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理解成都49中男生的母亲,越不会太相信她的话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最近的朋友圈和网络,被“成都49中”刷屏。该校一名高二男生在5月9日(当日也是母亲节)在学校坠楼身亡,随后其母发文质疑其死因,旋即引发网友热议和猜测。
目前警方已经两次公开发布结论,确认其系自杀,没有那么多的“阴谋”,但仍然难以平息舆论,主要原因是之前其母提出几点“质疑”依然深入人心。
我知道,许多人之所以相信其母,是因为觉得她刚刚失去孩子,肯定是最想知道真相,也是最有立场质疑真相的,而且作为事件当事人,她也应该最接近事实中心。
然而,我不是想帮警方说话,而是希望大家能真正去理解一下这位成都49中男生母亲现在的处境,你越是理解到位,其实你就越不会太相信现在她所说的话。
这究竟是为何?
1
这位母亲所处的悲伤阶段,决定她的话你不可全信
这位母亲刚刚失去了自己养育17年的儿子,这是非常刻骨铭心的痛。
在心理学上,这是重大的丧失,会面临极大的痛苦。
面临这样痛苦的人,会经历什么过程?
知名心理学家Elisabeth Kübler-Ross 在她1969年的著作《论死亡与临终》中首次提出,这种失去亲人的悲痛有五个阶段:
1. 否认与隔离(Denial and Isolation)
得知亲人之死的消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否认真实性,包括否认其死亡,否认其死因。
这样可以阻挡第一波悲痛。
2. 愤怒(Anger)
当否认与隔绝的效用开始消失的时候,苦痛会重新浮现,但是当事人还没准备好。因此,强烈的情绪从他们的内心往外反射,以并愤怒表现出来。
愤怒可能是针对无生命的物体、陌生人、朋友或者家人,甚至可能是已经逝世的亲人。
3. 讨价还价(Bargaining)
无助和脆弱情绪的正常反应,就是试图夺回控制:
“要是我们早点……”
4. 抑郁 (Depression)
在这个阶段,当事人知道做什么都无力回天了,痛苦会加倍地袭来,再也没有任何理由逃避。他们会变得非常脆弱、消沉、失控,自暴自弃,就像所有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全部毁灭了。
5. 接受(Acceptance)
终于接受了“丧失”的事实,学会放下,重新开始生活。
这五个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当事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我们以此回看这位母亲目前的状态,便能很好理解她了。
事情刚刚发生,她还处于第一阶段,即“否认”,死亡是既存事实了,因此只能否认孩子的死因,因为自杀比他杀,是更令人难以承受的事实——而且自杀多少有自己需要为此负责,自己没有早点发现“端倪”的隐含意味,这就更让人难以承受。
这是这一阶段的必经过程。
因此,只要有任何可以“质疑”的点,她都不会放过,历数各种她认为孩子是“非正常死亡”的理由,难道很奇怪吗?她不这么做,我反而觉得奇怪!
然而,她举出的理由,只要在她理智状态下,我认为她自己都不会信,如:
1、为何遗体不拉到医院,而是殡仪馆?这是要急匆匆地“火化”,想掩盖真相?
然而,这就是一般处置此类事件的程序,如果还要得救,当是120送医院,如果已经当场死亡,那就是送殡仪馆。事实上,当时是120先确认了死亡,然后殡仪馆的车再跟进。
那些认为应该等家属到场才能移动尸体的人,我希望你设身处地的想想:
这是学校,是公开场所,如果要等到家属来才能移动尸体,那会引起多大的混乱?如果发生在你们小区楼下,你也会同意不要动,就放着吗?
2、监控有“缺失”,这就是想掩盖真相。
然而,事实是她本人没有去看监控,所谓监控缺失是其丈夫转述。这也很可以理解,她的丈夫在那个时候,也是脑海一片空白阶段,哪里能冷静下来?
在心情极度慌乱中,看不进去,也回忆不出,才是常态,能够冷静下来复述、思考监控,反而是不正常的了。
3、学校让学生不要对外去讲这件事,也是想掩盖真相。
这也是学校处理这类事的一般做法,因为学生心智不成熟,又喜欢传播这类“奇闻”,这就容易“以讹传讹”,给去世同学、家属、学校都会带来不利,最后弄不好给自己惹麻烦。
只是,在那个当下,她不可能像我们这样冷静去分析这些的。
这不是她存心要讲“假话”,或者像有些人猜测是想要借此事向学校索取钱财,而是她的内心必须让她用这样的机制去处理无力承受的伤害,否则她很难度过这场危机。
而这才是真正的真相。
事实上,作为心理工作者,我们发现,来找我们咨询的来访者中这种“否认”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倾听当事人怎么说,但是不会全信他说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认知能力是有缺陷的,陈述的“事实”严重打折扣,如果全盘接受,那是我专业性存在问题。
无独有偶。
最近还有一桩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错换人生28年”案,虽然经过当地警方反复核实,并不存在“偷换”,但是受害者之一的许敏依然相信是“偷换”,很多人也是从“求真相”角度对其进行应援。
其实,从悲痛的5个阶段去审视,她也极有可能还在“否认”阶段,并且有第二阶段“愤怒”的典型特征,即通过向家人发怒(包括对死者姚策),来处理自己的悲伤。
实际上,如果你真要“求真相”,需要的不是相信他们在认知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时说出来的话,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谅他们所经历的悲伤。
这种悲伤的情绪是真实的,不可能造假,也不容置喙。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他们的悲伤进行确认,而非偏听偏信他们叙述的内容,让他们误以为这些“否认”其实真实存在,因为也有大量支持者这么看,进而错以为可以在“否认”这个阶段里停留更久时间。
这其实不是帮助她们,反而是在害了她们,让她们继续呆在最初的阶段,从而很难从悲伤中走出来。
2
学校遭遇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公开“真相”?
与家长的动机不同,但操作相似的是,学校也想“否认”,希望“大事化小”。
这也是一般中国学校对此类事件处置的“标准动作”。而这次恰恰是这种“标准动作”,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我也不得不对其提出批评,因为表现得非常不专业。
学校碰到这样的事情,有这几点立场是可以理解的:
1、震惊、错愕,怎么会有自己的学生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跟学校管理漏洞有关?
2、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影响学校其他学生?——大头是学生正常的学习不要受影响,另外考虑到马上就要6月,到高考时间了,更不能因此影响高考生的备考,否则如何交代?
3、这终究是校园丑闻,可能会影响学校风评,干嘛让人非议呢?
4、扩散对逝者、对其家属,也不会是有利的,特别容易引起家属不满。
因此,无论如何,学校都不会大张旗鼓去宣传这样的事情,更不会主动曝光“内幕”。
然而,发生此类事件,还是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这里的不公开必须限缩在非常小的范畴内,如涉及性丑闻、家属强烈要求等。
主要理由是:
1、即便你不公开,一个学生跳楼了,肯定会在校园里形成很大的反响,是“捂不住”的。
自杀、死亡,这些主题,只有你敞开谈,才不会成为问题,否则反而会引起更多关注。
而且,无论学生因为什么原因自杀(这种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并非单一原因),学校应反思,是否自己的某些管理和教育理念、关心疏导可能还存在问题?
2、越是遮掩,也就越无法帮助家属、受波及的人做好接受事实的准备,反而会让哀伤周期更加长。
他们本来也想否认,而你这样做,正好给了他们否认或者转移目标“愤怒”你的机会。
3、自杀行为是具有传染性的,任由“小道消息”传播,只会让那些可能也在挣扎中的同校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就麻烦了。
因此,可以做的是:
1、集体悼念。
由校方出面,进行集体的追悼,安排生命教育类的宣讲,这也有助于澄清事实,让流言没有机会滋长。
在国外有些地方的案例供参考。
即便是学生意外死亡,即便不在学校内发生,也会全校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如刊登在校报、校刊,刊登讣闻等,而校长也会亲自主持仪式,全校师生进行追忆,请父母、老师、要好的同学发言,共同缅怀,珍惜生命。
这不是矫情,而是非常懂得此类事件对身边人的冲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同龄人的离去会引发重大的内心冲击,藉由这样的集体仪式,是共同治愈痛苦时刻的一剂良药。
2、小范围的心理辅导。
家属、老师、要好的学生、目击者,都是小范围需要包括的成员。他们因为最直接面对死亡,精神压力是最大的。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集体甚至是一对一的辅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可以谈谈对逝者的缅怀,可以宣泄自己悲伤的情绪,甚至是自己的各种猜测,由于所有当事方都现身,大家可以一起“拼凑”还原逝者在世时的全貌,当然各种“怀疑论”也就不会有什么市场可言。
必须指出,我上面所述的“公开”,还是要控制在学校范围内,而不是对所有公众公开:
1、我们都是与之无关的陌生人,有什么资格要别人公开隐私?
你愿意公开你的隐私吗?如果公开的话,就意味着家属、亲朋、同学等会再次被悲剧性事件所影响,伤口再次撕开,这个后果该怎么处理?
2、不考虑后续影响的公开,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窥私欲,却可能导致另一部分人的心理创伤,甚至“自杀传染”。
而这不特定的这一群体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也就无法进行有效干预,其后果谁来负?
要求监控公开、内情公开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可以快速平息舆论关注。但是,平息完了之后,后遗症也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只看一件事有利的一面,因此我还是佩服这次警方为当事人利益着想、自己背锅的做法,毕竟两害相权取其轻。
3
公众“求真相”诉求的背后,其实也隐藏了自己的否认
最近一段时间,类似这种学校学生“不明原因”死亡的事件频频被大众关注,似乎每一件事都有“蹊跷”,都引发不少人的“声援”。
我一贯支持舆论监督,也认为不能因为有几次“乌龙”就因噎废食,但是我也想说,大众也需要在类似事件中有所提升。
1、“求真相”就要真正的真相,不能对与你一开始立场不一致的事实视而不见。
如有传言,这位学生是因为有人要顶替他的出国留学名额,所以害死他。
一个高中,哪有什么出国留学名额?
而且现在出国留学很难吗?需要这样费尽心思布局杀人吗?
真有那么大本事的人,需要用这么复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吗?
又有传言,说这件事“水很深”,是“某个老师”能量很强,所以被压下来等。
如果真如此,那成都49中应该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学校才对。
可是,经查询这就是当地一个“菜中”。不是我想贬低,在这样的学校里,能藏龙卧虎什么搞定事的人呢?能搞定这些,还在这种学校呆着干嘛?是不是武侠小说看多了,以为哪里都是“扫地僧”?
我认为有一部分人可能更愿意相信“离奇”故事,而对否定这种“离奇”的事实,他们会选择性遗忘,这其实也是“否认”机制在起作用,因为“否认”可以让自己继续相信“离奇”故事。
2、对花季少年主动选择殒命的事实,还不能接受。
很多人宁愿相信是被谋杀、被欺凌,就是不愿意相信花季少年会主动自杀,然而,他们不知道其实每年就是有很多这样的青少年主动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
2007年,官媒中新网曾引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表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一份根据2013年全年媒体报道学生自杀事件的分析发现,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自杀率开始攀升,初中最高,几乎占了全部的一半,高中次之。在中小学阶段男生自杀现象较为突出,比例高于女生。
卫生部也曾公开过一项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于第五位,在15至35岁年龄段中,自杀列死亡原因的首位。
中国学生自杀死亡的具体数字还未公开,不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情类似的日本,做个推测。
日本的人口1.3亿不到,每年超过2.5万人自杀。而中国的在校生总数2020年是2.89亿。
当然,这里的自杀还只是指自杀死亡的人数,不包括大量自杀未遂。
类似这样的事件,舆论焦点本应该放在如何帮助花季少年处理心理问题,呼吁父母、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如这对父母,我估计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疏忽的,所以才没发现蛛丝马迹),去探究年轻人心理问题突出背后的深层原因,如何建立可靠的机制(专业人员、财力等)进行危机干预上,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然而,遗憾的是,大量的舆论资源屡屡被用在其他方面,这些真正应该关注的话题反而没有多少人关心,直到下一个学生选择死亡再继续一轮错置的舆论关注。
我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很多人的内心深处,也不太愿意接受花季少年就是面临严峻心理困扰,可能痛不欲生的事实呢?
亦或者,也带有自己的情绪,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有类似的困扰和情绪呢?
在最后,借由这件事向许多人提个醒:
千万不要选择跳楼自杀。
这位母亲表示,学校没有第一时间联系他们,我认为是学校在学生穿统一校服的情况下,没有这个能力马上搞清楚死者是谁。
很多人以为跳楼自杀就是电影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跳下来,可能骨折或者出点血,然后失血过多死去。
其实,真实模样是很吓人的,很可能面部血肉模糊,内脏都摔烂,旁人无法分辨此人是谁。
最近热播西班牙电视剧《无证之最》有一集专门有非常真实的镜头。由于过于逼真,我就不在这里吓大家了。
我记得去年有个女生站在高架上想跳下去,旁边有人劝她不要跳,现场给她做了一道“物理题”,告诉她跳下去会“粉身碎骨”,然后这名女生觉得自己死相太难看,就没有跳下去。
如果当初这名男生知道自己死后会是这副模样,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个勇气纵身一跃呢?
万千心理·
自杀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一种合作式的方法
作者:(美)戴维·A·乔布斯 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本书的作者是自杀干预领域的权威和专家。他在书里介绍了一种自杀干预的临床框架,即自杀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CAMS)。本书详细描述了CAMS的基本理念和使用方法(包括所涉及量表的使用与编码)。
END
您还想看到“家庭亲子”、“社会热点分析”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偷换人生28年”不予立案后: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国际不打小孩日:不惩罚也能改变孩子的坏行为,是如何做到的?哪些爱情值得你持久:健康恋爱关系的7盏“绿灯”
投射:我们如何从容地避免自我怀疑?
赵尧珂控诉邓超元PUA:怎样不被危险男吸引,而对靠谱男有感觉?
如何准备和开展一场“艰难谈话”
“超2亿人单身”冲上热搜:单身和已婚,谁的后半生更幸福?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2021)
《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系列课,学“原汁原味”的人类性学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