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不是问题,祛火才是问题
上周收到了这样一条很有意思的留言:
之所以说这位读者的留言有意思,并不是什么反讽,而是因为问问题的这位读者,自己都没发现,其实她自己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她的问题本身,就解释了“为什么没人科普上火怎么办”。
的确,“上火怎么办?”的答案,我真的不知道。而且正如这位读者所说的,各位科普号,都无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科普号还有很多问题也无法回答,包括:
因为这些问题和“上火怎么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那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很多。如果不去思考,分析具体的原因,那当然不可能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举个栗子,我们来看看一个大家很熟悉的问题:“发烧怎么办”。
关于生病,有两个总被人混淆的概念“病因”和“病征”,病因是说我们生病的原因,病征是说我们生病之后出现的症状。
发烧,就是一种症状,是病征。
比如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之一,就是发烧。
比如流感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发烧。
比如食物中毒、伤口感染细菌发炎、蚊虫叮咬等等,都可能导致发烧。那想回答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发烧,就要明白是什么病因导致的发烧,解决导致发烧的病因,才能真的解决发烧。
扩展阅读:
关于这些学派如何,我们之前的文章说过很多,今天就不多说了。但核心问题依旧是:发烧只是症状,就算你用尽蛮荒之力把体温降下来,也只是让症状消失了,病因解决了么?
回到今天开始的问题,其实上火也是一样的。
一提到上火,很多人都马上撸起袖子准备开始传统中医vs现代医学的大论战,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必要。因为“上火”这个概念,和中医中的“热证”并不等同,当然也算不上什么现代医学,更类似民间的俗语。
前面那个留言中说的“眼屎多,嘴巴有味道,便秘,不是上火,那是什么?”,这已经对上火解释的非常到位 —— 上火这个概念,但并不是医学上的一种疾病。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都没有上火这种病。“上火”所说的,就是一系列的热、干、痛、红肿等感觉的症状。传统民间不了解这些症状对应的不同病因,于是就干脆用一个很通俗的名字来统称这些症状:上火。
凭心而论,“上火”这个词真的很贴切,作为科普+汉字爱好者,挺佩服古人创造这个词时的神来一笔,非常形象的把很多症状的特点综合到了一起。也正是因为这个词太过贴切,所以随着时间,逐渐被民众接受,当做了一种疾病。
而上火对应的,其实是很多种不同的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这跟病毒、细菌的感染、食物过敏、营养匮乏、缺水中暑......等等一些疾病有关。即便从中医的世界观来看,上火也是一系列各种不同疾病的综合表现,实火虚火,心肝肺肾......
如果我们只是把“上火”当做一类症状的统称,没什么大问题,方便习惯就好。但如果我们因为习惯,误以为“上火”是一种特定的疾病时,就出现了问题:总想用一种方法就轻松“祛火”。
因为用户希望“祛火”,所以市面有各种“祛火”的神奇食品、药品、疗法......但既然上火是很多种症状的统称,这些症状又可能是因为各种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那不同病因导致的“上火”,怎么可能通过吃一种特定的食药,或者用一种方法,就能神奇的解决所有导致“上火”的病因呢?这些祛火良方又不是爱马仕,怎么可能包治百病。
比如开头那位读者提到的“眼屎多,嘴巴有味道,便秘”的上火,想要“祛火”,就需要认真去思考:
如果是因为饮食偏食,缺少膳食纤维,导致便秘的“上火”,那吃点蔬菜水果就可以“祛火”;
如果是口腔卫生不好,或者有其他口腔、消化道疾病,导致口气重的“上火”,那去看牙科、口腔科或者消化科,对应治疗可以“祛火”;
如果是眼屎多的“上火”,那可能要去眼科看看是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眼睛炎症,是否需要用药或者多休息来“祛火”;
如果空气干燥,天气炎热,饮水不足导致的“上火”,那开空调,多喝水,就能“祛火”。
如果......
但如果什么具体原因都不说,甚至都不想,只问“上火了怎么办”,那这个问题真的没办法回答了。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更多和健康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健康”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近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