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佣的故事》:不要瞧不起“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
职场心理专刊
AC专栏
作者&整理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很少会有书,让我有一种想要修改书名的冲动。
仔细想想,这大概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因为在我们的语境中,“女佣”这样带有封建色彩的词汇,已经绝迹了。
在我们这里,叫将家政服务人员,尊称为“阿姨”。
我想,不会有人会叫他们“女佣”(Maid)。
但是,仔细一想,即便我们称为“家政阿姨”,这意味着我们真的打心里尊敬这个行业吗?
就像这本书的一个章节所写,这是“世界上的最后一份工作”,不是迫于无奈,谁会想去做这样的工作呢?
放在这个格局去反思:
我们有多少人真的去关注过这一群体?
除了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想着要找一个靠谱的阿姨外,有多少时候会关注他们遭遇了什么样的困难?
我们又该为这一群体命运的改变做些什么?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忍住了修改书名的冲动,打开这本《女佣的故事》。
斯蒂芬妮,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一名女佣,不过我还是想称呼她为“阿姨”。
她会去做“阿姨”这份“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确实也是迫于无奈。
斯蒂芬妮属于美国社会底层,靠领取救济和食品券过活,本来想依靠男性作为生活保障,没想到碰到的两个男人,没有一个是靠谱的:
一个不是有了孩子之后,不愿意负责,以至于她不得不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进而又增加了生活负担。
另一个虽然有自己的农场,但是只希望她帮他的家族事业打免费工,不希望她经济独立,以至于她手上没有任何金钱可以傍身。等到发生经济危机,这个男人的家族事业也不景气了,更是难以自保。
所以,迫于生计,为了让自己和女儿能够有个安身之所,她开始从事“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说起来,还要感谢农场免费工的经历,让她有了足够多的保洁经验。
当然,我认为,任何一个人其实只要肯吃苦,都是可以做这“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的。
只是有多少人愿意放下面子,去给人做“女佣”?
有人说,不就是扫地、拖地、擦灰等,对于有钱人家来说,一般也都弄得比较干净,不至于有什么很操劳的事。
如果看过《女佣的故事》,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我就举一个书中提到一个例子:
打扫卫生间,与别人遗留的排泄物残留相处,恐怕就这一项,就会吓退很多人吧。
最近,全球经济形势一塌糊涂,很多人,特别是30岁以后,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人,陷入到一种生存恐慌之中。
有人说,对35岁的人来说,大概将来的去向就是“吉祥三宝”:
保安、保洁、保姆。
这些工作,其实都属于“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如果不是有很艰难的处境,大概都不会考虑从事吧。
但是,如果你真的到了最紧急的时刻,还需要顾忌这些吗?
对斯蒂芬妮来说,一个人带着女儿,男人又不靠谱,为了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去处,为了能够有下一口吃的,也曾有作家梦的她,把“哈利波特”的魔法放在一边,开始拿起陈学冬的扫把。
至少,这份工作,可以让你活下去。
因为这个,也要尊重这份工作,至少她提供了最后的可能。
我们不该对“吉祥三宝”报以歧视,相反,还真是要感谢还有这样三种工作,能够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能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
当然,也要对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予以最大的尊重。
《王子变青蛙》的单均昊,被人免去职务,并且从行业内剔除之后,别人为了羞辱他,给他提供的便是一份泊车小弟的工作,他也照单全收。
为何?因为他明白,这样的工作,能够让自己活下去,这便是最大的理由。
不要瞧不起这些“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
如果你认为“世界上最后一份工作”只是他人的一种施舍,或者总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吉祥三宝”,那就太狭隘了。
斯蒂芬妮除了讲述自己的生活多么艰辛之外,描述最多的还是自己在不同人家做“家政”的经历。
这些她和雇主的互动,确实非常有看点。
我提前“避雷”一下,如果你想看的是“女佣”和男主人或女主人的感情暧昧,那么可以绕过了,还真没有那么八卦。
但是,比这些烂俗八卦更有看点的是,通过“女佣”的视野,她看到了“众生相”:
有的人家夫妻之间有着难以启齿的性秘密,
有的人家,虽然女主人已经离开很久,但是老人依然还保留她生前的模样,用一间大house来悼念,
有的人家,有“囤积癖”……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为身患癌症的一户人家做家政的经历。
事实上这位叫温迪的女人,房间一直是干净的,斯蒂芬妮一开始都没搞清楚,为何她要一个家政服务。
而且打扫完后,温迪还会给她做一顿午饭,要求她陪同她一起吃,她还会冲一壶咖啡,两个人端着咖啡,一起交谈。
即便是这样一次用餐,温迪都会拿出精致的杯子。
在走向生命终点的时候,她保持着冷静,给斯蒂芬妮开列了物品整理的清单。
至于在结算费用的时候,她还把斯蒂芬妮午休的时候都算进去,告诉她“你的时间很宝贵”。
几个月后,她主动打电话给斯蒂芬妮,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再也负担不起这个服务啦。”
我认为,这是她在向斯蒂芬妮做最后的道别,她不是没有钱了,而是没有时间了。
这个略带感伤的故事,却道出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表面看起来,是温迪雇佣斯蒂芬妮的服务,其实也是温迪在借助斯蒂芬妮的陪伴,平静地度过余生,她说的很对,其实她需要的是斯蒂芬的“时间”,至于那些服务无非是填充这些“时间”的陪衬。
深究人际关系的本质,我们愿意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无非就是愿意和对方分享我们宝贵的时间。
从这个视角看去,又何必区分出谁高谁低呢?
大家都是彼此陪伴,共同度过这段时光的亲历者
——特别是2020疫情之后,我们都是这场人类浩劫的幸存者,我们要做的是选择适合的人来陪伴自己。
时间真的很贵。
据说,网飞准备把她的故事搬上电视,我也很看好这个选题。通过“女佣”的视角,可以看到各色人等,当然还有各种人运用时间的方式。
当然,希望不要无聊地加情感线。
《女佣的故事》能够被大家看到,其实不仅仅需要斯蒂芬妮的坚持。
斯蒂芬妮的命运可以逆转,也不仅仅是靠自己。
作为写作者,她能够在从事家政工作者的过程中,努力完成写作,实属不易。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名为“经济困难报道项目”,持续地关注这些贫困人群,并且帮助她构思、定调,并且把书放在最佳渠道发表,也看不到这样的效果。
很多人宣传这本书的时候,喜欢把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在阅读并推荐写进去,其实我认为并不是奥巴马多么喜欢这本书,而是这就是美国政治人物的作风,他们也是通过推荐这样人物写的书,试图帮助这样的人物改变命运。
有人会说,如果你真的有心,就要努力帮助万千的斯蒂芬妮,如果只是帮助一个人,却默许其他人继续待在最艰苦的命运中,那不是挺虚伪的吗?
我无意与这些人争辩。
我深知贫穷是全世界的难题。
我们经历过全民贫穷的时代,也正经历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时代。
人类文明建立了5000年以上,从部落社会到现代社会,在“均贫富”、“努力提高社会福利”这两大课题上,各大社会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现在不能说是最好的结果,但肯定不是最差的。但是,要让所有人都能摆脱贫困的命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在努力推动的进程中,我们何妨不能为一部分人留出一些个案解决的出口呢?
今天是斯蒂芬妮,明天可能是另一个人……
前阵子,有个高考生拍摄视频,说算了大学学费,“不敢算”。视频发出后,有人表示将承担其大学5年的学费(因为其学建筑学,学制5年)。
然而,这一事件遭到不少网友的批评。
他们认为,这个女生还不算很艰苦的,为何要帮助她?而且,她完全可以通过高考助学金,不必花费他人的捐赠。
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说法。
首先,别人想捐钱是自己的自由,如果你觉得有更艰苦的人,不是指责别人捐错了对象,而是自己掏钱出来去捐给他人。又不是你的钱,也不会捐给你,不劳你操心。
其次,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向贫穷者扯后腿了?
有一个人能够过上好些的日子不好吗?
而且她努力获得了好的成绩,别人给她捐赠,也是对她过去这段时间努力的褒奖,有何不可?
为何要让她继续贫穷下去,你才开心?
这种思想,如果剥开来看,是很丑陋的。
幸好,斯蒂芬妮没有遭遇到这样的人。
她肯定不是美国最糟糕的一群人,但是她够努力,这是她这本也不算写得特别惊艳的书,能够获得青睐,并得到美国前最高领导人加持的根本原因。
希望不会有网友留言,美国痛苦的人这么多,你们怎么不去帮助他们的言论出现。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都能伸出手,给更多人提供“梯子”,而不是看到有人跨过去或即将跨过去,就妒火中烧,想着办法要烧掉别人的桥梁。
女佣的故事:
我只想让我女儿有个家
作者:[美]斯蒂芬妮·兰德
低音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您还想看到“读书笔记”、“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反思罗冠军事件:要“谢谢”梁颖这种人,帮我们看清了这4点真相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庐隐的三段婚姻: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了
积极倾听的技巧:如果不能积极倾听,你很可能会错过他真正的意思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