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你爱怎样都行,我随便”|这不是脾气好只是习惯性屈从
自我成长专刊
文章编号:B2019CD09
AC专栏
作者&整理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小杰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
别人无论说什么,他都会选择同意。
是的,他总在努力地让身边人的满意。
虽然他并不想做现在这份工作,但是因为父母、女友都觉得不错,他也就选择了同意。
而每次让他给别人设定要求,他都会很为难。
他没办法约束自己的下属,所以总是亲力亲为,哪怕不是自己该做的事情,他也答应做了。
久而久之,他觉得生活的压力很大。因为好像有无数双手在操控他的生活。
他开始抑郁。
他时常想着,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重新开始。
小杰的身上有着许多“习惯性屈从”者的影子。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在很大程度上,你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你生命中的其他人,看起来总是掌控一切,而你总感觉被身边人操控。
你相信这个信念:自己必须取悦他人,父母、兄妹、朋友、老师、恋人、上司、同事,甚至是孩子,陌生人。
然而,总是要满足别人的要求这个责任太重了,会让人精疲力尽,生活失去很多乐趣和自由。
你的关注点从来不在自己身上,不是“我想要什么,我想有什么感受”,而是“你想要什么,以及我做什么才能让你对我满意”。
你总是默默接受生活的安排。
“你们爱怎样都行,我随便”是你的口头禅。
你有个优点,可以适应和多种不同的人相处。但是,你很难给别人的要求设定边界。当别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你的回应依然是“好的”。
你可能因为自己可以服务于他人、有能力帮助他人、关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骄傲。你可能已经发展出了堪称典范的帮助他人的技能,甚至可能从事助人的行业。
但是,你的弱点就是常常不清楚你要的是什么,对于自己的需求,你经常保持沉默,不能坚定地表达。
你好像觉得自己的愿望和别人的愿望相比总是微不足道。但是,当你最终把所有微不足道的愿望都加在一起,留给你的就是一个几乎不曾被满足过的人生。
你会辩解自己不是屈从,只是脾性随和。
但是比起脾性随和,你更加被动。
脾性随和的人在某些领域仍会有明确的态度,并且会坚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小事上,他们可能不会发表意见,但在重大事件上,他们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坚定维护某些东西。
习惯性屈从有两种基本类型:
1、自我牺牲
他们因为愧疚而屈从,或者因为想要减轻别人的痛苦而屈从。
自我牺牲的人会觉得需要为别人的幸福负责。
小时候,他们可能为父母、其他亲近的人承担了太多责任,成年以后,他们就认为照顾别人是自己的责任。在此过程中,他们忽略了自己。
自我牺牲是一种美德,但是他们做得过度了。
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他们的屈从多数是自愿的。他们屈从的人并没有强迫他们去做对方想要的事。相反,常常因为对方处在痛苦中或格外脆弱,所以习惯性屈从的人觉得他们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每当习惯性屈从的人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就会内疚。每当他们因为要克制自己而愤怒时,就会内疚。每当他们无法减轻痛苦时,也会内疚。
而每当他们感到内疚的时候,就会返回自我牺牲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为了减轻内疚感,他们会重新屈从。
2、顺从
无论事实上习惯性屈从的人是否有选择,他们都会感觉自己别无选择。
小时候,他们可能为了避免被父母惩罚或抛弃而屈从。父母威胁说要伤害自己、不爱自己或不关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强的强制成分,习惯性屈从的人可能一直都会是愤怒的,即使自己没有意识到。
习惯性屈从的人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你赋予逼迫你屈从的人比实际上更强大的力量,无论现在让你屈从的人是谁,实际上他们对你都没有多少控制力。
习惯性屈从的人,拥有结束屈从的能力。可能有一些情况是例外,比如他们的老板,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拥有比自己想象中更多的控制权:你不一定要和控制或虐待你的人在一起。
作为一个孩子,屈从确实是被迫的。与让人屈从的成年人相比,你是依赖且无助的。孩子没办法承受惩罚和抛弃,那时的屈从具有适应意义。
但是,成年后,你不再需要依赖他人,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你必须意识到这点。
习惯性屈从的人,别人都评价你为人随和,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生气。
但是,当你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愤怒在所难免。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利用、被控制、被占便宜,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需求不重要。
你可能长期处于愤怒之中。但是,你往往不会意识到。因为你相信,对别人表达愤怒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错误的,所以你常常否定、压抑这样的感受。
但是,我要告诉你,愤怒其实是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愤怒是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表示对方可能正在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
理想状态下,愤怒会让我们坚定表达,去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
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克制愤怒,忽略身体自然的信号,那就可能失去纠正问题的最佳时机。
然而,这不代表我们不会对他人愤怒。
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过度反应,被很小的事情激怒。
我们可能会一直拖拖拉拉,虽然态度依然很好,但是就是效率低下。还有就是迟到,或者背后说人。
你会发现,这些行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让人恼火,但是别人又很难明确说别人就是要惹恼他人。
对习惯屈从的人来说,让他们表达愤怒,他们会感到强烈的愧疚。而这正是他们问题的一部分,即让你相信,表达自己的需求是错误的。
当然,在你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之前,愤怒都会是个严重的问题,即使你意识不到他的存在。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性屈从的人:
1、理解自己童年的屈从。
屈从包含强烈的情绪。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难通过认知调节情绪,所以童年期的情绪有一种原始力量。如果这种情绪被触发,你会被愤怒、内疚、恐惧等情绪占据。
一般情况下,你会努力避免体验这些痛苦的感觉,所以,你会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表现出盲目的屈从。
为了改变,你必须愿意去了解和容忍这些痛苦。可以做一个“意象练习”:花点时间,闭上眼睛,回想你曾有过同样感受的画面。
这种练习会激起大量的情绪,请试着接纳自己的感受,并且学习它所传达的东西。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迫使你屈从的人有强烈的愤怒。这种愤怒是健康的,而且非常有用。它告诉你,你需要改变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2、列举日常生活中,你通过屈从或牺牲自己来满足他人要求的情境。
请成为自己的观察者。列举对你来说比较困难的场景。然后尝试着做一定突破:
比如:
不再给自己更多的钱。
告诉你的老父亲,不要在你面前,批评孩子。
给自己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告诉你的老板,他在别人面前批评你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3、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喜好和意见。
可以是电影、食物、休闲时光、热点话题等。请开始注意你想要什么、有什么感受,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弄清楚别人想要什么、有什么感受上。
4、列一个清单:你为他人做了什么或给予什么,而他们又为你做了什么、给予了什么。
他们有多少时间倾听你,你有多少时间在倾听他们?
看看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付出与回报的比例。请给每个重要的关系列个清单,一栏写“我为这个人付出了什么”,另一栏写“这个人给予我什么”,这可以帮你立刻看出这些关系是如何失衡的。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际关系中建立平衡。我们不是想让你停止付出,但是你需要不再过度付出。我们也想你能收获同等的反馈:被对方关心、倾听、支持和尊重。
5、停止消极攻击。
要想有所改变,你必须愿意试验新的行为方式。请督促自己坚定表达:把自己的需要说出来。你可以从简单的要求开始。
改变你对待别人的方式会随之改变你对他们的感受。例如,当你用坚定自信的方式处理与某人的关系以后,就很难再觉得害怕他了。最重要的是,行为的改变会影响你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积极的行为改变会带来自信和自尊,建立一种掌控感。
这个时候对方可能会攻击你,但是请你不要立刻采取防御。请不要迷失在自我保护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就可以。
比如,当你不愿意做某事,有人说你很小气。
你可以回答:
如果你想的话,可以说我小气。但是,对我来说,你提出的要求,真的太难了。
简单直接,切中要害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予以解释。
6、避免与太过自我为中心的人交往。
请避免单方面付出的关系。我不认为,应该付出一切代价去维系所有的关系。有些关系就是太伤人的,并且改变的可能性很小。
你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会拒绝去适应你平衡人际关系的努力。
如果他们是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人,那就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如果他们依然如故,那你必须从这样的关系中后撤。
总之,不要过分合理化你屈从他人的倾向,不要告诉自己那真得没有关系。
请别再说“你爱怎样都行,我随便”。
有些习惯性屈从者学会了用反抗的方式来应对:他们不顺从,而是扮演完全相反的角色。
他们咄咄逼人,飞扬跋扈。
通过反击,他们对屈从的感受做出了过度补偿。
他们会让自己看起来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然而他们的内心中,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并且别人才是事实上的操控者。
反抗者事实上并没有比其他的屈从者拥有更多自由,他们并没有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或人际关系,相反地,那些选择是由他们反抗的对象替他们作出的。
他们对不遵守规则的执念,实际上和其他过分遵守规则的人是一样被规则所困。
如果你是这些特殊的“习惯性反抗”者,那么:
试着不要和别人唱反调。
你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寻找自己的观点和方向。你并不其他人更了解自己,也并不真的比他们更自由。只要你的决定仍然取决于他人,那么你也是同样压抑和愤怒的。
请给自己赞同他人观点的自由。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
《性格的陷阱》
作者:[美]杰弗里·E. 杨(Jeffrey E. Young)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如欲了解本书详情或购买可点击
下方 一杯咖啡合作方 当当网 链接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免费心理咨询机会:一杯咖啡案例教学来访者招募(10-12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