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疑生信 | 般若空性教法的源与流
般若空性教法的源与流
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着重宣说一切法空之理,开显离戏大空性实相。般若自空妙义在大乘佛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极其深远。《大般若经》云:“佛告庆喜:我以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对今大众付嘱于汝,汝应受持,我涅槃后乃至一字勿令忘失。如是般若波罗蜜多,随尔所时流布于世,当知即有诸佛世尊现住世间为众说法。”……
在宣说般若法门时,佛陀经常亲敷法座,以示敬重。如《大般若经》云:“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诸三摩地皆摄入此三摩地中。”《放光般若经》云:“尔时世尊自敷高座结跏趺坐,正受定意三昧。”吉藏大师《金刚经义疏》云:“所以自敷座者,般若名为佛母,今欲尊敬般若,故自敷座。”《菩提道次第广论》云:“发起承事大师及法者,如薄伽梵说佛母(般若经)时,自设座等,法者尚是诸佛所应恭敬之因,故应于法,起大尊敬及应随念大师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小乘学人欲从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中获得解脱,必须修习人无我空性,彼为大空性支分。大乘学人的发心和智慧更为超胜,故其抉择和修持的亦为圆满二空真如。我们知道,障碍众生从分段生死中解脱的主要是烦恼障,障碍圆成无上佛果的主要是所知障。弥勒菩萨《辨中边论》云:“已说诸烦恼,及诸所知障,许此二尽故,一切障解脱。”遣除二障的最直接对治法,即是人我空和法我空。二我空以外的修法,如前五度、积资忏罪等,均为证悟般若空性的助缘。由此从理证上,也可明白般若空性乃佛门不共妙法,于解脱成就具有大义。
当年般若会上,无量人天因闻受空性妙义心开意解,证得圣果。佛涅槃后,大乘般若法门经龙树菩萨着力宏扬,大兴于世。尊者著有《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深入阐释般若精义,开显无生妙旨。其高徒圣天、佛护、清辨等亦纷纷造论阐扬,留下许多殊胜教言,逐渐形成大乘甚深见派。
后来,圣无著菩萨至兜率内院,亲承补处弥勒聆受《现观庄严论》。该论抉显般若经隐含的修习次第,详述小资粮道至佛地每一阶位中的功德、验相,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现观庄严论》问世后,得到世亲、解脱军、狮子贤等论师大力宏扬,从梵译藏的注疏便有二十一种之多。
如所周知,印度大乘佛法主要传至汉地与西藏,进一步演化成北传与藏传两大体系。在汉地,历代祖师对般若法门高度重视,诸大宗派无一舍离空性妙旨。例如,禅宗便享有“大般若宗”雅誉,三论宗对般若空义的造诣亦名闻遐迩。天台、华严等圆教大法亦无不建立在无性空义之上。缘起性空的大乘思想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令无数学人解粘去缚心空情亡。
般若空性同样是藏传显密教法的核心,以中观论典作为趣入般若空性的方便,亦被加以强调。藏地祖师宣说空义时,一般从不了义自续见和了义应成见两个层面进行介绍。中观自续派创始人为清辨论师,中观应成派由圣龙树高足佛护论师开创,后经月称菩萨、寂天菩萨发扬光大。自续派要点是:针对中下根性,为令渐次悟入离戏空义而着重抉择仅破有边的单空见;同时,承许世俗缘起显现之力用不虚。其世俗谛若依小乘经部安立,称随经部行中观,清辨论师为其代表人物;若依随理唯识安立,称随瑜伽行中观,以大堪布菩提萨垛(静命论师)为代表。二者在俗谛承许上稍有不同,于胜义中则皆主动建立无性空义。自续见虽未顿舍空执而臻一法不立、不落空有二边之至境,然有助于普通初学者消除实执分别,为进修破除四边戏论的大空性打好基础。清辨论师中观方面的著作,有《中论》的句释《般若灯论》和《中论》的意释《掌珍论》,还有汇集修法窍诀的《中观宝灯论》。这些论著在藏地相传至今。静命论师著有融通中观、唯识二大车轨的《中观庄严论》及自释,深受西藏佛教界重视。宗喀巴大师曾广讲此论,心子克珠杰作了笔录。近代宁玛派大全知至尊麦彭仁波切亲笔撰写了《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这是一部富含精义的光辉论著。
——《般若锋兮金刚焰·现空双运》
(标题为方便阅读而添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