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说你也喜欢经济学

赞赏Scalers 持续力 2022-08-11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2 年开放报名,参见《打破小透明——S成长会2022报名须知》

 

Scalers点评:

从2021年7月5日起,我们社群开始经济学专题读书,截止9月30日,我们完成阅读。我们读了《经济学原理》(包含微观和宏观)、《经济思想史》和《解读中国经济》。这是我们社群小伙伴对这三本书的风格评价,以及遇到周围的伙伴对自己说“我喜欢经济学”的时候,想对他们说的话。有很多人都写得很好,限于篇幅,从中摘选一点点。今天是最后一篇关于经济学读书反馈的推文,本月中旬即将发布明年读书活动的主题,欢迎大家来共读。


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专题读书活动启动





相关文章:

持续阅读经济学,我们收获了哪些启发?

读经济学带给我们的观点改变

 经济学给我的启发

《经济思想史》给我的启发

读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们有什么收获?

读完《经济思想史》,我们收获了什么




01

针对我们读的三本书

(曼昆的两本书算一套),

请分别点评一下风格。


@[1队][S544]火花-上海

《经济学原理》结构清晰,知识点密集,框架完整,穿插各种案例,比较通俗易懂,有助于理解基本概念、原理、模型,让我们对经济学有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

《经济思想史》展现了经济各学派的发展、演进脉络。大师们的思想深奥而厚重,观点的演变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和思想的延续,相互交织,不断碰撞,虽然理论有点碎,有时理不清,语言也有一点晦涩,但不妨碍大牛们闪耀的光辉指引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越是经典的书本信息量越大,需要投入的专注力和脑力越多,以且行且挣扎的姿态完成目标,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鼓励。

《解读中国经济》是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中国经济现象,并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提供解决途径的学以致用的书籍,它以中国为案例,聚焦新时代关键问题,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析了各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或经济政策背后的原因,是一本真正理解中国经济,值得多读的优秀著作。

 


@[1队[S520]粉嘟嘟-成都

《经济学原理》

从基本原理出发,对不同知识点进行阐述,并且举例说明,最后总结和复习,并且留有习题。《经济学原理》的风格像基础的必修教科书。

《经济思想史》

按照经济思想的时间序列表,通过介绍不同学派、不同代表人物的故事,来展开对历史的描述,并且有复习和讨论引导我们扩展知识,将不同的知识串联起来。《经济思想史》像一本学派和人物传记。

《解读中国经济》

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历史中的关键时期的关键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思考。感觉像是结合了历史的事例,分析其中的经济学知识,并且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了解答。这本书像是一份答卷,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4队][游学]Rae-宜昌

《经济学原理》

作为风靡全球的经济学课本,《经济学原理》单刀直入,简洁明快。把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分微观和宏观两条线索呈现,以图表阐释原理、用实例剖析理论,读完后脑海里会有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可堪入门。但如S所说,“我们看曼昆就像在看曼昆套餐。”里面的思想都是摆盘漂亮的成品,看过后需要一些有深度有差异的观点的启发。

《经济思想史》

读《经济思想史》的过程就像看着经济学这颗幼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每个重要的经济学家都会生发出一枝独特的枝丫,有些枝丫你追我赶,有些枝丫相互缠绕,还有些枝丫各生一端。经济思想的生发过程复杂多变,学派也各有所长,读完后虽觉繁杂,却像是给前一本书的骨架添上了血肉。也像是去弄清了曼昆教材这份“佳肴”里食材的来龙去脉,品读起来有一种厚重感,使读者对某些经济学思想理解得更透彻了。

《解读中国经济》

它全然是一本专著了。与思想史的佶屈聱牙相比可以说是入口即化。毕竟说的是身边的经济,讲的是我国的历史,有理有据、有详有略的论述加之平实的话语和开拓性的理论,激起的是每个中国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4队][S1187]文文-海南

《经济学原理》有点像中规中距的套餐,大概就是这几种类型,基本都归纳整理好了,而且是成体系呈现的。

《经济思想史》有点像火锅,每种调料、配料都有不同的味道和营养,需要自己慢慢品尝。

《解读中国经济》就像在外打拼的人回到家乡吃上久违的家乡菜,是对味蕾的慰藉,也蕴含着家国情怀。


@[5队][S503]欧元-瑞士

《经济学原理》

深入浅出,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解了以理性人为前提的围绕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微观及宏观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以时间与学派为脉络梳理了近百年经济思想的发展,各章结构清晰,涵盖了各经济思想学派时代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解读中国经济》

娓娓道来,语言平易近人,独到分析了前社会中国经济领先及工业革命时期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深层原因,以及中国经济在制度改革后取得的瞩目进展与未来发展的道路。


[5队][S1291]大侠-杭州

《经济学原理》

教材型,语言平实、解释明晰、循循善诱,更多地起到介绍的作用,是非常适合小白入门的一本著作。

《经济思想史》

天书型,可能是因为东西方语法风格的差异,阅读时需要时刻梳理前后的逻辑关系,不然很容易陷入云里雾里,可以成为的“垫桌脚”级别的收藏。

《解读中国经济》

论文型,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系统地论述与说明,字里行间才华洋溢,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真知灼见,更有他对家国、对治学的切身感悟,非常值得一读。

 

@[5队副][S221]蓝色小确幸-苏州

《经济学原理》

这一套书是经久不衰的经济学教材,从经济学十大原理开始,侃侃而谈,贯穿于全书。行文较为简洁缜密,概念解析清楚明了,案例往往与生活相联系,生动丰富,虽然偶尔因为翻译稍有晦涩之处,但总体来说简明扼要,相对其他经济学专业书籍而言,还是易懂的,易读性很强,值得在案头反复翻阅。

《经济思想史》

这本书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回溯,由点到面,由人到时代,历史的大幕缓缓拉开,翻开书,人物栩栩如生,随着书香迎面而来,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有一副非常鲜明的画像,读完这本书像是突然认识了很多老朋友,在其他地方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都会下意识地微笑。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先生的这本书,读起来生动有趣。他的文笔非常好,由于是国人自己写的书,读起来完全没有晦涩的感觉。他的书充满了人文关怀,以及深刻的思考。不疾不徐,一点一点剖析给你看,不讳言,不隐恶,不谥美,冷静客观,深入浅出地分析,只讲务实,只讲民生。他的关于仁的思考,关于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战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5队][游学]张杰-滨州

《经济学原理》

属于简单易懂的教科书,所有原理都讲得非常透彻全面,而且易于理解。费曼将经济学现有的通用理论总结成两本书,并加入很多实际的案例解析,通过例子来解释经济学现象,是经济学入门的必读书。

《经济思想史》

这本书对现代经济学进行了追根溯源,描述了一代代经济思想家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思考。相比于《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更加难读,因为这些思想并不是一个个连贯的思想,而是有很多跳跃和断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理论都有它的时代背景,所以读起来比较费劲。《经济思想史》可以说是对经济思想学习的进阶,可以让你领略到许多大神的思想魅力。

《解读中国经济》

读完这本书,你会更加理解中国,你会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希望,你会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最起码,你会收起之前的一些人云亦云的言论,对这个国家的决策者充满敬畏。


@[6队][S1119]Mikado-伦敦

《经济学原理》

作为一套著名的主流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主要采用了西方学界广为接受的视角来介绍经济学——微观部分以供求关系为主线,而宏观部分则是长期新古典+短期凯恩斯的视角来研究问题。作为教材非常经典和优秀,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这也是后两本书与其互补的原因。

《经济思想史》

这是一本结构清晰、脉络完整、观点相对中立的介绍学科史的专著。从初学者的视角来看,这本书解释了很多现代经济学原理的起源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对思想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有一定考量,有助于理解思潮兴起或衰落背后的原因。

《解读中国经济》

是对中国经济问题解读的集大成者。相比于前两本书来说这本书作者的主观色彩非常浓厚,他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机遇和问题都有着不同于国内主流学界的看法,也有着逻辑严密的推理过程。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本书相比其他两本书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对跨学科知识、方法的应用。作者对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都有涉猎,在解释经济政策时能将其放置在正确的语境当中,主张对现象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点是前两本书没有的视角。


@[11队][S1070]吴风静-北京

首先,这三本书,风格上有一个共性,就是逻辑性都很强,哪怕是翻译得令人很痛苦的《经济思想史》,其内在的理论演化逻辑也是很清晰和严密的,这种逻辑上的美感让人觉得很爽,三本书都是。这大概是经济学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决定的。

《经济学原理》

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前后呼应。这一套书是教材,是一本可以帮助小白把握住当今经济学主流观点的一本入门书,书里面对于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规律,和经济学学科的框架(微观、宏观、前沿)都有整体的把握。从书的整体来看,从第一章的十大原理开始,到最后一章的前沿争论结束,从这个学科中已经确定的基本假设讲起,再一点一点揭示其中的主要规律的推演过程,和争议话题的讨论,由表及里,条分缕析,不仅仅介绍了知识,更多是展示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思路。而且书里提供了大量的图示、模型、案例以及观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光看书的内容还不够,一定要继续做课后的习题,做完之后真的能够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点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和掌握,是继续阅读其他经济学书籍的基础。

《经济思想史》

用人物串联历史,用演进阐述思想。思想的演进历史并不是完全线性的,所以单纯按照时间去描述,容易错漏很多思想理论彼此影响、社会环境互相关联的细节,这本书采取围绕经济学派和经济学家的方式去撰写,纵向以时间为轴,横向以每个学派的主流观点、对谁有利、对后世经济学的贡献等阐述,从整体布局上利于读者去理解相应的内容。而且整个撰写过程围绕具体的人物展开,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重新回到特定的历史时代和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帮助读者去真正理解学术观点最初的来源和发展的方向。这本书除了能帮助我们认识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之外,更像是一个地图或者纲要,我们有了整体的认识之后,还可以按图索骥再去阅读自己更感兴趣的某位学者的专著,去做深入了解。

《解读中国经济》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是一本数据、案例、实践调研翔实,逻辑严密、理论精准、指导性强、针对性强的经济学专业书,真正讲清楚了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快速发展,又将如何保持快速发展的问题,是一本中国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指导手册。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中国经济学家这个群体没有真实的认识,不知道他们牛不牛,也不知道他们牛在哪儿,对于林毅夫也只知道他79年泅渡大陆的故事而已。

读完了这本书,是真的知道林毅夫很牛,在治学态度严谨和理论水平高超之外,林先生体现出很高的战略眼光,从古今、中外的角度,深入去思考中国的发展,提出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理论成果而非照抄西方经验。

这背后体现出林先生身上有真正中国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凸显出林先生心智上的成熟,意志上的坚毅,和几十年持续勤奋的行动,应该成为我们成长和行动的范本。

 


@[11队][S1226]Jenny Lu-上海

《经济学原理》

分成微观和宏观,有大量的经济学概念普及,并通过很多浅显易懂的案例帮助读者去理解,功能性和实用性较强,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用服装风格来比喻的话,曼昆的这套书就好比是有一定设计感的职业装,既充分考虑到了职场环境对正式性的普遍需求,也在细节上展现了一定的个性特征,不会让人感觉过于拘谨。

《经济思想史》

整本书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得很清晰,通过时间线索和人物线索,将经济学思想史进行了完整的展示和系统的梳理,读完后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要真正读懂整本书并不容易,我感觉主要是翻译的问题,有些表述理解起来很绕,让人有种水土不服的感觉。如果用服装来比喻这本书,就好比是在一套西式礼服上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但没有融合得很好,虽然这套礼服的制作工艺、面料等都品质很高级,但在整体视觉上略有瑕疵。

《解读中国经济》

相比较前二套书,林毅夫的这本书简直太友好了。语言通俗易懂,整本书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对发展中的各种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由于自己身处这个经济环境中,所以读来更有亲切感和代入感。如果用服装来比喻,我觉得这本书就好比是一套设计师风格的休闲装,有鲜明个性的设计理念,但同时穿着舒适、让人感到放松。我很喜欢林毅夫的这本书。

 



02

如果有人对你说,

他很喜欢经济学,

你会对他说什么?

 

@[4队][游学]Rae-宜昌

热情是打开知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如果可以系统地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发展史,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读经济热点和消除经济学误区,逐步达到研究经济学问题、碰撞经济学思想的程度,那将是对这份喜欢最好的回报。

 

@[5队副][S1099]朱敏虎-苏州

我一开始也喜欢经济学,但是当我学完《经济学原理》《经济思想史》《解读中国经济》之后,我发现自己不那么喜欢了。因为经济学也是一门科学,有严谨的逻辑推导,还要有数学功底,我自己只能停留在表面,能应用一些经济学原理就不错了。你对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哪一个印象最深刻呀?我们来探讨一下吧!

 

@[5队][S861]卸妆-北京

我会说:“真的呀?你为什么喜欢经济学呀?我觉得经济学好难。” 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能快速鉴别出他是在表达美好的愿望还是一种标榜和炫耀(原谅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觉得多半有一定行动力的人或者对经济学一知半解的人不会用“喜欢”这个词),然后会视他飘在空中的高度,开怼(虽然我也是半桶水,但上S的课久了,别的没学到,犀利的风格倒是学会了一二,而且怼人也可以倒逼我深入学习),当然如果他只是在表达想要学习经济学的美好愿望,我会跟他分享一下S的书单,然后看他有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来支撑他的“喜欢”,如果有,我非常愿意和他交流我的读书心得、探讨我的疑惑,但如果没有,那就各自安好。

 

@[6队][S73]姜姜-延边

那太好了,我最近也才刚刚接触经济学,有许多不太会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交流。不过由于刚入门,所以可能无法讨论很深刻的问题,但是我最近刚接触完《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而且很喜欢,愿意一起试着讨论下我国经济相关的内容。

 

@[7队][S686]Y-妮子-北京

您都读过哪些经济类的专著?比较喜欢哪一个经济学派的思想?经济学学派的各位大佬里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他提出了哪些经典的理论?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就可以有机会做进一步的探讨,遇到了表面上喜欢的人,可以借此机会告诉他们喜欢不是用来说的,还是要真正去读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思想,人总是要权衡决策的,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7队][S481]苏苏-广州

会向TA请教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经济学有什么经典原理,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一下?能不能推荐一两本最喜欢的经济学相关书籍?能不能就中美贸易战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法?

 

@[8队][S422]杨一凡-上海

请分辨出是喜欢经济学的知识,还是喜欢自己喜欢经济学所立的人设。如果是真正喜欢的东西,也需要经过一段“折磨”,但不可否认喜欢会帮助抵过枯燥期。如果只是觉得能够立个人设,倒不必为难自己。

如果是想试探一下对方,可以问问基础的概念或者一些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果能侃侃而谈,说的还多,那是真的感兴趣、很喜欢、有投入。如果卡住了,可能只是想象自己很喜欢经济学,也有可能是有一颗好奇心,然后借机推荐一下《经济学原理》。

 

@[11队][S281]潇潇荷-郑州

我会看和我说喜欢经济学的人是谁。

1、如果是成长会的小伙伴,我会说我也很喜欢。然后共同交流对自己深有启发的知识点、题目和带给自己的改变等等,就其中一些有疑惑的问题还可以拿出来讨论。

2、如果是不太熟悉的陌生人,可以请对方稍微谈论一下他对近期某个事件的看法,来摸底。比如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限电事件。这样就知道对方的大概水平,然后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有可能无法说服对方而陷入争论,也有可能凡尔赛一把。

3、如果是自己比较亲近的朋友,我看到TA也有一些和经济学相关的书,会翻看一下然后俩人一起对照着经济学教材以及思想史去判断其中主要有哪些观点,属于哪些学派,为什么作者在书中会运用这个观点等。

 

@[11队][S1042]明明-杭州

我会先问问对方家乡在哪,家乡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大致看过吗,是什么水平,关于家乡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是怎么样的,是不是了解家乡的发展定位是什么,关于经济发展是怎么描述的,最近有没有比较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是属于帮扶别的地方的经济强县(市),还是需要发展较为落后仍然需要帮扶的县(市)等等,由家乡的话题展开,接着聊聊国家方向的话题。

 

@[9队][S692]Luffy-宁波

1.(装个逼)

哦?我也是,碰巧我刚读过几本经济学的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写得还行,可能翻译上稍有不到位,等有机会我会去读读原版;斯坦李和兰迪写的《经济思想史》就差远了,翻译腔又那么重,就一副没想让人读懂的样子;还有读了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其实吧,就是想表达他的新结构经济学,可是咱们国家也没全部按他的想法来运行经济,算是经济学人的一种态度吧,可读性还挺强。你觉得呢?

2.(服个软)

要是对方都读过这些书,能说出让人信服的见解,甚至发表出语出惊人的观点,比如能侃侃而谈某个经济学理论的演变史,暗示或者揭露我在读书上的不足。我会马上服软,向其讨教,争取把阅读过程的不理解都能在他这里得到解答。

3.(继续嗨)

反之,他要是说不出一二三来,希望我多谈谈经济学。那我就继续装逼,把这几个月所学的展示个遍,全当复习了。难得有人听我吹牛,咱没实际成绩可以吹,还不兴大谈下理论上的成就?

 

@[12队][S527]陈妮-深圳

1、我会先问他以下问题:

你喜欢经济学的什么?你看过经济学的哪几本书?你最喜欢哪个经济学家?你最认可这个经济学家的哪些观点?

如果他都回答出来了,我会认为他是对经济学真正有些研究和学习,会继续和他讨论经济学。

2、如果他没有回答出来,我想对他说:

我之前也说过自己喜欢经济学,但是,在看《经济思想史》时,我非常痛苦,面对那么多经济学家,那么多经济学观点的鸡零狗碎,一度有讨厌经济学的感觉,你也可以去尝试看看,等你看完成长会S老师的经济学书单,你就知道经济学是不是你的真爱。

 

@[3队][游学]Joyce-北京

口头上喜欢没用,了解经济学就要认真读该领域的硬核书籍,看能不能读进去,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能做到,说明就是真的喜欢,如果只是喜欢知识付费导师给你讲的故事案例,对于硬核书籍非常发怵,书根本读不进去,那不是真的喜欢。经济学不是了解几个大众的理论和案例就学习明白的,它有系统化的知识和结构,具体到每个国家,对经济实践又不相同,所以如果真的喜欢,欢迎阅读该领域的经典书籍。读上两到三本,可能你对经济学的认知与之前不一样了,就像我现在一样,不要去看知识付费导师的解读,原汁原味的第一手知识才能揭示经济学理论最本来的样子。

 


03

往期读书反馈

持续阅读经济学,我们收获了哪些启发?

读经济学带给我们的观点改变

读完《经济思想史》,我们收获了什么

读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们有什么收获?

参加“保险学”读书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对准备参加读书活动的新人,你最想说什么? 

读完保险学,终于意识到保险不是骗人的…… 

读完两本“保险学”教材,我们有什么收获? 

三个月读完明史,我们有什么收获?

阅读德鲁克,你最深刻的感触是什么?

读完“管理学”,我们有什么收获与改变?

学好管理学,你一定要看这几本书

《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有什么相通之处?

带社群共读“管理学”,我收到了很多心里话

读完《管理学》教材,我们有什么新认识?

读完《毛泽东选集》,我们有什么收获?

在《市场营销》后,我们又读完了《营销管理》

读完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我们有什么收获?

一个月读完两本营销书,我们有什么收获?

为了让我们多掏钱,有人早已把我们研究透了

读完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我们有什么收获?

读完7本心理学专著,再也没有冲动消费了……

读完认知心理学,我们学会了如何学习

读完《进化心理学》,关于两性关系,我们获得十大新视角

如何用30天改变你的妻子?

读完《社会心理学》,做完1600道英文题,我们修正了十大偏见

做完《心理学与生活》的全部习题,我们总结出十大认知

一个月,我竟然读完了那么厚的《心理学与生活》

读完全套《院士思维》,我们收获了什么?


 

04

近期活动



1、2021年11月8日起,第9期英语早起晨读活动,持续一个月时间,详情参见《冬练三九!——第9期早起英语晨读课启动》。

2、2021年11月起,S成长会2022追溯阅读活动。这个活动会组织大家追溯本公众号的历史文章,按主题进行,大概会有1000多篇文章。

3、2021年11月起,“早起读书现学现卖”读书活动队长组长大轮训。这项活动主要面向读书群的队长组长,我们会开展关于小队管理运营、团队协作、流程制度设计等方面的研讨。

4、2022年1月起,一年一期的“赚钱思路研究小组”2022年活动启动,详情参见《多看看别人是怎么赚钱的》。

5、2022年的全年S成长会2022,参见《打破小透明——S成长会2022报名须知》。

6、另外,已经启动的活动还有《又一年!《新概念英语》第七轮朗读持续力训练启动!》《持续行动瘦下来——第14期瘦下来小组启动!》等,也可以参与。

活动还是很丰富的吧!就差你的行动力了。


个人微信fscaler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