30 星 汉 云帆诗友会


星 汉

我说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这个节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诗词热”。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这对促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窃以为,对于中华诗词的热爱,“赏”“寻”“品”,是必要的阶段。但是只是背诵古代的诗词,进而运用古代的诗词,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语),那还远远不够,应当进入下一个环节:写。让热爱诗词的人们拿起笔来,去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中华诗词学会,到今年5月30日,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新疆诗词学会到今年10月16日,也已经29年了。全国诗词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不胜枚举。本人为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忝列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现为新疆诗词学会执行会长。因此对于中华诗词的发展历程,颇多了解。


        “罗卜青菜,各有所爱”。诗词爱好者,包括作者和读者,在整个国民中只能是一部分,一小部分。我们不能要求人们都去喜欢诗词,就像不能要求人们都去喜欢京剧一样。但是热爱诗词、热衷创作诗词的人,自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来有增无减。据统计,当下有200万人从事诗词创作,各种诗词刊物1000余种。有人说,全国的诗词创作者,每年就能产生一个《全唐诗》的数目。这么多的作者,这样大的数量,创作出来不可能都是精品。从文学史上看,诗词创作总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唐诗宋词经过自然淘汰,余下的《全唐诗》和今人的辑佚,也就是5万多首。《全宋词》和《全宋词补辑》也就是2万多首。当今热爱诗词的人,所背诵的篇目大多没有超出《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和今人《唐诗选》《宋词选》等选本。这些选本都是唐诗宋词的精华。



        古代的读书人,大都会作诗,都懂得平仄、押韵、对仗等作诗的规则。从科举产生,到它的消亡的过程中,考诗赋的王朝不在少数。作诗是读书人做官的敲门砖。人家考什么,考生们就得学什么,古今一致。读书人为了前程不得不潜心钻研试帖诗的写作技巧,但在他们心目中从没有把这些文字当成作品,更不会收入自己的诗集,因此我们见不到那些科举出身的名流显宦当年成就功名的试帖诗。


        如果不是出于对诗词的爱好,古代的读书人考到一定的地步,也就把敲门砖扔了。但是在“百无聊赖”的时候也会捡起来。举个例子。清代山西寿阳人祁韵士,乾隆四十三年(1776)进士,曾官宝泉局监督。嘉庆九年(1804),宝泉局亏铜案发,被逮治,发往伊犁当差。他在《濛池行稿》中有这样的话:“余少喜读史,讨论古今,未尝少倦,顾独不好为诗。岁乙丑,以事谪赴伊江,长途万里,一车辘辘,无可与话,乃不得不以诗自遣。”古代,从内地到西域要花费大量的时日。林则从西安到伊犁,就走了122天。读过书的官员和戍客们,最好的消遣办法,就是在“一车辘辘,无可与话”的情况下,用作诗这个“看家本事”打发一天的路程。有人往往是走一路写一路,大有“捡到篮里就是菜”的味道,这当然不可能有多少好诗。


        一般来说,艺术门类的创作中,可以和“钱”挂上钩的很多,但是诗词却很寡淡。在科举时代,诗,可以和“前程”挂钩,也就变相的和“钱”挂钩。今天就不行了,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它与温饱无关。话又说回来,一旦诗词和“钱”挂钩,诗词也就不值钱了。如果说,诗词创作不为名、不为利,就显得有些矫情。当今诗词创作,无利可逐;如果有,相对来说也只是“蝇头微利”,不足挂齿。诗词作者,大都为名,想在诗坛上“争名次”。尽管别人看来是“蜗角虚名”,但圈儿里的人还是很认真的。如果通过“争名次”,使诗词事业得以繁荣,应是大好事!但是,诗坛上的名次,却不象体坛上那么有“硬件”可依,它很难排出个甲乙。诗词能在刊物上发表,能在大赛中获奖,一般来说是较为成功的作品,名列前茅了,但未必能得到海内每位诗友的认可,这和运动场上竞技可大不一样!



        有人问:“当今的诗词创作能和唐诗宋词比吗?”我说:“不能。”我说的“不能”,不是说比不过,而是没有可比性。如果要比,那就是“关公战秦琼”。又有人问:“当今的诗词创作,能出现李杜苏辛一类的人物吗?”我说:“不能。”我说的“不能”,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语)。谚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此之谓也。为什么呢?从周秦到至明清,其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变化不大;而当今的新中国,与以往相比其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今天的诗词作者,可以模仿古人,写出类似的诗句,但是古人却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诗词创作的环境、襟怀和高度。


        当今的读者,不能在不了解当今诗词创作的情况下,就以为它不好。“以不知为不佳”,是很荒唐的。我们也不能随便拿出今人的一首诗词去和《唐诗三百首》《宋词选》上的诗词比。我坚信,今天的诗词,过上若干年,经过自然淘汰,经过后人的选录,肯定会有脍炙人口的佳作。古人的诗词作品,不是每首都是精华。启功先生说:“江河水挟泥沙下,太白遗章读莫全”(《论诗绝句》),李白的诗作,尚且如此,遑论他人!那么用《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的水平要求古人的所有作品和今人创作的一般诗词作品,那就是苛求。

作者简介

        星 汉,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山东省东阿县人。现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尚在岗。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新疆诗词学会执行会长。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诗词集)等20余种。

更多精彩专辑,参看如下链接:

【云帆视点】杨子怡·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

【诗事快评】“世界”之大,流量而已

博鳌·徐悲鸿的时代·大师精品展回顾

【云帆课堂】诗词的“九性”和“六要六戒”

诗亦有假,当不当打?

【云帆视点】杨逸明·写诗三则

【云帆视点】李少君·当代诗歌四十年

【云帆视点】诗词名家刘梦芙访谈录

【云帆论剑】七绝圣手王昌龄PK诗仙李太白

【云帆讲堂】拂面清风老师倾囊相授诗圣杜甫“流水对”......

【云帆讲堂】罗积勇·论流水对的流水性和对称性(上集)

【云帆讲堂】罗积勇·论流水对的流水性和对称性(下集)

【云帆品读】赵京战·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逸明《晚风集》序

关于投稿


        1)格律诗、词、散曲、歌词、对联,不超过20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到数篇不等;新诗,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

        2 )  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并注明所投稿的栏目,如【云帆诗会】、【云帆诗家】、【云帆诗友】【云帆清音】等。

        3)书法绘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4)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5)投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408170812@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新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