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自由与和平和我们息息相关?——《和平与爱》导读音频

风灵之声 风灵 2018-12-23

 

以下只是引子,非音频的文字文件。《和平与爱》导读请点上面音频


文 风灵

 

2018年11月11日,是中国电商们的双十一狂欢日,如今已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百年纪念。

 

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一百年前,中国恐怕没有任何人想象得到今天如此繁荣的商业文明,想象得到今天的科技与生活。但是,当我们现在享受着这一切繁华时,我们也很少去反思,它的基础是什么?

 

商业是和平之果。我们是和平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理解这点,更不用说去积极维护和平的基石——自由。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从二战结束以后到现在73年的时间,大体上都处于和平状态,虽然时不时有局部的冲突,但是再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除了科索沃、乌克兰等个例外,一直都相当和平。其他地区的冲突整体上也呈下降趋势。战后73年可以算为3代人,3代人的和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只要不在内部使劲折腾,投资和生产自然产生的财富积累相当可观。因此,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处于有史以来生活水平最高的时期。

 

中国虽然内部冲突断断续续持续了30年,但一旦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很快就享受到了和平红利。仅仅过了40年,就从吃不饱饭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比如,我曾经谈到过,因为世界的和平环境,我们才敢经济中心都放在沿海。否则,如果真的随时要爆发大战,我们就应该继续搞三线建设,把各种重要的东西都藏在偏远的深山老林里。同样也是因为和平的环境,尤其是海洋的和平和航路的畅通,我们才能进行规模极为巨大的进出口贸易。回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繁荣的时候,所谓的盛世,都是相对和平的时期。而一旦发生战乱,不管是内战还是外战,都是民不聊生,损失巨大。

 

然而,和平对于中国虽然非常重要,但中国传统上并没有系统的反战理论。反战思想是有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中国政治哲学的主流儒家也倡导和,儒家经典的理想表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儒家认为以等级制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建立礼教,就能够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理想,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不成立的。理论上,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必然会在不同等级的人之间造成冲突。虽然儒家的等级有一定的流动性,比如父母子女可以转换,科举制度提供了上升的通道,但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固化的,是等级森严的。因此,在现实中,中国的和平状态难以持久,反反复复地治乱循环。如果按照现代国家理论,国家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护内外部的和平,那么中国古代的国家实践应该说整体上是不成功的。周期性的大规模动荡,让无数生命、财富和乃至知识积累都归零。

 

不是我苛求儒家,这其实是世界上各个古代社会的常态,是绝大多数意识形态的相似之处,甚至现代的各种思想理论,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包含着这种类似的冲突。帝国主义,阶级斗争,种族歧视,文明的冲突,等等。《和平与爱》会让我们理解这点,阐述为什么只有自由主义才是真正反战的、真正维护和平的理论和实践。

 

另外,现在有些人,尤其是改开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没见过战争,也没有经过国内人民之间的对立冲突,岁月静好,时间久了,和平就成了习惯。和平成了习惯,就如爱成了习惯一样,人们不再珍视它,也不再讨论它,认为都是理所当然。这种时候其实很危险。而且,我们的文学和影视,有许多歌颂战争的内容,甚至把战争拿来搞笑。严肃地反思战争、反对战争的作品不怎么多见。一些青年人动不动就轻言要和谁谁一战,他们不懂得,要真和某个大国打起仗来,他所拥有的一切,他所珍视的一切,梦想和现实,都要泡汤。而且即使打赢了,一般老百姓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打输了就更不用说了。

 

《和平与爱》(原名《和平、爱与自由》)一书不是空洞反战,而是教我们理性地看待战争与和平,这个人类最核心的问题,因此,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和平与爱》花絮:永不疲倦的帕尔默

和平岂止是情怀?——荐《和平、爱与自由》

朱海就:建立强大帝国真的有利可图吗?

“哪怕华夏遍地坟”是什么逻辑?

东京物语


风灵翻译的《和平与爱》可点下面链接购买,如果需要译者签名书可与我微信联系(微信号:mefengling),42元签名包邮送书签。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朱海就:建立强大帝国真的有利可图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