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教育枝头的繁花翠柳——清末民初的国际教育研究(开篇)

2016-12-01 刘丽茹 新学说

文/新学说  刘丽茹

引言

 中国国际教育的发端究竟始于哪里?

是否你也同样在搜寻? 

重拾被时代搁浅的中国晚清民初教育,

你会发现国际教育枝头

自19世纪便开出了繁花翠柳!

今天为您呈现 别与现代的国际教育之清末民初开篇,之后也将继续带你走进这一时期的教育深巷!探寻该时期系列学校的另番国际味道。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不断渗入,中外间的频繁交流加上社会功用的需求、外国思潮的涌入也越发让有识之士清楚认知:

培养新式人才骤变壮大民族资本的有力武器


大国战略的强弩之势,加上西方先进理念的导入,使晚清时期转教西学主流,视野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外国语、自然科学、实用科学等系列多元课程渐变授课内容。之后的东方大国,在西学的不断潜入下 ,国际化教理也由此蔓延,延续至今。


清末民国时期的学校类型大致 可分为一下几类


官办新式学堂

洋办教会学校

公办国立学校

民办私立学校

      留学预备校      

 ...  ...    


此外,据老北京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尚存过美国学校(Peking American School)、日本学校,而且不只招收外国学童,也接收少数的中国孩子。


纵观几大学校类别,其实最早开启中国近代化教育大门的,当数民间教会学校,我们熟知的贝满中学、徐汇公学便是百年前西洋传教士们的教育圣地。


教会学校最初是以传教、俘虏中国民众为目的,但内容上除传授宗教义理外,还授以国外史哲、西方科教文艺,所以,教会学校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中国近代教育融入大量国际内容的有力推手。很多通晓多语,亦可工行书、能文章民国大师皆出于其中。


清末


清末民初的西式教育渐现端倪,并朝新式体制靠拢,向多元化迈进。“西语则当始终勤习,无或间断”也顺然革新了当时部分学堂的课程体系。


细研清末史,其教育文化改良可概括为三大阶段洋务、维新以及新政时期。


洋务时期主要以培养“精通番语,承办洋务”人才为目的,京师同文馆也被称为当时的授教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大本营。不仅设置英、法、俄、汉文等语言课程,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也是学校的重要内容,培养了大批充实国力的翻译人才、外交人才。此外更增开专为培养精英人才特设预科教学的官办留学预备学校,如,上海的出洋肄业局、清华学堂等。(清末时期的庚子赔款也为后续留学办校注入大量资金。)


资料显示,维新时的北洋大学堂(二等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公立中学堂",招收13至15岁学生入学,修业四年,教授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


19世纪的新式学堂多承担“实业救国”重任,急功近利的救国心态促使其盘旋于中等教育,“新政”后便开始扭转体制时局,初、高等教育渐被拉上战线,大量公立、私立学校不断增加,在放宽教育群体的同时也孕育了更多通晓国际实务的新思潮公民。此时的外语教学在各级小、中、大及专门学校中成为必修。上海浦东中学便是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产物。



图为浦东中学课程目录


翻开泛黄的浦东中学校史录可查到,当时的教学重理而不偏文,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写作与修辞、论文等科目,不仅有趋向国际化的课程理念,更有中国式的学校管理作辅。现任倪校长在分享校历中深叹:百年先贤的教育成果至今仍值得当下的教育者反思——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


民国


民国时期教育更加多样化,海洋文明的劲风愈加以先进和未来的姿态激荡着古老帝国,此间私立、公立教育并存呈现参差多态教学模式。当时的“北南开,南春晖”一度命为中国教育的璀璨明珠。此外,这一时期的很多实业家也开始投资办校,1920年代末"教育中国化"的浪潮使英租界由华人完全接管,天津的耀华中学便是这期间由实业家庄乐峰创办的英式私立精英学校。


华侨中学也于此时出现。抗日时期,海外华侨势力壮大并力挺抗日,华侨学校被封闭,许多华侨将子女送回国内学习,当时的国民政府还专门设立国立华侨中学收容回国的华侨中学生,第一华侨中学便是现在的“海南华侨中学”前身,侨中教育除了继续对学生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外,还授以国文、经济学、银行学、商业智识、外国语(英文)、马来语等比较实用的学科。


教学法引进


汇聚外籍人士、留学归国人员及本土进步学者的中外大讲堂在民国掀起狂潮,各式教学法也在中西借鉴中不断涌现。

这一时期也出现众多教学方法:民国时期最流行为数直观教学法,后经由西方传教士和留学归国人员的介绍和引入浸入式教学法,不过在教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教材多为传教士、外国商人带来的原版书籍,课堂教学由“外籍教师和译员同堂进行,双语交替”,是典型的翻译法教学。“情境法”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张士一,这在他1948年发表的论文《一个语言教学的新理论》将外语教学的情境原理深刻还原。功能交际法”的引入与运用虽未有蔚然之式,却也随着浸入式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的运用而初现端倪。另外由林语堂先生首推“功能交际法”也在同时段在中国问世。



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仅为国内培养了大批文理皆通人才,同时也为很多海外求学的进步人士打下了良好基础。周培源、茅以升、梁思成、潘光旦、钱学森、陈寅恪等无一不受益于此时的国际化教育,进而留学深造成为大家学者。





虽较之今天的国际学校,这一时期虽没有统一配备的国际课程,对学术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学校的课程多以翻译西语为核心,忽视语言技能学习,实践科目开设较少,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公民教育脱胎于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民国以来,以自由为主题、学校即社会、社会即教材的教育形式不断蔓延,培养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明达公民的良好愿景进一步升级。


但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官办学堂,内容上,大都采用原版引进教材和洋人自编教材,师资选用也多以传教士和留学归国人士为主,课堂上的自主自由权使得教学能够以他们各自的特性展开,并形成教学独特风格,课业教学效果极佳,故而在教学质量上颇值一观,教坛怪咖辜鸿铭,恃才傲物的刘文典、中西比较文学先驱者吴宓等便是这一时期所塑造出来的经典。




稍后会继续为你展开清末民初有关早期国际教育的奇缘与秘密。

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2016VIS大会丨外滩游船数百人晚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 VIS丨英国素质教育发展认证中心(ASDAN)中国总监廖望:课外活动课程化与认证化——国际学校素质教育的新探索

2016 VIS | 零距离感受国际学校的魅力所在

2016 VIS丨赛尔教育学术总监Mars Wang:FIT Plan——打造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

2016 VIS丨美国国家地理学习Erik Gundersen:将世界带进课堂,让课堂与生活联接

2016 VIS | 都是哪些人参加了国际学校发展大会?

2016 VIS丨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周家祥:”枫叶为什么这样红“

2016 VIS丨哈佛商业评论:什么样的校长,能扭转失败学校的败局?

2016 VIS丨英国媒体:对英雄般领袖人物的迷思

2016 VIS|新学说发布《2016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国际学校仅占基础教育学校千分之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