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春天里的两件疯狂的小事
2月22日,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开启北京首演,现场犹如巨星演唱会般的火爆程度震惊了北京的媒体和观众。几天后,外百老汇摇滚音乐剧《谋杀歌谣》中文版北京站开票,定价明显超出既往同类演出票价,达到380元至880元,原因必然离不开该剧主角是在《声入人心》中走红的郑云龙。这一事件把“#心疼郑云龙#”送上了热搜,伴随着粉丝的质疑和抵制,演出票被抢购一空。
这两件疯狂的小事应当给行业带来深思。这种火爆,是一种全新的开始,还是个别事件的昙花一现?中国音乐剧从何而来,又将如何走远?
音乐剧进入中国的历史很短。以2002年《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算起,这17年,中国音乐剧事业共经历了两次突破性进展,一次是原版成功引进,一次是中文版诞生。而原创至今仍然在摸索阶段。
音乐剧《悲惨世界》海报
中国音乐剧引进第一人钱世锦说过,国内音乐界对音乐剧的偏见曾经根深蒂固,“我以前在音乐学院读书时,上了两年西方音乐史课,整个课程都没有关于音乐剧的内容,也从未看过一部音乐剧作品。当时科班出身的人多少都有点看不起音乐剧,觉得这是一门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的艺术。”突破这一阻力后,引进音乐剧在中国获得了认可,并相承至今。而后上海文化广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等专业音乐剧剧场设立,除了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法国、德奥、韩国的作品也有更多机会与中国观众见面。
随着引进剧目运作的逐渐成熟,在中文版音乐剧诞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亚洲联创”粉墨登场。“亚洲联创”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韩国CJ集团联合投资成立。2011年制作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并全国巡演,2012年推出音乐剧之父韦伯的《猫》中文版,都称得上是中国音乐剧里程碑式的作品。
“亚洲联创”在短暂的辉煌后便解体,却大致形成了如今中国音乐剧行业的基本格局,也是此后音乐剧运营人才的一个主要出处。2018年,当年的主要运营团队重排《妈妈咪呀!》中文版,剧场条件比以往进步了许多,可惜的是,选角并没有比7年前更容易,市场推广面临更艰难的挑战,观众体量甚至有所下降。
重排的《妈妈咪呀!》中文版于2018年上演
而剧目引进方面,最近的一次跳点发生在2015年年底,配合天桥艺术中心开幕的契机,原版《剧院魅影》再次来到中国。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剧院魅影》在北京的票房收入超过7000万,与广州票房相加将近1.2亿。
自此,各路演艺机构对音乐剧寄予更高期望。资本的注入把引进成本再次提升,人员成本也水涨船高,来中国“走大穴”的音乐剧团队越来越多。短短几年间,发生过主角替补未经排练直接上场、几块LED代替整个舞美、没给B角准备衣服、AB角唱双簧等骇人听闻的乱象。
当然这期间也不乏一些良心的出品公司,不惜成本保证演出质量,也有一些新鲜血液努力制作讲述自己故事的原创音乐剧,但社会与经济收益都较为惨淡。真正能够拥有高票房的还是《猫》《芝加哥》等老牌知名音乐剧。
就像《剧院魅影》带给中国音乐剧喜忧参半的新高潮一样,爆款的“法扎现象”和《声入人心》为音乐剧带来的热潮也同样是双刃剑。毕竟音乐剧不只是“角儿”的艺术,更是“故事”与“音乐”的艺术。就怕火得越快,越少人能冷静踏实下来做作品,如果用现有的浮躁和粗糙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这个在中国本来就根基不稳的年轻行业将集体走入冷却和困境。但一切存在都有意义,希望这个行业大浪淘沙之后,能真正做出哪怕一部属于自己的经典驻场音乐剧,让中国观众能有骨子里的共情甚至自豪,那个时候才敢安心地说,中国音乐剧的春天真的来了。
文|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