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战深夜道歉后,我可以公开这篇未出版的采访稿了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昨天深夜,绵延已经2个月有余的肖战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事发后神隐的肖战,首次站在媒体面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这段采访没有回避问题,肖战本人也就素人时期的一些言论予以致歉。记者也比较大胆,直接把偶像要不要管好粉丝的问题,这个对肖战本人最大的质疑抛了出来。


肖战的回应是,他不认为偶像应该管理粉丝,因为偶像和粉丝并不是上司下属关系,也不该是这类关系。


我相信,在这个采访公布后,大部分网友可以回归理性了。


围绕“肖战”事件,我曾经两次发声。今天再次发声,也作为一个收尾。起因是在本人所写第一篇文章发布后,有媒体记者前来采访,访谈约一小时,有不少内容我认为还是值得引起大众思考的,有一部分恰好可以和肖战昨日发言作呼应。但是,因为各种因素,这篇采访并未及时发出,颇为遗憾。为此凭记忆,把采访中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整理成文,公之于众。


在这之前,先澄清一下,我目前不是肖战粉丝。因为有不少网友路过的时候,以为我在为肖战说话,所以是他们眼中的“路人装粉丝”。本人80后,确实有两个比较欣赏的男艺人,不过一个日本人,一个泰国人,他们也都是80后,现基本已经淡出舞台。我写文章并不是因为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因为这一事件引发的涟漪已经超出一般娱乐意义,有社会公共价值。


当然,在现代社会,还需要作者先亮明写作立场,否则就要质疑作者,是比较可悲的一件事。要知道,一个人的观点是否可靠,跟他本人是什么身份其实没什么关系,还是要看他如何论证、他的论据质量如何。即便是粉丝,如果拿出可靠的论点论据,那也是公允之论。反过来说,因为讨厌一个人,那么从“谁有预设立场,谁的发言就有问题”的角度出发,讨厌者的观点也一样站不住脚。


好了,言归正传。


1对肖战事件起因的再反思


我先回应一下之前的两篇谈及肖战的文章。


第一篇是事发后不久写的《致“杀红眼”的00后:父母辈对“肖战”之战的真实看法》




本文的立论是从青少年父母的视角,从肖战事件的导火索谈起,重点关注涉嫌露骨性描写的文章和网文平台在青少年之间大行其道,且没有任何成熟的大人从旁加以引导的担忧,曾经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也是因为这篇文章,吸引了媒体前来采访。


因此,记者提问的重点是,确实有这么多的家长表示担忧吗?他们担忧的具体表现?


事实上,写作之前,我就此发起过一个小范围的调研,针对初中至高中年龄阶段的十多个家长。他们均对青少年阅读此类作品表示担忧,但是苦于当时的舆论环境没有人为他们发声。


文章刊发后,也有不少家长从不同渠道跑来留言。因为我写的文章,他们专门询问孩子是否知悉此事,这才发现,即便是小学阶段,也有不少同学间就开始流传类似网文。不少中小学教师,也表达了类似的信息。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绝大多数父母表示,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契机,能够和孩子就此话题展开深度的讨论。


同样,也有不少网文作者和读者也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问题,特别是网文作者发现原来自己的作品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力,也表示要更加严谨从事创作。


可以说,站在爱护青少年的角度,大多数的人都作出了理性的判断。



当然,也有不少人提出,难道就不要保护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了?


限于那篇文章的视角本来就是青少年,也就没有细谈这个问题。为此,我补充如下:


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当然很重要,我虽然不创作网络文学,但是也写类似的科普和评论文章,深知对创作者而言,能够自由书写的重要性。另外,对于性少数人群权益,我们也很关注,每年5月17日(世界不再恐同日)前后,我们会组织系列科普文章,可以说也一直在为这部分人群的权益积极发声。


保护青少年权益、保护言论和创作自由、保护少数族群的利益,如果单独拿出来讨论,其实都不难,因为只要是有正常社会价值判断的人,都知道上面的权益都是理所应当受到保护的。难就难在,如果两者发生了冲突,如何取舍的问题,而这才是更常见的现象。




《公正》的作者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一列刹车坏了的火车迎面而来,往左边的岔路上有5个人,右边的岔路上有1个人,你如果是司机,该如何选择?


现实生活,常常就会把我们抛到司机的位置上,在多种权益的冲突中进行博弈和妥协。当然,在保护青少年权益和保护言论和创作自由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并不难选择,很显然此时此让位于青少年权益是比较“公正”的选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牺牲掉言论和创作自由,如果大众舆论讨论的方向,放在如何在尽最大可能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同时,为言论和创作自由作出更好的制度安排,而不是相互攻讦,或许局面就不一样了。


2对肖战事件不正常扩大的反思


然而,事情的走向令人遗憾,这场“肖战”之战,竟然延烧了2个多月仍然未见疲态,甚至在前阵子还牵连到无辜的何炅。


其实,这也是我在第一篇文章提及过,在采访中更加具体地表达过的担心:


把明星的某个粉丝行为上升到明星个人,把一个如日中天的明星直接打得哑口无言,这是史无前例的。这件事开了两个先河:


其一,因为和本人无关的事情,但是只要能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可以把本人直接拉下水。


其二,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把肖战和肖战粉丝这样体量的人物,从巅峰上直接拉下来,口碑明显变差。


这两个先河,都是值得高度警惕的。如果今后有人如法炮制,并且从娱乐圈转移到别的圈去,所产生的破坏力将更难以估量。



所以更需要让“肖战”之战还原到本身的议题之中,还原到本来应该为此负责的当事人之中,让这样的还原成为抵制上述“先河”扩散的良药。作为曾经的媒体工作者,现在从事大众心理和舆论研究的我,在提出这点提醒后,能够感受到电话那头,同为媒体人的记者也有所触动。


我们都很清楚,如果舆论失控到此,其后果的严重性。


然而,遗憾的是,采访稿未能如期刊发,而我的预测却不幸言中。在过去的2个月里,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而且还被国内部分用户带到了国外互联网上,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参与此事的青少年,我曾在第一篇文章中就提醒,请不要上了一些成年人的当。当然这也是对他们家长的提醒,有些人正在利用你们的孩子,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这正是他们令人讨厌之处,他们从不自己站在前排,或者派自己的孩子,总是用别人的孩子为自己的理想铺路。



因为那篇采访稿迟迟未出,在事情愈演愈烈之际,我又写了一篇(《生日前夕何炅被骂上热搜:“我支持肖战,你们可以来骂我了”》),这篇言辞激烈了一点,基本上直指此类行为就是黑社会的网络放大版,已经没有任何合理讨论的空间可言。社会大众再不与之割席,或者再被他们提出的各种“名词”、“主张”所迷惑,迟早要为其所害。


3对“偶像失声”的反思:明星应不应该管理粉丝?


采访中,记者也曾问过我这个问题,对于社会大众要求肖战发声(那个时候有媒体提出“偶像失声”的说法),并管理和约束粉丝,对此我怎么看?


我看到肖战这次的表态是:不认为偶像应该管理粉丝,偶像和粉丝并不是上司下属关系。


深以为然。为此我从学术角度上,再谈几点。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的回答是:


肖战不发声是对的,并且他也没有管理和约束粉丝的义务。


这个观点在当时震慑了记者。


事实上,当时所有的国内舆论和公众号文章,似乎都沿着这样的逻辑:肖战对粉丝有巨大影响力,他应该发声去管理和约束粉丝。我看到不少头部心理大号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并对肖战进行批判。


然而,在我看来,他们的说法不是媚于舆论中的激烈观点,不敢发声,就是不动脑子,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




首先,假设我们认同肖战是可以对粉丝进行管理和约束的,那才是一个很可怕的局面。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认为这些数量庞大的粉丝,都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没有善恶是非的判断力,而社会机制和父母、师长的教导对他们也无法发挥作用,在他们心中就只听肖战一个人的话。


假设以上真的发生,那才是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有人可以利用这样的特殊地位,去操纵一个庞大的群体,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肖战看起来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男生,他可能不会利用这种地位去做什么坏事,但是,如果换一个人呢?换一个邪恶的人呢?


如果让这样的立论成立,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偶像与粉丝之间,不应该是领导与从属的关系,每个人的人格应该是独立的,要尊重肖战的独立人格,同样也要尊重每个粉丝的独立人格,也只有在独立人格得到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算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


所以我无法支持这种“粉丝行为,偶像埋单”的观点,这可不是在维护正义,恰恰是社会沦丧的起点。


对于那些信奉这点的网友,我也必须善意提醒,到底是谁在你心中种下了“粉丝行为,偶像埋单”的观点,让你借着这样的错误观点,自以为正义地在讨伐明星?


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做很正义的事情,殊不知其实离错误的深渊已经近在咫尺了。而这,绝大多数时候,是有人刻意引导为之。




我不赞成“粉丝行为,偶像埋单”,还有第二个理由,就是这种表达其实抹杀了一个人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社会价值。


一个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并且只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是现代社会运作的基石。我们走出“父债子偿”的旧时代,进入“契约”新社会,靠着的就是言行负责这点。


成年人对青少年最大的教导,也应该是教会他们如何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言行负责,其要义,就是你做的事、说的话,如果产生了后果,你自己来承担,不由其他人代替你承担。也不能因为别人跟你关系好,我惩罚不了你,所以就来惩罚他——事实上,肖战以及其他网络热点事件,之所以最终愈演愈烈,就是因为完全无视了“言行负责”的底线,并且有无止境的扩大化趋势。


当然,对于青少年这类特殊的主体,由于其没有能力为其部分言行负责,那么理应由其监护人,也就是父母为其负责,而对其履行教育责任的老师、学校也肩负一部分管教义务,因此他们也应该为此负责。


如果要求“粉丝行为,偶像埋单”,意味着成年的粉丝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师长也不需要为自己的管教义务负责,他们都在这个大旗之下,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罢,被剥夺了为自己言行负责的当然责任。这极其不利于成年人履行言行负责的义务,不利于青少年培养履行言行负责的意识,也让本应承担管教职责的父母和师长无从下手。



我不赞成“粉丝行为,偶像埋单”,还有第三个理由,因为这其实是在脸谱化粉丝。


事实上,粉丝的意思是我对这个人(物品)比较喜欢,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生活里就只有粉丝这样一个身份。


他们可以是学生、白领、工人、快递小哥、餐馆小妹,可以是母亲、女儿、父亲、儿子,可以同时也是别人的粉丝,甚至过一段时间从喜欢这个明星,转而喜欢别的明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更换偶像的频率并不低。


一味地强调一个人在某段时间的某种喜好,忽略对方复杂、多元的其他身份,其实是在助长许多人所反感的“疯狂崇拜”。一个人之所以会进入疯狂的状态,往往是因为“择其一点,不及其余”,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如果不希望此类事情发生,反倒是应该还原他们多重身份的事实,而他们的每个行为,都是这个多重身份重叠之后的产物,不能简单概括为“粉丝行为”。


就肖战的粉丝来说,就是非常多元的。在给我文章留言的人中,有三十多岁的母亲,有原本是过路人但是因为此事对肖战同情的白领,有购买肖战代言产品被无辜批评的消费者(后因对批评者的反感,转而支持肖战),有同时是肖战的粉丝和网文的用户(进退两难),我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每个人不同的生命色彩,我相信反对肖战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你们把生活过得只剩下痛恨肖战,或者下一秒又去痛恨别的什么人,这才是可悲的。


我们之所以需要拥有多元的身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一点,每一面都代表着不同的自己,如果仅仅剩下了一面,那意味着生活变得越来越狭窄,当然思想也会越来越偏激。



当然,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如果每个人的行为,都需要肖战负责,他再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所以,我认为肖战当时不发声是对的,因为他怎么说都是错的,况且他确实没有义务替任何一个粉丝去承担自己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他的不背锅,才是一个成熟成年人应有的表现。


感到庆幸的是,在被网络暴力2个多月后,在他的深夜道歉里,他能够不被网络压力所迫,公开坚持这个观点。


所以,看到他有这个表态之后,我也公开发布这篇未能发表的采访稿,对这个成熟的表态,予以学术上的肯定和支持。




END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自我成长”、“社会心理”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从春天出发:一杯咖啡19-20工作巡礼》短视频隆重发布!点击图片了解!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青春期的意义: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

外面不太好,但你可以活好|致给高晓松写信的学生及同感生活无望的人

李诞,请救救你曾经的好友池子

亲密关系中的“博弈” :当焦虑型和回避型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关于性自我意识的10个重要方面|伴侣间最不愿意面对的议题

曹操和耶稣,可不可以不吵架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风景那么美,出门走一走:魔都周末郊游团5月打卡闵行文化公园

线上公益学习报名|啃书帮:共读《精神分析心理模型》(附抽奖)

首次!2020心理动力学系统学习网络课招募!公益平价!

首次!朋辈咨询线上学习小组招募啦!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