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我不是针对你,而是珍惜你”的人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看完今年两部电影《攀登者》和《中国机长》,各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攀登者》中,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和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前后两批在登山队中承担摄影师的角色在训练营中的一场对手戏:
在一众登山队员中,张译对井柏然的表现一直很不满意,要求也很高,对井柏然的一举一动也十分关注,连他和女生搭讪,更被斥责“国家送你们来这里不是让你们谈恋爱的”。
井柏然感到有些气馁,甚至想放弃这次登山任务。他对张译说:
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为何一直针对我!
张译回答道:
我不是针对你,而是珍惜你。
无独有偶,同样在《中国机长》中,张涵予作为机长,在飞机上对表现不佳的年轻的飞行员欧豪,要求也颇高。为了教育欧豪,他说出自己的故事:
当时他刚开始开民航,很不适应。特别是教练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也问过教练,类似于“是不是针对自己”的话。
教练回答道:
我这样要求你,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想到了可能会坐你飞机的我的家人。
这两个片段都不算是这两部大制作的“高光时刻”,也没有发生在剧情的高潮阶段,但是这两个片段很打动我。
特别是这句“我不是针对你,而是珍惜你”,我认为破除了不少人生迷障,也道出了许多人生真谛。
为何我那么欣赏“我不是针对你,而是珍惜你”这句话?
因为很久都没有听到对“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这件事这样积极视角的解读了。
这些年,我们更常听到、看到的是,我们非常痛恨那些“针对”我们的人,对我们提出很高的要求,甚至批评我们的人。而且,甚至于这种论调成为了一种“共识”,好像提出要求、提出批评和指责,是对方修养不够、人品不好、心胸狭窄。
与此同时,我们进入了一个“只赞不评”时代:
不仅是说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按钮,不断促使我们期待自己发出的消息,获得他人的“点赞”。而且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也期待自己的各种表现,能够获得他人的“点赞”。
期待自己的言行能够被更多人认可,当然是一种人之常情。
但是,我们似乎陷入了只允许别人“点赞”,不允许他人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完全接受不了批评我们表现并不如意的境地之中:
早先有一则职场新闻,是说一个95后职场新鲜人,在微信群向老板报告工作,被老板指出用词欠妥,然后这位职场新鲜人索性向网友披露对话全程,并且很委屈地表达了被老板“挑剔”、“针对”的不满。
这条新闻也收获了不少同龄人的支持:他们普遍觉得,老板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工作完成即可,就因为一个表达用词不同,就批评一通,何苦来哉?
学校里面的老师也不太敢给学生“负面评价”。不少老师表示,现在的家长,不肯听对孩子的中肯评价,只想老师能够表扬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表现不好,还不能随便批评,因为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和感受。
甚至有的老师,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在课堂上给了一些严厉评价,就遭到学生家长的投诉,而且往往投诉之后,老师还要受到批评,甚至惩处。一时间,似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成了只能“点赞”,不能“点评”的关系。以至于有教育人士也在呼吁,要给予老师适当的“惩戒权”。
上面谈的是社会现象。回到我们自己身边:妈妈不能批评孩子,因为那是“摧毁式”教育,成年子女不能批评父母,因为那是“不够孝顺”,同辈之间不能相互批评,因为那是“破坏感情”。夫妻之间,就更不能说这些话了,因为那是不懂“爱的语言”。
因此,除了肯定、表扬之外,给予另一个人意见、建议似乎成了一件冒很大风险的事情。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不仅对方不接受,而且很容易让其他人也嗤之以鼻。
其实,谁都知道,先不论其结果,任何行为,都可以分为善意、恶意:给予肯定和表扬,未见得一定是善意,而给予意见和建议、提出更高要求,又怎能直接判定为“恶意”?
然而,很遗憾的是,在“搞针对”的语境中,提出意见、建议以及更高要求,已经被“妖魔化”,于是乎,也就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主动站出来给予他人意见、建议,给予更高要求了。反正,横竖都是你好或坏,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做个顺水的“点赞”人情,何乐而不为?
因此,渐渐地,那些不管善意或恶意,愿意“针对”我们的人,也就成了熊猫一般的稀缺品。
试问,你身边现在能有多少人愿意时不时给予你批评性的意见,指出你哪里有不足?
假如你发现,你身边的人,都是只给你“点赞”,她们从来都不给予你任何批判性的意见,指出你有哪些地方不足——不管你内心是否愿意接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现况。
我必须指出的是,那些只给你点赞的人,值得你提高警惕。
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后妈,她对自己的继子十分的好,想买最新款的电脑、耳机,再贵也舍得买。想看篮球赛,她买好全套的篮球赛套票,陪着他一起看。想创业、投资股票,她出本钱。反正你的一切条件,她都尽量满足你,甚至超过你预期地满足你。
你会怎么评价这个后妈?
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个后妈跟传说中刻薄人的后妈相比,真是完全不一样,这样对待前妻孩子的后妈哪里找啊!
不错,可是你知道她是怎么对待自己亲生女儿的吗?
女儿在国外读书,她不舍得花钱给她租好的房子,一定要她住宿舍。要买车,也只给她买二手的车,反正一切待遇从俭。教育女儿:不是自己努力获得的,不能要,一个人要学会“要割稻就要先弯腰”。
何以她对自己的继子和亲生女儿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养育标准?
你会认为,她是有意在针对自己的女儿吗?
我想你肯定不会这么想。
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知道,真正对一个孩子好,就是要让她明白,一切要靠自己打拼,要能够具备自力更生的能力。
当然,她也很清楚,要废掉一个人,就是满足他一切的条件,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丧失自我进步的空间。
现在,你是否觉得,这个继母其实非常的毒辣?
这个故事是TVB经典剧《溏心风暴2:家好月圆》中的剧情。当年首度看此剧的时候,对这个众人口中啧啧称赞的好继母如何成为最恶毒继母的场景记忆犹新,因为这颠覆了我对人性的判断:原来,一个人对你“好”,并不定真的是对你“好”,可能是为了害你!
其实,那些只给你点赞,从来都不批评你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这样的“继母”,她们也在满足你渴望得到认同、得到好评的内心需要,因为这些是我们内心深处十分想要的。
而要求我们苦练真本事、提出批评,总归不是我们内心所愿,亦会让我们不舒服。然而,正是这些可能才是一个“生母”会做的事情,因为这才在我们真正需要的。
一个人想要的东西,和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回事。而这点,常常陷于情绪化中的人们,很难分清楚。如果说“生母”是为我们好,“继母”是不希望我们好,那么,我们常常会把其实有心帮我们的“生母”推得更远,把包藏祸心的“继母”留在身边,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我并不是说那些只给我们“点赞”的人,都一定是坏人。但是,不管她们是否存心要害你,她们这么做的最终结果,便是让你失去对自我的真实判断,失去自我更新的动力。
最终是害了你。
从这个层面看,那些愿意“针对”你的人,确实就像“生母”那样,其实是“珍惜”你。否则,她们干嘛“针对”你,都拿蜜糖来喂给你吃,你也觉得好,别人也觉得他挺好,不是挺好?
所以,请珍惜“我不是针对你,我是珍惜你”的人。这样的人其实不会很多,并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做这样“讨人厌”的“生母”。
我必须承认,听别人称赞自己,是很舒服的一件事。听别人表达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怎么可能舒服?
然而,我们生而为人,如果希望成为更好的人,就不能让自己活得太舒服,不能让自己耳朵里听到的都是赞美之声。
首先是,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习惯夸大自己的真实水平。
心理学上有个专门术语叫“乌比冈湖效应”,来源于一部小说。小说虚构了一个乌比冈小镇,那边有一条同名的湖。这个小镇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比镇上大多数人的人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要更强一点。
从统计学上,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从心理学上,这又是反复被各种心理测量工具验证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中绝大多数人,真的是觉得我们比起身边大多数人,我们总还是不错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习惯夸大自己的真实水平。
因此,如果没有人批评我们,催促我们进步,我们很容易沉浸于这种虚幻的自我满足之中,真的以为自己有“那么好”。
再次是,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鲶鱼”。
很多人都听说过“鲶鱼效应”。是说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长,因此大多的鱼回到码头的时候,都死了。但是只有一个渔夫的鱼,基本都是活的。原来是他在鱼槽力多放了一条鲶鱼。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进入鱼槽后四处游动,沙丁鱼发现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
鱼如此,人亦如是。
人性本有懒惰、懈怠、满足及时欲望的一面。
如若全然要靠自律自觉,对一个人的要求显然过高,也不符合人性之本。
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活里安放这样一条“鲶鱼”,让这条“鲶鱼”催动我们前行。
当我们想放弃、想松懈的时候,他会提醒我们,还没到彼岸,人生道路还长着呢!
假如你的身边连一条这样的“鲶鱼”都没有,那绝对不是你已经很优秀、很进步,更大的可能是,你自己容不下有人在你身边做“鲶鱼”!
最后想说的是,越是自卑,越是需要听一点不同的声音。
你可能会说,我是个很自卑的人,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行,所以我很希望别人能够“点赞”我。可是我也想告诉你,就因为你是个自卑的人,所以你更要听点不同的声音。
很多人的自卑,来源于小时候父母或其他重要的养育者,如老师、长辈等,时常都在批评自己,从而长大之后不自信。
然而,越是如此,越是容易中“点赞”的圈套:
因为小时候,从来就没有人听到这样的“点赞”,长大之后会补偿性地索取这样的“点赞”。同时,对于他人的批评性建议,哪怕是十分温和、中肯的表达,可能都会投射为对自己的否定。
因此,这样的人,容易被“点赞”的话包围,甚至主动索要这样的语言,那些可能别有用心的“点赞”自然也会靠近。而那些本来可以帮助自卑的人改进的言语,可能一句都听不进去。
当然,我并不是说,你就不要去听那些赞美之词了,全部听那些批评之音,也不管别人是不是真的针对你。
我想强的一点:
“针对”你的人,可能是珍惜你,也可能不是。
“点赞”你的人,可能不是珍惜你,也可能是。
“点赞”也好,“针对”也罢,其实都是外在表达形式。
关键是接受信号的你,能否有这个智慧去判断,哪些是发自真心为你好,哪些是虚情假意、别有用心。
有些人批评你,指责你,当然就不是为了你好,而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可能是为了打击你。
无妨。
如果他也有说的中肯之处,不妨你也接受那些可取的段落。
很多人会特别在意有些人的表达方式,如谆谆善诱的劝导,自然更被接受,但是我也想提醒你,我们可以期盼别人以最能让我们满意的方式给予我们劝慰指导,但是我们无法控制并选择他人的表达方式。
放下这种期待和要求,你就能听到更多中肯、可取的意见。
有些人可能也是出于保护你的自尊,从而节略了那些他也看到的不足,亦或者他认为在那个时候批评你于心不忍、时机不对。
无妨。
与那些宝贵的“针对”一样,这些宝贵的“支持”一样难能可贵,她们确实会给你力量。
关键是我们自己需要提升对外界声音的基本判断力,能够分辨出那些声音背后的声音。而这种判断力,需要我们排除情绪干扰,排除对“负面”、“否定”评价天生的反感,寻找到一条相对客观的标准。
其实,一个真正对你好的评价,往往是出于公心,而非私心。
正如张译对井柏然,张涵予的教练对张涵予,他们希望他们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更为了他们两个背后所代表的事业进步。
皆在那个”我不是针对你“的时刻。
这种“针对”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大众,当然是出于公心的。
相反,如果结果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那就是有明显功利目的,当然,很难做到真正对你有利。
另外,还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就是:表扬和批评的目标是否符合一个正常人的基本价值观。
比如,你做了错事,违背了作为正常人的基本价值观,伤害他人、侵犯他人,他是选择批评你,还是也认同你、表扬你,并且为你缓颊,说你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保卫自己的权利,所以做的很棒?
如果是批评你,那么他是在为你好,因为他是在捍卫正常的三观,实质上也是珍惜你,希望你正视错误,改邪归正。
如果还表扬你,为你点赞,你别觉得他是站在你这边,为了帮助你,他是在坑你!就像那个表面好心其实一肚子坏水的“继母”一样!
反之亦然。
这也是另一种出于公心:维护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
请你记住,真正对你好的表扬或批评,绝不会只是为了你,珍惜你,一定也是珍惜他人、珍惜绝大多数人珍视的基本价值观。
否则的话,一定有问题。
当然,是否具备这种判断力,需要你自己能够冷静下来,回归到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心智水平。这也并非易事。
总而言之,请珍惜那些发自内心的“我不是针对你,而是珍惜你”的人。
虽然,她们可能很“讨人厌”。
买一张票,支持一下国产电影!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免费心理咨询机会:一杯咖啡案例教学来访者招募(10-12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