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罗冠军事件:要“谢谢”梁颖这种人,帮我们看清了这4点真相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这阵子有一张大头照在网络上传播得非常广,其最鲜明的特征是上方标注着“强奸犯”。这张照片的当事人叫罗冠军,而指称他为强奸犯的是他的前女友梁颖。据梁颖所述,罗冠军是以强暴的方式,迫使她跟罗确立关系,她的小作文标题就叫“爱我,所以强暴我”。此文一出,迅速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同情,并引起了大量转发。
然而,在罗冠军及其家人拿出大量佐证之后,一部分网友开始反应过来,这两个人实际上是恋人关系,就不存在所谓强迫等加在他身上的污蔑之词。
今日,梁颖把微博内容全部删光,侧面说明之前言语不实。而罗冠军也向媒体表示,梁颖的律师已经联系他,表示愿意道歉。
可以说,至此尘埃落定。不过,广大网友不希望罗冠军和解了事,感到“善意被利用”的他们,这次把怒火朝向了梁颖,希望罗冠军能够替代自己制裁她。
不过,我倒是觉得,除了受害者罗冠军之外,广大网友真的要“谢谢”梁颖闹这么一出。
为何这么说?有四大理由,且听我道来。
自“Me too”运动之后,中文互联网的女权运动的主轴便离不开维护女性的性自主权。
至此,“女性”、“性侵”,可以说是最近这些年中文互联网上,最容易引发网民共情的话题之一。
梁颖还是非常了解社会大众心思的。她的小作文核心内容,其实也是这个。就和其他社会事件一样,只要写上这两个内容,便屡试不爽,每一桩都能收获数十亿的流量。
为何这一主题会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
我试着做两点分析:
1、仅仅是女性是不够的,很容易让人觉得是有意制造性别对立,但是女性好像天然在性方面是处于弱势的,所以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会有所倾斜。
2、仅仅是性侵也是不够的。当然,男性被性侵最后也反转的例子,去年就发生过,但是这类案件毕竟不属于主流叙事。恰恰是女性被性侵,很容易激发关注,因为这一“组合”更具有普遍性意义上的性色彩。
当然,还有不能言说于口的是,对他人的“性”事关注,本就是八卦中最容易收获关注的内容。更何况是当事人自爆呢?
然而,这几年,在某些社交媒体上的“女权”运动,已经走样了:
面对这样的话题,基本上一面倒地谴责男方,用词之恶毒,手段之恶劣,在“女权”的大旗之下,似乎都是被默认和允许的,都是帮助“受害者”的“正义”之举。
这里的走样体现在:
1、默认女方的话都是真的。
2、默认只有女方才是受害者。
3、默认可以用舆论“惩罚”一个没有经过审判的当事人。
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罗冠军这样的人成为了真正的受害者。
因此,我们要“谢谢”梁颖,因为她的破绽比较多,让她试图操控舆论的盘算最终破产,让这场自认为“女权”运动的正义性发生了动摇。
从此以后,我们要看到的是:
1、把女性当做“天然的弱者”的想法是幼稚的,男性可能什么都没做,也会成为受害者。认为女性天然就是受害者的想法,其实才是性别歧视的表现。
更符合现实的叙述的是,加害者是不分男女的,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2、不要辱没女性的智商,认为女性天然是两性关系中的“低智商”、“为情感所困”。实际上,就是有女性可以有这么强大的能量,可以把男性玩弄在股掌之中,可以把舆论玩弄在股掌之中。
3、罗冠军今日的遭遇,是类似事件当事人的缩影。
他提及的父母及家人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已经无法工作,“社会性死亡”等,哪一个不是遭遇类似事件当事人的切身经历呢?
只是其他人由于没有机会“反转”,或者碍于身份限制,无法为自己发声。
如果默许这样的“惩罚”手法是合理的,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比张玉环被关进监狱二十多年还要委屈,因为连2000多万的国家赔偿也没有下落!
所以,是不是以后微博得先向此类用户预收一笔“惩罚”赔偿金比较好,你要骂人可以,我先预收一笔费用,如果“反转”了,就把这笔赔偿金给受害者?否则你就不要掺和进来!
其实,梁颖只是写了一篇小作文,什么有力的证据都没有提供。
那么,为何她的话,很多网友就不假思索地相信了呢?
我认为有一条被三万多人点赞的评论比较具有代表性“没有人会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蔑别人”。
因此,我们要“感谢”梁颖,因为她用自己的疯狂之举让持有这一信念的人瞬间被打脸。
“没有人”吗?
显然,梁颖就是这样的人。
会相信“没有人会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蔑别人”犯了什么错误?
1、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等同别人的想法,自己不会做,所以也就认为别人也不会这么做。
这其实是典型的“心智化能力”比较弱的体现。
心智化能力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具备一种心理能力,理解别人跟自己想的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2、否认这个世界上存在心理变态,并且试图为心理变态寻找合理的逻辑。
很多人会问,梁颖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她这么做总有一些理由吧?
事实上,这种“没有人会用自己的清白去污蔑别人”信念的背后,就是认为存在一个合理理由的延伸。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着一定比例的心理变态。
如果你能够搞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有两个原因,一个你是心理变态方面的专家,另一个,你自己就是心理变态。
你应该庆幸,你对他们为何要做一件事,是搞不明白的。因为你是正常人。
而他们的内心世界,就是和正常人不同,是你无法臆测的。
你只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会有这种人存在,他们会做各种疯狂的举动:
前阵子,有个老师被举报说让孩子跑步跑到吐血,实际上,吐血的照片是家长自己造出来的。
他干嘛要造这些图片呢?你不需要去搞明白,你也搞不明白,心理变态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奇葩,令人匪夷所思的。
还有,之前有个“女网友”,号称自己有抑郁症,然后“死了”,再过一阵,“又活过来”了,然后演这一出,就为了打击一个顶流明星。
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你不需要去搞明白,你也搞不明白,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大概是有一套逻辑的,但是你不需要去共情她们,你也没能力共情她们。
我想特别提醒大家,心理变态的人里有一类人非常喜欢夸大其词,这些人以撒谎、吹牛作为日常生活的常态,而且他们很喜欢撒非常大的谎。
正因为他们敢撒大谎,恰恰这一点会成为很多人信任他们的理由。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一个人要撒谎,总还要想尽办法圆回来,因此总要找到一点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据。因为我们撒谎的时候,总是不那么坚定,反倒是容易被人看出破绽。
但是,这些心理变态,从来不考虑这些后果和理据,所以他们的谎言往往是惊人的,可以“平地起波浪”,甚至把妄想当做现实——“他强奸我”等,而且无所顾忌地说出来。所以,他们越是这么做,听到这些谎言的人,越是会认定他们说的可能是真的,因为正常人是不会这样说谎的。
但是,他们就不是正常人。千万不要上了他们的当。
再说一个数据。
中国是一个互联网人口大国,共有9亿网友,我仅仅以心理变态中比较严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占据人口4%计算,就有3600万!
别说3600万,要是36个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网上串联,就能煽动不小的舆论了。所以不要小看这些人的力量。
了解这个数字,对你了解这一舆情生态当然也是有帮助的。
刚看到“罗冠军”的名字上热搜的时候,我就有些反感。
一来,以我的观察,我觉得这件事过于“单一信源”,也就是只有一方说辞,而且没什么实证。
二来,之前的类似“性侵”事情,当事人不是明星、主持人,就是有一定社会名望的人士,披露类似的事情,多少还沾了点“舆论监督”的边。可是,“罗冠军”就是一个刚刚毕业没多久的职场新鲜人,从新闻伦理的角度,也不宜让他成为热搜的主角。
这种事即便坐实,虽然很不齿,但是客观说,强奸案一年要发生8万多起,这还是移送司法的数据,相当于每天发生200多起,也就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既然当事人没有什么特殊性,为何要把这作为焦点去炒作?
这些网络大V和账号,就没有其他可以监督的地方吗?
另外,也不是公检法机构包庇了,打压了,而是当事人不去找警方,为何不合理质疑当事人不找警方,找网络大V反映的怪异举动呢?
所以,这一事件,除了梁颖有不可告人目的外,其背后是网络大v、营销号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认为需要放大这样的事情,就将其放大,完全不顾底线。
我之前有历数中国精神病人的人数,可以合理的猜测一下,到底有多少网络大V和营销号的主人,其实就是精神病人?
手握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粉丝账号的人,可能是一个偏执狂、精神分裂,甚至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
要知道,一个多少有点良心的人,也不至于如此冷漠地坐视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而心理变态者中,大多数倒是缺乏良知的。
这些网络大V的道德水平较低,还体现在事情反转之后。
说个数据,梁颖的微博转发量有44万,可你知道罗冠军澄清的微博有多少转发量吗?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几千,通过不少网友的呼吁,目前爬到11万,仍然有三倍之差。
是的,就是这么悬殊。
这44万,正这些网络大V及其粉丝的功劳。
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去转发澄清的消息,顶多把微博删掉,好像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是的,他们从来都不承认自己会犯错。因为转发澄清就是打脸自己,所以他们宁愿忽略这些东西的存在。
当然,澄清能吸引到多少流量呢?
肯定是爆料的内容更加吸引人。
因此,要感谢梁颖,因为她的翻车,把这些大号的本质也暴露无遗了。
这一事件还有一个令我不舒服的地方是,把罗冠军的头像就这样放出来,打上“强奸犯”的字样,然后无数网友以正义之名就转发起来。
可是,这样的做法和文革有什么差别?这种网络转发和大字报有什么差别?
这样满满的戾气,怎么能和善良划等号?
罗冠军的事件有了明确结果后,我看到有不少之前批评他的人进行道歉。当然,能够道歉总比不道歉的人要好很多。
但是,不管道歉不道歉,很多人都说发生这样的事情,都是梁颖的责任,而自己是好心,是善意被利用。
然而,梁颖戳破了这种自我辩白。
梁颖发动的这场对罗冠军的批判,让我想起了韩剧《匹诺曹》里的一段台词:
在村庄里,往往首先有一只狗叫了,其他的狗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叫,但是因为这只狗叫了,所以他们也陆陆续续地跟着叫起来。
很多人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很多新闻事件中的自己,其实就是一只跟着叫的狗。
请允许我引用这段“粗鄙”一些的话来解读,因为好心、善意这些词如果用在网络暴力上面,我认为是一种亵渎。
况且,真正的好心善意是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听风就是雨。
实际上,像这些网络大v,以及梁颖这些当事人,就是利用了不少人“做狗”的心理:
有一个很有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团队组织的,让一群人,不分性别、职业,共同参与一个关于人的服从性的实验,要求他们按照指令去做一些行为,包括一些比较残忍的行为。
结果是他们得出了一个人群中服从的大致数据,大概60%的人是属于服从性的,也就是只要权威告诉他们去做什么,或者让他们相信什么,他们就会去做、去信,就像村里一起叫的狗。大概40%的人,才能抵御权威的压力,会对权威的信息进行质疑,不盲从,即便有人批评他们的不盲从,也依然能够坚持自己。
因此,你不是因为善良、好心才参与了这场网络暴力,你只是60%的服从者,习惯听信于网络大V、“卖惨”的“受害者”,根据他们的煽动,成为他们的传声筒而已。
所以,你还想继续做这60%,还是加入40%的行列呢?
您还想看到“社会热点分析”、“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三十而已》顾佳屡遭背叛:把“伪搞定”当作目标,终将搞砸人生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