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发现奖】许多谜,在粘滞处,在空旷处——张兰坡个展

三影堂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3-11-29

展览


EXHIBITION


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设立,旨在于发掘和向国际舞台推广华人影像创作者。今年,4位策展人受邀提名共8位华人摄影师入围并举办个展。大奖得主将被授予10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并获邀于下一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举办个展,传播中国摄影新声。本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参展艺术家有:由策展人陈旻提名的艺术家李丹(展览《采风:风的若干采样》)和艺术家刘广隶(展览《退入地下世界》);由策展人傅尔得提名的艺术家拉黑(展览《寺背》)和艺术家吴美琪(展览《礼物》);由策展人何博提名的艺术家吴雨航(展览《不完整的》)和艺术家张兰坡(展览《许多谜,在粘滞处,在空旷处》);由策展人姚斯青提名的艺术家btr(展览《A.I.R.》)和艺术家余果(展览《地形叠层》)。


许多谜,

在粘滞处,在空旷处



艺术家:张兰坡

策展人:何博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期:2023.12.15-2024.01.21(周一闭馆)

地点:集美艺术馆-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12号楼


联合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

首席影像伙伴:vivo

影像合作伙伴:FUJIFILM

协办:厦门市杏林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影像创作支持合作伙伴:Leica

合作伙伴一颗种子家政人员关爱基金会、NOA HOTEL XIAMEN、法国之光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PERMAJET、AT CAFE、林秉记

独家社区内容合作平台:小红书

机构合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DECK摄影画廊、鹭潮·鼓浪屿美院、福州桂湖美术馆、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关于展览

EXHIBITION

张兰坡,《赤·壁》,2020年。艺术微喷,600cm x 28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兰坡,《大鱼》,2022年。艺术微喷,240cm x 15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标题引自张兰坡作品《赤·壁》的作品阐述。粘滞和空旷,正好是张兰坡近两年的新作品给我的直观感觉。粘滞是观看时的“体感”。似乎为这样的场景:我在放大张兰坡的图像并尝试进入局部的过程中,被图像里的细节拉扯、牵制、汗流浃背。我尝试继续深入隐约可见的缝隙,但由于被粘连而步履蹒跚。空旷是观看后的余味——那是自眼睛贯穿后脑所凿出的空旷,又反向直至画面中的光源——洞口。就算从巨幅输出挂在墙上的照片面前一步步退后,退到画框之外现实的空旷处,也依然有股希望被死白的洞口吸纳进去的冲动。另一侧会是怎样的空旷?


张兰坡,《巨人传 四》, 2021年。艺术微喷,300cm x 45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兰坡,《巨人传 五》,2023年。艺术微喷,300cm x 37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粘滞与空旷揉搓出关于历史和人性、揭示和遮蔽、死亡和永生(或者反过来,寂灭)纷繁的谜,而后者也指向了我一直以来的终极恐惧,那是对人肉体和精神都消亡后再也无法感知一切,而时间和宇宙依然“永久”存在着这种状态的恐惧。不是对死亡本身有多芥蒂,而是惧于死亡之后万籁俱寂的虚无——世界上一切都还将继续运转,但我永无法再感知、体验。这种恐惧在我第一次看到张兰坡的作品时或多或少具像化了,同时又有些释然,因为“无可知”至少在他的作品里暂时得到了消解。


张兰坡,《潮留》,2022年。艺术微喷,85cm x 15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兰坡,《渔家傲》,2023年。艺术微喷,300cm x 34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兰坡,《膛线》,2022年。艺术微喷,300cm x 262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兰坡的作品为探索关于死亡与死后之谜注射了细微但极有力量的光。在过往一次聊天里,张兰坡表达了对我所说的终极恐惧的理解:“几年前我曾因为耳鸣被误诊为绝症,虽然这个误会只持续了两天,可这48小时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所有人终将与终极恐惧遭遇,也终将虚无。所幸的是,由终点回望,许多事情一目了然,正因为未来虚无的衬托,此生反被映照得光华灿烂或光怪陆离。”


洞窟里,张兰坡在深邃的虚无之中开凿着:雕塑的局部、石块、模型、骨灰、尸骸标本、血管神经、病理切片等或隐蔽或为人忌惮的存在,都被他雕刻成了各种被历史掩埋的象征物。它们的生成也逐渐剖开了纯粹的幽暗,以此,张兰坡试着逐步逼退“终极恐惧”,——让光穿透暗黑的画面,创造一种他所说的“内发光”的视觉效果。在原本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张兰坡挖掘出“伸手不见五指的光明”——“我立定细看,在黑暗边缘,浮生若尘,金光万道”。


 文/何博


艺术家

ARTIST

张兰坡 

Zhang Lanpo


张兰坡,祖籍湖南,生于兰州,广州美术学院硕士。高校教师,现居广东肇庆。其作品通过持续逼近拍摄死亡,以达到重构生命图景的目的。在比“生”更悠远辽阔的“永生”世界里,重新探讨人性深处的两难之择——那是关于功与过、罪与罚、人性与神性、认知与判断、掩盖与昭彰的矛盾史。也正是这些矛盾吸引着他不断去展开思考与发现。作品曾展出于多地: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辽宁美术馆、成都时代美术馆、江苏寒山美术馆、木星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当代美术馆、上海展览中心、杭州公望美术馆、2020国际神圣与人类宗教当代艺术双年展、泰国曼谷、韩国青州和美国洛杉矶。


张兰坡及其作品曾获的荣誉包括:第四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书(2020)、第七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2020)、第八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最佳摄影师奖(2020)、三影堂摄影奖媒体关注奖(2019)、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奖(2019)、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第二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提名奖(2015)和2014年度中国十佳新锐摄影师奖。


个人作品出版包括《原相纸印——张兰坡作品选》(2019)和《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系列:张兰坡卷》(2016)。张兰坡的作品被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丽水摄影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和53美术馆收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策展人

CURATOR

何 博

He Bo


何博1989年出⽣于四川德阳,是一名基于摄影图像的艺术创作者、写作者、教育者和策展人。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创作及理论方向硕士,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KABK)“摄影与社会”项目硕士(MAPS)。


何博的艺术实践涉及现成图像的再创作,图像和文本的叙事关系,战争、灾难和暴力背景下的沟通障碍,档案和记忆的虚构性,以及摄影在构建历史和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功能及效果等方面。与他人的合作以及受众的参与,是何博实践重要的环节。目前,何博尝试处理2008年四川地震背景下记忆和后记忆的话题。

 

何博入选2023年“TOP20·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2022年“瑞士Verzasca山谷驻留项目”,获荷兰LensCulture曝光奖评委选择奖(2020年),入选首届巴蜀青年摄影展(2020年)、荷兰Foam Talent Call(2018年)、第9届三影堂摄影奖(2017年)。获2023年第5届1839摄影奖优秀奖,2016年、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2018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优秀展览奖。作品曾在阿姆斯特丹、海牙、纽约、伦敦、法兰克福、赫尔辛基、洛迦诺、伊斯兰堡、曼谷、清迈,以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等中国多地展出。

 

何博曾策划“于风暴中心治愈我——摄影新节点,生于一九九〇”群展(联合策展人:高明昔,杭州仓美术馆,2022)和“摄影毕业季暨2019年度全国高校摄影优秀毕业作品年展”(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潍坊,2019),曾担任“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杭州浙江美术馆,2017)和第14届平遥国际摄影⼤展致敬展“被遗忘的影像记忆——袁毅平摄影展”(平遥,2014)的执行策展人。

 

个人网站: hebo.photography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3集美·阿尔勒

  相关阅读  


🔗展览项目全揭晓 |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讯|2023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精选预展

🔗2023在地行动|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

🔗2023年度阿尔勒|维姆·文德斯《我朋友们的宝丽来》

🔗2023年度阿尔勒|姐妹情谊——北欧当代摄影群展

🔗2023年度阿尔勒|圣叶

🔗2023年度阿尔勒|2023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奖

🔗2023年度阿尔勒|加勒比之梦

🔗2023年度阿尔勒|珍奇屋档案

🔗2023年度阿尔勒|世界观

🔗2023发现奖|退入地下世界——刘广隶个展

🔗2023在地行动|《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开幕

🔗2023发现奖|采风:风的若干采样——李丹

🔗2023摄影季特典|陈传兴作品展《色》

🔗2023发现奖|礼物——吴美琪个展

🔗2023中国律动|无问西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作品展

🔗2023发现奖|寺背——拉黑个展

🔗2023藏家故事|历史的第三只眼
🔗2023发现奖|不完整的——吴雨航个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厦门举办!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于2015年联合发起,厦门市集美区委、区政府支持,三影堂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集美·阿尔勒以开放和多元的态度引进海外优秀影像作品,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支持和鼓励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划,助力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国际舞台发声。创立迄今,已展示了近300场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精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摄影展览,呈现了超过600位全球艺术家作品,吸引了43万人次观展。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成立艺术委员会,成员是: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摄影评论家顾铮,新加坡国际摄影节及DECK摄影画廊创始人李锦丽,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齐燕。“艺委会”接棒艺术总监,共同策划和召集本届集美·阿尔勒的32场展览,呈现来自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以及中国大陆及港台等地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会在开幕周期间宣布新一届的得主。自本届起,集美·阿尔勒设立“摄影手工书奖”,以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基于摄影书的创作。


今年,集美·阿尔勒的展览将于厦门市集美艺术馆、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以及厦门、福州的美术馆和艺术院校举办。集美艺术馆位于厦门市地标建筑之一的集美诚毅国际商务中心裙楼1-4层,将首次作为集美·阿尔勒主场馆向观众开放。


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特别推出“群岛计划”,以“艺术并不孤单”为主题,以集美·阿尔勒主场馆为核心,辐射和联动多元文化、艺术和生活空间,邀请观众开启一场城市艺术漫步。12月15至17日的集美·阿尔勒开幕周期间,开幕典礼、专家见面会、讲座、工作坊、艺术家导览、表演、和游学等一系列活动与你相约温暖的厦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当代摄影艺术的民间机构,由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荣荣和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夫妇于2007年6月共同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讲座、教育、图书出版、艺术家居住计划以及各种独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领域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与国际交流平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南北两个空间:一个位于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厦门的集美区杏林湾。除艺术展厅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还设有+3画廊、影像制作部、摄影图书馆、摄影教育部和摄影主题书店。




上海富士X-SPACE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即将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