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伪造了CELINE、PRADA等大牌联名,但让人想叫好

文刀米 文刀米 2022-07-19


10号的上海时装周,有一场讨论New Money(暴发户)的秀。


 

服装上印有当红奢侈品的错版logo,同时将它划掉,与原LOGO既不完全一样,但又能让人一眼认出。



比如,被划掉的错版CELINE。




像被闪电劈了的Nike大勾。




给闪电“Nike”加一句“Do It Now!”,还要拼接上疑似Louis Vuitton的老花纹。



别急,虚假跨界合作还有CELINE、PRADA和Burberry的三合一,扯归扯,但让人想叫个好怎么回事。



另有一堆耳熟能详的大牌名被印在衣服上,再被粗暴的“贴住”。





别当真,模特脸上大大方方写着:“IT’S FAKE!”。



拿大牌来调侃的设计之前也有过,更多以单一标语化设计为主,但这场秀的FAKE,在设计手法上很丰富,不是简单粗暴的印口号。



除了FAKE大牌,还有FAKE牛仔面料。

在薄顺的面料上打印出牛仔服装的效果,既保留牛仔的帅气,又柔软舒适,适宜在夏季穿着。




FAKE不是这场秀唯一的设计看点。

被破坏的LOGO延伸到被破坏的纹样。一些常见的格纹被突如其来的空白穿插,像解构,又像添加了一些白色笔触。





整场秀满足了女性不同场合、不同廓型的着装需求,既有强调结构、省道、腰线的款式。




更多的是宽松、让人穿着不拘束的设计。





还有将运动服与睡衣结合的款式,带来一种懒洋洋的活力感。



这个主题名为New Money的秀,来自成立4年的设计师品牌“有尾”。

New Money是个极具争议的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贬意,但是,“有尾”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Momo却并不打算给这个词定性。



她说:

“今年先生送了我一块手表,人生第一次正儿八经带一块表,瞬间感觉自己的身份有点不一样,体会到了New Money的心态。其实我挺理解有的人攒钱买包、买手机、买车......这是伴随欲望而来的真实社会现象。

上世纪70年代约翰·列侬“要爱不要战争”,但到了80年代他们不也穿阿玛尼,开豪车去炒股,希望赚更多钱,那个时候也是欧美的New Money时代,我们就是在经历这个时代。



我承认自己就是个New Money,但未来我不一定是New Money,这是个必经之路,我不评判这个事情,我只是记录当下,记录内心。如果这个事情让你有幸福感那就去做吧,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别的。

所以,这场秀还隐藏了一个小系列,但它传递的是你真正要的也许是陪家人吃早餐。我不想这么直白的去表述这种情感,‘有尾’的客人可以去感知,这种从New Money到下一步的变化,也许不是今天是明天,但他们会慢慢感知到。”



这场秀的设计其实对比许多独立设计师的T台更实用,更注重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融入性,没有太夸张的设计手法,也没有很炸裂的搭配,但是,也并不平淡。这也许与Momo的创业经历有很大关系。

秀后,我们聊了聊她的设计,她的过往,这位从2006年就进入设计师品牌领域工作的从业者,几乎见证了中国设计师品牌从崛起到高峰。


在后台的Momo



Q&A:


文刀米:新秀应该是疫情后创作的系列,疫情有没有影响您对设计的看法,或者说有没有将一些与此相关的思考融入设计中?

Momo:伴随疫情,中国度过很艰难、坚毅的时期,大家都很焦虑,我也是。我们团队70多号人,我需要让他们活下来,需要让公司好好的。最困难的时期过去后我就问自己留下了什么?

在一种莫名的焦躁驱动下,我和大多数人都保持着奔跑的状态,为了生存和欲望去奔跑。但同时,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



有一天,我朋友跟我说,你家门口那颗桂花树特别香,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家门口有颗桂花树。这种状态在我生活中比比皆是,基本上95%的精力用在工作中,你给我假期我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玩。我已经缺失了在日常微小事物中体会幸福的能力。像我这种状态的人很多,我就开始反思生活的平衡点,我想记录真实的当下生活,就想到了New Money这个社会现象。



文刀米:您于2006年开设了第一家买手店Momo,这应该是国内较早的一批买手店,当时为何会要开买手店?有什么契机吗?

Momo: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捡垃圾”,去捡宝贝,在别人不要的东西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我眼睛很尖,闻着那个味就能找到。我是青岛人,在青岛上大学,那有很多外贸店。那时候我们学校很多女孩会穿一些品牌的衣服,只有我们宿舍的孩子被我带着去淘5块钱的牛仔裤、2块钱的T恤,可以穿得很时髦。我们不知道国内的流行是什么,也不认识什么品牌,纯粹是喜欢设计,比如Sacai那时候全是中国造,设计非常有意思,后期才知道设计师是谁。我总是像找宝藏一样在淘货,算是早期的剁手党。开店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纯粹因为喜欢衣服。



文刀米:开店的经历对您后来做品牌影响大吗?

Momo:大。早年我们采购的国外设计师品牌比较多,一年一般去4次,主要是在意大利和法国时装周同期的一些展会,也接触过国内的one by one和其它一些小众设计师,感觉中国自己的品牌也做得不错。

但说实话,客人适应性不是很好,即便到了今天也是如此。社会主力依旧被成熟客人掌握,他们多数时候不会因为设计的思想埋单,而是因为‘我’需要,是需者方。国际品牌的销售过程中更多讲品牌背后的故事,但是中国客户更多可能是找一些让自己变美的东西。为了收一件喜欢的设计师作品而埋单,这类客人在中国占比很少,我觉得未来肯定有。我对做品牌的很多认知来自之前开店时直面顾客时累积的感受。



文刀米:可能很多设计师品牌强调的是创意,是独特性,而您的理念不太一样,会不会担心出发点不那么像设计师品牌?
Momo:我大学学的油画专业,放弃是因为觉得艺术是个人思想的传达,不需要别人的评判,甚至不应该拿艺术来换生存的钱。但服装不是,它更多是服务的东西,通过服装的语言和力量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所以我觉得它能让你生存,又能让你实现梦想。


我入行是买手的眼光,所以后期做品牌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为什么不能从中国需求方的认知来做我设计的核心。我从来没有标榜我是独立设计师,或者我是商业品牌,我就是一个以需求方为出发点的品牌,会表达个人思想,但不只表达思想,一定是充分了解了当下人的需求后才会去开发新一季作品。这是个挺棒的事情,也是我的原动力。


文刀米:您如何了解顾客的需求?会直接与他们沟通吗?
Momo:我做过很长时间的销售,有自己熟悉的客人,会跟他们聊,也经常到朋友的买手店或者自己的买手店去看,每季做很多调查,身边的朋友经常聊这些话题。比如当下的主力人群28-40,28岁今年有多大,92出生的人,再想40岁多大,他们每天在做什么,他们每天真实的现状是什么。


这个需求不是你认为,而是真实存在的,现在因为疫情,大家拼命奔跑的压力,他们凭什么购买你的衣服?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衣柜里的衣服都一个样子还要买呢?是什么导致他们这种习惯性动作?我能提供什么让他更像自己而不是像别人?......
这些都是我们每一季都要去调查的,无论设计还是营销、销售都会探讨这些问题。


文刀米:能否介绍一下“有尾”的销售状况?未来有何计划?

Momo:我每个城市只放一个销售点,而且要求我在这个店铺一定要是主力品牌,所以客户比较稳定。现在大概有150个店在卖我的产品。

去年开始做久光等商场店,我不觉得做设计师品牌不能商业。进入商业品牌的渠道就发现很多问题,中国的商业品牌比我还幸运,但还账的时间来了。

如果“有尾”没有做到它应该呈现的样子,我不会急着往前走,它应该是个品牌,是个有自己性格的品牌,应该稳稳找到自己是谁,把客人找出来,把应该呈现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既是品牌,又是在市场里可以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生意,生意永远是双方的。



文刀米:您认为当下是设计师品牌的春天,还是洗牌阶段?

Momo:都是。

春天有没有到要看需者方有没有到,如果它需要你就有春天。我们的主力人群变成90后,他们受过很好的教育,接触了西方文化,基本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喜欢独一无二的商品去宣扬内心世界,他寻找小众的东西,那市场就来了。这并不代表设计师品牌的市场就来了,只是这部分需求导致一些品牌可以走出来,但不是所有品牌。它的潜台词是,这个市场的环境已经来了,但是它不是以你为核心,是以需求者为核心,不是你讲话就有人听,你懂这个时代的语言吗?伴随而来的是淘汰,更多成熟的品牌会浮出来。



文刀米:您认为表达自我重要还是迎合市场重要?

Momo:在我看来二者完全可以合二为一,我既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状态,但是不需要为了表达而表达,我做这个衣服本来就是为人服务,何来迁就客人、迎合市场?两者本身不违和,为什么两者要选一,这是我不太明白的地方。这是我现在的认知,但是我不保证未来还是这么认为。




“有尾”为新秀拍摄的短视频也很有趣,一些现代社会的必经场景以一种调侃、轻松的状态呈现出来,但又很现实,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Momo对设计的看法或许与一些独立设计师不太一样,不过她的话对我触动挺大的,很多时候没有标准答案,真诚可能比硬凹更重要。


用她对设计看法的最核心部分作为结尾吧:


“我不停观察社会发生了什么,如实表达他们的需求,而不是硬要倡导什么。教育他要喝咖啡?可他就是吃油条豆浆长大的孩子啊。

这是属于讨好吗?我不是讨好,是用内心去感受。我不认为自己到了可以告诉中国人什么是服装,应该穿什么,我不是厉害的大师,我就是这样一个段位和水平,一直在做的就是从需求方去洞察”。







阅读延伸:

初次亮相就逆势上扬,这个玩羽绒的数学学霸如何做到?

首个在SKP国际品牌区开店的中国设计师,什么来头?

Prada新秀打了谁一巴掌?

20年前的时装周有多可怕!》

绘画、翻译、PR、撰稿...这么自在的全能人生

时尚史

从换人史看LVMH敛金术!》作者最后的倔强,不向碎片化阅读低头

一张名画隐藏着早年Valentino仙女裙的秘密》纹样分析

Givenchy聘用Galliano、McQueen的往事

分析

钱难赚,shi难吃

奢侈品为什么要跟穷人做朋友?

LV上海大秀,廉价给谁看?

等等



文刀米线上集合店

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进店


文刀米还可以 

品牌咨询、设计顾问、纹样设计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




是本人,不接受反驳


文刀米,媒体人、策展人、设计师,曾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

自我包装完毕。

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写稿、设计、画画、沉迷于自己厨艺无法自拔的吃货,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力。



微信公号:文刀米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mina516@163.com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