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宝爸 | 是什么阻挡我成为模范爸爸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文章介绍:《模范爸爸》读书笔记

总计:2100字,阅读时间:6分钟

编辑:文静




上周我们写了关于为什么男人一定要在“父职”上多花时间(五宝爸|到底有没有一种方式让爸爸成熟起来?),一方面,男人需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孩子成年后的状态,影响了男人后半生的幸福指数。今天我们开始展开说说《模范爸爸》这本书。



这本书是在2008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书总共8万多字,我将会用四篇文章,8千字左右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麦道卫,我们已经在前面一本书《6A的力量》中有过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五宝爸读书笔记 || 我们育儿智慧的开端《六A的力量》


在前两章,作者主要介绍了父职的重要性。从第三章开始,作者用了很大篇幅介绍了父职的十个核心品质。也就是父亲对孩子应有的态度以及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的支持。最后一章,作者站在自身信仰的角度来分析,他是如何看待父职的。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所提到的内容,跟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父职”有很多差异,例如:中国传统中一直提倡“严父慈母”,但是作者拿出很大篇幅来说明父亲需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提供安慰和支持。


本周我们将主要介绍前两章——父职的重要性





第一章 艰难时世做父亲


书中用“三个最”来形容父亲的重要性:最可怕、最重要、最有价值。


• 最可怕


1、 没有培训就上岗。

在生活中,我们要想进入某个职位工作,都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司机需要去驾校学习,然后考驾照才能上路;厨师需要去厨艺学校学习,然后才能去饭店持证上岗;要是想开个挖掘机,都得去蓝翔学学……环顾四周唯有两个职务目前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一个是丈夫,另一个就是父亲。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好比是我的父职说明书。



2、 环境比以往恶劣。

作者用了很多数据来说明美国社会充满了各种危险。未婚先孕、毒品泛滥、枪支……如果我说,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恶劣,我相信很少人反对。虽然中国没有书中所描述的一些情况,但是也有自己的危机。一方面父亲受到外界的诱惑压力太多,要经得起诱惑,花时间在孩子身上的确不容易;另一方面父职缺失本身也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从小也没有合宜的榜样,导致我们不容易进入角色。


• 最重要


作者引用了很多数据和他自己辅导过的数百对父母来说明:“父子(女)关系成了年轻人能否健康发展和快乐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有一个对中国的家长有些借鉴意义。


尼科利博士的研究发现,父子(女)在情感上或身体上的疏离,导致孩子:(1)追求成就的动力低;(2)没有能力拒绝即时的诱惑和享受;(3)自尊心差;(4)易受他人影响,易有青少年犯罪倾向。


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用来反思中国的社会,很多孩子出现某些心理问题甚或行为不当,跟父职的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父亲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 最有价值


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看到,父亲在孩子身上投资的时间和精力不会白白浪费,不但能给孩子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给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极大的幸福感。


任何人开始改变都是个艰难的过程,作者也为我们提出了三个步骤,帮助我们克服压力:

首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做父亲。

其次,父子关系的成长将要持续一生,是一步步积累而成,不要急于一时。

再次,决定给予自己做父亲的特权和责任。下决心,让自己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



第一章最后,作者写道:“做父母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爸爸和妈妈共同努力撑起一个家。不幸的是,我看到太多的爸爸在做父亲的责任上失败。大多数男人无法在孩子的生命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把这项沉重的任务留给孩子的妈妈。”从这段描述中,也可以看到,父职的缺失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在美国也同样如此。


另外,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父母很容易把养育的责任推给了老人。当然,老人也愿意承担这样的工作,以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第二章 父子(女)心连心


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希望被父亲关爱、被接纳;与妈妈有亲密的关系;希望他有正直的声誉,诚实守信;希望他时常参与我们的日常;给我们支持和鼓励;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建议……


事实上,在许多成年男性的成长过程中,自己也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他们的父亲也没能这样的对待他们,很多父亲没有受到过正面的引导。作者也是如此,他爸爸是一个很糟糕的榜样,酗酒成性,虐待妈妈……


所以,我们需要在身边寻找一个榜样。作者上神学院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年长他几岁的同学,作者在跟他和他的家庭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知道父亲在家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同时他也逐渐意识到,一位模范爸爸应该与基督信仰中的“天父”(也就是上帝)有同样的品格:善于聆听、接纳、慈爱、圣洁、公义……我们越是认识这位上帝,就越容易拥有这些品格。



也就是说,父亲应该是“天父”在孩子生活中的投射。当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越好,孩子们的安全感越充足,他们就越能抵制住周遭的影响和诱惑,做出明智的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坚守他的原则。


的确,要拥有这些品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作为父亲自己也需要有充足的力量才能做到。在作者的观念中,这个力量的源头就是他跟随的基督信仰。


他在信仰中不断地追求,花时间与上帝建立关系,得到源源不断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孩子们爱戴和尊敬的父亲,一个真正享受父子(女)亲情的男人。




思考题:


1、 如何评价自己父亲以及与他的关系?

2、 是什么阻挡了我勇于承担“父职”的责任?

3、 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