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南宁:学者本色

小的明白 师说新知 2021-03-29




这是师说」刊发的

28交大人故事。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院士连续获得两个国家级荣誉:2020年度杰出教学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位曾经担任长达十二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学者,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


01







马德秀的同班同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取消了全国高考,直到1970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不同于之前的参加高考考试选拔,1970年开始,大专院校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招生模式。

     这种推荐制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尝试。


      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还有在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的人,一经当地“革命委员会”推荐,政治审查合格后,即可成为大专院校学生。


     到1977年恢复高考前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推荐制的大学生。他们中间有插队多年的老知青、基层干部,有高干子弟,有工厂的技术骨干,有部队的宣传干事。后来人们把这些从工农兵中选拔的学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1972年,来自四川某工厂的20岁的郑南宁和来自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25岁的马德秀,经过推荐,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成为同班同学。

学习小组讨论。猜猜哪个是当年的“南哥”,哪位又是当年的马书记。


    郑南宁西安交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和郑南宁一样,马德秀西安交大毕业后,同样留校任教。也同样在1978年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1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在西安交通大学信控系任教,1982年2月至1984年8月在北方交通大学自控与微机应用专业任教,任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9月起,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科技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司司长,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2003年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


     有意思的时候,2003年8月到2014年4月,郑南宁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而几乎同期,2003年9月到2014年1月马德秀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这两位老同学的人生轨迹再度同频,分别掌舵西安和上海的两所交通大学。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国家开始恢复学历教育,郑南宁再次抓住时代机遇,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郑南宁的研究生导师是系统工程专家胡保生教授。

胡保生是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系统工程专业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并为中国首批博士导师之一。作为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胡保生在人口系统工程、物价系统工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研究等方面,为中国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保生是江苏无锡人,1930年9月24日 出生于上海。1951年 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经院系调整到交通大学电机系任教。其中,1956~1957年 在东北工学院随苏联专家进修冶金工业自动化。


1958年3月,胡保生随着交通大学迁校,到西安的交通大学工作。1958-1966年 胡保生任无线电工程系副主任,1975年 任无线电工程二系主任。


1977年底他与汪应洛和李人厚教授向教育部建议建立系统工程学科,并在中校创建了系统工程研究所,担任所长至1997年。


1979年胡保生参加了由六所大学组织的考察团去美、日考察国外系统工程教育。回国后胡保生克服各种阻力,制订了中国工业自动化专业的统一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为我国自动化专业迅速赶上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


1983年~1984年,胡保生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信息与决策系统研究所(LIDS-MIT),从事合作研究,深入考察了该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科研活动。


1987年起,胡保生与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学科合作共同筹建了“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鲜为人知的是,郑南宁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研究生导师胡保生的女婿。

2019年9月2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中国系统工程学科创始人和杰出代表、我国著名的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专家胡保生教授九十寿辰暨从教六十八周年庆典仪式。前排左起:薛培鼎,刘文江,李怀祖,厐瑶华,胡保生,施仁,张迈曾,郑南宁,管晓宏。右边站立第一人为胡保生女儿(郑南宁夫人)。




郑南宁以家属身份出席并致辞。



02







最年轻的当选院士


    1985年郑南宁在日本庆应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日作博士后研究。庆应大学,全称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简称庆大(けいだい),是日本的世界著名私立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素有“亚洲第一私立学府”之称。


   庆应大学位于日本东京都三田,毗邻东京塔。前身是创立于1858年的“兰学塾”,是江户时代一所传播西洋自然科学的私塾学堂,在创始人福泽谕吉的指导和影响下不断发展,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着先驱领导作用,在2021年CWUR世界大学排名第83位。


     庆应大学毕业后郑南宁回国继续任教,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年、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


     郑南宁也曾获“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1991年)、“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92)、“全国优秀教师”(1993)、“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年)等荣誉称号。他还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年),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9年时年47岁的郑南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当批当选最年轻的院士。


      2001年郑南宁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03







可能是最有争议的交大校长


    2003年,时年51岁的郑南宁与来自电气学院的49岁的王建华搭档,分别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和书记。开启了长达12年的掌舵交大这所百年名校历程。


    在这之前,二人均经过多个行政岗位的锻炼。郑南宁,1994年至199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担任副院长,1995年至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王建华1991年11至1993年11月任电气工程系副系主任,1993年11月至1995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处处长,1995年11月至2002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王郑执掌交大时期(2003-2014)的中国高教界,正处于激烈变革中。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就高等教育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布局进行调整。


      1992年开始,全国有不少大学进行了合并,包括四川大学、扬州大学、同济大学等。 1998年9月15日,新浙江大学正式成立。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已经分离46年。这等于开启了中国高教界整合和竞赛的新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1990~2006年,我国共发生了431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所,其中2000年是合并的高峰年,发生了105次合并,203所高校合并为79所。回过头来看,今天的36所985大学中只有13所大学没有合并过其它学校,这13所大学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


西交兵马俑BBS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官方BBS,中国教育网内较早的BBS之一,也是较有影响的BBS之一。


兵马俑十五周年站庆的时候,作为校长的郑南宁,特意穿上了兵马俑BBS站衫,他说他经常“潜水”在交大兵马俑BBS,每天都会上去看几次。他说他除了校长他还是交大的老师,他最经常上的是“说说咱交大”,也会去分管的研究生院板去看看,也喜欢去“户外”,“旅游”等板块看看。


    2000年4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西安医科大学(原属卫生部)、陕西财经学院(原隶属央行)三校合并。

    1998年,新浙大“四校合并”筹建小组成立后没几天的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建校100周年校庆,时任领导在大会上提出,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个目标是中央第一次提出来的,筹备小组认为,也是对新的浙江大学的要求。


    所以,筹备小组组长张浚生就正式提出,要经过15到2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浙大建校120周年前后,把浙大办成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张对未来浙大的发展目标就是9个字: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之前几十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高校竞争格局和玩法。


    47岁就当选为中国工程原院士的郑南宁,学术能力无疑是优异的。但是围绕着王郑时代西安交大发展乏力,不断滑坡,校内外议论不断,争议很大。归结为省部共建后被经济欠发达的陕西省拖累者有之,引咎于主事者思想不够解放执政能力欠缺班子不够团结者有之。


一方面是外部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是内部行政官僚体制的惯性。

    有一个未经证实的坊间传言,郑南宁的岳父也是研究生恩师胡保生教授,就曾某个场合表达说“郑南宁更适合搞学术,不适合做校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关于郑南宁校长的争议,并不仅仅是郑南宁和西安交通大学的问题。是整个中国高教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才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是否一定要学术成绩优异,大学校长候选人必要条件一定要是院士。



04







学者本色


2014年4月,郑南宁结束12年的校长任期,结束这场并不轻松的长跑,回到心爱的教学科研岗位。


早在1986年,郑南宁就创建了国内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距离后来“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大火过去了三十多年。

2017年郑南宁领衔创办“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组织人工智能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系列教材编写。著有《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Statistical Learning and Pattern Analysis for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等教材。

2019年郑南宁主编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引领人工智能教育潮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端人才。

数学与统计、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核心、认知与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与社会、先进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工具与平台等八大课程群计37门课程,特设“专业综合性实验”课程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培养达到“脑”与“手”相结合的目标。


郑南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提出了“书院制”、“2+4+X”培养方案、“工程坊”创新实践教育理念,领衔创办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先锋。

郑南宁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系统及其先进架构等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6项,获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等称号,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性战略规划、前沿性技术突破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夯实了基础。

  郑南宁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等。

  1978年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研究生。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5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称号;

       1999年,成为当批当选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


       2002年,郑南宁的“人机所”研发思源1号无人驾驶智能车。

  2005年11月当选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


       2013年和2018年,郑南宁先后当选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届、十一届理事长。这是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之一。为适应1956年中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远景纲要需求,老前辈钱学森学长(交通大学1934届机械系)、沈尚贤(交通大学西迁教授)等倡议发起。钱学森先后担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


       2020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先锋号”无人驾驶智能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总分第一,并获得“无卫星导航表现”和“自主泊车表现”两个单项奖第一名,这是西安交大在该赛事上第四次蝉联冠军。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直接影响自主采样任务成败的表取采样视觉信息处理系统,正是郑南宁指导的西安交大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空间视觉团队完成。


       作为一位学者,郑南宁无愧于交通大学学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完)

这是师说」刊发的

28交大人故事。

了解更多“交大人”的故事:

 张迈曾 杨晋柏 阳 虹 方蔚豪 彭翼捷 

汪应洛 肖 楠 蒋文定 郑守淇  沙 雁 

杨 进  王慧炯 任正非 赵康宁 汪建平

王兆安 余建军 陈桂林 黄庆怀 邢咏新 

傅文斗 吴沛新 钱学森 朱渊澄...






师说新知

一个关于教育与未来的深度号

教育|未来|观念|现代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