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调控阴影下的南京丨阳光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氢弹的原料是什么?
阿尔钦是美国兰德公司的经济学家,二战结束后,人们在猜测氢弹的原料是什么。
后来,阿尔钦查阅了稀有金属制造商的股票价格,发现有一家公司的股价,在短短4个月内,从2美元飙到了13美元。阿尔钦随即写了一篇题为《股市露天机》的文章,在兰德公司内部流传,但两天后即被上级没收。
2个月后,氢弹试爆,他文章中的猜测得到印证。
现在,7月15日,南京楼市,如同今天的天气,乌云密布,傍晚的暴雨把人心浇得透凉。满城都是阿尔钦,预测的不是氢弹,是调控,据说还是认房认贷的史上最严调控,影响力并不比氢弹小。但源头不是阿尔钦式独到的细微分析,而是来源于政府的会议内幕与一张神秘的微信群聊图。
那么,南京史上严厉的调控,会不会来?力度如何?影响到哪些人?
我们把房地产/土地理解为一艘船,地方政府相当于船长,把城市未来的美好规划暗示给开发商,也就是大副等船员,所谓美好的彼岸,所谓诗与远方。
慢慢的,船员们鼓足劲,背后的钱袋子银行也添火加油,船行渐速,局面越发豁然开朗,大家看得也欣喜,纷纷上船,人越来越多,大副等见之,提高了船票价格。大家眼见得船票价格越来越贵,更多人涌来,花费更大的价格上船。远处,朦朦胧胧,依稀透着彼岸繁华盛景,近处,人声鼎沸,还有船票继续上涨的传言。甚至,船长又开始暗示,为了保护海洋,红线云云,船票的数量是有限的,是特定供应的。这样,加剧了船员的惜售心理,又加剧了所有人把船票理解为硬通货的全民认知。
等到了有一天,船长发现,大家开始抱怨,说船票太贵,影响了生活。毕竟人是要生活的,把所有的家当甚至未来透支在船票里,合理性何在?民怨沸腾。同时,船员们也开始嘀咕,船票卖得过快,但建船的代价却越来越高。何况,船长为了安抚民意,开始对船票限价了,这时,跟政府关系好的、跟船员关系好的,开始纷纷买被限价而有价值的船票。
抢不到船票的,焦灼的心态让脸都开始变形,汪洋之海,浩浩荡荡,然而一艘艘船,却空留下自己,这种被未来和趋势抛弃、无法参与的惶恐感一下把人心揪起来。
那么很简单,调控就是暂停,关闭船的动力系统甚至导航系统,任由漂浮,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船和人都懵了,狂热的氛围迅速冷却,因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动力。有能力想上船的,上不了船。而没能力上船的,也还是上不了船。
某种意义上,这属于自杀行为,不到万不得已,船长绝不使出,因为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在浩瀚的海洋,有暗礁,有系统性的灾害天气。哪搜船先关闭系统,哪搜船就落后。彼此观望,有时也面面相觑。
用时间来慢慢消化全民情绪,用时间来消化高船票。其间的推手是货币,一直保持着放水姿态。十年前,资产1百万几乎是天文数字,现在1百万,虽然不少,但也没什么感觉了。
一旦,动力重新加载,导航加载。船长带领一帮船员,各就各位,抖落灰尘,重新上路。这又意味着,大多数人都在沉睡中,只有一小撮敏感清醒者,发现船长与船员们的异动,立刻也起身。船以大多数人都未知的速度前行,向着远方。
也许又是一次轮回,又是套路。有的人,在贪婪中恐惧,在恐惧中渐渐贪婪。当然,大众依然是羊群,在贪婪时更贪婪,在恐惧时更恐惧。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房地产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从土地供应到物价审批,到房贷利率,再到城建投资、地铁建设、学区划分,哪一项因素不是政府控制?
地产公司其实是系统集成商,要素的集中,将面粉做成面包并销售出去,不同的地产商,对于成本、花样、销售的策略是不同的。但开发商并不决定土地和地段的价值,操作空间相对有限。
有时,要思考政府的动机,一个卖面粉的,怎么会真心实意的打压面包价?
但同时,地方政府负责卖地、城市化,现在又多了一项职责,在中央的不怒而威之下,胆战心惊,也有了点自我阉割的意味,即各地政府面对上涨的房价,在安抚性调控政策和地价房价双限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前提下,严厉调控成为一种可能性。
合肥、厦门、苏州,如此。而南京,亦如此。
其实,从开发商与政府的得利角度来看调控的可能性,更具本质说服力。
楼盘 | 地价(元/平方米) | 房价(元/平方面) |
金地湖城艺境 | 7863 | 25000 |
五矿崇文金城 | 10721 | 35000 |
保利西江月 | 7005 | 28000 |
复地宴南都 | 6335 | 32000 |
升龙公园道 | 12094 | 39000 |
这组数据,选择了南京各区域的代表性楼盘,也是综合了最近几年的拿地与此时的销售情况。像华新城,拿地是许多年前,地价不具比较意义。像龙湖江宁,刚拿地,刚销售,也不具比较意义。
这个表格,其实惊心动魄,因为这代表着城市与土地的价值,也意味着得利方归属,比如五矿,2013年拿地,地价1万出头,2014年售价2.3万左右,2015年售价2.3万~3万,而到了2016年5月,售价3.5万,依然供不应求。
这个时候,五矿才明白,它的问题不是卖得好不好,而是之前卖得太快。
而这个时候,政府也逐渐明白,在现有市场氛围中,地价不过1万,售价过3.5万,吃掉利润大头的是开发商,而不是政府,也不是今年更高价拿地的葛洲坝电建金茂们。
那么,政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继续吃利润的大头,也为了保护今年的地王们,保证未来收益,降低市场热度、打压现有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将成为最隐秘的心理冲动。
当然,这也是最“理性”的行为。
具体的反应,取决于此最隐秘的心理与台面上的话术节奏,比如考虑到民怨,但根本的临界点,在于中央的态度,或者说,在于地方政府对中央态度的揣摩。
严不严厉,取决于地方政府对于大势的判断,如果把握得当,那么调控只是选择性调控,即针对投机者,无碍于刚需。如果地方政府自忖失去某种把握力,调控必将是雷霆万钧,杀伤力无穷,不仅改善者的道路被终结,连刚需的正常买房或房产置换都将受到影响。
而后者,无疑,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悲剧。市场上,没有一个得利者。
高房价,引起民怨沸腾,几乎不用赘言。
民声层面,房价永远是贵的,永远是超越收入的。
媒体层面,房价几乎演变成“道德倾向”,但凡痛斥房价的文章,酣畅淋漓,受众愉悦。
政府层面,永远充当救世主。房价低了,有救市冲动,房价高了,则痛下调控杀手。
楼市,就像是政府制造的一块海绵,吸收着超发货币之水,避免恶性通胀,又解决城市化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
(1) 卖地──城市化──房价上涨──卖地──城市化──房价──上涨 ……
(2) 调控──不调控──调控──不调控──调控──不调控──调控……
(3) 房价跌──百姓苦──房价涨──百姓苦──房价跌──百姓苦……
从2010年到2015年,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在扩容,个人收入也在提升。城市、个人收入、房价,三者的进程相似,但程度相异。很明显,5年前的南京,与现在的南京也是天差地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逊色于城市与房价的发展,这也与普遍感知相同。
年代 | 南京GDP (亿元)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 房价 (万元) |
2010 | 5010 | 2.8 | 1.2 |
2015 | 9720 | 4.6 | 2.2 |
涨幅 | 94% | 64% | 83% |
在2015年,经过新的一轮房价大涨、城市分化及财富效应之后,无论是认同还是反对,房产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资产,而这样的资产,家庭财富的数字是200万还是500万抑或1000万、2000万,看起来轻飘飘,甚至充满着黑色幽默,其实并不虚幻。
今年,孩子的教育问题,南京很多人会考虑留学,相对不错的专业,英美好的大学,一年三四十万、五十万的费用,价格昂贵,当然也不是不能承受,本科学习和硕博学习生活总费用,南京一套房可以覆盖。
这时,城市的房产体现出优势,而且非常巨大。倘若在三四线城市或农村,面临这样的留学费用,很可能,本就不会成为一种选择。对于这样家庭的孩子,无疑丧失了一种可能性。
什么是自由?自由意味着可以做很多事,拥有很多的选择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不想做什么事,就可以有底气不去做。如果一个年轻人,没什么资产/房产,居无所安,在专业和技术上又无突出的能力,人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哪里?也只能苟且,其实内心暗暗期许着,现在的苟且,为的是将来的诗与远方。
无论是子女的教育,还是自身的自由,资产是一个人/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力量,具备者,自然从容,风轻云淡,而不具备者,尽管可以以避世的态度笑看风云,然而笑容的背后却是牙关紧咬,风云的背后也是阴影重重。
过去,房价上涨,大多数人觉得难堪、难受。房价下跌,大多数人拍手叫好。而如今,房价上涨或下跌,多数人的心理可能会趋于复杂纠结,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光脚。房价下跌,城市受损,多数人的资产也在做减值。
那么,政府的调控,精确点,也许波及的范围就更合适,不至于伤及刚需、改善家庭。无论如何,粗鲁的行政干扰,总归是对市场的损害,在一次次修复的过程中,“报复性上涨”将成为对行政损害的直接反应。
这在过去已经应验了,而且不止一次,接下来呢?
今天,法国又一次遭受到恐怖袭击,悲情上演,让我们感觉到生活在这里的岁月静好,虽然有着种种焦虑和不安,但终究在生着活着。由此,也能理解很多人在去年和今年不顾一切的选择更好的房子,惊艳的大平层,精装修房,绿树环绕的洋房,郊区美轮美奂的别墅,都成为多数人不约而同的选择。这种现象,既是资金的恐慌与避险,也是人心在日益动荡世界里的真实反应,未来的经济是迷雾般的叵测,未来的世界也是危机四伏,把每一个当下的日子过得美好,让生活像被熨斗烫过似的舒服平整,这就是我们的岁月。
阳光∣CEC圈层
搜索“inger0412”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
原创声明
本公众号为独立原创观点平台,转载需申请,并注明出处!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留言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