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房价,大城市的年轻人,该怎么办?(下)丨阳光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看过一部美剧,其中,对人生有这样比喻:“在城市里,每个人都是一枚硬币,天生带着币值,5毛、1元或10元,有的滚落到臭水沟,一辈子暗无天日;有的在商店,经过不同人手,被买来买去;有的静静地躺在抽屉,偶尔换到另一个抽屉。无论过程怎么折腾,殚精竭虑,最终擦拭掉表面的浮华或污垢,闪现出来的,还是原来的币值,5毛、1元或10元。”
这个比喻,真让人泄气。
有的人,听我说过“人生与币值”这段话,仿佛找到救命稻草,连连称是,很有道理。屌丝逆袭,太难,或者说,机会窗口已结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几无可能。
有的人听了,笑得难看,陷入沉思,但更重要的是,他会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力图做得尽善尽美。并告诉我,努力,也许会失败;但不努力,就已经失败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至少,活出一副向上的姿态,哪怕只是做给自己看。
其实,我想说的是:哪怕天空再黑,星辰更加熠熠生辉。
壹 老王和王老
二十年前,两个小王在工厂澡堂里认识,那时的工厂,大包大揽,有医务室、澡堂、图书馆、篮球场,还有职工宿舍楼。一个小王在机关,另一个小王在流水线,工资两人差不多,也都刚结婚几年,日子过得稀松平常。澡堂池子的水,热气滚滚,两个小王聊女人,骂领导,交流藏私房钱的办法,互相搓背,好不快活。
二十年后,机关的小王,混成了王老,办公室装修得豪华气派,对面挂着国画,气吞丹霞。流水线的小王,轮了几次岗,郁郁不得志,每天一包烟。后来被调到厂里的物业公司,在单位停车场看车,老王觉得也快活,不累,大把时间看报、侃大山,有时喝得醉醺醺回家,当然他不会跟轮班的老李讲晚上被老婆揪着耳朵吼。
王老家里三个卫生间,主卧带大浴缸,但没感觉,还是喜欢到公共澡堂里泡着。有时间,他就去会所,豪华敞阔,热水四溢,眯着眼,舒服躺着,讲真,王老还是蛮怀念以前。几公里外,老王在弄堂里也在泡澡,嘟嘟囔囔骂了句又涨了,都10元了,这日子怎么过,一边进去,热气把对面人的面孔蒸得朦胧。
在几十年职场生涯中,有的人混成了王老,有的人混成老王。
(一)刚工作的机关小王,收入低得可怜,但工作能接触到知识、技能、圈层,人就像一块钢,淬得厉害,就坚硬发光,人脉与机会也在慢慢累积。流水线的小王,几十年如一日,能吃苦,无非手上的活儿更快。
工作性质很重要,重复性的、可替代的、被动选择的工作,一定要坚决避免、坚决逃离,一定要选择有成长性的工作,哪怕一开始收入并不高。
(二)有人找老王帮忙,家里搬家,搭个手;有人找王老帮忙,孩子工作想到王老的单位。
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能力。很简单,老王只有体力,而找他帮忙的人,也图的是省钱(否则不如请搬家公司,省心省力)。王老有的是能力,人事、资源的把握,能搞定,而找他的人,往往也是友情往来,资源共享。
(三)老王下班后,累得半死,整个人摔在松软的床上,睡大觉,要么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直到哈欠连天睡眼惺忪,连床事也省了。王老,业余参加了一个高尔夫球队,每周挥几杆子。另外参加了一个读书会,经常看书,和会员交流读后感,还硬着头皮做读书分享,简直太忙了。
八小时内,是收入与职场;八小时外,是兴趣与爱好。
八小时的工作影响人生,其实,八小时外的时间,更决定人生。
选择怎样的八小时,选择怎样的八小时之外,最终会塑造你的样子、状态。
贰 公务员小五
为什么这么多青年才俊去考公务员?明知道工资不过七八千,削减脑袋往里钻?
小五就是一名公务员,用他自己的话说,外头皮毛光亮,其实穷得要死。同学到南京,不得不去接待,只敢把人带到忘不了酸菜鱼,美其名曰,好吃的不在星级酒店,全在巷子里。
房价上涨,小五坐立不安,但手头也就30多万,首付都不够,除非买到禄口机场。他痛苦得要命,唉声叹息,有时去白鹭洲公园看看水鸟,周末去紫金山爬山也长吁短叹:望峰息心,窥谷忘返。
其实,小五作为一名公务员,级别还行,1家银行信用贷50万,10家银行就500万,5%利率,按日结算。陆金所,稳赢安产品,年化8.4%。白赚3.4%。500万×3.4%=17万。
收入一年10万,再加这个17万,就27万,这是小五实际能达到的“收入”。因此,小五完全可以去买全新规划的城区,买好一点的新房,多贷一些款,慢慢还。
10万是工资,而17万,则是这个人社会信用的金融变现。因此,一个人的真实收入,不仅仅是账面的,信用也是收入,只不过是隐藏着的。
当然,其他小技巧,就不多说了。真实的细节,需要自己挖掘。
叁 如何看待人和世界
年轻人,最缺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而是对人和世界的认知系统。所谓经验,不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这两者的微妙区别,决定了很多人尽管不年轻了,但还是给人一种不成熟的感觉。尽管读过很多书,认识很多人,做过很多事,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见过许许多多年轻人,做成了一些事,志满意得,把事情的成功,理解为全是自己的能耐;而遇到困境,遭受到挫折,就找借口这是别人的过错,这是环境的不利。成功时,往往内归因;挫折时,往往外归因。
另外,在职场,一定要内心强大到混蛋的地步。因为,中国的政治与商业圈都残酷得令人窒息,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私企民营公司,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房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高的,从来没有一个时刻,买房对于绝大多数个体,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尽管回头看,大家都会觉得,过去的房价真便宜啊,简直遍地黄金,简直送钱。但时至昨日,有多少人当时觉得便宜?
本质上,这不是高或低的问题。而是,看待房价上涨,必有其合理的因素,而不是一言以蔽之这是政府在炒作。找到房价涨跌背后的线索,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因素的驱动。这些因素,分别在过去那些年,有过怎样的变化与波动,并且体现在房价上,又是如何的相关性。从而厘清房价的核心驱动,找到关键链。把这些关键因素,放置在当下及未来,分析其可能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的逻辑,估测未来房价的变化。这才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
关于房价,很多人会说“存在即合理”,其实黑格尔的这句话一直在被误读,“存在”一定有原因,但未必就“合情合理”。有的区域房价暴涨,一定有理由,但这个理由是不是就合理,是不是一种必然性?当然,也未必。以前有一天,南京市场上的盐被疯抢,一时昂贵,这种疯抢,注定短暂。第二天,疯狂的情绪销声匿迹,反倒成为一个笑柄。
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正常时间能顺利毕业的比例都不算高,即使到凌晨,有些教室和图书馆灯火通明。中国的大学往往是严进宽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了就过了,好像完成一个历史的使命,跟父母、老师结清了任务,大学变成了一场身心放松的过程。
毕业后在城市工作,不仅不是学习的终点,恰恰相反,才刚刚是学习的起点。只不过这种学习,不是表现为规规矩矩坐在教室听讲,而是以一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在社会里模仿着、反思着、学习着。
学会在城市里生存以至于生活,学会对自己进行赋值,这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面对这样一场重要的足以改变人生的学习,很多人却还不清楚不知道,随随便便的生活,若无其事的晃荡。
有次,参加一个小范围的知识分享会,一位刚毕业一两年的90后,告诉我,在初中时,他就对房产很感兴趣,骑着自行车,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探索、观察、认知理解,并且画了很多详尽的区位图,笔笔都是城市流动的印迹,从澳洲留学回来,继续做着金融方面的工作,资产增值不菲。并且,每次有学习和讲座的机会,都不放过,渴望智识的碰撞交流。可见,在残酷竞争的城市中,他跑步着,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
今天,南京又拍了几块地,踩线走的艺术,符合前面我对南京拍地的政策解读,《南京:土地限价,温柔一刀》。地价,是城市建设与商业文明对于一片土地的赋值;而人的能力,则是这个人不断学习对于自身的一种赋值,随着学习价值的提升,这个人的价值也在提升。
肆 年轻人如何买房
上次,李子墨跟我说,某地产公司董事长建议城市里的年轻人,买房要靠单位近,哪怕房子破点老点,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干工作、干事业。
我不赞成这位董事长的建议。
南京城的规模并不算大,城市建设并非是简单粗暴的“摊大饼”方式,而是新城模式,这种有规划、有计划的城建体系,非常具备优势。以GDP而言,南京经济排名全国第十一;以地铁里程数而言,南京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京沪广,超过深圳,更远超杭州。
地铁与快速通道的覆盖,极大的缓解了城市拥堵状况。以南京这种级别的城市,拥堵排名全国第二十六,相当优秀。
新城,副中心,其实与区域经济、通勤时间极相关,而不是单纯的离新街口多近多远。因此,南京的郊区化非常成功,这就导致两个现象。
(1) 主城的房子,老破旧,非学区,房价往往不涨或涨幅不大;
(2) 郊区的新盘,如果附近有地铁,有市民配套及名校分校,房价上涨较大。
因此,南京年轻人的首套房,一定要选择在风口,在全新规划的新城区,总之,就是选择升值潜力最大的楼盘,而不是贪图主城所谓的方便,反正不过是地铁几站路,通勤时间并不吓人。
首套房,是年轻人的台阶,是未来换取更好房子的一个筹码,这个筹码的意义绝非寻常。 一旦选错了标的物,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挫败感,还有资产的滑坡,拉大了与更好区域更好房子的价差,在未来,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不仅是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种减损,更是对人生的嘲笑。
在首套房的选择上,考虑地铁、学区、周边配套及产业情况,综合做好评估。因为年轻人,往往没有婚姻或生育经验,对于教育的理解,觉得无所谓,其实不然,对于土地,教育赋值的权重非常之大,即使你没有孩子,你也得考虑有孩子的家庭,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个房子和学区的因素。
另外,年轻人距离单位近,生活方便,但省下来的时间就一定好好工作?还是像老王那样,工作累得半死,回家就如土委地,瘫倒在床?一头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如果一个年轻人,勤奋努力,住在郊区也无法阻挡他的崛起,与远近无关。
总之,基于保值与升值考虑,不能任性地按照自己的喜欢去买房,而应该考虑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他们对于户型的讲究,对于楼栋与楼层的偏好,对于装修细节的把握等。爱情也是一样,很多年轻人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表达爱,还委屈的抱怨得不到对方相应的反馈,这当然不对,所谓爱,就是用对方能接受、理解和喜欢的方式去爱对方。这里面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深刻的用心与专注的理解。
伍 资本收入
一个人,有两种收入结构,一是工资收入,二是资本收入。在过去,对于普通人,收入基本上就是发工资,资本收入几乎为0。而现在,呈现出来的趋势,就是资本收入越来越占主导性地位。在南京,一个年轻人,月收入1万,年收入12万,至少不算很差。其实不过相当于200万的6%理财。而这个人,货币价值,是不是等同于200万人民币(不考虑按月结算因素)?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事实,至少从静态上,是符合的。
(1)扑腾一年,收入12万,只相当于200万,做个6%理财。何况,前者还建立在不吃不喝不消费的基础上,而后者,无任何其他成本;
(2)和府奥园39平小房,朋友刚以3600元/月租出去,相当于4.32万/年,而2015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两者几乎等同。
看过一个人的生涯量化测算,取30年。
假设一个年轻人:
1、白手起家,初始资产为零;
2、第一年收入 10 万元,支出 7 万元;
3、年收入增长率 10%,支出增长率 5%;
4、年投资收益率 10%。
随着时间增长,资本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收入。
(1)一个人,无论贫或富,如果只是单纯的拿着工资收入,相当于一条腿走路;善于投资和理财的人,相当于两条腿走路。显而易见,几十年过后,谁是王老,谁是老王;
(2)富二代或官二代,因为他们的初始资金并不为0,如果再懂得投资,有很多机会,那么,的确有明显优势。在这过程中,初始化资产的多少,比收入增长更可观;
(3)对于平民子弟,种种受限,年收入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和初始化资产,三项指标大概率的全面落后于富二代或官二代;
(4)年收入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和初始化资产三项指标,唯有投资收益率这一项指标是动态的,也是有可能逆袭的。在投资领域,一个人5000万资金,他所求的,更多在于资产的配置与绝对收益率,强调所谓的债性;而一个人,资金50万,那就必须追求更高收益率,强调所谓的股性。这就是:小资金博大,而大资金求稳。
以房市而论,最近有专家在鼓吹句容宝华(所谓仙林东)楼盘,赌的是句容并入南京。什么人会买?以投资而言,当然只有赌徒。2012年曾有一波仙林东和南京都市圈概念,轰轰烈烈,然后套牢于高位。其实,原初动力不过是南京限购限贷,资金没法去,只能推高附近的都市圈楼盘,然后失败。而这一次,豪赌南京句容合并,不确定性大,拭目以待。
陆 阶层固化趋势
我们都喜欢看灰姑娘和王子有一腿的故事,喜欢看屌丝逆袭的传奇,因为充满了戏剧化。人生也是如此,投资也是如此。
但目前,资本的力量通过社会政治、文化与商业秩序已经得以固化,强于收入、智力因素,教育是一个微妙的不确定性点,中产家庭的焦虑在于父母技艺精湛、专业精深,但未必一定能通过遗传和教育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得到传承,但资本和金钱是百分百传承,并体现出压倒性优势。
高层信息的分享与解读、智囊智力因素的深度参与、资本本身的力量,无论哪一项,对平民子弟,都是居高临下的碾压。
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亦如是。英国政府社会流动和贫困儿童委员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工人家庭的求职者无法晋升到理想职位,或无法加入顶级公司,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公司的“上流程度测试”。此外,高级岗位的在职者多毕业于私立中学,出身中产阶层家庭以上,岗位的阶层固化显现,英国的社会流动性进一步放缓。
商业、政治等部门“极度精英化”。在英国,只有7%和4%的学生上得起私立中学和精英学校,全社会约90%的学生接受的是公立中学教育。委员会主席艾伦·米尔本表示,“这项调查表明,来自工人家庭的年轻人正被系统性地排斥在这些顶层工作之外”。
社会固化是趋势,尽管如此,城市的光怪陆离与跌宕起伏,依然透露着一些机会。迈克尔在《精英崇拜的兴起》一书中称:“当今社会,不论一个人的身世如何卑微,他都清楚自己的生活充满无限机遇……”
其实,平民子弟若想逆袭,想财务自由,想体面、尊严且富裕的生活。
办法一:用巨大的不确定性来换取资产的升值空间。高风险,高收益。成功,固然上升了一小层,而失败,则粉身碎骨。因此,这甚至都不能算一个办法,不适用每个人,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在当下及未来,弯道超车的难度极大。
年轻人,切实能做到的,无非是保值诉求,避免资产被洗劫,跟上时代的步伐。
办法二:学习。学会认知人和世界,掌握技能,充实自己。无法被时代洗劫的,只剩下我们的大脑,一个关键点,学习是最大的杠杆,比房产投资更甚,甚至1:100,这是唯一能撬动世界的力量。也许会非常大,超出我们自己的预料,释放出夺目光辉。
一个人在职场,要么忍,要么滚。而创业成功概率很低,但在具体个体身上却能百分之百。世道不好,资本的金字塔罅隙露出的破绽才略微放大,这是机会,稍纵即逝。
人生,并不长,短得好像一阵风,疏忽而过,尤其在城市里,有价值有意义的日子,才值得一过。否则,虚掷的岁月,等老了,恨不得把这段日子打上马赛克。
你还年轻? 呵呵,你很快就会老的。
阳光∣CEC圈层
搜索“inger0412”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
原创声明
本公众号为独立原创观点平台,转载需申请,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