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控,风暴前夕……丨阳光

2016-07-27 阳光 CEC圈层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这几天,南京城的阳光成为过街老鼠,人人淌汗,骂骂咧咧。天空白得发亮,被炙烤得都快冒烟了,之前的南京,一直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影中,几乎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最后的裁决,政府像一个终极大佬,负手而立,形成巨大的身影,谁也看不清背后的手上,拿着是什么。


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屏息凝视,只看到政府的手在慢慢滑动 ……

 

壹  调控传闻


从昨天开始,消息如骤雨般密集,越来越多的消息在询问,限贷传闻是不是真的,甚至银行的朋友也开始打听,限贷如属实,对接下来的房市影响如何?持续如何?买房人更焦虑,现在还能不能买了?买哪里?政府怎么不直接点,给个痛快?


传闻的排列如下:

(一)“接人行自律机制紧急通知,7月26日(今日)下午4点,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裙楼二楼西会议室,召开关于南京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的工作会,请各成员单位派个贷部门负责人一名,准时参会!”


(二)调控版本一

1、首套房首付比例35%

2、二套房首付比例50%

3、三套房停贷

4、征信系统显示已结清二套以上也算二套房,具体细则稍后补充(仅限南京市区)

(三)调控版本二

 

(四)部分开发商催促客户办理贷款

 


贰  地产圈传播方式的进化


这次调控传言,短短几小时,通过微信、微博、QQ群、微信群,便尽人皆知。到了晚上,微信公众平台再一传播,影响力更是扩大,这与过去的信息获取方式截然不同。


之前是读报纸、看电视、浏览网页,现在更多的依赖于手机,手机是唯一跟随着人移动的载体,即移动互联网。在我身边,已经没什么人再有兴致去看纸媒和网页信息,取而代之的是手机阅读与交流,也就是微博和微信。每个人的手机,不仅是通信方式,更是信息发布与传播的节点。


几年前,内幕消息、小道消息,往往是极少数人的“福利”。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贴身传播,任何小道消息,在极短时间内都成为大路货消息。


去年,在江北新区审批通过后,雅居乐滨江国际特价销售,价格创下区域谷底,短短一天,人潮汹涌,好点的楼层与户型便一售而空,其实也不过通知了部分客户,然而信息如同石子投湖,信息的涟漪扩大到极致。


前段时间,佳兆业开盘,千人哄抢,销售地点秘而不宣,然而短短几分钟,潜藏的地点就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一点点被揭露出来,原本售楼处正在焦灼的人们一哄而去,导致特警也出动护航。


地产圈的消息越来越泛滥,同质化,标题党化,好像一大盘味精,经过短时间的炒作后,加速了心理预期,敏感度也下降。比如一个利差消息,如果之前经过酝酿,等到消息出来,反倒是“利空出尽”之感。

 


叁  信息价值


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价值在下降,在坊间,机会也渐渐不会是机会。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黑幕,即政府的公权力,越来越成为隐秘的价值链。


谁能玩转南京的房地产市场?


不是嗅觉灵敏、眼光独到、技术超绝的高手或专家,而是政府身影后的权贵集团。


谁都知道华润国际2.2万/平的单价简直是送钱,谁都知道朗诗7号楼的吊诡,谁都知道河西南、江心洲、鼓楼滨江与江北新区核心区的板块价值,然而,有什么意义呢?


看得到,买不到,大多数都是陪跑。


媒体传播的进化,对于地产圈影响很大,这个影响会慢慢显现出来。资讯重要,但资讯的价值却在降低。对资讯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读,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并指明趋势与格局,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一个买房人,没用的是消息,有用的才是信息。

 

肆  南京传闻中的调控解读


再回到调控信息与传言本身,据多方了解,政府相关的讨论属实,但尚未审批通过。如之前所述,调控的细则未出。从传言上看,首付的比例与之前相比,仅提高5%,温柔的调控,安抚性成分居多,比如一套300万房,首付提高了15万,并不会降低多少购房需求,仅会让小部分人犹豫。


但微妙的因素是已结清三套房的,就停贷,这就把之前相对频繁买卖房的家庭给限制住了,或者说,这个调控的因素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提高了购房成本,导致投资效率降低,打击了最近一年房产的财富效应,直接亮灯房产买卖的老司机。虽然对于资深老司机,这种调控也是可以破的。


此次传闻中的调控,力度不大,强度不硬,透露出南京市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不想过火,但也不想不火。江北新区、河西南、大校机场、燕子矶、鼓楼滨江、仙林湖等区域,全新规划,白纸书写,这是南京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拓城运动,徐徐拉开帷幕,如果房地产歇火,戛然而止,这座长三角的“特大城市”,勃起了一半,如何进行下去?


对于买房人,买一套房,首付款是现金。对于政府,住宅市场就好像首付款,必须到位,才能撬动整个区域的建设。若缺少首付款,政府对城市的操盘,也就没底气了。


这就意味着,调控终究是一种短期的行为,人为扭曲市场,强行改变预期,无论其方式是温柔的,深远的,还是强硬的,鱼死网破的,在某个时刻开始,也必将在某个时刻结束。

 


伍  上海地王,继续疯狂


7月27日,今天,上海的土地拍卖“逆天疯狂”还在继续,一宗近郊环的祝桥镇G-10地块吸引了23家房企竞拍,最终金地以88亿元摘得该地块,溢价率高达286%,楼板价为33023元/平方米,扣除配套等,实际楼板价达到41318元/平方米,未来保本售价或奔6万元。

的确,这个消息很震撼。在销售市场已经疲态略显的现在,买房人都有些狐疑犹豫之际,房地产开发商依然疯狂,上海这块偏僻之地拍出天价,似乎在提示着人们未来的预期。当然,地王是一剂春药,可当如此多的开发商持续服用,且酣畅淋漓,简直当保健药常规服用。这种现象也很诡异。


合理的解释,就是:

(1)央企和民企都在赌,货币放水还是大概率,货币的贬值也是大概率,钱在未来更不值钱。何况房地产还是目前最适合的货币蓄水池,其他如股市等,承担不了这个功能,那么,大量的资金都不傻,都有眼睛,投在哪里?答案不言而喻;


(2)另外,大家都看到最大的趋势,中国的中心城市化时代快要到来了,超级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的经济点二三四线城市就像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一样,要么凭借一点特色上升到超中产序列,要么索性堕入平民阶层,沦为中心城市的附庸——美其名曰都市圈的一部分。



陆  学区房


有位朋友在微信上咨询学区房,5万的银城小学学区房还是4万多的芳草园小学学区房,前者多个汇文初中学区,但单价贵6K/平。今天一直在纠结、犹豫、忐忑,前一刻,跺跺脚,准备买银小,后一刻,又跺跺脚,还是考虑芳小,思虑处于摇荡中。


发给他一系列曾写过的学区房、南京教育的文章,对方看了半天,然后跟我说,今晚还是去签芳小的买房合同,不管南京的房产调控如何,温柔或严厉,孩子只有一个,成长和教育也只有一次,这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与未来投资。


关于这点,他倒不纠结。又过了会儿,他发来一张截图,我看完笑了,今天7月27日,不宜“置产”

所以,买房也要不忘初心,回归真实的需求,只有有真实需求价值的房子,才是有意义的。一套房,自己都嫌弃,住又住不了,学区又没有,只剩一个空虚的概念在支撑着,虚无缥缈的附着在某些高价值区域旁边,这种房,就不要碰了。

来自阳光地产讲座PPT


另外一种房,体量不大,比如100万、200万,如果没有切实的居住或学区需求,在调控的时代,也没什么意义。谁会莫名其妙浪费宝贵的贷款资格,去买这样无价值的小体量房?


所以,调控的预期哪怕接下来落地,对于有价值意义的好房,比如好区域好品质或一线好学区的,该买还是买;对于无厘头的科幻楼盘或丧心病狂的营销楼盘,还是挥挥手罢了。据说很多人都在挖掘公寓价值,然而,你觉得百八十万的小公寓投资,对于中产家庭有意义吗?

此时,政府的巨大身影,似在南京城上空,笼罩得严严实实,令人烦闷。毕竟这是一座体制色彩很浓郁的城市,政府的基调决定了这座城的秉性与走向。此刻,所有人,包括开发商、买房人,都在屏息凝视,都在等待,手心都出汗了。


调控,就像一场风暴,要么,就干脆点吧!



悦读推荐

白发苍苍的未来,我们住在哪里?

学区房是中产阶级最后的堡垒

山雨欲来风满楼,调控阴影下的南京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解读

乱象丛生,所有人都在等待某种宣判

南京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从银城东苑到西堤国际——城东的忧伤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留言和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