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预重整制度的建立

徐邦炜、张晓彤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2022-03-20

本文首发于《商法》之“清算与不良资产重组”栏目

经授权转载

预重整制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其核心思路是在债务人启动正式的破产程序之前,预先征集债权人对重整计划的支持;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就立即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并同时提交已获得债权人支持的重整计划。

较之正式的司法重整程序,预重整在时间和程序上更具有灵活性,且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同时,预重整使各方能够在相对自由、平等、客观的状态下对企业的经营预期进行评估,避免潜在投资人因企业进入正式破产程序而大幅降低对企业的估值,从而尽量保全企业的商业价值。对于职工和债权人数量较多、涉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较多的企业,预重整还可以避免因企业直接进入破产程序而引发大规模群体性恐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近十年来,预重整制度的雏形开始在中国出现,并经历了从个别地方探索,到最高法院给予认可和鼓励,再逐步向更多地区推广的发展过程:

2013年7月,浙江高院率先通过发布会议纪要的方式提出了“企业破产申请预登记”制度,即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向法院申请“破产预登记”,然后开始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方案或资产重组方案进行协商,协商形成的结果待债务人进入正式破产程序后对各方仍有约束力。

2018年3月,最高法《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在国家层面最先提出“探索推行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制度的衔接”,这一表述被理解为中国未来将设立预重整制度的前奏。2019年7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提出“研究建立预重整制度”、“明确预重整的法律地位和制度内容”。在此基础上,最高法2019年11月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正式确认了预重整阶段形成庭外重组协议对相关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截至目前,除前述浙江省外,北京、深圳的破产法庭也都已经制定了关于企业重整案件的工作规程,对预重整制度的流程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归纳现有案例,中国的预重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一)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的庭外预重整。通常先由债权人和债务人、股东等利害关系人自行谈判形成重整方案,再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重整,法院批准后按照此前形成的重整方案执行并终结。该模式下预重整程序独立于司法重整程序,经常是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进行。例如2016年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一案,先由两家债务人与30多家金融债权人组成的金融债权人委员会谈判确定了框架性金融债务重组方案,再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法院受理了重整申请后,将金融债务重组方案纳入重整计划,仅耗时70天即完成了整个司法重整程序。

(二)法院预立案阶段的预重整。法院收到重整申请后先进行预立案,暂不正式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同时指定管理人在法院的主导下开展与债权人谈判、寻找投资人、初步清理资产债务等工作,并引导股东与主要债权人达成重组方案。该重组方案将成为法院受理破产重整立案后的重整计划。据统计,目前已有近30家企业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发布了预重整公告,其中12家在该程序中公开招募投资人。该模式下已经完成的典型案例包括深圳中院受理的深圳市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重整案、浙江余杭区法院受理的杭州怡丰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整案等。

(三)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的预重整。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申请后,在宣告债务人破产之前,债权人、债务人、股东等利害关系人先行谈判并完成预重整方案,条件成熟时再提出重整申请,由清算程序转重整程序。该模式下的典型案例包括北京海淀区法院受理的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安徽寿县法院受理的安徽省阳光半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整案、江苏扬州广陵区法院受理的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重整案等。

但也需要注意,预重整制度在中国刚刚起步,缺乏完善的统一立法规则,实践中很多案件的具体操作方式会因地而异,甚至因法官而异。而且预重整阶段形成的庭外重组协议对其它不同意该方案的债权人也缺乏强制约束力。因此,债权人或股东在参与预重整程序时,往往需要同时从商业和法律层面进行复杂的专业分析,才能作出有利于实现自身商业目的的决策。



清算与不良资产重组专栏往期文章

1. 强制清算程序发展新趋势

2. New trend in compulsory liquidation procedures

3. 自然人破产制度对在华投资者潜在影响


作者介绍
 徐邦炜  

合伙人

010-5809 1266

xu.bangwei@jingtian.com

徐邦炜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2001年取得中国律师资格,2002年加入竞天公诚,2007年成为竞天公诚合伙人,至今已有超过18年的律师执业经验。

在加入竞天公诚之前,徐律师曾工作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徐律师的主要执业领域为国内及跨境诉讼仲裁、清算破产、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的金融及投资类民商事争议。

自2014年以来,徐律师连续多年获得LEGALBAND、The Legal 500、IFLR 1000、The Asia Legal Awards、China Law & Practice、Asian Legal Business等境内外法律专业评级机构在争议解决、投资基金、破产重整与清算、不良资产领域的特别推荐。

徐律师的工作语言为中文和英文。


徐邦炜律师历史文章

1. 融资租赁纠纷中出租人诉讼请求

2. Lessors’ Claims in Finance Lease Lawsuits

3. 《慈善法》发布,境外慈善组织在华活动受何影响?

4. 反洗钱监管升级后的合规要点——刑民交叉视野下对金融机构与特定非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

5. Key compliance after anti-money laundering regulation upgrades

6. 强制清算程序发展新趋势

7. New trend in compulsory liquidation procedures

8. 自然人破产制度对在华投资者潜在影响



 张晓彤  

律师

010-5809 1352

zhang.xiaotong@jingtian.com


张晓彤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及法学硕士学位;之后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获得LL.M.学位。张律师于2017年取得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资格,2020年取得中国律师资格。

张律师主要从事的业务领域为商事争议解决、破产清算与重整、涉外法律事务等。近三年来,张律师参与处理了近20起破产清算重整项目,为境外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顶级私募基金等各类客户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声明 DISCLAIMER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可视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对有关问题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如您有任何法律问题或需要法律意见,请与本所联系。

This article is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and not to be deemed as formal legal advice given by Jingtian & Gongcheng or its lawyers. Please contact us directly for formal legal advice or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evant issue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