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与钱穆《中国思想史》金句分享(上篇)

赞赏Scalers 持续力 2022-11-09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关注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Scalers点评:

今天是“中国思想史”复盘系列的最后一篇,我们把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以及钱穆《中国思想史》的金句以及论述分享出来。由于文字较长,分为上下两篇推送。本篇为上篇。

福利前置 当当优惠码 有效期 11-08 00:00/11-11 23:59

UXPDUY 400-80

MY7YZF 299-60

WVE4UP 150-20


相关阅读:

读“中国思想史”,收获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未来一百年,中国思想有什么发展方向值得探索?| 钱穆《中国思想史》与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有何异同?

“顿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对比七世纪前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什么不一样?

从远古到七世纪,中国思想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葛兆光教授的《中国思想史》有哪些深刻的观点?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中国人到底怎么想?——2022年“中国思想史”专题(第15期)读书活动



请梳理本期读书中的五个金句,并展开论述。

(上篇)



[2队][S304]niki-孝感

金句4:你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是“慧”,你不再说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是“定”。否则你此一刻看见一群野鸭飞过,野鸭是飞过了,而仍在你念里存着,你心里老存着此一群野鸭飞过,会阻碍你下一念之新生。(钱穆《中国思想史》P161)    

论述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留恋,不要纠结,要立足眼前,珍惜现在。给我的启发:在面对消极情绪时,首先要看见它,承认它,面对它,然后想办法化消极为积极,不要让消极情绪淹没自己。以学校疫情政策为例,只要周边有疫情,就会限制我们的出行,对异地的老师更是不友好。一开始是不能接受的,但转念一想,有多少因为疫情原因被隔离在家,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是困难,我这点困惑就不值一提了,想着有那么多的书要看,作业要写,这样一想,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又给自己充电,岂不是一举两得?


[5队副][S48]贝氏弧线-广州

金句1:今日知到这里,今日便行到这里。如人走路段,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只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中国思想史》钱穆P228)   

论述1:我自己也经常会纠结焦虑这个不会那个不会,但就是不见行动,想找人倾诉自己的不如意,就像S前些时间分享的那个精神内耗案例一样,不去实际解决问题而归结为原生家庭问题,然后选择与自己和解放弃考研,这其实就是自欺欺人而已。和王阳明讲得一样,先闲讲有什么益处呢?就像走路一样,只有你走到了那里才真得到了,有不懂的问了便走就好,我们知道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问题,那边解决了它往前走就是了,何必又再找一个所谓的问题来掩盖原有的问题呢?对于自己的问题,没有必要纠结没有必要精神内耗,就像走路一样走就是了,脚踏实地一个个的问题解决了就会了就不焦虑了


金句4:事实上,在思想史中,没有那些看上去平庸的、自足的、守成的时代,也激活不了那些精英与经典,也不能唤起人们另类的“历史记忆”,这就像始终停留在幸福和满足中的人很难想起忧患和变革一样,对幸福和满足其实并不容易珍惜。(《中国思想史》导论葛兆光P60)   

论述4:人脑对那些平常发生的事情都会过滤掉,不让其进入长时间记忆之后中,所以我们一旦处在幸福之中是会忘记了曾经的痛苦,没有了对比就不知道现有生活的优渥和先进,总是会人为这不好那不好的;葛教授的思想史是从更长的历史视角来看人类的思想,也是存在同样的问题,初唐到中唐的高度发达使得思想趋于平庸之后就再难激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就会忘记过去的艰辛与不易。这里也要告诫自己,一定是要忆苦思甜,始终还是要在自己的脑子里面留有一块忧患的记忆领地,唯有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自己往前走,艰苦奋斗而不是躺平颓废。



[4队][S578]宝玉-成都 

金句2:命限制了人的种种可能,却逼出人一条唯一可能之路,这一条路,则是尽人可能的,那便是所谓“仁”。(钱穆《中国思想史》P14)

论述2:有一些东西我们不能控制,费多少力气都是空耗,但有些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我们最能把握的,是对自己的改善,而不是对外界,虽然钱穆先生在说仁,但除了仁,自强自立,沟通,改善关系,做事情,都是要在自己身上,在自己可以把握的地方下功夫。而不要去找外界的原因。即使外界有原因,它也无法被自己轻易的改变。


金句3:慎勿把有限的“知”来侵犯妨害到此有限外之无限的“不知”,则是人类知识最高的可能。钱穆《中国思想史》P38)

论述3:我们常常对一些事情还无知的时候,就妄下判断,这种判断是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去判断能力圈外的东西,靠一点点猜测和臆想就去下判断,又反过来局限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为,哪些自己真的不知道是一种智慧。



[10队][S1011]环佩叮当-孝感   

金句1:颜渊说,他愿对人有善意,因而贡献出他的劳力,但在其内心觉得像全没有这会事,对人也如对己这般。孔子不仅要在自己心上觉得没有这会事,更希望在别人心上亦不要觉得有这回事。(钱穆《中国思想史》P10)

论述1:我的启发是,待人如待己,让别人舒服。颜渊对待别人的时候非常有善意,愿意贡献出他的劳动力,并且完全不把这个放在心上,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般。对自己怎么好,就对别人怎么好。这是一种没有私心的做法。孔子更进一步,不仅自己心里觉得没有这回事,也希望别人的心上不要觉得有这么回事。这是非常考虑别人的做法。这样的境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会让人感觉到非常的舒服自在。


金句3:他的言辩,足以服人之口,不足以服人之心。(出处:钱穆《中国思想史》P54)

论述3:我的启发是,让人口服心服,而不是口服心不服。口服心服的道理要实施才算真的心服。公孙龙和惠施都是通过言论让人口服,但是不能够足够让别人信服。我就想起了生活中有些人口才很好,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你讲不赢他,但是呢,心里不服气。这就说明其实我们的心理根本就不认同他的观点,只是说我们没有他们那么会表达,语言上被貌似被他说服了,但心里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另外,我们也会听到很多正确的道理,心里非常认同,是口服也是心服,但是如果没有用行动去实施的话,那我们的这些听到的道理还是别人的道理,根本算不上是自己的道理。就算你觉得心服口服,其实也跟别人没有听到这个道理的人没有多少差别,差别还是在于行动。我们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把心服口服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验,改变自己的状态。



[6队][S52]犇犇-深圳   

金句1:顿悟就是知了,不知就是不知;登上了山顶,才叫上了山顶。钱穆《中国思想史》第153页)

论述1: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知道的时候说自己知道了,那样子自己还是不知道,不够真实。只有登上了山顶,才能叫已经登上了山顶,无论是半山腰还是差一步都不算是登上山顶。回到生活里,答应别人做到的事情就是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就是没有做到,不能没有做到然后自己给自己合理化,这样是谎言。日拱一卒才能进一寸,进一寸才能最终领悟,领悟了才是真知。


金句4:心理失衡的抱怨时,就会抛弃立场,做出投靠敌人的举动。(葛《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483页)

论述4:在紧张与慌乱中,一旦过往的经验无法使用或者无法帮助到现在的自己渡过难关,那么就会怀疑先前的做法是无效的,于是抱怨与不满就会产生,紧接着便是完全否定过去,而接纳别人的方式,这样才能缓解认知失调与心理的不适感。可这恰恰是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以为别人的都是有用的,自己的却是无用的。我们遇到了困难,就会情绪化,而情绪化的做法就是完全的贬低和否定自己,然后去盲从,以为这样就会获得确定感和安全感,殊不知只是从一个萝卜坑里出来去了另一个萝卜坑里,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同样的步骤。



[9队][S675]李娟-北京 

金句1:是非善恶自古以来就泾渭分明,这使得传统的伦理的价值和意义拥有时间赋予的权威性和自明性,并与关于实用的价值和意义一道,并行不悖地从古代传至当代。(葛《中国思想史导论》P23)     

论述1: 这句话实际上与“日用而不自知”有点类似。是非善恶的观念可以视为我们生活中的道德,道德是一种非书面的但却实际上指导支持我们每个具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接人待物,如何做事情的无形的标准。但道德的力量又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中华文明历经这么多年依然在世界上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看到我们的文明的延续性实际上应当也能够赋予给每一个中国人更强大的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心。这点我认为结合目前中国的社会现状是有必要更加强调的信息。


金句2:教科书常常是用一种集体认可的框架把各种意见捏合在一起,把复杂的思想史变成可以背诵的图式,就好像把二十四史蒸馏成三字经,把三千年历史压缩成一张大系表,思想史常常成了人物生平辞典和著作要点选读,为的是便于讲授、便于记忆、便于考试,作为一般知识的教学可能有效,但是如果用来启发研究思路却可能很糟。(葛《中国思想史导论》P47)     

论述2:这句话道出了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弊端。之所以会选这句话,实际上是因为刚好最近碰到女儿的历史学到了明末清初的那段时间,我陪她做作业打印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教科书内容极为碎片化,而考试的材料题实际上在考察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但是对于问题的标准答案又是我们熟悉的那些“三字经”。一时间觉得很割裂。实际上这段历史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但如果历史教学的方式一这样的形式呈现,效果真的只能是死记硬背的纯粹的“知识点”。过了就忘了,完全就是重新复制我当年的学习过程。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之余,我也会穿插着讲一些不一样的故事或者介绍更多的背景信息,希望她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



[8队][S413]诗贤-米兰

金句1: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的“突破”与其他文明都不一样,是最“温和”的,所谓“温和”是说,当近古的理性思想从远古蒙昧中剥离出来的时候,它对过去的思想不是一种“彼可取而代之”式的否定,而是一种“百川汇流”似的综合和兼容,并在综合和兼容中重新进行了整合和解释。(葛《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193)   

论述1: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如今中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百川汇流“式的做法。内政上,团结各族人民,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外交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这种也属于”百川汇流“式的做法。说明中国文化自”轴心时代“的混沌过去之后,迎来一种兼容并蓄的思想态度,吸收所有好的做法,团结所有好的友谊,来为我们巩固我们自己的力量。这种做法一直影响到现在。


金句2:批评是一种思想的”对话“,在指斥与分析家学说时,批评者必须进入对方的语境,在这个时候,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尽管观念与思路大相径庭,但术语,概念却渐次沟通,正如不同语言不能交流而交流必须同一语言一样,批评实际上已经先进行了理解和阐释,而理解与阐释,无论是“正解”还是“误解”,都像语言翻译一样,是思想者与思想者之间互相渗透与沟通的开始。(葛《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214)   

论述2:第一种解读是,我们在批评别人之前,首先已经做了一番理解和沟通;第二种解读是,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和理解,只有进入同一语境才可以沟通同样的信息;如果不说同一种语言,则无法沟通:第三种解读是,如果我们需要让别人来理解我们,需要敞开心胸接受对方的批评。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是如此,如果别人一直在批评我们,其实也说明对方一直在我们的语境中理解我们,先理解才能做到批评;即便对方是不怀好意地批评,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去解释,坚持去表明和展示自己,才能让世界听到我们真实的声音。



[8队][S364]Zoe-济南

 金句1:“我们不了解,总想把自己作中心。自己诚然是一中心,但不该只承认此一中心来抹杀其他一切中心。但也不必因天地间另有其他许多中心而抹杀了自己此一中心。这便是庄子之所谓‘两行’。”(钱穆《中国思想史》P42) 

论述1:成熟就是从打破“我是世界中心”开始的。在没有这样的认识之前,只是理智上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中心,情绪上依旧是世界唯我独尊。总是在断崖式碰壁后,回过头来意识到我只是世界的分母之一。不过,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可以把个体看成是一个个小中心,每一个小中心都有自己的独立与特色,在与其它小中心产生联系时,必然有能量的消耗与新的产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去成长、去产生新的能量,那自身辐射的“半径”也会增加。这也是有容乃大的一种吧。如果没有与同事或公司发生冲突的机会,可能不会切身感受到“自己不是公司中心甚至不是部门中心”的迷茫;如果没有找对象的经历,可能不会感受到自己也不是他人中心的无奈;但是即使在公司中免不了这样的迷茫、在交往中的无奈,那也希望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给自己“中心”的待遇。


金句2:庄老都认为宇宙间一切事象,全是对立的。《易传》与《中庸》则不同。他们似认为一切对立,都不是截然的。在对立的两极端之间,还有一段较长的中间过程。(钱穆《中国思想史》P97)

论述2:是非曲直之间是有很长的路,不是非此即彼的决绝。我们如果迫使自己完成或看到一个确定性结果,那提前想好需要承担的后果,勇敢地往前走就可以了。在招聘中,在候选人答应入职到实际入职的过程中,我们要预估他有可能去其他公司、有可能自己反悔、有可能还要提新的条件,很多事情没有非黑即白,可能时间不到、可能认知不到,在这个中间过程更考验我们的耐性以及心性。但是这中间的过程,不是我们放任自己的借口。显而易见的事情,就认清接受结果,抓紧调整自己的情绪就好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金句3:心中惺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钱穆《中国思想史》P254)    

论述3:习的重要作用。脑子里的“知道”与下意识的反应,中间隔着一段实践/习/持续行动的距离。我认为这句和“金句2”正好构成上下关系。在对立的两极端或是达到目标的中间过程,需要的是我们去持续努力、去践行,去调整心态、去躬身实践。如果仅限于“懂得道理”不去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下意识,接着就是“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范本。


金句5:故中山先生说:“不知亦能行,能知必能行。”(钱穆《中国思想史》P281)    

论述5:最切身的感受是,工作中会面临很多“不知亦能行”的情况,最初会以“不知道不了解”的借口来逃避,等到退无可退必须去做时,硬着头皮往前冲,闯过来之后再回首,也不过尔尔。“不知”和“能知”现在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仅是预设条件不一样而已,重要的是搜集信息、去行动,达成结果。所以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行”。



[4队][S474]雨木同-廊坊

金句3:活句是有意误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91)

论述3:有的时候有意识的误读问话,能够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当两个人的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时,要有意识的去误读,这需要刻意练习,因为人在紧张的情况下,往往表现出来的更贴近本能行为,即又会回到原本的思维模式中。


金句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意思是说,人的善行如果不积累,就不能成就一生的名声;人的恶行如果不积累,就不会遭到杀身之祸。(钱穆《中国思想史》P98)

论述4:重点在于“积”这个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中,做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积累职场经验,可能会升值加薪;生活中积累生活经验,使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与技能,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地鸡毛,多半是忽略了“积”,做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很多事情都很难做成。


金句5: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极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谓之顿悟。(钱穆《中国思想史》P153)

论述5: “理”必是一不可分之整体,故悟者必悟其全。不能今日悟一些,明日再续悟一些。悟在知见,尽则在践履。悟要理解,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尽要全力以赴去行动、去实践。这样看来,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是成为顿者的前提条件。



[8队长][S579]陈开心-青岛  

金句4:“知识世界”的膨胀在中国常常是随着“地理世界”的扩张而来的。(《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396)

论述4:外在世界的变化、大环境的变化远远大于个人和小团体的努力,在这个层面上在面对领域问题时,保持足够的客观,行业的景气除了小部分的个人或者行业人的努力,还有更大外部世界的变化带来。因此在遇到挫败的时候不过分纠结和埋怨自己,还要从外在变化中找打应对之策。



[9队][S98]Dan-杭州/宁波

金句3:六朝时代,中国人的善恶标准是由儒家来确立的。善和恶的伦理原则是由儒家来规定的,使着一伦理原则得以实行的监督则基本上是由佛教完成的。(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 353)    

论述3:善恶的标准是中国人最喜欢讨论的,同样也是我内心中比较喜欢,我总是很喜欢把事情分成是非,把事情分为善恶。不喜欢的就是恶,喜欢的就是善。但是随着接触事情的增多,随着阅历的增长,变没有了绝对的善恶观念。但是这种行为的伦理和监督的行使,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作为领导更加要思考,一个部门文化的建设,行为准则的规范,还需要建设一套监督系统。


金句5:士大夫只有在知识与真理的支持下,才拥有超越一切之上的自信。(《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 181)    

论述5:这个金句对于我个人来讲,是我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动力,因为只有不断去了解新的知识,获取新的真理,才能拥有自信。我觉得也是读书给我很多自信,以前不敢想的,都在一一实现。这种实现自己梦想的感觉,让我感受到非常美好。我很想对自己说,你这么努力,这么拼,这么善良,值得拥有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自信就是其中之一。也非常感谢成长会给予的支持和温暖的平台。从给一个蠢萌的成年人到看透一切却依旧想要保持纯真和诚实的人。

 


[8队][S259]purplegreen

金句2:我们不了解,总想把自己作为中心。自己诚然是一中心,但不该只承认此一中心来抹杀其他一切中心。但也不必因天地间另有其他许多中心而抹杀了自己此一中心。(钱穆《中国思想史》P42)

论述2:观察发现所谓的社交场合情商低,即自我感太强,或总想以自我为中心,让众人关注自己听自己讲,没有意识到同时也有别人的存在。这让我想到,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以别人为中心而牺牲了自己而产生不配得感。庄子提出的两行,包括一个中心,一个外围,即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存在,同时也清楚每个人的边界。



[12队][S231]点心灯张权-烟台

金句4:依照中国思想,如叔孙穆子所启示,人该活在其他人的心里。因此中国人思想里,只有一个世界,即人生界。(钱穆《中国思想史》P 8)    

论述4:这句话直指中国思想的核心。中国人的思想与外国人的思想有哪些不同?就是在注重人心,注重人生界。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能够抓住中国思想与外国思想的区别,也能够抓住中国思想的重点。在以后和别人谈论起儒家思想时,只要紧紧抓住人心这两个字,就可以抓住主要脉络。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为什么注重现实?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一个世界,也就是现实的世界,所以我们中国人是讲究实际的。


[10队][S684]丁丁-北京   

金句1:就人类文化历史演进之趋势看,从人之内心之真实要求看,我们不能不承认人性在向善的一边发展。只有向善的一边发展是更属自然的。(钱穆《中国思想史》P33)    

论述1:尽管有时候言善特别像灌输心灵鸡汤,但是仔细想想,一个相信所有人都是恶的社会将会是哪般的黑暗?我们承认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但是正是因为有恶,所以善才显得格外珍贵和美好。善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正是因为心中怀有善,人类才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相互扶持着一步步往前走,才最终成为了这个星球上实际主宰。尽管有纷争,有战乱,有不平,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只有基于善才能细水长流,千秋永存。


金句2:天地间不能有阳而无阴,但我们却要设法助阳长,使阴消,此即“中庸之道”...看若对立,而其间实有一相通相和之中性存在。(钱穆《中国思想史》P99)

论述2:以前总以为中庸是一种两头都想讨好、谁都不想得罪的老好人心态,没想到实际上却是一种在两种极端中找到最为平衡的那个点,以最大限度照顾到各方利益和感受的一种至上智慧。人的思想常会偏激,要不就是愤然不已,要不就是岿然不动,只看到对立与对抗,看不到中间那一个“相通相和”的共性所在。中庸的理路告诉我们,遇事不走极端,要想办法找到那个相通之点。当然,过程总所需要的智慧要靠自己去磨砺。



[10队副][S489]Joyce-北京   

金句2:只让你有知见,却不要在知见上着相、生念。(钱穆《中国思想史》P161)

论述2:我们脑海中总会滋生各种各样的念头,若我们能浇灭这些念头,即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清空身心,就不容易产生烦恼。念头就像魔鬼,你越想,它的力量就越强,最后我们就会被念头掌控,生出很多烦恼。很多人刷手机上瘾,就是在一开始看到某个新闻或视频,生出了继续往下看的念头,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沉沦几个小时。但是要知道,手机上瘾是可以主动干预的,如果我们消灭一开始的念头,放下手机,清空身心,就能防止上瘾。佛法对于“无念”“无相”的解释,很像我们用元认知监控大脑,时刻观察、审视头脑升起的各种想法,及时灭掉那些不合时宜的想法,进一步,相应的行为就会暂停。所有的行为都因念头而生,若我们把念头扑灭在摇篮,就可以防止后续行为的发生。但是对于佛法道理的运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积极的念头,比如学习的动力,读书的兴趣,是要加以鼓励并且支持到底的。


金句4:童真心理只是自然,此自然心态透入人文复杂环境中,便易丧失了。必待在人文环境中经历世故,由学问修养中磨练,再来回复此体。(钱穆《中国思想史》P227)

论述4:在《中国思想史》第37小节“王阳明”的227页,书中给出了儿童的纯真与成人的真诚纯一的解读。儿童的纯真是自然的状态,未经尘世污染,一旦进入复杂的社会环境,很容易丧失。成人的真诚纯一,经过了社会的磨练、学问的修养,是一种由复杂回归简单的状态,成为人身上稳固的特质。人的成长,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的阶段,看山是山,指我们的儿童时期,心灵未经尘世污染,对待外界充满好奇,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看山不是山,代表我们进入了复杂的社会环境,外界的诱惑很容易让我们迷失,山已经不是纯碎意义上的山;最后一层看山是山,这就是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状态,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山还是那山,只不过多了深层内涵。



[6队][S355]选择-南通

金句7:自此以后,取地下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证,用域外的文献与传统的文献比较,用人类学调查的资料与历史文献研究的结果对照,几乎已经成了历史研究者的共识。(葛《导论》P101页)

论述7:这种历史研究者的共识,是为了什么呢?作者对出了对证、对照、比较,体现了研究的严谨性,通过各种方式来验证。历史的文献资料,在过往的编写过程中,存在种种的变形,受到各种意识的影响:政治、关注、道德、叙述,而偏离了原始的事实,就像被重新剪辑的电影,甚至重新配音和PS了,已经不是所谓的历史,用文物来验证,用其他国家的文献来对比验证,用其他学科的数据来验证,力求更真实。对我的启发:数据的交叉验证,不管是自己处理的,还是与他人的协作,尽量保障自己的数据和材料的准确性。



[4队][S25]吴风静-武汉

金句3:历史叙述中充满着有组织的设计和有意识的改写,而这种经过设计和改写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了真实的历史,变成我们接受的“知识”,是由于“权力”……。(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P140)

论述3:即使是看起来再“客观”、“真实”的“真理”,也是由人书写和传播的,所以一切“知识”和“思想”中都蕴含着主观的态度和权力的支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这种警惕和敏感,在包容、交流各种思想资源的同时,注意辨别哪些观点是自己生长、认识出来的,哪些观点是他人灌输和控制的,尽量摆脱语言营造的权利体系,尽量还原“真相”。


金句5:西方哲学,本意应译“爱智”。然理智仅占人类心知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则仅由理智所获得之人生真理,亦属人生真理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可知。中国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之最重要点,则在仁智兼尽。智属哲学范围,仁则不属于哲学范围。因智是理智,而仁则属于情感。尽可有主张以情感为重之哲学,而情感本身则不成为哲学。(钱穆《中国思想史》自序P3)

论述5: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仁”,在于人的情感。中国思想不仅关注实用的、理性的智慧,更在于关注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牵绊,“人”本身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其内涵恰恰与现代人文精神一致。而且在现代科学的脑科学、心理学发展的脉络中,现代科技也越来越将人的生理属性、心理需求纳入科学分析和研究的范畴,越来越认可“人类”在情感上的共性、共识。这也体现出“仁”贯穿历史、辐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现出中国范式的世界意义。



[4队长][S49]苏罗-昆明   

金句1:人生有限,因此知识也有限。人应该自知此有限,自安于此有限,慎勿把有限的“知”来侵犯妨害到此有限外之无限的“不知”。(钱穆《中国思想史》P38)    

论述1:这是庄子的观点,但孔子也有类似的观点,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海无涯,不仅要不停地学,还要对自己诚实。自己内心诚实,才能正确看待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11队][S462]Vivian-成都 

金句1:伪和真都是人为,都潜藏着某种“有意识的组织与设计”,那些看起来天经地义的、确凿无疑的叙述,所以能够得到“天经地义”“确凿无疑”地评价,只是由于他们的“有意识的组织与设计”符合了某个时代的“共识”,所以大家都以为它们是“真实”的。——葛《中国思想史》导论P125

论述1:一方面,这有利于我们对当今的主流思想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感知。按照“史皆文也”的思路,所谓的“共识”也不过是一种意见、观念,只是持有的人多了、得到了“权力”的确认,所以成为了主流。那么,既然是一种有权力的意见,它就可能是对的、有道理的,也可能是不对的、偏颇的,所以独立思考能力很重要,多解读几层,这话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实际上目的是什么,对方的立场是什么,预设是什么。另一方面,挖掘行为、语言背后反映的“共识”,跟挖掘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动机一样,前者针对群体,后者针对个人。


金句3:凡当权者喜欢干涉人民思想的时代,学者的聪明才力,只有全部用在去注释古典。

论述3:思想、生命应该是流动的,想要停滞在某一状态,这只能是幻想,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所以,需要给精力、活力一个释放的出口。另外,这句中的“当权者”完全可以引申到政权、政府、机构、公司、学校、家庭等单元,譬如家庭,如果妻子或丈夫企图去干涉、改变对方的价值观、认知等,很可能会引来对方的斗智斗勇或者沉默逃避;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太多,孩子就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出各种“问题行为”来争取自己的自由。控制带来的不是顺从,而是反抗,或者暂时的沉默,因为沉默之下必定在积攒反抗的力量。



[2队副][S361]Cindy秋香-襄阳

金句2:“利之所趋,众则趋焉”,.....,知识和思想在士人这种奔竞得情况下失去了涌动的生命力和敏锐的批评力。(《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P37)     

论述2:这让我想到:一是知识付费里的写作变现的。倒不是说写作变现有什么不对,毕竟它也是一种谋生方式。只是如果写作是为了变现,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写作就容易以变现这个结果为导向,容易缺少那种“涌动的生命力和敏锐的批评力”。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这样的党性就决定了党员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作为。


金句3:一个动荡的时代,常常使人们对既定的价值发生疑惑,时时变动的秩序,则往往使人们对固定的结构产生疑问,“天经地义”本来说的是无需怀疑的道理,但是“天崩地裂”则使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失去了基础。比起过去稳定而安详的时代来,这个时候的人的自由要大得多,痛苦也要大得多。(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P78)

论述3:“自由要大得多,痛苦也要大得多”,这特别像创业者或者决策者的状态。创业者或者决策者在决策前的思考就是这样,自由度很大,可以天马行空地思考,没有人会限制你,就算是天马行空,也要主动加载可行性判断,或者进行可行性验证,如果说是有先例的还能参考,如果没有先例,就只能边实践边验证边迭代。



[4队][S280]Jin-武汉

金句2:然一草一木皆有理。(《中国思想史》钱穆P193)

论述2: 这个理不能仅把它理解为道理,原理,不是研究花花草草为什么长这样,而是一草一木中皆含有终极意义上的一般,万物是天理的流行,每一物天然涵此“理”,即使是一草一木。我们从无端和虚空中生长出来,却拼命地想要抓住一些实有,想要跻身精英阶层,变成闪耀时代的流星。其实繁星可以点缀夜空,鱼虾也可以安慰海洋。只要我们把自己的生命活出极致,发现自己被形相声色掩盖下的“理”,我们也可以是乔木下的青苔,是大象身上的蚂蚁,是赞叹精英思想,但又诚明坦荡的平庸之人。


金句4: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中国思想史》钱穆P121)

论述4:圣人不必无情,他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即使是孔子,也会因颜回早逝而“哭之恸”,听到弦歌之声也会莞尔一笑。他有情绪,随物而应,但是他的精神境界却是平静,不会被情感所牵累。所以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其情绪稳定,情绪其实可以推动人的行为,只是要“中庸”,不要过于极端即可。



[12队][S632]琳琳-郑州

金句3: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从外面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启发和激活自己天性的方法。(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220) 

论述3:这句话是在分析吕氏春秋中的劝学篇章的一部分。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对,尤其是在读思想史的时候。在读之前,我会认为这是我学习什么是思想史的一种读书过程。可是读完发现,思想史最大的感触,并不是我记住了多少思想家,而是自己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和激活了自己天性中对自我的理解,对他人看法的理解。有舍必有得,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即使面临层层阻碍,也终有实现的一天。


金句4: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在语言文字中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 38) 

论述4:还记的我在12队分享的主题是英文字母的前世今生,其中就看到论文分析,汉字是音、形、义三者一体的表意系统文字,而英文其实最早是表音系统文字。汉字的组成结构是二维形式,在特定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形方块中组成。我们经常教孩子写字称之为田字格。而西方语系是一维空间,也就是在四线三格就可以书写字母了。这种不同的组建结构其实就和人们的思维和意识相关,也互相影响。中国的历史更优秀,所以整体的文字和思想世界其实比西方来说是更复杂,更宏大的,所以我们也会更包容,更融合。而西方人的文字相对简单,也和他们现在自由,崇尚自我的思想互相影响。



[1队长][S35]张毕涛-成都

金句5:如人登山顶。非到山顶,即不得称达山顶。然登山顶,必然是一步而达。又如截木,非到木断,不得云木断。故截木虽尺寸截之,然截木成断,则必一截而断。(钱穆《中国思想史》P153-154)

论述5:顿悟是一瞬间的事情,而这“一瞬间”来源于前期的长久积累。前面无积累,则后面不会有顿悟。往往我们只看到别人顿悟时刻,而未看到别人后面的前期积累,从而产生各种无谓的情绪和忧虑。王阳明“龙场悟道”,即使一夜之间想到的真知灼见,也是前面几十年“格物”的经验总结。钱穆的这个登山比喻,非常清楚而简洁地阐明了“顿悟”的内涵,让人颇受启发,也让人思考颇多。


[5队][S189]陶陶-宁波

金句4:习斋思想之中心观点是一个“习”字。心中惺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存学编》)(钱穆《中国思想史》P254)

论述4:一直以来看书就是“纸上敷衍”,不曾将所看之书的内容进行实践,看过没多久所看的东西就忘得一干二净,再拿起书时如同一本新书。看一本书无论你有多少的醒悟和了解,如果不能付诸行动都是无用的。习斋先生早就有教导。“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去付诸于行动对一个懒于行动的人来说是挑战,突破舒适区,找到一个行动的点,先动一点,然后再进一步,动起来才会前进。参加了四期的晨读活动,才有一点自己的思考,虽然慢,虽然还没有将看到的付诸行动,但好在在动。只要不停下来,继续慢慢地如乌龟一样向前爬,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10队][S828]黑白丫-武汉

金句1:大多数以批评为己任的知识阶层中人由于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埋怨,常常把遥远的古代当成了寄托理想的时代,在理想中寄寓了太多的理想色彩,把眼前实有的心情转化为遥远的渴慕,再把幻想中的遥远故事作为眼前世界的镜子。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上古往往使美丽而恬静的。(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8 )  

论述1:很多人对于当下自己的处境不满意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处在XX时代,如果我得到了XX机会,我肯定不至于沦落至此。而真实的情况是,他明明没有走过那条路,却因为觉得自己这条路上的风景不够好,理所当然地觉得另外一条路肯定风景更美。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外部归因呢?将自己对当下的不满,把自己所为的“能力与才华”寄托在另外一个乌托邦中。我们换个角度想,另外一条路上的人,是不是也认为这条路上的风景更美呢?


金句2: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的秩序。换句话说,就是把父、长子关系为纵轴、夫妇关系为横轴、兄弟关系为辅线,以划定血缘亲疏远近次第的“家”,和君臣关系为主轴、君主与姻亲诸侯的关系为横轴、君主与领属卿大夫的关系为辅线,以确定身份等级上下的“国”重叠起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33 )  

论述2:中国人总是说家国情怀、国家大义,“国”和“家”这两个字总是被联系在一起的,就如歌里唱的,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是把国看作一个大的家,而传统的家族,也是一个最最小的国。这些在我们现代中国人的心里,都是日用而不自知的理所当然,并不知道是为何产生。而读了葛老的《中国思想史》,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由血缘的远近来决定的,不仅小小的家族秩序是由血缘远近来决定的,整个国家架构中,君主与诸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血缘和姻亲关系,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周代礼制对中国思想的深刻影响,之后的几千年,中国人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家族和社会架构的合理性。


金句3: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也许是因为他长期教学的缘故,他在探讨各种超越和深奥的道理时,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以及生活中人的思想与行为对原则的 表现。他曾经相当注意民间生活世界的种种规则和仪式;也相当注意对初学者启蒙时期的教学。他尽可能地以从众和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今的制度和器物。(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206-207)  

论述3:一直以来,对于“程朱理学”这四个字的理解,基本等同于“存天理,去人欲”,但是也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的观点,谴责封建礼教对人的限制,但是又并不知道到底在限制什么。读完这一章,才知道他作为士大夫,还提倡学习自然知识来感知世界,他在追求内心高远的理想时,也并没有要求大家像苦行僧一样,或者像我们常说的“封建卫道士”一样,反而他推崇既要正视内心的“欲念”,也要用涵养去节制它。这这也许就是我们读思想史的意义吧,搞明白思想的来路,也搞清楚思想产生的过程和它的走向。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的土壤,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以现在的眼光,随意去批判历史中的人和历史中的思想。


金句4:在权力的笼罩和利益的诱惑下,知识与思想的实用性已经压倒一切。于是,思想成了文本,文本蜕化成文字,文字仅仅作为符号供人背诵,背诵的意义在于交换,当这种知识与思想脱离了社会生活的思索和心灵境界的涵养,那么,它与它应当针对的社会生活就发生了分离,仅仅是一些空洞的教条就足够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255 )  

论述4:类似于跟风追热点,当出现某个风口时,所有的创业者都一窝蜂地冲进去,当出现某个热点时,所有的自媒体作者全都仅仅跟随,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都没有自己的思考,这个风口/热点是否还有跟随的意义,这个风口/热点是否与我个人或者我的产品的调性相符。当有大批的追随者出现时,风口、热点便会大火,而成功的往往没有多少人,大部分只是成为接盘(复制)的韭菜。这些人往往在事后会懊恼被人收割,但是实际上,在他们看到了大火的风口才决定跟随的那个瞬间,就注定了他将会成为一个“不太高明的人”,终将走向平庸或失败。国家现在推行的双剪政策,似乎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实用主义的复制,防止将原本用于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变成一些人的学备竞赛,通过刻意的有针对性的单一的记诵,来获得高等学府的门票,然后选择一份当下看来能让自己过得好的专业。当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目的,都变成了找一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不再追求思想上的深入思考,不再追求技术上的创新突破,那国家的未来,也将陷入平庸甚至灾难。


金句5:一旦“器”变得太厉害以至于影响到“道”的存在依据,“用”用得太广泛以至于威胁到“体”的完整理路,那么冲突就会由此产生,天崩地裂的时代就有可能到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318 )  

论述5:小时候的课本里,经常会出现很多封建卫道士的人物形象,教科书告诉我们,要谴责这些卫道士。而看了中国思想史后,知道了中国思想如何一脉相传下来,如何经过数百年的蛰伏,如何经过数千年的延续,成为了中国人思想中最没有存在感又最深入骨髓的底色。这些原本不言而喻的前提,突然被外人推翻,犹如开心走在路上,突然被别人一记耳光打在自己脸上。正常人的正常反应,确实是应该进入到应激的防御状态才对,只有极少数人能立刻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被打。中国人自古信奉“天不变,道亦不变”,可是明清时代,天已经变了,道不得不变。虽然我们现在能理解当时士大夫面对这种冲击的紧张感,但是客观上确实是闭关锁国的中国,没能及时接受西洋新知识,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导致了中国几百年挨打的局面。



[5队][S379]小金金-上海 

其实在阅读葛老师的《思想史》当中最引人入胜的还有一点,恰如其分的比喻:削足适履,郢书燕说,旧瓶装新酒等等,都恰当地表达了个人的观点,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金句1:也许,历史上真正存在的思想,在其出现的时候,并没有特意的安排或事先的设计,就像拓荒者在丛乱杂生的原始雨林中寻路而行,没有事先的安排,没有刻意的布局.更没有人行的小道,只有头顶的星空在指示大概的出路,一切还没有秩序。(《中国思想史 导读》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P44)

论述1:葛老师在这里以一种环境的比喻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真实的思想流淌,真实的历史发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境地。同时,这种描述,也令我感同身受,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每一个说着的明天,不都是这样的日子吗?虽然我们可能觉得日复一日的生活是有规律的是重复的,但是真正的每一天不都是在新的“原始雨林”中前行吗,不知道自己会遇见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同时与后文思想史撰写者、研究者的论述方式相对比,思想发生可以是拓荒,但思想记录与输出却必须有序而完整。


金句2:(教科书的负面影响)把复杂的思想史变成可以背诵的图式,就好像把二十四史蒸馏成三字经,把三千年历史压缩成一张大系表,思想史常常成了人物生平辞典和著作要点选读,为的是便于讲授、便于记忆、便于考试,作为一般知识的教学可能有效,但是如果用来启发研究思路却可能很糟。(《中国思想史 导读》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P47)

论述2:“二十四史蒸馏成三字经”这其中既要求二十四史有三字经的简短节拍模式,有需要浅显易懂,容易记诵的启蒙,同时还需要将繁复历史压缩,筛选,删减,甚至蒸发掉大部分的内容。简单的一词“蒸馏”饱含了作者心中无数的抗议与担忧,从而引发了撰写思想史的路径转换。


金句3:事实上,在思想史中,没有那些看上去平庸的、自足的、守成的时代,也书写的意义激活不了那些精英与经典,也不能唤起人们另类的"历史记忆",这就像始终停留在幸福和满足中的人很难想起忧患和变革一样,对幸福和满足其实并不容易珍惜。(《中国思想史 导读》第五节无画处皆是画P59-60)

论述3: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失忆”“粉饰”“篡改记忆”的行为来论述思想平庸的真正意义。的确,身无病痛之人,一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从而继续尝试一些危害自我身体健康的事,或者说忘记自己的身体零部件也会缺损的道理。但是没有这些“痛楚”,我们也不会发现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美好,可以跑跳,可以和别人有力气吵架,还可以到处游玩。思想史也是一样,没有那些“不好”的时代,我们也不会激发新的“好”时代。


金句5:仪式和象征,良心和道德,仿佛破旧的稻草人在田边孤零零地矗立着,没有人会真的把它当做人来看,连麻雀的眼珠也不转过去,要守住实际的稻谷,就只有真的使用惩罚的手段。(《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第八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杜会秩序P151)

论述5:为何用破旧的稻草人这个比喻?因为仪式和象征,本来是支撑人间秩序的形式基础,良心和道德则是划归等级规范的内核根本,但是这种形式与核心最终都沦为了“稻草人”一般的存在,看着好像有用,实则空空如也,但是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故而后来的商鞅变法使用了法制刑罚的强硬强制手段。



[7队][S154]蓝色小确幸-苏州   

金句1:无意识的史料并不向人们“叙述”,只是给人们“陈列”,叙述有叙述者的意识,而陈列却只是呈现。(《思想史的写法》P 17)   

论述1:叙述有叙述者的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偏见,而这些都不可避免会带入自己的写作和说话当中去。正如P137中提到的那样:“经过多次皴染或覆盖的‘文本’遮蔽了‘过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够客观,有了这些不够中立,才有了思想史的芸芸荟萃和精彩。而对于历史来说,史料必须是客观的,是陈列的,以供我们客观了解、认识历史,甚至按照自己的想法再加工。因此历史史料的搜集必须客观,历史学家必须客观中立;而叙述则可以带有个人主观和偏见,小说家可以批判可以加工可以戏说可以调侃可以添油加醋。   


金句2:思想俯瞰政治,觉得它常常不符合人文价值或道德准则,于是要给予批评,政治有时要借助思想,于是偶尔也听从这种教训,直到它完全不切实用才把它抛开,思想脱离使用,似乎不再需要依赖知识证明它的合理性。(《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P 77)    

论述2: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思想与权力的分离,思想与使用知识即技术的分离。正是这些分离,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生长的空间,造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滋生出了众多思想流派与分支,这才有了百家争鸣。葛兆光先生的这段描述相当有意思,脱离政治,才能独立思考,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不至于陷于狂热的乌合之众。   


金句3:“话语权力常常由三方面构成,一是世俗政权所拥有的强制性力量,二是这一文明区域中人们形成的习惯性理解与解释方式,三是继承了这一文明的历史传统权威。”(《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P 397)   

论述3:话语权力,是表达话语的权力,以及话语传播的力量,在中国的范畴内,也可以理解为在地文化、中国语境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强大的生机,这种话语权力的压迫,使得很多入侵文化转而被同化吞噬内化中国化。有了话语权力,才能不被外来意识形态渗透。这就是为何要整顿舆论、为何要净网,很多人只是愤愤然抗议,认为“道路以目”了,认为控制太狠了,其背后的道理,并不知其所以然。迁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理解为情商的一部分,谁是当下情境中的话语权力的主体,有什么样的强制性力量,管理权、审批权、操办权、执行权……组织或团队中有什么样的习惯性理解和术语,有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和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如何应对,使用什么样的话语应对,如何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力,如何巧妙展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展示自己独立性与自由、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可以仔细去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想清楚,我想情商必然能够高上一大截,在当下环境中如鱼得水了。


金句4:一种新知识的理解,与一种新语言的翻译并没有什么两样,就想lion使中国人想起了《穆天子传》中传说中的狻猊,mastiff使得中国人想起了《左传》中扑向赵盾的獒,science让中国人想到了朱子提倡的“格致”。(《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P 332)   

论述4:我们的学习,往往是依据过往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教育学中也提到倒摄促进和前摄促进的影响(前摄促进,学习某种知识往往有助于学习其他相似的知识。倒摄促进,学习新知识也可以对已经掌握的之前的知识起促进作用。),提到可以通过背景知识去扩充工作记忆容量,制造情境来增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那么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就会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对比、联想、类比,增加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葛教授说,对于新知识的理解,需要唤起历史的记忆,传统的知识和原有的想象空间,来充当理解和诠释“思想资源”,这也就是为何西洋之学的流入,使得人们倾向从历史和传统中寻找相似点,从百家争鸣的流派中去寻找认同。

而语言的翻译,也就必然会先遵循自己本土文化中的语词和语法,以本土文化作为理解新知识的背景和思想资源。比如佛教从中文中提取大量字词和概念,比如佛教如何世俗化、中国化、如何赋予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合理性,可以从《封神榜》中窥得一斑,《封神榜》成书于明朝,“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总一家”,广成子说:“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表面上说的是三清,是截教阐教道德天尊(人道),实则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映射,也让民间更理解三教合一。而《西游记》则让更多人了解了佛教。至于佛教故事的流传,则是用了大量儒道的观点,来解说佛教观点和教条。再比如,在翻译西洋之学的过程中,就用了西方的材料,扩充西洋工具,但是不脱离中国思想基础,从先秦诸子思想中反求传统,进行加工。比如师夷长技,为我所用,比如汉语拼音就是来源于拉丁注音。 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谨防过度摄取背景知识去过度理解就可。学习嘛,什么方法都可以,只要好好学持续学,不丢人。



[3队][S299]yogi歆歆-大连

金句2:一个民族是不会轻易的丢弃他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过去的历史本身虽然不会彰显,他可能会消失在时间中。而现在的人却被当下的心情思路和眼光暗中支配着,把一部分事情,一部分人物从历史的记忆当中翻出来进行涂改编织。(《中国思想史》葛兆光P 75)

论述2:由于主流的意识形态,偏向于认为知识和思想的解说和认证,应该达到完美。与此同时会引起人们对于历史的无奈。因此当人们面对新的知识或者遭遇到了文化的震撼时,又为了回应这个震撼,不得不重新去挖掘资源,从而引起历史记忆的复活。但这时由于常识的失效,人们便常常在旧的知识与思想的边缘寻找可以对应新知识的非常事。于是过去的边缘的旧知识和旧思想就充当了接引和诠释新知识新的资源从边缘又回到了中心。这一论据在19世纪中国遭遇到外族入侵时也同样做出这样的反应,人生不存在真正的躺平,一旦躺下了,未来的某些时刻你必须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痛。 



[8队][游学]Safer-广州

金句1:“边缘”和“中心”其实只是取决于观看者的位置,山中人所看不清的,山外人也许看的清,从窗里探头看出去的,是窗外的风景,在看风景的人看来,那扇有头探出来的窗户也是一道风景。(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 P72)    

论述1:又快到毕业季了,这几天有个明年毕业的师妹总是找我聊天,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的那份焦虑。今天她跟我说:“我今天在27房做麻醉,研一第一天来的时候就是跟着你,但我感觉过了三年,我还是没有达到你当初那么优秀。仰慕师姐。”。我一直是一个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人,也一直是喜欢从窗里探头看窗外风景的人。突然发现,站在师妹的角度,“那扇有头探出来的窗户也是一道风景”。我们所站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我总是站在仰望者的位置上看着别人,总是认为别人经历的才是“风景”,这导致我自己总是不开心。但细细想来,幸福与否,这种主观感受,我只需要换这个角度看,就能感受到。我自己的人生也很有意义,总是仰望别人,羡慕别人,并没有真正体验到自己人生的美好啊。    


金句2:时间把许多人们不愿意回忆的东西过滤出去,留下来的总是想象中值得留恋的事情,于是,追忆中的古代往事很美妙,特别是当追忆者对现实不那么满意的时候,对古代的追忆成了他们针砭现实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中显示出来的总是温馨的历史背影。(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P7)   

论述2: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是压抑,是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不愿意回忆的东西遗忘。既然有这个机制,那么反过来,我们只需要主动去做那些当下会让我们感受到痛苦,但长久来说会有益处的事。S今天推文说:“充分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主动吃生活的苦”、“主动吃学习的苦”、“主动做有难度的事”。我觉得,既然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最后都会把痛苦的感情压抑,我们其实只需要选择做下去,并在痛苦或者心态爆炸的时候,安慰自己现在吃得苦以后都会忘掉,但知识技能都会留下啊。这又回到了S说的“其实情绪是难以抚平的,必然是带着情绪上路的”。    


金句3:相当多看似玄虚与纯粹的思想表达,其实与一些具体的、经验的知识和技术密不可分,往往思想家把有特指的、具体的知识性术语转化成无特指的、抽象的哲理名词,把实际的、具体的思想转译成终极的抽象的理念。(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P126-127)    

论述3:不仅是思想表达,就是一般的知识也是。一个极度浓缩的定义,其背后包罗的内容可能是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对表达的不理解,可能是背景知识不够,可能是具体的、经验的知识和技术积累的不够。思想史中看不懂的内容,不理解的内容,也常常是极度浓缩的抽象的思想表达。要真正理解四本《中国思想史》,背后需要的是庞大的背景知识支撑。


金句4:“公”对“私”的压迫,这种压迫往往并不仅仅在于法律和制度的严厉,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和思想空间的压缩,这种压缩也不仅仅是像过去理解的那样,由文字狱那样严酷的方式实现,反而常常是通过对属于“公”的真理话语的接受和垄断,仿佛剥茧抽丝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使士人在看似真理的意识形态中,并不自觉却相当自愿地放弃自己本来应有的独立空间和批评立场。(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P350)    

论述4:这种“公”对“私”的压迫,上升到国与国之间,某些国家用看似“公”的“真理话语”对别国的“私”的思想空间进行垄断。下降到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话语权的压迫。我们作为个体,应该要意识到,不要在大环境中被“带节奏”,也不要在小家中“带节奏”。否则我们自己或孩子都会失去本来的“独立空间”和“批评立场”。    



[7队][S165]卸妆-北京 

金句1:若是认为人性即为佛性,人就可以放弃所有的宗教性约束和学习,这就为宗教世俗化大开方便之门,但也为宗教自我瓦解预埋了伏笔,接踵而来的是,戒律也将随之松弛,修行也可以免去,信仰也当然崩溃,心灵的自由有时是以终极意义的丧失为代价的。(葛兆光《中国思想史》P271)

论述1:持戒修行是信仰行为,但如果无需艰苦的努力就可获得终极意义,信仰的价值何在?这一段描述让我仿佛理解了宗教信仰者某些“自苦”的行为,我转而联想到读书,最折磨的也是过程(可能在外人眼中看来,我们读这些“无用”的大部头也是自寻烦恼),但读书时在懂与不懂间起伏,跟惰性和情绪斗争,与小伙伴们讨论争辩,在答题时调动所有“智识”,被优秀的同行者碾压,也近乎于一种修行,是它让读书活动的价值感凸显,并且变成珍贵的回忆。所以要求得某件事情的终极意义,受些苦和累是必须的。


金句2:用近代的眼光看,由于传统世界中缺乏对理性的常识或规则的确认,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对于“天理”的肯定常常变成对“绝对”的崇拜,而对“情欲”的肯定有常常会变成对“放纵”的鼓励。(葛兆光《中国思想史》P 371-372)

论述2:回忆起来,我也被二元对立的观点统治了相当长的时间,追求清楚明了的非黑即白,看事情只看到两极,这种简单粗暴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原来可以在我背后的一般思想中找到踪迹。看思想史,是看思想家的梳理和反思,其实也是在梳理和反思自己的思想,有些偏差是共性,找到和理解存在的原因,会释然,放下对自己的指责和评判后,反而可以更好地纠正。


金句3:现在的人已经不能像古代中国的哲人那样可以“执一御万”了,因为那个时候,人也简单,心也简单,每个人都充满了完整解释世界的信心。可是,现在我们向前看的未来和我们回头看的历史,似乎都太幽深暗昧,这种幽深暗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也始终提醒我们不要有太轻率的自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P 532)

论述3:看完整个专题的书,回过头再看一遍葛老的后记,会感受到他对中国古代思想以及整个思想史深深的敬畏,虽然他的所读所知可能远远超过任何一个读者,尽管他已经提醒过我们他写法中带着“叙述”的成分,但他仍然自觉于当下和古代的分别,没有站在上帝视角指手画脚,仍然克制着自己的情感,没有太多导向偏颇。这种清醒自知,也提醒我在合上书页后,对自己的所读所感,不要怀着“太轻率的自信”,再读再想,多看多想,才有可能真正踏入“幽深暗昧”中、摸到其一角。


金句4:道之运行,常向其相反处。(钱穆《中国思想史》P 70)

论述4:对立可对流,强弱、成败可换位,“人若先处在自己不想要的一端,正可走向自己所想要的一端”。之前这样的话语,是被我当作鸡汤的安慰语,但这两年见识过一些职场的捧杀和逆袭,观察过一些靠谱和不靠谱的同事的成长轨迹,觉得道理平易但深刻,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小得意时莫要猖狂,低谷时亦要静心做事,道在路上,等待就好。



[7队副][S63]把我叫醒-广州

金句1:图像不仅用模拟(stimulation)表达着取向,以位置(position)传递着评价,以比例(proportion)暗示着观念,更以变异(variation)凸显着想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P121)

论述1:作者所举的案例是:山水画中人物的渺小隐含了某种融入自然或追求静谧的取向,帝王的身躯高大而侍从相对渺小表现出对地位与权力的仰视,明清版画中的理想女性多是削肩纤弱的模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男性中心的强势地位和缺乏自信的性别意识,异国人物被画得变形又体现出天朝大国的自我意识。他说的很多图我以前都见过,但没有从思想的角度去想背后究竟体现出什么观念。以此理念反观现代的很多图像或视频的构图,也能看出很多新鲜感。


金句3:这种观念在因为屡屡战败而处在既沮丧又激动的中国士人那里,渐渐被当做了普世真理和金科玉律,当时有很多激烈的和激进的言论,我们与其把它们当作理性的思考,毋宁说它们显示的是直接受社会变化而引起心理激变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心情,心情虽然常常被思想史忽略,但心情其实很重要,有时候这种感性的心情恰恰会支配理性的思想。(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408)

论述3:即使是被我们看做“理性”的知识分子,有时候也会被心情支配理性。但人不就是这样吗?有时候我觉得历史一方面很残酷,因为过去的时间对我们而言是被“折叠”过的,所以必然有无数多的人被历史遗忘;但另一方面,另一部分人却享受了历史赋予的某种幸运,因为我们有时会过度崇拜古人,把他们说的话奉为金科玉律。这导致我们有时会过度强调古人的“正确性”,忘了他们当时也是跌跌撞撞地在探索,而不是一开始就有先见之明。


金句4:活人对死人打交道,是绝对无功可图的。绝不图功利,才是人情之醇化,才见其为人。中国古语说:“一死一生,乃见交情。”(钱穆《中国思想史》P18)

论述4:这个解释的角度挺刁钻的,以前没有这样理解过这个问题。对于死去的亲人、朋友,我们愿意做出看起来“没有用”的行为,比如好好安葬,比如每年祭拜,比如常常想念。这确实是没功利的,也是能体现出交情的。不过看到这句话我也在想:我们虽然不图功利,但其实也是图一些别的什么的。其实我们在想念的时候,是希望对方能感受到的。哪怕已经隔了时空,哪怕对方已经没有了实体,也希望对方能明白他们依然很重要。


金句5:朱子此等话,固像在竭力教人向外格物穷理,博学读书,其实一切都是尽心工夫。惟其如此才能真尽心,真识心。(钱穆《中国思想史》P212~213)

论述5: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常常容易过于关注结果,而把读书本身当成过程。朱子叫人要“格”,要“穷”,表明了一种态度,即,读书就是结果,所以我们每一步都要好好做,做到位——这种态度钱穆称为“尽心”。因此,学习最关键的是“心”。我们究竟怎么看待我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我们是否愿意为了做好而付出?过去的各种经验都告诉我:既然选择了,就用心做,糊弄事情的结果往往是糊弄了自己。如果真的在事上尽心,会有种:自己已经尽力了,不可能再更好了,不后悔了,对自己很满意的状态。



[10队][S104]hotline-秦皇岛市

金句3:真正的接受,还要在自己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对这些新知作彻底的理解和诠释。(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440)

论述3:就像葛兆光老师所说:人无法摆脱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就仿佛人无法超越自己的皮肤。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人的知识和思维也同样有一定的边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基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形成的认知。那么我们若想要增加对世界的了解程度,就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基本盘,也就是所谓的知识面,不要给自己设限,不断地学习和补充新知识,将新的东西纳入旧的知识体系去理解和融合,从而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知识系统。同时也应当看到,只有自己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根基,才能有能力甄别外来的思想,才能不被左右,不会人云亦云。



[9队长][S308]Steve-昆明

金句3:“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先考察“古者圣王之事”,再次验证于刑政,看看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以求实用证明。(《第一卷》P175)

论述3:这句话如果停留在这部分的引用和解读,看不出深意。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说:“有本原的,有推究的,有实践的。”如何考察本原?要向上本原于古时圣王事迹。如何推究呢?要向下考察百姓的日常事实。如何实践呢?把它用作刑法政令,从中看看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这就是言论有三条标准的说法。)关键是三表法,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这简单一句话包含这么多实践道理。这可以换一个思路,我们在读书思考的时候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层次,本与原。本,可以放到日常,追寻本质,追求“一”,追本溯源。原,可以启发我们,实际运用,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最后落脚到“用”。



[1队][S160]懒虫猎人-上海

金句3: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中国思想史》P 223)

论述3:意是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因此行一件事之前,必先有知,行者必以知为前提。浅显些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种食物的味道,除非以自己的舌头去品尝,以自己的心去体会,否则无法知道它的真味。没有亲身的经历,也无法体悟其中的顺、逆的切实情境。之前我会固执的认为别人说的事情都不能完全相信,需要自己行动过后再能下定论,但世上的事情并不是都需要经历一遍或者说不可能都经历一遍,如果固执的认为行之后才有体会或者不想知道也是不靠谱的想法。虽然知行合一要求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但想到与做到还有很长一段差距,需要靠行动来完成,但并不妨碍我们先从知从手,了解的越多并不妨碍行的节奏,了解的越多会更明确行的方向。


金句5:我们学欧洲,要学中国没有的东西。中国没有的东西是科学,不是政治哲学。至于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中国思想史》P285-P286)

论述5:看到这句话时特别震憾,1895年后国人心情都非常沉痛但又找不到出路,而这一句话就指明国人的出路在哪。不能盲目学习他人之长,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优秀传统。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只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才能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7队][S717]暴-北京

金句3:批评是一种思想的“对话”,在指斥与分析时,批评者必须进入对方的语境,这时虽然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观念与思路大相径庭,但术语、概念却渐次沟通,正如不同语言不能交流而交流必须使用同一语言一样,批评实际上已经先进行了理解与阐释,而理解与阐释无论是“正解”还是“误解”,都像语言的翻译一样,是思想者与思想者之间互相渗透与沟通的开端。(《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214)     

论述3:这段相当精准与诚恳的描述,让我重新认识了“批评”,甚至可以做为判断身处环境的一个标准: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使用批评;是否能接受“批评”做为一种沟通方式而不是视其为恶意的指责与攻击……但是同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当人发现自己改变起来都不太容易时,就会有更多的理由宽松地对待他人,为创造一个理想的讨论空间尽绵薄之力。



[6队][S340]暗夜–天津

金句4:这虽然就是“比附”,在那种时候,比附可以帮助理解。其实,每一次异质文化的交流都要经过这种比附的阶段。(《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P515)    

论述4:面对西方知识的涌入,中国人采取的方式是利用既往经验——儒家学说、诸子学说、佛家学说、道家学说——来对西方知识进行理解与讨论。这一方面是人们在认知和理解知识的时候,愿意采取借助以往经验进行理解,即运用“脚手架”;一方面也是人们在面临变化、冲击与问题的第一反应,是维护自己和维护原有的节奏,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时能够保持心灵自洽。由此,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遇到新的情况,需要做的是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12队][S395]竹千-荆门

金句3: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国思想史》钱穆P 86)

论述3:未发谓是指没有发生称“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位指各安其位;育指生长发育。其次是在生活中,我总是会为自己有情绪而苛责自己,虽然也会原谅自己,但是很纠结,总是希望情绪一开始就没有。然而看到了“中和”的解释后,才开始尝试与自己沟通,当情绪发生的时候,去观察,去处理,避免下一次发生,或者少一点难受多一点淡然。


[5队][S545]狗刺go-武汉

金句3:今说我看见一群野鸭飞过,此是前念生。野鸭飞过,我心也不存,此是后念灭。此念灭了,才能生别念,此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国思想史》P161)   

论述3:看见野鸭子飞过是“慧”,不去想野鸭子飞过是“定”,要能入定,否则外面的野鸭子是飞走了,你的念里还一直有“野鸭子”,这个念头不灭,就会影响新的念头。与此相关的还有S出的关于玩手机上瘾的那道题,手机的内容以及因为自己玩手机上瘾的懊悔情绪都是“飞过的野鸭子”,一方面,在刷手机时那些内容就是野鸭子,一直存在我们的念里,所以我们会一直刷下去,做其他事时一直想着刷手机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自己本来要做某事的却玩起了手机,事后感到很懊悔,自己为什么一直改不了这个毛病,这也是念里持续存在“飞过的野鸭子”,按照此段的说法,过去的就是过去的,没必要让继续停留在你心里,反而影响下一步,造成“玩的不尽兴,学的不开心”,再就是让野鸭子飞过但不留痕,而且要时刻提醒自己,比如不让前一阶段的失误影响后一阶段的表现,这样持续的专注在手头的事情,会有更好的效果。



[7队][S22]彦佐-青岛

金句1:若无我心好恶,外面事物根本无是非可言。(《中国思想史》钱穆P 222)

论述1:这里讲到王阳明的是非观。他说人的好恶决定了是非。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好恶,那么根本就没有是非可言。这让我想到十多年前的好剧,现在却被扒出很多的三观不正,其实人的三观是在改变的。这个三观的改变因为着各种的原因,那么人跟自己的三观都不一样就更不用说跟别人了。这句话告诉我不要去评判别人,因为评判别人的标准是出于自己的好恶,并不是正确答案。这样子对别人不公平,同样的别人也会用他的标准评价你,当然自己也就成了别人口里那个三观不正的人。所以,做自己,跟同频的人在一起,不要介意别人的评判,但不要评判别人。



[6队][S908]Livy-成都

金句3:所谓焦点和背景,在原本的历史过程中并无绝对分别,仅在于人观察和思考的角度。(葛兆光《中国思想史》P424)

论述3:读到这句就联想到葛教授说的精英经典与一般知识和思想,经典就是在一般内容背景上凸显出来的那部分。由这些被提炼的内容构成的历史或思想史,其实是一种被带有主观意图的建构或制作,那么不同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不同,建构出的历史也就不同,那些被多数人反复提及的内容似乎就变成了焦点和经典被流传下来,而那些充当背景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可能就停留在史书描写的那个朝代中,作为历史数据库等待后世重新考据,寻找支持其思想合理性的证据。



[8队][S70]闹闹-北京   

金句2:于是这种“原旨主义”的佛教知识在数传之后,仅仅在城市中兴盛了几十年就再无传人,这也许要归咎于他们自身学术贵族化的倾向,理论运算的繁琐,使它失去了听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49) 

论述2:佛教的唯识学想要在最细致和复杂的程度上分析宇宙和人心,这本身就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参与。一般的知识阶层和乡绅学习知识首先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官职,百姓学习知识可能仅仅是为了生活,所以这部分人参与不了唯识学那种复杂而耗费精力的分析过程。只有那些本身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济基础的贵族才有能力参与唯识学的研究,但是贵族毕竟只占当时国家人口的一小部分,如果再加上政权不稳定带来的战乱的影响,那有条件学习唯识学的人会更少。再这样复杂的门槛要求下,唯识学渐渐被其他更容易传播的流派所取代。这其实也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太过复杂和高深的知识不适合初学者,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但是如果循序渐进,从更简单的知识开始学习,一步一步的增加难度,就会让学习的过程更顺利一点,也让学习者能坚持的更久一点。



[3队][S164]火花-上海 

金句1:“月有阴晴圆缺”,如果画月亮只画那些皎洁明亮的部分,去掉了那斑斑驳驳的部分,它还能成一个月亮么?(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P60)

论述1:人类都在思想,无论这种思想伟大或是渺小,也不管这些思想能否进入记忆或被人遗忘,它们与那些想起来就肃然起敬的思想一样,曾经在同样流逝的历史时间中存在过。一般思想的背景凸显了精英与经典,灰色斑驳的底色衬托了皎洁与明亮,两者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离开了某一部分都会影响该事物的属性,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吸引眼球的亮色,也要思索灰色背景存在的意义。这种观点带给我们看待事物的二元视角——焦点与背景。


金句2:心情虽然常常被思想史忽略,但心情其实很重要,有时候这种感性的心情恰恰会支配理性的思想。(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408)

论述2:十九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强势的全球背景中,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焦虑和紧张的心情始终笼罩和控制着中国士人。这种普遍的心情加速了很多基本思想观念的反转、颠倒,比如士农工商的排序倒转,中心与边缘知识的地位互换,道德与富强价值观念的转变等,使得知识与思想体系发生急剧变化,其最终结果导致了多层面的“现代性入侵”。历史中的阶层集体都无法摆脱心情的影响,更何况个人?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心情的重要性,遭遇外界强加的焦虑和紧张时,给自己提个醒,这种心情要把人带向何处?挖掘一下背后的东西,让思想对消极情绪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金句3:“择乎中庸”并不是教人在两极端上同样打一折扣……要我们同时把握到此两极端而认识其一以贯之的整全体……又不是要我们站在这一头来打倒那一头。(钱穆《中国思想史》P99)

论述3:中庸并不等于折中!中庸也并没有凸显对立!相反,中庸思想认为一切对立都不是截然的,在对立的两极端之间还有一段较长的中间过程。矛盾只是一个整体的两端,两端在接触的过程中会消解,弱化对立。这为我们解决矛盾或困难提供了一个视角,那就是——站位很重要,平视所看到的矛盾当上升一级再看时,就能注意到两者之间的中间过程,进而容易找到调和的地方。“择乎中庸”指导我们以整体观、大局观去看待矛盾,进而找寻有利于整体目标的最佳协调方案。


金句4:若自心不开悟,则所知终非己有。(钱穆《中国思想史》P149)

论述4: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一个“悟”字说明了人类对于某一事物真正接受和理解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在自己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对不懂或无法接受的知识作彻底的诠释,找到贯通的逻辑,体会到事理、情理变化的规律,与原有的知识或思想结成网络,在心中真正地扎根。如果没到这一步,那么所谓的“懂”“理解”“接受”只是停留在口头或表面上,时间一久,离开了工作记忆,就会遗忘,所以这样的知识并不算是自己的。就像我们答题写作,看书摘录的内容并不是自己的,内心生产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金句5:不悟彼之所谓理者,不过其一人之意见。(钱穆《中国思想史》P266)

论述5:所谓“理”,其实只是一种意见,是个人或某个团体的坚持和倾向。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历史呈现了很多不同的意见,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所坚持和信仰的真理实质上也只是一种意见,没有想象中那么绝对和权威。但当意见形成共识,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后,其创造力和杀伤力都是巨大的。西方思想的历史证明口诛笔伐的意见杀人一点都不亚于战争中的真刀真枪,由此我们应该对于思想和文化更添一层敬畏。无论何时都不能小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信仰的力量。



[9队][S190]Meng-宁波

金句1: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试观虞廷五臣,只各专一事,终身不改,便是圣。孔门诸贤,各专一事,不必多长,便是贤。汉室三杰,各专一事,未尝兼摄,亦便是豪杰。(《中国思想史》钱穆著 第四十章颜习斋)    

论述1:我觉得自己就是陷入一个情况:一有动力想努力一下,就会给自己安排很多内容,生怕哪一个内容没有学习就落后了。因为这期读书会快要结束了,自己就想着安排一下接下来的事情,好好学习一下明天要考试的内容,然后觉得没有了读书会活动,自己似乎时间多了,不如就再把书法拾起来,运动也要好好完成,还没好好计划,就得知S老师接下来有复盘训练营,有英语发音训练营,明年读书书单也要有了,得提前读。每一个都不想放弃,觉得放弃了自己就要被落下了,就没有成长了。但是同时这一下子就让自己觉得每天不够用,肯定是每一个都完成不好。周六小队复盘上养由基说到少就是多,他还说的自己感兴趣内容,接下来会再花时间把这次活动内容再消化消化。就会觉得自己就像做了游轮走了很多地方,但是每一个都没有好好游览。自己要懂得取舍,并且放心内心的那种焦虑感,好好学一件事,做认真了才行。


金句4:当人们习惯并接受这一套有数字化的词语系统所表示的思想学说时,人们其实以及不由自主地放弃了追求其合理性来源的权利,也已经承认这种"标准化"的强制性力量对个人心灵的规范,于是思想一致的时代就不期而至。(《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 第一卷P253)

论述4:标准化带来的思想一致,其实也未必不好,尤其在工作中,很多流程,责任划分有了标准化,其实会变得比较高效率,大家的认知是一致的,可以省去很多在沟通时出现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但是也不一定就都好,当标准化已经很久了的时候,就不一定适用当下的情况,反而会限制当下的行为,也就是标准老化了,需要的就是打破重新订立。


金句5:大多数以批评为己任的知识阶层中人犹豫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埋怨,常常把遥远的古代当成了寄托理想的时代,在想象中寄寓了太多的理想色彩,把眼前实有的心情转化为遥远的渴慕,再把幻想中的遥远故事作为眼前世界的镜子。(《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 第一卷P7)

论述5:对书中写的这段话深有感触,就拿自己来说,常常觉得几年前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要好,常常怀念那时候的自己,也会常常说起那时候自己做的令人称赞的事情,坚持跑步多久,最长可以跑多少公里,一年读了多少本书,画了多少幅画等等,反而觉得现在的自己什么也坚持不下来,什么也没有达成,其实就如书中写的是寄寓过去太多的情感,反而没有正视当下的自己,以及存在的问题,没有看到当下自己的好。



[4队][游学]Ella-深圳  

金句5:世界上其实本来无所谓焦点和背景,只是观看者有了立场,有了视角,有了当下的兴趣,这时回头看去,便有了焦点和背景,前面的世界于是有了清晰的和模糊的差异。   ——《中国思想史导论——葛兆光》P63

论述5:我们看的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 甚至是记录片, 都带有写作者,摄影者个人的视角,立场,意图和偏好。我们已无法回到过去, 无法亲临故事现场,无法看到当时的全景,这提醒我们当我们在看别人的作品时,在听故事而又想要参与其中时,要尽可能的去了解事情的全貌,而不是偏听偏信, 偏看偏信。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总是会有网友会被带偏的原因吧, 因为他们只了解了全部事实的一小部分便急于发表意见。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可以用在这里。所以当我们阅览别人的作品时, 要带有清醒的大脑,以及调研的双手。当我们呈现事实时,要尽量客观的呈现事实, 而不是把观点自己的植入别人的脑袋中。其次是不要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评价古人的思想好坏,也不要以大人的视角去评价孩子对事物的判断。



[5队][S18]飘飘-佛山   

金句1:聪明的人在叙述或解释任何问题时,总有一个逻辑起点成为他的盲点,那就是不必论证和思索的终极依据,人们可以用”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理所当然“等等成语来指称它,可是它就好比人的眼睛,人用它来看一切,可眼力再好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眼睛。(《中国思想史 导论》葛兆光 P32)    

论述1:这段话让我反省自己,我自己看待事物时,带上了哪些日用而不知的预设?我有没有被什么蒙蔽住双眼,有没有什么被我无形中默认了,而失去了认识事物真相的机会?    


金句2:理性自觉的道德可以使人为善,而法律制度知识防止人作恶。(《中国思想史 卷一》葛兆光 P151)    

论述2:这句话跟我们现在讲的“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有点相似。如果类比到学习上,自主自觉可以使人变得更好,而外在压迫只能防止变得很差。只有从人内心自己生长出来的,才能长得更茁壮。


金句5:若我们真能了解自己,则自己方面必然有值得崇扬处。若我们真能了解别人,则别人方面必然有可以批评处。(《中国思想史》钱穆 P279)    

论述5:这句话我觉得跟书中讲到的“中庸”有点类似的意思,没有截然对立的两端,在对立的两端有一段中间过程,在两个极端的相互接触过程中矛盾会消失,融合为一体。大部份的人事物都是处在两端中间的相通相和之处。个体也不是完美的个体,有优点有缺点,要全面地去看待,而不是简单地极化。


[8队][游学]若木木-杭州

金句3:若无我心好恶,外面事物根本无是非可言。(钱穆《中国思想史》P222)

论述3:这句话非常的霸气,讲的是王阳明的是非观。从心学角度去讲,说明了每个人心中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外在事物只是因为我们主观的判断而有了正误。启发我们其实外在事物本身是没有区别的,我们的认知仅仅也只是我们的认知,并不能说明其真正的意义。所以没有必要总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去评判他人,少去评判他人的事物。在面对与自己观点不和的看法的时候,更加没有必要因此动怒,每个人的预设不同,愤怒解决不了半毛钱的问题,还赶不上有效的沟通。当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之中,也就没有“三观正”的人了,因为三观正的“正”就是正好的正,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好了,跟同频的人在一起,既不要评价别人,也不要对那些不了解你预设的评价太过在意。



[5队][S457]Y-妮子

金句4:本来墨子思想中就有很浓重的实用色彩,实用色彩过于浓重,会淡化人们对于思想的兴趣,而从这一应付现实需而产生的实用思想,又很快会激发人们对使用技巧和知识的热情。(《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P102)   

论述4:在一说到要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这个有用吗?学这个能加薪?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学会?”太过于实用主义,虽然会让人眼光较为短浅,但是它的好处就是,可能对实用的技巧和知识还是充满激情的,于是他还是会去学一些东西的,然而,另一边,它又会淡化人们对于这种经典知识的学习,对根本性原理知识的学习,对有助于长远发展知识的学习,于是学习对于他们就成了短时间的任务,而不是百年大计,当然有些人会觉得他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长远,只要能管眼前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能够保持对实用技巧和知识的热情,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吧。   


金句5:“当人们处理两个以上的思想的同异问题时,很容易变趋向同质方面的统一,而不大理会异质方面的区分”,趋同的意义就是有助于理解的趋近,但它的问题是在泯灭了差异,消解了进一步的理解,把丰富的佛教思想限制在古代中国思想有限的理解范围中。(《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P360)   

论述5:我想这可能是人的本性以及它的弱点,因为人都会渴望认同和喜欢同类,然而,这样的思想却有时候容易让自己封封闭在有限的思想当中难以进步。就好像很多人可能看到一篇与自己看法不一样的文章,或者戳到他的痛处的观点,就开始大放厥词,甚至情绪激昂,然后拒绝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寻求想法和观念相同的群体,如此又会发生群体极化的现象,又会进一步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如果自己的思想本身就是偏颇的,那只会让自己更加陷入到这种偏见中,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茧。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特别喜欢成长会夜谈,因为这里有着非常具有包容性的交流,大家会集思广益,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给寻求帮助的小伙伴提供信息,大家拥有着开放的心态,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也没有谁会给谁直接做决策,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所经历的,都提供给对方作为参考,让小伙伴对自己的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



[12队][S94]明知常-郑州

金句4:权力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是指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得他人服从的能力,这些手段包括暴力,强制,说服以及继承原有的权威与法统,思想只有在成为意识形态时,才真正地绝对地拥有了权力。(《中国思想史》卷一P276)    

论述4:在心理学中,有提到对于权威人们会本能地服从和盲目的认可。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意识地遇到恨到来自权威的影响而不自知,比如自媒体,大V这些拥有话语权的人或者一些名人,认为他们说的话就是对的,想起来之前一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宣传不应该吃鱼翅而杀害鲸鱼的环保言论,而实际杀害鲸鱼的是西方国家和日本,只是为了限制中国人的海洋权。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些信息和言论的时候,要想到权力给这些言语多少加持,他们是否在以理杀人。



[1队][S835]弧矢-广州 

金句1:文化并不总是“自上而下”地渗透。(《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书》P 120)

论述1:这句话点出了精英思想和经典跟一般知识和思想之间的本质关系,即二者并不是像常人理解的那样,文化思想都是精英思想传递给下层的一般知识和思想的,反而一般知识和思想时精英思想和经典的土壤,精英思想和经典的发展得依靠土壤中华养分的帮助,而精英思想和经典中的成果也会反向对一般知识和思想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这让我思考到国家机器当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这一类似,经济基础要为上层建筑提供根基,而上层建筑要为推进经济基础的牢固树立,只有如此才能良性循环发展。此外,我有思考到,大众所看到的、认为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需要我们去思辨,才能更加靠近“真理”。 


金句3:要理解西洋的思想,更得有一套理解得知识资源。(《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440)

论述3:过往对着清末时期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得知识技术从而武装自己仅有感性认识,觉得那时候就是封建落后,而到底如何封建落后?为啥不会立刻学起来?我从来不知道,也没有去思考,而读了这句话,我才理解到,当时的人们已经在心中树立了中国固有的思想资源,面对外来的西洋新知,如果缺乏一套能够解释西洋新知的思想资源作为学习的脚手架,那么学习的过程将会异常困难。就如没有英语老师让我们自学英语,那将是困难的。所以对此,我也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此外,我也想到,自己在学习一些书本资源时,可以先行动试试,如果觉得吃力,是可以适当找一些资源作为脚手架帮忙解释这些知识的,但是要切忌把寻找脚手架当作目的而忽视了自身的行动与努力。

 

金句4:天地自然,只是一至健至诚不息不已之动,人道也应至健至诚,不息不已。(钱穆《中国思想史》P90)

论述4:这句话是对《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话的分析解释。让我对这句话由了更深刻的理解。既然天地自然都至健至诚,不息不已得运转变强,那么作为天地自然化物的人也应该继承这一特性,至健至诚,不息不已。虽然通过葛兆光书中的解构,我理解到,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通过某些仪式、思想来强化,实则并不像我们看的那么紧密,也不像上面说的那么紧密,但是我认为,姑且传承这种思想,在运用上述金句的理念,可以让自己自强不息的、至健至诚的意境开阔到天地范畴,让自己由更强的动力去不息不已,持续行动。 



[7队][S630]明哥-曼谷广州  

金句1:宗教所信仰者纵非真理。而宗教信仰之本身,则确有真理寓乎其中。(钱穆《中国思想史》自序)

论述1:我们认为科学家尊重科学的事实,肯定不会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事实是有不少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说到宗教的真理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真理是分成子自然界和人生界的,对科学家从自然界来说,当然不是真理,但是宗教信仰对于人生界却是有作用,宗教的信仰外在是属于宇宙界,而宗教信仰本省属于人生界,属于人文心理,这种心理本就是人生界的一个真理,不会因为科学界所发现自然真理而被推翻。科学发现尽是真理,而非即人生真理。至少科学真理包括不尽人生真理,则无可疑难。所以科学家用宗教信仰作为心灵寄托也就不奇怪了。



[7队][S432]丹儿DanR-绵阳

金句3:加法就是指历史上不断涌现的东西,而减法就是指历史上不断消失的东西。(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p74)

论述3:在加法和减法的择取上,具有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例如从减法到加法,可能是新事物的发展、出现、演变导致的,那么从加法到减法代表着这类思想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说存在即合理,那么从存在到不存在的过程,肯定是发生了某些变化,当我们打开格局,通过这些思想史的减法,可以去探索我们的认知盲区,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去熟悉化”。

我简单思考了一下,大致想到以下这些:

加法:

1)我有了每天读一两章书的习惯(当然这也是因为读书会每天有写作业的要求,被迫输入

。2)逐渐有了每周复盘的习惯,也开始不只是进行读书活动的学习,复盘也对工作生活有了复盘思维,还曾经通过复盘全年计划,受到领导表扬。

3)在写作框架思维上有较大的提升,这也是得益于读书活动评优秀作业带来的能力提升。

减法:

1)快速阅读和听书模式逐渐被我舍弃了,这是我以前非常喜欢的方式,感觉可以直接拿来别人的读书成果和读书体会,然后装进自己的脑子里就好了,既快捷又省力,后来在读书会读了一两本大部头发现,还是自己的思考更香,脑子久了不用,只拿来复制粘贴别人的学习成果,其实就是偷懒,简直不可取。 

2)只读书不思考。很多时候读完书读了就只是读了,当下有很多感悟与灵感迸发出来,却没有及时写成读后感或者总结,也没有用任何知识迁移的方法来反思,例如加入成长会前一年突然对历史事件非常感兴趣,便读了一些简单上手的漫画中国史,秦汉历史,明清历史等书籍,为了抓紧读完很多章节,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以为自己读懂了,过一段时间和朋友讨论时才发现,只对某些事件有个大概的印象。

3)情绪不稳定。虽然现在也不能说情绪稳定,但是我感觉比以前会情绪失控次数减少很多,在以前很容易面对困难的时候沉浸在情绪里选择逃避抱怨,目前来说理性一些会更希望能够积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怎样才能快速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来(我觉得这是得益于成长夜谈,让我发现,其实很多我以为优秀的没有烦恼的人,也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苦恼,只不过她们更有能力去解决和协调问题。)

其实在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就和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一样,我们经常去关注增长叠加的知识或者思想,然后把他们当做主要线索去加强。但是,思想史中一些被简省掉,忽略掉的事实告诉我们,过去一些不明不理性的东西其实曾经合理过。例如道教中的图,炭斋过度仪这样的仪式就渐渐消失了,这些消失大有深意,他可能是一套知识和处理知识的权利发挥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不思考。而某些学习习惯的消失,也有可能是学习认知与格局发生变化带来的结果,在这个优化的过程当中,其核心价值观指导着我的行为改变,这是很值得复盘的角度。



[8队][S678]Sora-绍兴

金句5:若要推究人生界一切变化,树立人生界一切义理,应该从认识了解人生本身内部之情意入手,不该在天地自然界外面的象数上摸索。(钱穆《中国思想史》之王弼P120)

论述5:我的理解是,想要了解一个人,那就去接触这个人相关的,有机会就和本人接触,不然就和这个人相关的资料、人际关系接触,靠算塔罗牌、算生成八字是没用的;要了解一件事,那就去找和这件事更本质相关的东西,从这件事的花架子上去了解,也是没有用的。



[2队] [游学] Carmen-阳江

金句1:有时,知识的储备是思想接受的前提,知识变动是思想变动的先兆。(《中国思想史》导论P 24)     

论述1: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认知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和思想相互起作用。其实在S老师之前我也参加过其他老师的训练营,因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的改变,于是觉得这些训练营其实都是差不多。读了S老师的书后,觉得他提出来的关于学习的观点都非常击中自己的痛点,看似简单的一个观点却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观点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实践依据的。于是我就加入了S老师的写作训练营,这次训练营我最大的感受是老师的用心,不是为了别人而做,就是自己内心想要做,乐于做,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讨好自己,所以不会感到被忽悠,而是感受到共鸣,因为大家都想用心过好自己的的生活。所以知识和思想相互起作用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认知的过程。


金句3:重写是一种很严肃的事情,也是相当诱人的事情,更是必然的事情,历史每走过一段时间,都会回头看看身后的影子,历史每翻过一页,都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不断地重新理解和解释,是知识和思想更新的过程,过程就构成了历史。(《中国思想史》导论P54)     

论述3:重写在这作者指的是重新理解和解释。葛兆光老师觉得思想史其实是被书写的《思想史》,每一次回顾历史,就是对历史的重新理解和解释,每一次书写历史都是对历史记忆的再度挖掘,思想史就是在这种层层皴染的重写中成了虚实结合的《思想史》。这让我联想到对于自己个人的复盘其实也是不断在重写的自己的个人《思想史》。我们总说复盘其实就是不断的对自己的过去的历史记忆的挖掘,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的重新理解和解释。复盘就是在回顾者我们过去,总结经验和知识,给下次行动提供思想资源,然后下次的复盘又再一次对前一天的历史记忆进行重写,个人的思想的历史也是在这样重写的过程中变成了带有书名号的个人的《思想史》,我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就是这种虚虚实实的,有时并不牢靠,所以经常复盘,其实是对过去记忆的加深,使其更牢靠,而不是只是美化的记忆。同时也是可以给未来提供思想的指导。



[7队][S353]小陈-武汉

金句1:你敬事老年人,要使老年人受之而安。你爱护幼年人,要使幼年人觉得你可怀念。你和朋友处事,要使朋友完全信托你,把你当作他自己般信任。(钱穆《中国思想史》P11)

论述1:见过90多岁的老人宁愿自己一个人住也不愿意跟儿子媳妇住,见过结婚后还一直追问原生家庭之罪的中年人,也见过被朋友背叛的人,换个角度思考,是否孝敬老人的时候使老人受之所安,是否用正确的爱教育下一代而不埋下仇恨的种子,是否有让朋友信赖的品行和能力?这些都是人生智慧。 



[2队][S698]一言-杭州

金句4:社会是由无数人构成的,逍遥的漫游只是一种想象,而精神的自由更是一种幻想。(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172)

论述4:这句话本来是葛教授说庄子的思想不符合现实的。但是放到当下,我觉得这句话一样适用,在当时是正确的,在现在也是正确的,特别是当下流行的“躺平、逃离、丧和润出去”等思想,我们总认为自己只要放弃了北上广焦虑的生存环境和外界的碰撞,就能得到身体和精神自由。其实真的不是,因为个人如果放弃了北上广,换个地方一样需要争取生存,只是暂时没了焦虑,但还会出现别的问题,这时人们的想象和幻想就会丧失实现的动力,从而变成最实际的思想,这也是一些人再选我回到小城市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返回大城市的原因。从这一句话我们也要彻底认清现实,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不要想着能够彻底的逃脱烦恼,获得所谓的自由,彻底放弃只要获得财务就能自由的这种幻想。



[2队][S93]圆圈-成都   

金句1:然而,从象征的角度说,宋太祖自比太阳是过甚其辞,因为他创建的宋朝更像月亮,“月有阴晴圆缺。(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150)

论述1:这是我看到这道题的瞬间脑子里第一个反映出来的句子,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笑喷了,葛老的吐槽水平真的高,是又有文化又形象又犀利。葛老在这套书中很少有如此明显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评价,这里却用了一种诙谐而略带刻薄的方式来吐槽赵匡胤,可见实在是非常不待见了。



近期活动


0、英语听力训练活动《2022年最后一期——第 22 期 ScalersTalk 听力训练营启动》即将启动。

1、我的第三本新书已经上市啦,欢迎选购。《来了!<学习的学问>新书预售启动!》,想训练自己的长思考,就一定要搞一本。

2、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  个人微信fscalers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