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房市笔记 | 阳光
关注 城市流动的方向
倾听 城市心跳的声音
命运是洗牌的机会,但玩牌的还是我们自己。
刚刚,杭州调控升级,对外地人是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并暂停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也不奇怪,前天的文章《W先生:其实,我当年是摇到号的》中,就提到了杭州楼市之疯狂,“杭州德信·海德公园,参观样板间的人群已经排队”,杭州冒头了,也就被调了。
对于调控,这是上车的机会,但并非一买就大涨的机会。
目前阶段,中央在提“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要深刻领会说出来的意思和没说出来的意思。
房地产的本质是什么?
可以理解为城市化,包括人口、产业、资金的综合因素,短期则是房地产政策与信贷。至于房产税,改变不了方向。关于短期的调控,往往出于:金融系统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某种意义上,调控相当于对投机的保护,相当于泡沫绽开被摁住,部分鸡血的投机客被限制了交易,从而得到“保护”。
其实,泡沫若疯狂到投机的破产,未必是坏事,硬着陆一下,震撼了人心,这是最现实的教育意义,未必不合理。乱象丛生的真正源头乃是对未来的恐惧,从而坠入另一个陷阱:比恐惧更可怕的是掩盖恐惧。
很多人从外地到南京买房,为了把家庭资产锁进财富的保险箱。
同时,也有很多人去其他城市买房,为的是捕捉更大的涨幅。但,一个人口净流出、发展速度不如南京的城市,是绝对不适合长期持有的。
巴菲特说过,如果你不能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一天也不要持有。房产投资也是一样,大体量的资金,还是“守正出奇”更适合,而不是一味“剑走偏锋”。
南京这座城,GDP刚突破万亿,人口增长渐缓,但随着省委“提高南京首位度”指示,有可能迎来新的动力引擎,今年的投资额达到2716亿就是明证。
城市有前景,这是家庭资产保值的最大保障。别看有人把南京说得一无是处,恨不得房价归零才好,但内心无非是期待房价跌到他自己买了然后再涨,才是真正动机。与其说房地产绑架中国,不如说,在资产化时代,是多数人用脚投票选择了房地产作为财富之锚。
如今在中国,房产具备增值属性的也不过就十来个城市,无非京沪广深+各区域的中心城市,这个中心不是旅游中心,也不是地理中心,而是政治经济中心。这十来个城市构成了未来中国房地产的核心,其他几百个城市,房地产可能回归到“居住属性”。
越是鼓励你去买的,各种优惠和引诱,鲜艳的宣传单和花里胡哨介绍,越是要谨慎;而限购的城市、秘而不宣的楼盘,往往才是价值真章。
一线城市: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供地。房价最安全。
二线城市:供地适当增加,成为未来房地产的主战场。房价相对安全。
三四线城市:优质人口被大城市虹吸,产业单薄。房子,仅仅是用来住的。
城市内部,怎么选板块?
老城和新城,各有味道,贪念主城的经典与繁华,但主城新房逐渐豪宅化,非寻常家庭能安居。新城区的新房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整体性的规划,规整的道路与小区,地铁交通的便捷,让“郊区化”成为现实,而一切尚未落地,房价暂时不突出,这就是升值空间的可能。
各区的GDP是一个指标,但不是全部。
关键要看产业类型。好比南京江宁、栖霞的经济体量高,但多为园区经济、制造业经济,体积可观而含金量不高,只是生产因素的聚集,不是智力、资金的中心,这就无形中竖立了房价天花板。但对于中低房价,有着绝对的支撑。
而建邺奥体,经济体量简直小弟弟,但却是全市乃至全省的体育文化艺术、金融/服务业的总部经济区,含金量颇高,形成了高端改善区域。
城市的高价板块,往往围绕:
(一)政治中心。省府、市府,无疑是最核心的,资源长眼睛,肯定围绕。好比之前合肥的政务区与滨湖区,房价上涨得令人瞠目结舌。不要忘了,学校资源往往也是跟着政府走的;
(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金融是行业之王,与其他行业发生最本质的关联,普遍高压、高薪、快节奏,收入保证了购买力,较高的品位提供了优质好房的购买意识。科技中心也是高收入人群的聚集区。美国房价两大高地,曼哈顿和硅谷。南京软件大道的码农把雨花的普通楼盘推高到近4万/平,非购买力强大不足以解释。
但高价板块,并非意味着是涨幅最大。那,什么房容易涨幅大?
(一)远郊低价房。平时灰头土脸,房价不惊人,默默无闻。但一旦有整体规划通过或地铁开通或其他重大利好消息,房价节节攀高;
(二)学区房。不是指一线学区房,而是指新城区新板块的名校分校或与名校合并的弱校学区,有时政府会发红包,比如之前的树人落地下关划学区,南师附小与珠江路小学的合并,凤凰街小学挂芳小分校,之前的苏宁睿城搞定科睿小学与汇文初中,房价飙升。
总结一下,城市的高价房往往集中在政府或金融中心/科技中心。而涨幅大的房,往往是远郊的“灰姑娘变公主”楼盘和学区质变的楼盘。
什么区域对应什么定位。
刚需板块就不要装逼买大户型。而高端板块,面积则是大大益善。好的楼栋与户型,住得更舒坦,二手的流动性也更好。
面积及对应人群:
90平米以下(小户型) 首套刚需
90-140平米(中小户型) 首次改善需求
140-200平米(中大户型) 多次改善需求
200平米以上(大户型) 享受需求
一般而言,家庭的总收入越来越高,换房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房子是越买越好。
南京中产需要几套房?一般而言,答案是三套:
(1)改善板块4房的大平层;
(2)学区房1套;
(3)远郊投资房1套。
因为在南京,很难有一个楼盘同时满足升值空间最大、学区最好、住得最舒服。
普通家庭遵循:先自住需求、再学区需求,最后是投资性需求。从需求出发置业,顺其自然,这也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和需要。
总之:不要在脱贫的阶段玩脱单,不要在激情的年龄玩素简,老来生子是喜,老来才买房是悲。
加“南京城记”主编阳光(inger2017)
交流我们的房产、城市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