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枣死了,但“那是死去的张枣子在使你不死”

贾想 北青艺评 2019-06-18


 

墓碑沉默:读我就是杀我。

——《卡夫卡致菲丽丝》

 

张枣早已将身后事看明白了。他清楚地知道,在他死后,他的诗将继续对在世的诗人构成诗艺上的压力,对读者构成阅读上的迷障。所以“读我就是杀我”,就是误解我、虚构我、损毁我、放逐我、远离我。在此,张枣对绝大多数后世的诗歌读者表达了自己的不信任。但拒绝恰恰是一种高级的撩人。读者越是在张枣的诗中受挫,就越是痴迷其中。


他有理由不信任我们。他的诗太独特了,除了“张枣的”,你无法找出另一个确切的定语来形容。他最大程度上避开了所处时代的流行语汇、公共话题和诗歌趣味,以至于我们无法将他准确安放在任何一个煊赫一时的诗歌流派当中,继而从整体上去把握他。对于自己的风华才情,他一边享受,又一边躲避。在春风得意、诗名日盛的1986年,他有意地远离了祖国,远离了人头攒动的广场与众目睽睽的大雁塔尖,去往了萧索的德意志。他留学的理由非常纯粹:是想“依靠身体距离的帮助来落实陌生化”,]寻找诗歌的新可能。在同行纷纷在国内诗歌狂潮中争做弄潮儿的时候,他蜷缩在德意志的海洋性气候里,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声线的性感与举止的礼貌。他竟就这样在异国旅居了二十年,直到孤独像慢性毒药一样侵蚀了张枣和他的诗歌的时候,他才下定决心,必须再一次回到中国:

 

让我看见一只紫色的茄子吧,它正躺在一把二胡旁边构成了任意而必然的几何图形,让我真正看见它并说出来。我相信我作为诗人的命运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完毕。

 

他想回到母语的细节当中疗伤。然而他失败了。回国之时,国内的诗歌热潮已经冷却,母语的细节大变,变得面目全非、陌生难认,他像油一样难溶于祖国之水。孤独没有被遣散,反而更为浓重了,如同铅尘,一寸寸压迫着他的呼吸。2010年3月8日凌晨,张枣终因肺癌不治去世。

 

张枣


 “你”

 

我最怕自己是自己唯一的出口。

——《跟茨维塔耶娃的对话》

 

他怕得没有错。他知道作为诗歌技艺的探索者,诗歌受到冷落几乎是宿命。所以张枣终生都在寻觅诗歌知己。他的诗中,总会出现一个对话者“你”,让整首诗处于或隐或显的对话关系当中。而且其中很多的“你”,都是有具体所指的。照张枣的说法,《何人斯》、《镜中》、《楚王梦雨》、《灯芯绒幸福的舞蹈》,是对好友柏桦而发的。张枣“想引起他的感叹,他的激赏和他的参入”。而出国后的作品《卡夫卡致菲丽丝》,则与张枣一直佩服的人钟鸣有关。

 

显而易见,张枣最出色的诗歌,都是浸润在一种强烈而精确的对话意图当中,这种对话氛围激发了说话者言说自己灵魂的冲动,刺激着张枣孔雀开屏一样,无休无止地展示自己绚烂的诗技。在这里,诗的发生学接近于爱情:思维的快感,创造的兴奋,母语当中美的流泻,都统摄在浓厚的引诱氛围当中。“甜润的/让你全身也膨胀如感激”(《何人斯》)——每个词都处于饱满、绽放与炫耀的状态,词与词之间摩擦得灼热。我们借由诗歌官能的热烈,触摸到了这世界的色相,母语的诗意再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这里我们看到了里尔克诗学理想的实现:“我看见:我的感官/正在塑造和完成/你最后的修饰。”(《我们用颤抖的双手建造你》)

 

张枣的野心接近古人:与天地万物对话。他要用“你”这个称呼,不仅将知己好友,也将生活中的一切物象拉近,让物象坐在自己身前可以触摸的位置,用词语给一切事物赋形。这是波德莱尔那强硬的抒情姿态的继续,也是现代诗最为核心的理想。然而,张枣一接触人造世界的现代意象就被挫败了。比如写地铁,他完全将地铁变成了一间写情书的移动房间:“蛰到一张哆嗦的桌前给你写/情书”。这个房间在诗的结尾慢慢虚化,最终和诗人的内心融为一体:“当我空坐床头,我仿佛/摸到了那驰向你途中的火车头”。一个复杂的钢铁意象被软化为抒情的幕布,成为装饰性的背景。可见,张枣对地铁本身这样的现代物象是无感的。他这首诗看似是咏物诗,其实巧妙地绕过了物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对二人关系的抒情当中。

 

胃口极为挑剔的张枣,慢慢意识到了自己并不喜欢这些粗粝的、难以消化的现代意象:“每件小物件,皆能索命,/人造的世界,是个纯粹的敌人。”(《跟茨维塔耶娃的对话》)也就是说,他用“你”来涵盖万物的企图破灭了,于是他只能放弃对物抒情,回到对人抒情、与人对话的熟悉领域。然而,随着张枣留学在外、远离故交的身体距离的拉长,张枣对人的感知也越来越弱,“我”和“你”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无限变大,乃至山水相隔:“陌生的灯泡像儿子,吊在我们/中间——我们中间的山水”(《南京》)。张枣陷入了难缠的困境。


《张枣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哦,一切全都是镜子

——《卡夫卡致菲丽丝》

 

只剩下一个张枣可以把握住的人:张枣自己。为看到自己的形象,他必须借助一面镜子。特别在后期,“镜子”大规模地入侵了他的诗歌:“以朋友的名义,你们去镜中穿梭来往。”(《以朋友的名义……》)“多年以后,妈妈照过的镜子仍未破碎/而姨,就是镜子的妹妹。”(《姨》)……实际上,张枣对镜子的迷恋,早在他最为著名的《镜中》那里,就初露端倪了。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着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一面镜子永远在等候着张枣,等候他坐下,对着自己的形象抒情。只有这样,他的写作才能顺利开始。“镜子”渐渐对张枣构成了一种依赖和诱惑,一处停靠的惯性港湾。面对镜子,张枣的自我开始繁衍:“我发现自己变成许多的人”(《早晨的风暴》)。这种无限内化的自我繁殖,对诗人的创作造成了致命的悲剧:“镜子比孤独更可怕”(《断章》);“有一次跟自己对弈,不一会儿我就疯了”(《伞》)。



仿佛在人之外,渺不可见,像……/鹤。

——《大地之歌》

 

鹤,这腾着仙气的优雅飞禽,总被张枣拿来在诗中自况。的确,再没有比鹤更适合他的了。柏桦这样描述:“他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没有任何世俗生活的痛苦,即便有,他也会立即转换为一种张枣式的高远飘逸的诗性。”张枣的痛苦,是一种精神性的寂寞。曹雪芹经历过,狄金森经历过,卡夫卡也经历过:他们都将这种痛苦转化为了艺术。这饱含着艺术创造力的寂寞,是人类最为精致的痛苦之一。但用以成就艺术的寂寞,消耗的是艺术家的整个生命。张枣诗歌体量的少与生命长度的短,最终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油尽灯枯在他的诗歌(《灯笼镇》)与他的生命中同时发生了:

 

灯笼镇,灯笼镇

你,像最新的假消息

谁都不想要你

除非你自设一个雕像

 

(合唱)

假雕像,一座雕像

灯红酒绿

 

(画外声)

搁在哪里,搁在哪里

 

老虎衔起了雕像

朝最后的林中逝去

雕像披着黄昏

像披着自己的肺腑

 

灯笼镇,灯笼镇,不想呼吸

 

这是张枣的绝笔,词语的呼吸和生命的呼吸几乎同时停止了。失去母语细节的张枣,竟删除掉了绝大多数被他抚摸过的斑斓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所构成的生命的细节。这些生机勃勃的细节一束一束被死神收割了,接下来,就轮到张枣自己了。像诗人的躯体一样,这首绝笔诗只见骨胳不见血肉,越来越瘦弱、抽象、幽闭,冒出不可挽回的冷。词与词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缝,甚至是深不见底的深渊,这些深渊将张枣的镜子扯碎了。满地的残象,再也无法重组抒情的完整性。于是,张枣终于从“镜中常坐的地方”站起了身子,轻快地抖了抖翅膀,而后朝着“最后的林中”,鹤一般逝去了。

 

张枣死了,但“那是死去的张枣在使你不死”(柏桦)。他的诗歌尽管少,却“玉盘珍羞直万钱”,是奢侈的宴席,接近古代贵族的炫耀。这种炫耀是张枣在艺术上对后世诗人的积极挑衅。这敞开的挑衅,使张枣的诗歌在总体上形成了巨大的对话场,它呼唤着七窍玲珑的知音,旗鼓相当的对手,与凤毛麟角的对话者的现身。


契诃夫在《农民》里写道:“鹤飞很快很快,发出哀伤的叫声,声音里好像有一种召唤的调子。”距张枣的辞世,恍惚已有八年了。如今,响应这哀伤召唤的人,你在哪儿呢?


文| 贾想



往期精选

韩国电影人又一次“打败”了政府:每次危机后,他们都能再上层楼,服!


柏林电影节的关键词是“友好”,对观众、对电影、对女性


从“虽远必诛”到“强者无敌”:“有关部门”与观众的一次审美默契


狗年说猫:文人“猫党”多多,猜猜最佳铲屎官是哪一位?


如果女人缺席,男人就会重新变成泥巴?


鲁敏:胡迁之死


啊,瞧这个把上帝浸在尿液中的摄影师!


张大千的两枚“客印”以及一段惊心动魄的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