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所需要的”|如何帮助青少年建立和维护“情感边界”
文章编号:F20190418
家庭亲子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289篇文章
作者 | 玛丽琳 普莱斯-米切尔博士,加州圣巴巴拉菲尔丁研究生院社会创新研究所研究员。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了修改和增删。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最近在追海清、陶虹、黄磊等主演的《小欢喜》,三对家庭中,陶虹饰演的宋倩和英子母女给我的感觉是最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她们争吵的这一段,相信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和孩子都经历过:
宋倩离婚后,选择一个人养大孩子。女儿英子连续好几天不去学校上课,而是去爸爸那住,玩拼乐高,这把宋倩气坏了,找到了女儿,痛骂了一通。然后喊出来:
“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吗!!”
但是,英子也确实被母亲快逼疯了。宋倩离婚后把自己所有的希望梦想,所有的心思精力全放在了女儿身上,付出越多,她对女儿的控制欲越来越强。英子永远有做不完的卷子,永远是过着不能喘息的日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压抑太久,在父亲的纵容下,她开始爆发!
英子歇斯底里地对妈妈说出:
“我就是喜欢爸爸的新女友,至少她不会逼我干我不喜欢的事,我讨厌你!”
宋倩和英子看着都可怜,她们似乎都有错,但似乎也都没错。
如果宋倩能给孩子喘息的机会,不要这样无死角的管女儿,如果英子再成熟一些,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又能守住自己的边界,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争吵吧!
其实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情感边界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部分。它也是能否发展出一种支持性、具有关心和尊重的关系的关键所在。而积极的人际关系将为你的人生奠定幸福的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许多成年人也不太懂得如何设定自己的情感边界,遑论教会孩子。
正如剧中的宋倩做不到设定自己的情感边界,所以女儿英子也就很难设定自己的情感边界。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设定边界这件事会令人感到相当不适,它要求我们为自己而表达,这总是难以给他人留下良好感受的。
然而,设定边界却是我们能为自己和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情感边界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操纵或利用而建立的人际限制界限。
情感边界是自我价值的一种表达,它帮助人们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想法,以及我们的感受”。有了边界,我们和他人之间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必要的情感空间。
健康的情感边界对于健康的人际关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意味着我们清楚和了解我们的界限,并且这些界限被清楚和诚实地传达了。设定健康的边界有助于人保持自我整体性并增加柔韧性。
当我们陈述边界时,并不是在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是在表达“这是我需要的东西,它能够让我积极看待自己,并且请你尊重我的边界”。
青少年建立健康情感边界的例子可以包括:
1、慢一点步入友谊,逐步去建立信任
2、摒弃人云亦云,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3、在存在差异时,互相尊重
4、即便有人不喜欢你,你也要尊重自己
5、明确传达你的需要和愿望,哪怕会被拒绝
6、当你的个人边界受到侵犯时,能够有所察觉
7、理解他人无法预知你的需要
青少年不健康情感边界的例子可能包括:
1、不相信任何人,或是,轻易相信任何人
2、为了取悦他人或被人喜欢而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3、为了受人喜爱而尽可能多的付出
4、让朋友控制你的生活,而从不质疑
5、让别人来定义你是谁
6、让自己崩溃或成为受害者,从而获得其他人的照料
7、觉得别人可以预知你的需要
然而,在青少年中,拥有健康的情绪边界中并不多见,不健康的情绪边界则比比皆是。我来举两个身边的例子。
有一次我去某高校参加一个心理沙龙,接待我的是高校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好歹算是个青年领袖,但是待人极为谦和,在我看来甚至有些过于迎合,整个活动出啥问题,她都亲自出面解决,事必躬亲,大事小事给人家擦屁股,电话不断,甚是劳累,看得我心疼不已。
我对她说,你这么做不仅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和时间,也培养了下面人的惰性。
她如是回答:他们是信任我才让我担任这个工作,怎么好辜负他们信任……
我竟无言以对。
还有一个例子,则完全相反。
这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她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找人帮忙,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不管是学校里借东西,还是生活中向她的朋友寻求帮助,都能轻易地脱口而出。有一次找我帮忙一件事,是这么说的:
“XX,你来帮我一下吧,到XX地方,然后XX点。”
我问,什么事情呢?
“来了就知道了,赶快哦,我今晚之前就要完成,不要耽误我看演唱会。”
我定了定神,才反应过来,她的“神逻辑”是:她找我求助,然后让我去面见她,至于我能不能完成,有没有时间,她是不管的,反正她要什么,我就必须做到。
我因为比较忙,而且也不太喜欢她,就拒绝了。然后,她就非常生气,而且跟其他同学“告状”,说我是“虐待”她,“背信弃义”——因为学校校训里写着“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而我没有能够按她的要求,提供帮助。
虽然这里说的是青少年,但是在成年人身上上面这些情况也时常发生。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很难拥有健康的情感边界,他们的孩子往往也很难做到。
为何这些青少年很难建立健康的情感边界?
其实,母亲孕育我们的过程,是一种共生,而共生本身,就是缺乏边界感的。也就是说,人类最初的人际关系,母婴关系的原型,就是缺乏边界感的。
婴儿出于生存的恐惧,他必须通过“操控”妈妈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他会认为,自己所有的需求妈妈都能满足。婴儿和妈妈共生在一起,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所以,你必须对我负责。
对于小婴儿来说,这是正常的共生,因为小婴儿没有生存的能力,他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依赖妈妈才能够生存下去。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说,2—6个月的婴儿期是正常的共生期。
到6个月至2岁期间,是个体化分离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尝试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想自己爬着拿东西,想自己吃东西。再后来,一个建立起边界感的孩子说得最多的词就是“不”。心理上的分离,是个体边界感的基础。
边界的建立跟早年的母子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从自体心理学上来说,婴儿需要一个客体来让“我”知道“我是谁”,这个客体像一面镜子,借由跟他的互动,婴儿得以确立自我。
如果一个人没有这面镜子,等他长大后,他就会拼命地去寻找这面镜子,以好确立“我到底是谁”,“我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早年最初的那面镜子。但如果父母自身的自我认知就不健全,缺乏安全感,父母的镜子映射出的婴儿形象也必定是不稳定的,这样的孩子即无法建立清晰的自我。还有一些妈妈,缺乏理解婴儿感受的能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强制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不理会不关注孩子真正的气质特点。我们刚才提到的《小欢喜》中的宋倩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对社会和人际的认识,很多都来源于父母间接传递的经验,父母与人打交道,与孩子打交道的方式一般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常常看见,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其孩子从小可能就具备了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相反,父母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边界意识不清,那么他们就无法给子女提供有效的、可供使用的人际交往模板,也就无法帮助子女建立人际边界,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这样长大的孩子,内心往往有两个声音:
一个是在他早年,父母内化进他内心的要求的声音。
一个是他自己感受到的声音。
这两个声音常常无法一致,彼此冲突和打架。这样长大的孩子,他的首要问题是确认哪个是真正的自我,所以他的边界也是混乱和模糊的,他搞不清到底哪个才是他需要遵从的声音。
幸运的是,青春期是学习边界设置的关键时期,因为正处在一个人自我认同形成的时期,青春期的社会化是人建立个人边界的第二个契机。
如果这个时段,人在外界得到了足够多的滋养和接纳,来帮助他探索,那么他是可以更正一些婴儿期没有建立好的自我认知的。当然,如果没有加以重视,情况逐渐恶化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如果年轻人允许同龄人、家庭成员或其他成年人让他们感到不舒服、脆弱、不受尊重或没有价值,那就是时候教会他们如何设定边界,帮助他们更好地去了解自己,更加确定自己是谁。
首先,帮助你的孩子理解情感边界的概念,以及它对于幸福的人生有多么重要。理解边界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想一想地理分界线,“禁止入内”的牌子是在提示你将侵入他人界线,这是存在后果的。
地理分界线很容易画,但是个人边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隐形而独特的。而且,随着人们日益长大成熟,情感边界常常发生改变。
你可以分享一个你的个人边界被朋友侵犯的故事,以及你是如何成功或失败应对的。承认为自己发出内心的声音,告诉别人你的需求是多么困难。询问你的孩子是否注意到与不尊重界限的朋友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
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设定情感边界并不是为了责怪他人给予的伤害,而是关于保持冷静,并解释你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这与他们对你的行为不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需求。许多人是习惯性地对他人作出反应,并没有考虑自己行动的后果。以明确的方式谈论你需要的是什么,意味着你在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并发展建立在信任和尊重基础上的关系。
设定界限的第一步是能够注意到身边他人的行为方式是不可接受的。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家庭练习开始,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做:
1)想想你有时或经常感到不舒服的朋友。也许你觉得他们不关心你,或者你觉得他们对你很失望或者操纵你。你不需要分享这些人的名字。
2)每个人列出五件你希望朋友停止对你或在你身边做的或说的事情。
当你们写好了这些清单,一起坐下来,集思广益地讨论如何为清单上的每一项交流建立情感边界。
比如,你有点微胖的女儿,在朋友们谈论肥胖女孩的着装时,会感到很不自在。她可以怎样告诉她的朋友们,这些话让她感到有所伤害?她可以怎样要求朋友们改变谈话的内容?
又比如,你的儿子感到很挫折,因为他最好的朋友擅自做了一个决定,并认定他会照做。儿子害怕表达自己的意见会破坏这段友谊,他可以怎样把他的感受告诉他的朋友?
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然而,当你或你的孩子在任何关系中感到不适、怨恨、焦虑、内疚、恐惧、羞耻和压力时,就需要面对这些问题。
当你觉得你没有自己做出决定,没有问过自己究竟要什么,感到被他人指责,为他人的感受在背锅,无法对他人说“不”,就是时候反思一下如何用别人会听到和回应的方式来表达你的不安了。在某些情况下,友谊可能不值得挽回。这由我们每个人来决定。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需要练习彼此倾听。尊重每个人对讨论的贡献。通过场景讨论来进行学习对每个人都有帮助。
健康的界限让青少年感到被尊重、有价值、并有能力在他们的生活中建立积极的关系。然而,对拒绝、内疚和对抗的恐惧,会给边界设置带来许多障碍,很多人只是在原地踏步。
鼓励青少年迈出“一小步”,与朋友们设置情感边界。通过实践,边界设置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自然。孩子们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有权设置自己的情感边界,无需多加解释。
一个简单的“不”,或一个简短的陈述为什么一个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就足够了。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情感边界辩护,只需要说明为什么他们对我们很重要。
情感边界在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自我关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父母建立有效的边界设置榜样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做同样的事情。
年幼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来学习基本的边界设置,为他们未来在青春期时理解和应对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顺义妈妈”领跑新一轮焦虑:把最好的给孩子就会幸福一辈子吗?
早鸟倒计时!2019下半年朋辈咨询:适合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
暑假公益 · 线上学习报名|啃书帮:共读《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