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已经远去的“鹿道森”,也给和他有着类似想法的年轻人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11月28日,25岁、暂时定居杭州的摄影师周鹏,在他名为“鹿道森”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宣布将告别这个世界。在这篇长文中,他详尽地讲述了自己短暂一生的种种遭遇:原生家庭的压力,长期被校园霸凌,就业和事业发展的不顺……细腻的文笔,悲催的经历,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
年轻生命就要消失在自己眼前的危机感,鹿道森一生种种遭遇给人“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推动了这几天全网的一场网络到线下接力赛:
“寻找鹿道森”。
从网络发帖,到当地有关部门“破格”高规格的搜寻,再到许多民间搜索队参与,亿万陌生人都在呼喊他的名字,声援他的不幸经历,希望他能够听到、看到,并奇迹般地回来。“鹿道森”这三个字长时间置顶热搜,在这个长期对立、撕裂的网络空间中,变成难能可贵的集体合作符号,成为2021年末令人伤感,但同时也倍感暖心的画面之一。
遗憾的是,12月1日上午,搜索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找到了“鹿道森”周鹏的遗体——他终究还是没有机会回应家人、朋友,亿万陌生网民对他的善意和关怀。不知他如果知道自己的这份遗书发出后,会掀起如此大的回响,有那么多人都希望他活下来并为他留在人间付出艰苦努力之后,是否还会不带留恋地选择纵身一跃?
我知道,有很多人和“鹿道森”有类似的经历,可能也萌生过类似的想法。因此,看完他几千字的长文之后,我写下这些文字,凭吊已经远去的“鹿道森”,也给那些和他有着类似想法的年轻人:
你对家庭的控诉,我都听到了,我相信这个部分是很多人产生共鸣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的,有很多的中国家庭就是这样的:
望子成龙的父母,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们替自己去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的梦想,却不曾考虑他们飞得累不累,他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生长在争吵的家庭环境之中。从他们有记忆开始,父母就忙碌在各种争执中,子女则成为争执的牺牲品,他们搞不清为什么不幸的婚姻可以继续这样持续下去。
控制感很强的母亲以及缺席的父亲,这大概是中国大多数有问题原生家庭的基本模式,这个状态下,令人窒息的母爱,以及求而不得、进而愤怒不已的父爱,成了许多中国子女对家庭的基本情绪图版。
还有就是中国特有的留守儿童问题。
其实也不仅仅是在“鹿道森”这类农村留守儿童。在很多城市,也有这样的留守儿童。父母亲为了打拼自己的事业,把子女送回老家,和老人去住。像这样的情况,有时候还会得到所在公司(单位)的表扬,认为这是一种为公司做出牺牲的奋斗精神体现,屡屡写在宣传文案中。
他们完全忽略了,这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情感虐待。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处在这种状态之中。因此,看到“鹿道森”所写的东西,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且有很强的代入感。
但是,我也想说:
1、恰恰是这一点,反而值得更多有类似经历的人,用更广阔的维度去理解自己的家庭。
这不是你一个人拥有的独特经历,这是一个集体性的经历。这种经历的背后,体现的是强烈的文化、历史、社会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在历史长河中共存的问题,不能指望,或者说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的父母亲身上,而忽视了这种“集体潜意识”。
如果认为这是自己才有的经历,就会放大对父母亲的仇恨,并且把他们的力量看得非常强大,没有看到他们本身也具有的历史局限性。
同时,也没有看到一个新的家庭时代正在产生。这一代的年轻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文化层次,特别对于心理问题认识的层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你们才会特别痛苦,并且能够一一把问题指出,而过去世代的人,因为也没有这种见识,只能做到不断复制、低水平重复,并且缺乏反思能力。
未来是寄托在你们这代人身上的,希望你们的反思能够产生变革,去打破这种范式,而且我相信,当90后、00后甚至10后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切是会大不一样的。
2、无论家庭目前处在什么状态,都是可以被修复的家庭关系。
得益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家庭治疗,就是专门研究这些有问题的家庭。“鹿道森”所指出的家庭现象,其实都有具体的心理学解释,并且在家庭治疗中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有人说,是不是要一家人一起参加才行,如果家里的老人不支持、不配合,岂不是无效?不然,只要有一个人参与其中,就可能会对家庭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化。
也就是说,这种原生家庭的困扰,并非是不可解的。因此,不要认为这些都是“绝症”,这些家庭确实病得很重,但还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境地。
3、完成自我分化,也获得集体融合的支持,是中国家庭可行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再怎么样的争吵,再怎样冰冷,我们始终能够看到一些积极的方面:
中国家庭对家人的种种要求、不满、指责的内核,有着家人之间很深的羁绊和联接,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深度绑定、相互索取,所以才会如此被其影响。从关系紧密度来说,这个世界上无出其右。
这当然是浸淫数千年的集体主义文化使然,也会让人产生非常强烈的窒息感,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强的依恋感,这是西方个人主义社会很难拥有的。
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实现自我分化,也就是与父母和家庭保持适当的距离,但同时,能够继续拥有集体主义文化特有的融合、亲近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对“鹿道森”们来说,与其把精力放在表达不满和指责上,不如学习如何在一个家庭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就是毕生的功课。
我想说的是,你所遭遇的歧视性对待,我也听到了。也看到有很多网友对此也感到深恶痛绝,可能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亦或者单纯对目前社会可能从上到下普遍存在的对少数、弱势群体的霸凌不满。
比如,有些强势部门,竟然把崇尚“阳刚”、抵制“娘炮”这种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歧视堂而皇之、大言不惭地写入文件,和许多网友一样,我对这种做法无法理解、无法接受。
我知道,形势并不太好,确实容易让人自我放逐,但是,我还想对你说: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对于包括“鹿道森”因为中性化而遭遇的校园霸凌等歧视性对待,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有识之士,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我们并不是要求让某个“弱者”群体变得更强一点,而是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关注到一个问题,就是:
弱者也有自己的权利,是不能被随意牺牲的。
而且,我们很清晰地认识到,这种强弱,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文化发展的结果。
有一位知名的性别专家就指出,把目前强势性别男性放在目前更为弱势的女性位置,那男性也会跟现在的女性一样变得弱势。
因此,如何不让弱者成为牺牲品,如何认清歧视性背后的文化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坦然接受它,继续作为牺牲品,也可以觉得很绝望,就像电视剧《想见你》中的王诠胜一样,选择了断。
但是,你还有另一个更有力量的选择:
去反抗这种文化范式,去打破这种禁锢,去成为推动变革的一份子。
因为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压制,本来就不是天然如此的。
社会变革这件事,你不推动,我不推动,就永远如此——觉醒年代,说到底是行动的年代,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对你而言,这些成为少数的经历,就可以成为很宝贵的财富,去教育更多人,让更多人意识到习以为常不代表就是对的,更不代表就应该被继续存在下去,这就会推动更多人反思,以及站出来,与之抗争。
“鹿道森”本来有很好的斗争工具,也就是自己的摄影作品和传播平台,他如果活着,我认为会成为很重要的力量。
在这里,我也呼吁那些跟“鹿道森”有同样经历的人,千万不要因为他人对你的歧视而对自己自暴自弃,你也可以想想,如何通过你的努力,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
当然,你也要意识到,那些欺凌他人的群体实际上也是很可怜的,他们同样是被这个文化所压迫的对象。
他们长期被这种文化所禁锢,以至于他们的眼界只有这些,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他们自己也受之于此。嘲笑他人的人,很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成为弱者、少数群体,然而没有办法自我表达,只能委屈、假装中生活。
亦或者,他们不得不为保持这种强者的刻板印象而竭尽心力。比如很多人认为,男性必须要养家糊口,买房子才能结婚成家,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压迫——虽然你是强者。
因此,请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忽视你作为弱者而存在的经历和声音,他们很宝贵,也可以是很有力量的,甚至还能推动你作出更具有意义、更能惠及更多人的人生选择。
你所表达的年轻人压力比较大,特别大学毕业之后很难有很好的事业发展,我也听到了。我相信很多年轻人也是对这个部分深有共鸣。
确实如你所说,现在工作不好找,特别是年轻人,很难完成物质积累。房价这么高,物价指数也不低,可以说,生活处处面临窘境。
“鹿道森”所在的杭州,我所在的上海,中国这样体量的大城市中,有相当多的年轻人,都过得并不开心。即便他们收入尚可,工作稳定,但是每天处在非常大的压力之下,精神负担极高。
对这一代年轻人,不能用现在的生活环境比过去好很多你还有什么不满足来搪塞,这只会让他们感到不被理解,甚至被抛弃。
他们需要更多的共情,更多的理解,当然更主要的是实质性的帮助。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下,失业率大量的增加,年轻人的就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特别是像“鹿道森”这种有理想抱负的年轻人尤其会感到失落。
因此,我们需要自上而下,以更具有关怀年轻人视角的做法,帮助他们,提供更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工作机会,包括舒心的有尊严的工作空间,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打击年轻人的就业环境。
但是,我也想提醒现在的年轻人:
1、生长在互联网这个时代,我们整天睁开眼睛所看到的大量的信息,要么是极度被美化的,也就是给你看到这个世界上好的一面,甚至好到不真实,要么是极度丑化的,也就是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然而,你就是不太能够看到平常人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平常人过的日子,没有那么多大悲大喜,就是比较寻常的日常。有些时候,会有一些不开心,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找一些小确幸,这种平淡感,才是生活的真相。
因此,我会建议你们去看一些更有烟火气息的地方,而不是整天泡在网上去看那些“信息”,对你而言,这会更好地帮助你了解这个世界,你的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越是经济下行期,坏消息多,你越是要学会远离网络的侵扰。
2、我也想提醒你,目前我们处在经济下行,甚至实际情况更加糟糕的周期,对所有人来说,特别对年轻人来说,当然是重大的人生挫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甚至没有好机会。
对你们来说,至少有一点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也就是,越在这种低谷时期,越是能够大浪淘沙、推陈出新,一些固有的落后的模式,在过去还能成为藩篱,现在已经很难对你们成为什么阻碍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没这个信心和勇气了。
而且,年轻人具有特殊的魄力和精力,你们敢于去变革,打造一个更符合自己理想的世界。
时代的大震荡下,“老东西”已经不行了,日薄西山了,对你们来说,这当然就是机会,请千万不要灰心丧志,扛过这一夜,就是曙光。
3、最后,20几岁,还处于人生重要的探索阶段。有迷茫、搞不清人生意义,是走过这个阶段的人都经历过的体验。
这当然会令人不适,因为缺乏安定感,但你如果充分运用这个时期,用你的不适去体验更多人生,去碰撞更多火花,最终你会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这也是人生发展的必经阶段。意识到这一点去体验他们,和完全意识不到,会有不同的耐受体验。
而且这种时期也不会很久,因为当一个人年纪足够大的时候,可能就很少有空间去思考和调整这些了。
寒冬已至,希望各位保重,请不要怀忧丧志,请也始终相信,你是值得被爱的。
最后一句,既是我给你的话,也是远去的“鹿道森”留给大家的话。
END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