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身修天爵貴無比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這裡孟子告訴我們人格的修養。我們人生的價值在哪裡?現在的人,求的只是“人爵”中“公卿大夫”以外的第三樣:錢。
“爵”是爵位,權威的位置。 在宇宙間有兩種大爵: 一種是“天爵”,是形而上的位置;一種是人世間的位置“人爵”。
一個人有高尚的學問道德修養,包括“仁、義、忠、信”等,隨便哪一條,要堅信不移,不但人格修養要能做到,還要“樂善不倦”——這四個字很重要,只向好的方面做,不怕打擊。做好事,有時候做得灰心,遇到打擊就不再幹,還是不行;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雖受了打擊,還是毫不改變,毫不退縮地做下去,這是“天爵”。
這種人,上天給他什麼位置,就不知道了,因為上天的爵位,有很多等級。“公卿大夫”,是官做得大,以現代來說,當首相,當總理,當行政院長,或者是有錢,像世界航業鉅子歐納西斯,就是人間的爵位。
中國上古只以道德為做人的標準,“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古人的修養,是成就“天爵”,不問“人爵”如何,來也好,不來也好,聽其自然。現在的人,連“人爵”也不修了,只求“錢爵”,認為學問有什麼道理!有錢最好!所謂“有錢萬事足”。
幾十年前,小孩讀書的課本,先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是“萬般皆上品,唯有讀書低”,因為時代變了。
但是在我看來,還是讀書高,因為讀書求“天爵”的人,根本沒有考慮現實環境的變化。環境變化無常,只是一個歷史偶然過程,從歷史上看,這種史實太多了,偶然遇上,算不了什麼。這就是莊子說的:“人之君子,天之小人”。在人群中看起來,得“人爵”的人了不起,但在形而上看起來,是小人一個;而形而上看來的聖人、菩薩,在人世間既窮又困,他們卻是“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所以人生有兩個大道理,一為得“天爵”,一為得“人爵”。所以一個人的人生,準備走向哪條路,事先要看清楚。青年朋友不要忘記,“錢爵”(前腳)固然重要,後腳更要留心,不要只顧“錢爵”(前腳)而後腳退不了啦,沒有退路了。
孟子感歎:現今的人,“修其天爵”,滿口仁義道德,並不是真的,只是一種手段,以求達到個人成功;等到個人的欲望滿足了,也就不談修養了。這種人屬於昏瞶,不要只把他當小人看,他最後一定徹底失敗,自取滅亡的。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