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金晓宇不懂翻译,也没有理解支持他的老父亲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6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一年多前,杭州日报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发表了一篇《我的天才儿子》的长文,让一个普通却又特殊的家庭进入人们的视野:自学英语、法语、德语的翻译天才金晓宇,却被一种名叫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疾病折磨多年,以及他背后为其操碎了心的80多岁老父亲金性勇。

许多人为这个故事里的命运多舛、相依为命泪流不止,更为普通人的庄敬自强、坚韧不屈肃然起敬。


一年多后,这个故事有了一个悲伤的“延续”。那个期待能够再陪伴儿子“十年”,等到儿子60岁可以领取退休金的老父亲,在这个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带着对儿子未来的深沉担忧,撒手人寰。

于是,这个“天才翻译家”的故事,再次被人提及,也让人们对将要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的金晓宇倍感揪心。


令人欣慰的是,由于父亲金性勇在去世前一年奋力地把金晓宇的故事推向前台,这一年多来,翻译界、社区等方方面面对金晓宇有了更多照顾和关怀。

据说,已经有电影创作者向金家支付了电影授权费用,准备把这个感人的故事搬上荧幕。这些都发生在老人离世之前,相信这多少能安抚一些他不安的心绪。

但是,当我再次重温金晓宇的故事,依然是伤感大于欣慰的,我想到的,并不是金晓宇接下去该怎么办,而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也困在心绪中的人。

他们,并不是金晓宇这样的“天才”,也不太可能拥有金性勇夫妇这样的父母。

金晓宇相比他们,已经是“好运气”了。

如果金晓宇已经让你感到难过和担忧,那么,其他“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更需要被大众关注。

因此,我想借金晓宇一家的故事,抛出一个更值得大家关注的命题:

假如金晓宇,不会翻译,也没有这样能够悉心照料、理解宽容他的父亲,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首先,是一场生存危机


金晓宇的才华,让许多人看到,原来一个精神疾病的患者也能有这样的能量,甚至认为,天才与疯子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在文艺作品中,往往也有这样的“暗示”:

在2019年问世的,同样是讲述精神疾病患者艰难的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主人公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弟弟,便是一个颇具才华的青年导演。

这样的暗示,容易让人觉得,这些人往往有着特殊天赋,至少可以抱有这样的期待,就像金晓宇这样,只要他们的病情有所缓和,只要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便可以做到很好。



然而,现实会让你大大失望:

绝大多数困在心绪中的人,是很平庸的,而且很可能一辈子就这样平庸下去——这也符合人口统计学的客观规律,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就是平庸的,只是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是公平的,平庸者和天赋者都会得病,而天赋者得病,更容易“被看见”罢了。

另一个现实是,大多数困在心绪中的人,恐怕都很难谋生。

谋生的基础条件,往往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心态,以及还过得去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两者往往需要他们耗费大量的心力。

当然,你可以举出许多“反例”,某某人有这个病,不是工作挺好,也很出色?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反而说明,他们要做到这点,其实付出了比一般人更为艰难、不为人所知的努力,他们的痛苦你很难想象。

更多没有那么出色的普通人,比如金晓宇在被发现具有翻译这样的天赋之前,其实就是这样丧失工作能力的状态,全赖父母的照料和帮扶。

在其成为翻译后,大量可能会消耗其心理能量的社交类活动,如跑邮局、出版社接洽等,也是由其80多岁的老父亲代劳,这才让其有了安心从事翻译工作的外部基础。


可想而知,那么远不及金晓宇有才华的人,又当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他们不懂翻译,但是也想要生存下去啊!

不会翻译的金晓宇们,首先面对的是一场生存危机。


其次,是一个家庭危机


金晓宇的故事,其实是他和父母三个人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更打动我的地方,并不是金晓宇身患重病坚持完成翻译的段落(虽然这一点也很励志),而是金晓宇父母近40年来的理解支持和悉心照料。

金晓宇的病,其实在高中就有征兆,其后脾气变得愈发不可收。父亲金性勇,并没有认为孩子只是“厌学”、“脾气不好”,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他,通过自己看书和揣测,考虑到可能是精神类的疾病,这对金晓宇及时得到专业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这个家庭并不忌讳于此,才没有把金晓宇的情况大而化小,而是多年来都积极地投入治疗,该送医院送医,该吃药吃药,除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咨询没有尝试以外,基本上可以做的干预也都做了。


再次,更重要的是,他们几十年来,都在悉心照顾这个特殊的孩子,从家里布置要考虑金晓宇可能有的冲动行为,提前做好预防,再到对金晓宇比较过激的言行,注意跟他沟通的方式方法,不激怒于他,亦或者在其发火朝向自己之时,自行化等等,都是可圈可点的。

更不要提,他们把金晓宇推向翻译工作的努力,与其说是让这个世界看到金晓宇的才华,不如说是让金晓宇看到这个世界还需要他,他对这个世界是有价值的,是能被大家认可和喜爱的,这当然对他病情的缓解视有帮助的。


因此,金晓宇被央视采访,被翻译协会吸纳为理事,他的作品中豆瓣的评分高达8分以上,这些事对有些人来说,是名利场上的收割,但是对困在心绪中的人来说,其实是治病的良药,是能继续在这个苦难的世界上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在这个世界接受金晓宇之前,父母的不离不弃,是金晓宇能够继续活下去的关键,甚至是唯一。

很难想象,没有金性勇这样“给力”的父母,金晓宇会是怎样的人生?

然而,现实中困在心绪中的金晓宇们,很难有这样的好运气,碰到这么理解支持他们的家人。

他们害怕自己的亲人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所以抗拒这类诊断,会用医生“误导”、“就是想赚钱”来回避问题,自欺欺人,所以那些看起来“没问题”的人,往往并不是真的没问题,而是问题都不能被存在

他们也担心深陷医疗费用不断投掷进去,病情却反复的“无底洞”,当然这恐怕有很现实的经济因素,但是得不到基本治疗保障这点,又会让病情更加难以控制,所以他们的疾病往往会朝着越来越严重的方向发展



他们也不太考虑自己需要做点什么调整,以配合积极治疗,也就无所谓要考虑不要“刺激”对方了,因此,家庭非但没有成为疗愈伤口的场所,反而时常因为家庭因素导致问题激化

如果金晓宇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还有多大可能性成为“天才”?

或者,金晓宇还能活下去吗?

我持悲观态度。



再次,是无论如何不可回避的困境


其实,即便幸运如金晓宇,也面临许多我们这些“正常人”意想不到的困境。

首当其冲的是,他看不太到心理困境“结束”的迹象

金晓宇一年中,最害怕的是11月到来年开春。对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这也是非常艰难的岁月,因为往往是发病率比较高的时期,这个时候很危急。

大多数的疾病,总有好的那一天,但是精神类疾病的复发率是比较高的,想要一劳永逸地消除,很难。犹如西西弗斯一般的周而复始,才是常态。

金晓宇即便得到家庭如此大的支持,其本人又有不错的外部认可,也一样会反复发作,一年里有一段时间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何况于其他人?



这样的境况,很容易消磨一个人的心智,也容易让人丧失生活下去的勇气。

其次,是对家人长时间意志力的消耗

金晓宇的母亲,自从他变成这样之后,就没有了个人生活,在生活用度方面更是能省则省,一家人的衣服都是靠她踩缝纫机踩出来的。

而金晓宇的父亲,则承担了大量的生活照料工作,到这次生病住院之前,给金晓宇烧菜煮饭,都是这位87岁老者的“任务”。

我们在为他们相依相守感动落泪的同时,也要想想,这恐怕是现实中其他的金晓宇们及其家庭的真实写照。


几十年如此,又看不到头,对谁都是一种折磨。



金晓宇的存在,提醒我们无从躲避


金晓宇是不幸的,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命运抽中了他,把他推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看到这个群体中我们这个社会真实存在着,让我们无从躲避。

我们在为金晓宇接下去的人生担忧的同时,也要想到,还有许许多多的金晓宇,此刻就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处境同样艰难,甚至更为困难。

我们看到金晓宇一家的自强,也要看到他们的无助和彷徨,而许许多多的金晓宇,他们也不是不愿意自强,而是有着许许多多客观的无奈,而他们的无助和彷徨也更为冰凉。


我作为专业心理工作者,从专业角度帮助过不少精神疾病的患者,也为他们的家人提供心理援助,但是我深知,这种帮助的力度是很有限的,因为他们的无助和彷徨,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己的抱团取暖,依靠他们挖掘自己的天赋,撑破天,就是变成另一个金晓宇了。

但是,平心而论,又有多少金晓宇这样的“幸运儿”呢?

懂翻译、有金性勇这样爸爸的金晓宇不多见,更多不会翻译、也没有这样爸爸的“金晓宇”才是常态。


我还是要呼吁,尽快完善我们的社会帮扶体系:

当我们看到这个群体自食其力的艰难,便可以想想,能否为他们建立一个更为友善的工作环境。

这些年,我在上海街头,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商圈在推广“无声咖啡”,鼓励人们为聋哑人群体的再就业做点善事,给他们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

同样的,我们能不能给那些没有金晓宇这样非凡才华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些适合他们、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认可他们工作能力的岗位呢?

当我们看到他们这个群体的家庭照料是如此艰难,便可以想想,能否为他们建立健全一个更为完善的社区照料系统。


与我们不能期待精神疾病的患者个个都是天才一样,我们也不能期望他们的父母都是金性勇这样的,即便是金性勇这样伟大的父亲,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心疼?

他们需要帮手,需要宽容的氛围,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扛这些。


当然,要做到这些,都需要花钱,投入一定的资源,现实中往往有许多客观限制。

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去做的:

不要歧视。

不要歧视这个群体,也不要对他们的家人另眼相待,让他们可以在阳光下生活,可以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绪,可以接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和温情。

金晓宇的故事提醒我们,一个精神疾病诊断的背后,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以及对一个家庭究竟意味着怎样的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些恐怕都比发现一个“天才”更值得被人看到。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为何“阳过”后,我常常流泪、暴躁或悲伤|警惕感染新冠后的抑郁
又爱又恨,阴晴不定 | 6个tips缓解照料者支持边缘型人格者的耗竭
培养健康的自私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2月线上心灵聚会报名:共情练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早鸟倒计时!<心理治疗师的成长>30年经验笔记研修课招募

年后即将开启|心理研修课<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2年度目标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