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节有礼|寒露后的青浦,打翻了颜料盘
今日寒露。
秋天的第五个节气,
今年第一个带“寒”的日子。
深秋的气息越来越浓,
寒露在清晨的枝叶凝结。
青浦各处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
青浦园林的金菊开始陆续绽放。
一滴寒露,点点叶黄,
将人间染成深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和转折点。寒露过后,秋愈发深,秋露也愈发重,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荷败蝉噤,桐残叶黄,鸿雁南归,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蒋建国
寒露,宜登高望远。因寒露临近九月初九重阳节,于是江南人便借了“重阳”之名,将立秋以后传来的第一个寒信命名为“重阳信”,“重阳”由此成了天地步入晚秋的时间界标。
有些人会在这天结伴出游“辞青”,欣赏着秋水共长天一色,数树深红出浅黄,安静地等待着仓廪充实。虽然秋风瑟瑟,但在天高云淡中,秋日的风物宁静致远。
步入深秋,万物都变得凄清冷落,而菊花却在秋风中开得生机勃勃,洒下一地金黄花讯。
在青浦,上海曲水园的空气里飘散着菊花盛开的淡淡香甜气息,在属于它的时节里肆意缤纷。
寒露·深秋渐至
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更深,气爽风凉,少雨干燥。此时的青浦,晨光和煦,金桂飘香,霜染红叶,杂树萧疏,蝉噤荷残,万木秋声。
©王可伟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唐·元稹
©子申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园中十首》明·唐时升
©吴金珍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秋怀三十六首》宋·邵雍
©吴金珍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送周县尉满秩归》宋·姚勉
©吴金珍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宋·曹彦约
©傅长祥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
©吴金珍
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
——《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宋·家铉翁
©吴金珍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斋心》唐·王昌龄
©吴金珍
一枕鸟声残晓梦,半窗竹影弄新晴。
——《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宋·陆游
©傅长祥
寒露·节气文物
《芦蟹图轴二》
清·庄仁泳
青浦博物馆藏
《芦蟹图轴二》画面中,上方一丛芦苇疏密相间,枝干轻巧却又挺拔,芦花、芦叶的姿态与着色,尽显秋之萧瑟;下方一只墨蟹,横行于水草之上,气势汹汹、神采飞扬。江南深秋一景跃然纸上,正应了画中署款:“芦叶渐黄秋欲老,寒风咋(乍)紧蟹初肥。”
芦苇是江南秋色的代表性植物,因其形象俊逸多姿、意蕴深远,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具有丰富的面貌。蟹不仅是秋季的佳馔,也有着吉祥的古意,故古人常以芦蟹为题,借画寓意。
螃蟹有甲壳,一只蟹即为“一甲”,指代科举考试等级。而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名单时举行的大典仪式,称为“传胪”,第一名称为“一甲传胪”,代表状元。
寒露·节气养生
📍 东方绿舟度假村
时令推荐:螃蟹年糕、山药黑木耳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我们应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如胡萝卜、冬瓜、藕、银耳、海带、紫菜及豆类、菌类等,既可温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 联怡枇杷乐园
时令推荐:清蒸大闸蟹、冬笋炒雪菜
“秋风起,蟹脚痒。”寒露一过,秋风一起,一只只油满膏肥的大闸蟹便横行上桌。剥开红通通的蟹壳,只见肉白膏黄,蘸着姜醋送进嘴里嚼,就像有一只毛绒小手在挠着舌头,直把舌苔染得金黄。中国人对食物的欲望总随着季节轮转,什么时节吃什么,凭的是舌尖上的记忆和心里头的念想。金秋十月,再也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像螃蟹一样,让人着迷,因为只要它一上桌,百味皆淡。不过,蟹性偏寒,滋味虽美,出于养生的考虑,也不宜过量食用,平时饮食还是应注重营养均衡~
寒露寒露滴疏桐天寒多添衣
#青浦有礼#
即日起-10月15日12:00
文末留言分享
#青浦深秋的“金色瞬间”你最喜欢哪一个?#
获赞最多的粉丝将获得
青浦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创作的绘画作品一幅
作者:张学德
笔名:荒山岭
张学德,青浦美术家协会会员,主攻国画花鸟、山水,尤其擅长写意牡丹。
上海戟威彩绘艺术中心设计总监,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职业画家。2003年定居上海,主要从事公益彩绘宣传工作。2020年“新时代”全国诗书画联赛国画牡丹“白衣天使”荣获“金奖”。
编辑 | 喵喵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