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陆军——陆幼、陆士和陆大

风灵之声 风灵 2020-09-13

日本陆军


编译:老狼是也


第一章
日本陆军——从诞生到终焉
日本陆军——支配中国的企图
第二章
日本陆军——常备兵力和战时动员
日本陆军——中国屯驻军和关东军

第三章
日本陆军——士兵和下士官的“地狱内务班”
日本陆军——从二等兵到兵长



十三、四岁入学的陆军幼年学校

 

陆军幼年学校(这里所谓的“幼年”,相当于青少年,以下均使用“幼年”这一称呼)这一名称像是培养军人的幼儿园一样,实际上是培养“将军的摇篮”。这些少年学生没有军阶。这是搬用普鲁士的贵族长子之下的男孩创设的培养军人的学校。日本陆军曾于1885~1888年的三年间招聘了德国军人梅克尔(德国军人Klemens Wilhelm JacobMeckel,1842年-1906年,为建设日本陆军体制的近代化打下基础,最终军阶为少将)为陆军大学教官和陆军顾问,一时陆军采用的法国体制就此全部改为德国体制,但陆军幼年学校则是梅克尔之前就开设的。

从陆军幼年学校的历程来看,虽然被称为是“军人的幼儿园”,但是它对陆军的巨大影响却无法估量。最初设立的是幼年学舍(1870年3月),接着改为幼年学校(1872年5月),马上又被并入陆军士官学校的幼年部,而十年后从士官学校分离重又开办了陆军幼年学校(1887年6月),更于1896年5月继中央幼年学校之后,于次年9月分别在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设立了地方幼年学校。各校录取五十名学生共计三百名,这一定员一直严格维持到中日战争开始。

就这样从地方幼年学校结束了三年学业的毕业生再升入中央幼年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即成为上等兵。在部队中接受六个月的训练后,就晋升为军曹送入陆军士官学校。这时候中学毕业生也有入学士官学校的。

1903年原来的中央幼年学校改为中央幼年学校本科,东京地方的幼年学校则成为中央幼年学校的预科。更于1920年中央幼年学校成为陆军士官学校的预科,中央幼年学校的预科又改称为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其他的地方幼年学校都以该地名冠名。这样如果只是统称为“某某地方幼年学校”即可,却总要以正式名称来称呼,而各时期又有些微变化,因此在记载军人的传记履历中,令人感到困惑。

陆军各幼年学校毕业人数表(另见附表)

大正末年随着裁军的推进,五个幼年学校(大阪、名古屋、仙台、熊本、广岛)都解散了,而1936年以后又全部恢复。据说,1920年改订制度(中央幼年学校本科改为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后,在入学士官学校后幼年学校出身和中学生出身的两者间产生深刻激烈的冲突。当然抱有强烈精英意识的是幼年学校出身的,在他们看来军人的源头就是幼年学校,中学毕业的只是旁门左道。这是因为教育纲领中也明确教导称“军人气概源于陆军幼年学校”的缘故。而实际上,从陆军的人事关系上看,重要职位确实全都是被幼年学校出身的独占了。

比如,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大将就是幼年学校出身。记载了陆海军将军一千七百九十一人军历的《日本陆海军综合事典》中列出了陆军的一千一百八十七名将军,幼年学校出身进学陆军士官学校的占有压倒性多数。唯一的例外是第十六期士官学校毕业生(共有二十二名)中,幼年学校出身仅一人。第十六期是日俄战争两年后从士官学校毕业生中任命为少尉的,但同期生有一千零六十八人。这是因为在日俄战争中许多军官战死,所以马上以中学毕业生为主招入士官学校而得以任命(通常士官学校毕业生只有数百人,毕业生超过千人的只有中日战争开始后的1940年一年而已)。第十六期的最优秀的一些士官学校毕业生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升为中将(从任命为少尉算起已是三十五年后),在对外征战的四个军团中,有两位担任军司令官,分别是:

第二十五军司令官(担任进攻马来半岛、新加坡作战)的山下奉文中将  幼年学校毕业入学士官学校。

第十八军司令官(担任荷属印支即印度尼西亚作战)的今村均中将  普通中学毕业入学士官学校。

普通中学一年级后入学幼年学校进行学习的话,也不是教授军事学,其实和普通中学的教课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外语可从德语、法语、俄语中选修一门。1938年以前没有英语教学,学生大多数选修德语,可见德国对日本陆军的影响之大。并不是说英美就不是军事强国,但梅克尔造成的影响使得日本陆军轻视英美的倾向根深蒂固。当时,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是必修课,进入士官学校后这种外语选择和对外国的倾向性,不能不说也是士官学校中来自普通中学和幼年学校的学生产生对立的一个潜在因素。

此外,日本海军(帝国海军)因为以英国为仿效的范本,这使得海军与陆军在日后的发展中,风气迥然不同。以后,当陆军提出缔结日德意三国同盟时(1939年),遭到海军的彻底反对而流产(真正的原因在于,因为海军的反对,纳粹德国提议的轴心国同盟案未能成立。后来德国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并先后出兵攻占了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追究潜在原因,陆海军之间发生龃龉也与陆海军发展途径和经历不无关联吧。

说是幼年学校与普通中学的学科并无二致,其实还是有着根本差别。首先,幼年学校全部是住读,这是为了要成为天皇军队的军官的一种修炼;军事学课程的教师也全是现役军人,体操之外,柔道和剑术是必修课;校舍主楼的正面嵌有天皇家徽的御用十六瓣菊花纹章,仰望这令人肃然起敬的金色纹章,从而植入忠君意识;文科方面教师虽然以普通学科为主,同时也教授相当于中队战斗的训练。

看今天尚存的照片,大阪幼年学校自习室中读书的少年笔挺的坐姿也令人叹服,而照片的说明称“书的搁置位置是规定的,学生的坐姿并非因为摄影而摆拍,通常除了翻书页以外,手必须放在膝盖上,两腿交叉是绝不允许的”(彩照昭和史  第五卷《帝国军队》研秀出版)。

幼年学校实行这样塑造性教育,就只能造就出相同类型的人才了。或有些根本的议论认为,教育制度或多或少就是对学生的塑造,但如此捆绑式的军人教育,其功过显然值得质疑。在士官预科学校中继续着幼年学校的教育方针,对从中学入学陆军士官预备学校的少年也同样施予了这样严苛的教育方式。


培养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

 


陆军士官学校(略称“陆士”)这一名称在相当广泛的意义上被使用。比如,“哪年入学陆士?昭和十年吧”,这种场合指的就是陆军士官学校预科;“据说叔父是昭和十三年入学陆士”,这种场合指的是陆军预科士官学校;“那人是陆士五十一期,是航空兵”,这种场合指的是陆军预科士官学校第五十一期,却是陆军的航空士官学校。于是需要整理一下士官学校的来龙去脉。

陆军士官学校是1874年(明治七年)创立,翌年开校。它起源于1868年的兵学校、大阪兵学寮,曾是陆海军共同培养军官的学校。仅属于陆军的是1869年创设的陆军兵学寮(位于大阪),里面分为青年学舍和幼年学舍。1871年该校搬迁到东京。1874年8月在兵学寮中试设了陆军士官学校,当年在校学生一百六十九人都被授予少尉候补后而退学,与此同时制定了陆军士官学校条例正式在东京市谷启动建校。以后,市谷成为陆军士官学校的代名词。这与江田岛是海军兵学校的代名词一样。

1875年第一期士官生(简称为“旧一期”)入学,到最后的第十一期生(旧十一期,1889年7月毕业)为止,再行改订了士官候补生制度(采用普鲁士模式),这样的第一期生1888年入学,1890年7月毕业,在学期间为一年七个月。以后培养的毕业生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的第五十八期为止,第五十九期和第六十期为陆军士官学校、第六十一期为陆军预科士官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迎来了战争结束。

而且像下面还要谈及的那样,预科和陆军预科士官学校分离开,本科就搬到了神奈川座间市被称为相武台的地方,“相武台”是由天皇命名。相武台最初的毕业生为第五十期生。

陆军航空士官学校是陆军士官学校预科(以后为预科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是有志于成为飞行军官的人入学的学校,于1938年设立,至此曾称为陆士分校,设立在埼玉县所泽。航空士官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相当于陆士第五十期生,并不称为航空第一期生。它和预科入学的年届有区别,所以航空士官学校的毕业生算陆士第五十期到陆士第五十八期生为止。第五十九期和第六十期生在终战时还是在校生。

陆军士官学校预科是在1920年设立的。如在上一节的幼年学校中也涉及的那样,这是中央幼年学校本科废除后成为陆军士官学校预科的。迄至当时,成为军官的历程是,地方幼年学校(三年)---中央幼年学校(一年八个月)---士官候补生(部队实习六个月)---陆军士官学校(一年七个月)。而经由普通中学的候补生入学陆军士官学校后也是军曹级别。

由于设立了陆军士官学校预科的缘故,形成了幼年学校(普通中学一年结业后入学幼年学校三年),普通中学(一般四年毕业),这两者入学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学习两年,成为士官候补生在部队实习六个月,然后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本科学习(一年十个月)这样的学制构成。

陆军预科士官学校是1938年8月设立的,这是从其前身的陆军士官学校预科演变独立出来的。因为中日战争开战后,需要培养过去的两倍乃至四倍的士官候补生。于是校舍不够用,预科士官学校于1941年搬迁到埼玉县朝霞。

就这样陆军的军官培养与海军不同而形成复杂的体系。能够入学陆军士官学校的,还有二十五岁为止的现役下士官、二十四岁为止的干部候补生、操纵候补生、现役士兵的志愿者,但是其数量极为有限。

陆军士官学校预科(以后的陆军预科士官学校)毕业之前决定专门的兵科兵种,需要自己提出志愿,但由于定员的关系未必如愿以偿,接着就确定预科毕业后的实习部队。部队实习半年结束,晋级为军曹(伍长之上,曹长之下),终于可以入学本科,这才是真正的陆军士官学校。在那里,除了外语以外教授的内容就是军事学,根据业已决定的兵科兵种,分别按照其教程进行教育训练。

有同期生组成的各兵科混合的中队,中队中又分作若干区队,数个中队合为一个学生队。所谓的军事学的教授全部是中佐、大佐担任,科目有战术、战史、军制、武器、射击、航空、构筑城堡、测图、有关战马和军事卫生等课程。战术、战史、军制的课程约占三分之一。

学生毕业后要担任小队长,更将马上升任中队长,因此以小队和中队单位应掌握的战术,大家都投入很大的热情进行学习和训练。

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人员表 (另见附录)

中日战争开始两年左右进入本科学习的森松俊夫写下回忆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陆军是怎样来训练培养理想的下级指挥官。

“教练从前期、中期到后期,就分队、小队、中队这样的顺序依次进行训练。指挥官和士兵由学生互换交替来编成部队。根据教育的进度,有时就到富士山麓、丰桥的高师原、天伯原进行野营演习或者实弹演习。训练之激烈程度是非常惊人的。学生大部分是二十岁未满的青年,精神和肉体通过这样的训练都渐渐强健起来,也练就了不怕困难的坚韧毅力。

“学生队长的训练方针是,指挥官要避免在战场上部下的伤亡而不作无谓的牺牲,训练中竭力不发生事故,我们在地狱一般的相武台接受的正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训练。

“而且,被教授了部队失去指挥官的混乱状况,因此要回避指挥官的伤亡,在演习中挨打受骂踢踹是家常便饭”(前出《图说日本陆军》)

本科毕业前,要举行“天览”演习(译注:天皇参加观摩的演习)来展示天皇的军队,大家以作为天皇卫士的使命感唱响了反映大家日夜锻炼的自豪和喜悦的陆士校歌,而在最后的演习中更是尽情地展现和发挥。校歌的头尾两节介绍如下:

“市谷的樱花  太平洋的波涛  映衬着升起的朝日 高耸如云的富士山  矗立在永恒的大八洲(日本的别称) 作为君之盾  我们集结在一起学习 无尚荣幸

“啊~  上山草木繁茂  下海波涛汹涌 马革裹尸也毫无顾惜  作为股肱之魂  我们仰承着君王深深的慈爱”

终于迎来了值得庆贺的毕业,于是成为“归队”的军官。“归队”指的是士官候补时所在的实习部队。即使归队,作为军官来说和士兵或者下士官不同,他并非一直在这支部队,军官是全国统一进行定期调动的。

先作为见习士官(任命为少尉前)实习三个月后,只要不发生特殊意外就被任命为少尉,一个堂堂的正式军官就此诞生。


参谋教育的摇篮---陆军大学

 


大学是对已经成为军官的进行更高等的关于用兵的战略战术的教育。高等指挥用兵就是要求具备能够指挥师团以上大部队的作战能力。1883年(明治十六年)4月开创陆军大学,在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一个时期休校,此外一直到1945年2月为止累计有六十期生。大致上每年七十人左右毕业,各期的年代和毕业生人数可参考在本节后列的附表。

陆大的目的是培养参谋军官。比较陆士而言,当然晋升更快,一毕业就直接担任中队长,也有的毕业生就此成为更上级的部队长或者参谋,他们在参谋本部或陆军省等中枢机构独占要职。陆军大学最初是以培养掌握高等指挥用的战略战术而创办,但实际上它成为仅仅是培养精英军官的机构了。

入学资格  任命为少尉后八年为止、具有部队军务二年以上经验的中尉或少尉的军官,经部队长的推荐后可以参加入学考试,合格者即入学本科。

在校时间  三年,但中日战争开战后根据时期不同也有短缩的。

专科学生  这是以少佐和大尉为对象,专门培养师团参谋成员为目的的专科。1934年~1944年共计四百八十人毕业。

航空学生  这是从陆大毕业生中为培养航空兵军官而进行的四个月培训,但只办了两期就中止了。

专攻学生  从陆大毕业生中仅选取极少数人教授上级指挥官和参谋业务,从1925年~1932年仅办了七年,每年十人共计八十人,这是精英中的精英。

教授内容  有高等指挥用兵的战略战术和战史、战争指导、参谋要务、武器、构筑城堡、交通、军事地理、外语、海战战术、宪法、国史等科目,但从内容量来说战略战术占有百分之七十,战史约占百分之二十五,其他只是凑数的内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授课内容成为批判陆大的根据,认为陆大只教授了战争打仗的技术,但是对于国内的经济产业状况、外交、国际关系、贸易或者战争和国民的心理等等,这类从大局把握战争的内容却毫无涉及。

就这样陆大培养了精英参谋人物,毕业时被授予徽章。徽章和江户时代天保六年(1835年)以后铸造的天保钱币很像,所以陆大生又被成为“天保钱”,但这是他们的骄傲,所以一直别在胸前。

正如人们指责的那样:“参谋只是辅助作用,本来个人没有权限,但是因为能力优秀就傲然行事,正是不听从指挥官命令的幕僚体制产生了下克上的弊端,暴露了幕僚万能所存在的问题。陆军大学应当教授其作为幕僚的准则规范”(森松俊夫“陆军的各种学校”前出《图说 日本陆军》)。

二·二六事件(1936年2月在东京发生的陆军“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后,就废除了“天保钱”的授予。

 

附表:陆军大学  各期毕业人数、入学~毕业年月日、以及战史中有名的军人及其最终军阶(另见附录)


相关文章:

日本陆军——从诞生到终焉
日本陆军——支配中国的企图

日本陆军——常备兵力和战时动员

日本陆军——中国屯驻军和关东军

日本陆军——士兵和下士官的“地狱内务班”

日本陆军——从二等兵到兵长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日本陆军——从二等兵到兵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