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海吾师】| 板凳要耐十年冷 教学不做半句空 ——访2018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沈扬教授

小海螺记者团 河海大学 2020-08-29

沈扬,1980年生,浙江杭州人,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教育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国际土力学协会TC217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曾长期担任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学副院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首届河海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奖励。


//砥砺明志,满腔热血为学子//


走进沈扬老师的办公室,就看到桌上摆放着几摞学生的作业和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料——即使是担任教务处处长,他仍然坚持承担着两个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于是我们便从确认一个与上课有关的“传说”——“似乎您认识执教过的每一个同学?”开始了采访。


“是的,记住学生的名字从我第一年执教开始,就成了最基本的工作,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不经意间就变成了习惯。”沈扬老师笑着说道:“认识人不能看成是中小学老师的专利吧。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记得名字,对得上脸,是我对同学们表达关注与尊重的第一步吧。”


于是认识彼此,成为沈扬老师和同学们教学交流的开始。沈扬老师从不在课上集体点名,但是开学几周后,他会不拿点名册,选着某一排的同学从左到右的依次喊着同学的名字提问,发现有同学庆幸自己不在这排的时候,会突然点到另外一排,有时候也会突然说,“哎呀今天某某同学是不是龙体欠安,没有上工”,于是这种看似随机又“@”明确的提问方式,一开始便让学生们“心惊肉跳”,大家私下里都说,不要去考验沈扬老师的记忆力,更不要去翘课。


不过很快,同学们就主动地回答起沈扬老师的提问,因为这些问题都很有思辨性,综合考察大家的素质,特别引导大家怎么将理论与工程结合,加上他风趣幽默、工文结合的表达方式,学生很难不被吸引。于是举手抢答、赶场占座、结伴旁听的各种情况,在沈扬老师的课上屡见不鲜。



当然气氛热烈的火爆课堂,除了源于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特殊的教学方法,更是沈扬老师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进行积极改革所产生的效果。在他看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最大的价值在于育人,这种育人不仅限于知识的有效传递,还包括能力培养、视野拓展、人格养成等等。特别是如何让学生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有学、有思、有感,确实要花一番功夫。沈扬老师说“套用一个流行语,我从到河海大学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定了一定要上好课的小目标。” 他还把拉格朗日那句“一个数学家,只有当他能够走出去,对他在街上碰到的第一个人清楚地解释自己的工作时,他才完全理解了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做好教学的座右铭。十多年来,在育人之路上,不断求索、精益求精,久而久之,一种春风化雨的教风就在沈扬老师身上体现了出来。


从讲课到课件制作、教材编著、再到创训、竞赛和论文指导、及至培养体系的革新,沈扬老师都竭力而行,不知不觉间把小目标累积做成了大成绩。个人曾获代表全国和江苏省青年教师最高教学水平的全国和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亚军和冠军,而其主研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模式改革也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制作的课件获得过全国、江苏省、土木教指委三大多媒体课件竞赛的最高奖;第一作者的3部教材均入选江苏省重点教材;撰写的《土力学原理十记》一书,在学术界和工程界都获得了高度评价;核心主讲的土力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作为该课程的首席教授,主持制作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成为万人注册学习的热门专业课。同时沈扬老师担任了许多学生的专业学习、创新训练以及学科竞赛的导师,指导学生取得过顶级国际学科竞赛的冠军,也多次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和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可以说,沈扬老师以全能型选手的形象活跃在教学一线,全方位地指导着学生进步,而他自己也因为出色的教学业绩,成为教育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指委中唯一的“80”后委员和江苏省本科高校中第一位“80后”的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不过,教学的根本价值不在于自己获奖,我埋头教学好多年的时候,很多后来获得的奖励都还没设置,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在乎学生获得了什么,而且是在最大的执教范围内,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受益。套用现在专业认证的名词,就是你得做到全覆盖,针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所以虽然沈扬老师的慕课做得很好,但他在校内更看重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他鼓励成绩拔尖的学生反向老师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也努力为学习吃力的同学做好关键问题的释疑以及学业上的节点性引导,对此,沈扬老师给出的通俗表达就是“通过现场直播的教学,来同步解决好同学们的温饱和现代化问题。”



浇花浇根、教人教心,沈扬老师从全方位指导学生,学生们也在各个方面受到沈扬老师的影响。采访的时候,沈扬老师跟我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日,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发现一封信正静静地躺在门前。这封信是一个未能通过期末考试的学生写的,大致内容是学生反思了大学三年以来怠惰的根源,以及在本课程上听课不认真,特别是未能好好复习,导致考试不及格的懊悔,并对辜负老师的教导深感愧疚。还向老师保证一定在假期认真复习,准备好补考,以证明自己的醒悟。“这个孩子在开学补考中,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迟到的成果让我还是感到欣慰。”沈扬老师说:“这个小事件对我也是一个触动,让我相信,好的教育能够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更能去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这对即将步入社会、需要学会自我成长的大学生而言是格外重要的。” 


//通途千里,愿积跬步付此心//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哪个不希望获得一个好老师的指导与投入,而今天你成为老师的时候,怎么又不愿意付出了呢?”抱着这样的想法,2007年,在浙江大学完成了本、博九年学业的沈扬老师走上了河海大学的讲台,在教学、科研孰为更重的选择中,他坚定地选择了前者。“育人永远是高校的第一职责,而高校教师便是育人的排头兵,亘古不变。我们所拥有的这个特殊职业,可以传递和塑造给广大学生远多于一个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价值。”也正因此,2013年当他出任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学副院长开始,又把重心倾斜在了服务于全院本科生的教育改革上。


由于沈扬老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做的很好,于是笔者问起他两者之间如何做到平衡。沈老师说,一份付出才能有一份收获,平衡之道先在于“舍得”。2013年年末,课题组总结科研成果时,沈扬老师对比同事们的科研成果出乎意料的少了明显一截。有同事替沈扬老师感到可惜,便和他说“希望你在推进学院教学的同时也关心一下自己科研”,对此,沈扬老师有些尴尬的笑道,“现在高校,谁不知道科研的重要性。把科研进度慢下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上任之始我向全院1200多名本科生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和意见征集,来自学生的意见雪片般的飞向我的办公桌,其中不乏言辞激烈,细数缺漏的条呈,可以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眼见一些顽疾不处理,可能一整届的学生都会因此受损,取舍之间,只能把自己的科研先放一边。”



做好专业认知和学业规划,是学生成长的根本基石,然而从调查了解来看,学生们对此似乎展现出不小的困惑与迷茫。于是,沈扬老师从2013年起,一边设计重构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边牵头撰写全国鲜见的专业类本科教学系列蓝皮书,将培养方案解析和学院的特色做法有机结合,诠释给大家,为同学们生涯规划和发展提供全方位导引。这套书到2018年已经积累撰写了7部150多万字,在全校以及全国70多所高校推广。“这种看似本应很容易就获得的信息,当它要以通俗易懂,而且全方位地向学生们去做展示时候,才会发现工作是如此的艰巨。但是我们必须马上去做。”曾经有同事劝他把节奏放慢一点,但沈扬老师不愿意,“我们快一点,学生就能及时享受到更好的政策,更早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则,反之如果我们慢一点,会让原本可能有更好发展机会的学生带着遗憾离开学校,作为分管副院长,那我就是不称职的。”


曾经一段时候,土木与交通学院的专业类学科竞赛成绩非常低迷,连续几年在全国的土木竞赛中铩羽而归,很多学生甚至失去了参赛的斗志。沈扬老师决定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他通过充分调研,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型竞赛的详细培训计划,更对学院创新素质教育的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令外人惊讶的“神奇”情况在短短几年中出现了,如今在土木院,竞赛从少数人的专享项目,变成了井喷式的全民健身运动,一个省赛的选拔甚至就能发动半个年级的学生踊跃参加;几乎土木院学子每次参赛都能获得不俗的战绩,几乎每年都能打破江苏高校在全国赛事上的记录,几乎每年都能获得一个国家甚至国际赛事的冠军。从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冠军到全国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实践竞赛登顶,从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到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交通赛折桂,从成为江苏高校首个ASCE国际学生组织到获得ASCE年度最佳国际学生分会,一批批学子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历练成长,并从成功走向成熟。而在推进这些变革的历程中,总能找到沈扬老师和大家一起同舟共济、全力向前的身影。


从2013到2017年,沈扬老师出任土木院教学副院长整整5年,在全国同行中打造了成效领先的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科竞赛培育体系,同时因为他身体力行、甘于奉献的作风,把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积极有效地扩散到了更为广阔的范围,影响到了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全院上下都在接力传承,让学院立德树人的工作做得更加踏实与深入。



//楼阁初就,初心不改种山林//


对于学校教学体系下的人员关系,沈扬老师有着自己的特别理解:“如果拿运动场上的分工来比喻教务处、学院、教师的定位,那不是裁判、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而更像是排球队里的一传、二传和主攻,他们之间协同配合,无分轻重,哪一个位置出了岔子,都会影响全局的发挥。这是我从普通教师,到教学副院长,再到出任教务处处长,体验了一把排球队中的全部站位后的切实感受!”


站在越来越高的视角,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面对越来越多的师生,沈扬老师笑说他是以战战兢兢、血压升高的状态迎接教务处长的工作。在从2017年底至今出任教务处长的一年多时间里,校内外环境可谓是“教学变革风起云涌、教务发展千头万绪”,作为处长,沈扬老师与全处同事一起加班加点,协力制定了系统高效的计划方案,积极推进学校层面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他作为执行负责人,制定了《河海大学一流本科建设行动计划》;主持新撰和修订了20多项涉及全校的重大教学管理制度;他还参照在学院时的做法,与教务处同仁协力,编制了《河海大学教务处教务工作全程导引》,为教师教学发展以及教务工作系统开展,提供精细化的蓝图。他还创新教学培训模式,设立教学管理百家谈、教学技能工作坊和海外名师大讲堂三大品牌活动,拓展全校老师的视野、增进校际间的交流。由于来自学院教学一线,他在制定宏观政策的同时,非常重视基层的呼声,在他亲自主持设计的教务处微信公众号中,专门开设了“教学树洞”栏目,来听取广大师生对学校教学、教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在教学考核体系设定,教学技能提升和学科竞赛培训等一揽子工程的革新上,他又有着自己制衡变通、协同发展、彰显特色的独特设计。就在前不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18中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和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河海大学分别跻身20强和30强,不能不说,培育政策的有效制定与执行,对于相关成绩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心底之中知分寸,得失差一线;披荆斩棘的挑战,光辉不眷恋”,沈扬老师喜欢用这两句歌词来形容他在河海大学这十几年努力前行的心境。有人说沈扬老师是有光芒感染周围的人,信念与坚持的光芒点起明灯,又如何可知它传递的火焰不能照耀这片大地?是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沈扬老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这一份光,并将自己的光芒分享给每一个曾与之接触的学生与老师,让他们也成为光芒,将这份光芒散向更远,散得更亮。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殷晓然

图片:沈扬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许金玉、柏蓉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你就点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