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一身太极功夫,我在新西兰申请创业移民
詠春、太极,在海外传授中国功夫的人们,有些怎样的经历和体验?今天,本报《慢生·快活》栏目邀请奥克兰的两位华人,说出他们的故事。
本期主人公:崔利民,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
问:你是什么类型的创业移民,觉得申请困难吗?现在情况怎么样?
答:很难。现在是第5年了,目前移民还没办下来,还在申请过程当中。我是主申请人和经营人,和太太一起开办太极舞蹈培训工作室的创业移民,我们两人分别负责太极和舞蹈。这个行业的创业移民据我了解没有其他人做过。
我们2012年开始办理移民,3年为期,因为还差一些没达到要求,我们又申请了延期。移民局也批准了第二个3年,因为我们是切实运作这个业务,也投入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我们是延期的第二年了。我所接触到的其他创业移民,好像没听说被批准延期的。
我的太极培训教学点以前有6到7个场地,但因为忙不过来了,现在主要就是Panmure的场地,另外在Ellerslie也有一个已经办了两三年的场地。在新西兰的5年,我教过约三百名左右学员,中外学生的比例是七三开。
问:请介绍一下家庭的背景情况?
答:我和太太是2012年7月从上海来到新西兰的。我今年42岁,是天津蓟县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在家乡的盘山上有乾隆的行宫,皇家祭祖扫墓时就会来居住。我们有两个男孩,老大出生在国内,现在十三岁,老二在这里出生,已经三岁。
1998年我大学毕业,在家乡天津一直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国企私企外企都做过。2004年到2008年,我和朋友一起创业,也是做自动化工程,像摩托罗拉、宝马等都给他们做过项目,主要是生产线在电气方面的工程系统。2008年开始,我在上海工作生活了4年时间,也是和同学一起做自动化电子相关项目。
太极拳是跟我的师父金根声学的。之所以想申请武术舞蹈培训的创业移民,一是我非常喜欢太极拳,这也是适合长期从事的一个运动项目,二是我太太在上海开办舞蹈工作室有2年时间。
问:办理移民的经历和过程如何?
答:经历和过程很复杂很复杂。现在我愿意把这些都忽略掉,只讲讲最简单的。
最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呢?因为40岁左右的人,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当然也是压力最大的年龄段,但是从精神上来讲,是追求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至于选择新西兰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宣传得很好,号称百分之百纯净,这个很有吸引力。
加上我本身性格,如果像国内公司那样在社交场上应酬、吃喝、跑客户等等,违背自心,勉强去和不愿意交往的人互相往来,我觉得这很不舒服。我更愿意和能够聊到一起的,有共同爱好兴趣和共同语言的好友交流。
申请移民之前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新西兰人很喜欢运动,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各种健身房之类,运动是这边比较主流的一种行业吧,觉得可以好好尝试,奋斗一番。不过,之后实地的体会,还是有差距的。
问:主要差距有哪些?
答:第一,我们能做的市场很有限。因为我们不是在这边上学和长大的,对当地西方人一些习惯方式认知非常不同。很多东西你不了解,而且自己认为很正常的东西,他们觉得非常别扭,这些都决定了你做西方市场其实难度很大。甚至比如包括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这个名称,简化一点称作赵堡太极拳,但是西方人对于赵堡二字甚至不太会发音,也不理解它是一个地名。大大小小的差异很多,总结起来,这就是来了之后的实际情况会与你的想象不同。
第二点,是方式方法要做调整。我也是逐渐摸索的一个过程,因材施教,与国内有所不同。新西兰真正年轻人能够坚持学太极的数量极少。国内像我师父的学员是25至50岁之间年龄段的人特别多,年龄再大的虽然也有,但远远不是主力。但新西兰这边就不一样了,基本在50岁以上,当然可能也是再加上我本身倾向于养生方向,对于竞技我本人不是很关心这个问题。每个人从事一项事业或研习一种武术,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发扬和侧重,根据自身性格最终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个人比较“往内走”,性格比较好静,我练太极不是为了打,那也不是我的目的,因此教学时也不会强化这方面内容。
第三个矛盾是语言方面。它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但更关键的是,中国一些传统理念和概念很难用另外一种语言完全表述出来,比如太极说的“有意无意间,其中有真意”,想让中国人完全理解都有困难,把它翻译成英文就更不容易。不过当然了,要言传,要意会,但最终还是要练。练到一定程度时,那些感受如果一个人明白,师父不用解释分析他也明白,而如果不明白,那师父就是掰开来解释,他也只是“好像明白”,因为他身上没有这种感觉,而当他有了感觉时师父一讲他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在海外落地,在海外推广,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在中国不会面对的问题,这都要靠自己不断去一点点解决,这些尝试也是一种新鲜的人生感受——人到中年,有这样一种经历其实也很宝贵。其实人生,都是不断在寻找和追求一种新鲜,人,都是不想重复过去的自己。
问:关于这些年在创业移民过程中的波折,举一个例子详细谈谈吧?
答:这当中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就简单些说其中一个吧。
我的计划书是自己做的。创业移民要求每年营业额达到一个标准。比方说计划书要求15万,只是打比方而言。然后我过来三四年了,等到向移民局递交后面的有关申请时,才发现,当初帮我申请的中介公司交给移民局的那份计划书,比交给我手里的计划书,竟然多了5万纽币而没有告诉我。而当初我是与他们国内分公司的移民顾问反复核实过的,他们也通过邮件发了最终版本给我。但结果却是我直到去年才发现这个问题,人都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三四年了。为什么这么晚才突然发现呢,因为文件是一式两份,你就不会自己好好想着去核对移民局的那一份,而由于我们自己看不到他们手里的那一份,那就只有到了要办理时发现不妥了,才会核实到。
因为打印件只有一页是需要你签字的,但其它页可以被更换。所以,如果中介顾问内部有问题,那么给你的版本不一致,你也完全不知情。也许他们是为了提高申办的成功率,把你报的营业额度提高一些。然而我们毫无察觉,数额被提高了,一直没有达到,后来申请延期被批准了,可以说幸运,也可以说傻。坚持下来挺不容易的。这期间因为我太太生孩子,所以很多业务就顾不上去做,也有些教课开班的生意我不想违背内心去做,所以就是现在这个状况。我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的。
问:开班教学的情况怎么样,可以满足生活需要吗,这些年还做了些什么?
答:我的太极班目前成人占九成,退休年龄的居多,大部分都是为了保健目的。孩子也有,年龄有十三四岁的,也有七八岁的。
学员的性别比例方面,总体来说女学员较多。像华人当中,男学员只有几个,外国人一开始开班时女生多,慢慢地男生稍微增加一些。
太极拳在新西兰这边有很多免费的各种课,所以纯粹依靠这个并不是很现实,好在也还有舞蹈培训提供支持,同时我也还有新西兰产品销售的业务。
这些年来我也做了很多公益的工作,每年都有至少二三十场太极演出,大部分是免费的。之所以愿意做,其实也是因为太极拳跟经济没关系,这个事业本身就不是为了赚钱,否则的话从事什么行业不好呢,比如油漆工作等等会比这个要强。当然,也是由于我们不想做忽悠吹嘘之类的事,实实在在做好自己工作就是。演出也是为了传播和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这边的图书馆、康乐健身中心、监狱、养老院、社区中心等很多地方我都教过太极拳。我也为几家医院开过课,医生护士虽然给别人看病,可是他们自己也要调理疾病或亚健康问题,我教过一树山的诊所Greenlane Clinical Centre、奥克兰医院(Auckland Hospital),还有Middlemore Hospital。
我的理想,是太极功夫能够最终进入这边的医疗体系。太极其实是一种运动疗法,人对身体自身的觉知提高之后,自然就知道哪个动作哪个力度对身体部位好或不好。很多西方医学现在来讲认为无药可治,就是所谓没有特效药全靠止疼药的问题可以采用太极拳的运动疗法。我们知道,很多民族的一些宝贵传统,其价值正在不断地被现代医学所认识到,毕竟科学的眼光也在不断扩展,不断接受过去的技术手段和认知所不能触及的地方。我希望自己的这个理想可以成功。
问:对海外生活的这几年,你怎么总结?
答:最大的收获就是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就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人生,活得心里清楚,要有年龄,也要有机缘。我通过太极拳,一个是练了拳,还有一个就是内观自心。
问:相信大家也能从你的经历中有所获益。
答:谢谢,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些经验吧。出国时,我太太英文不好,我英文有雅思4. 5分,当时的创业移民要求是4分,所以刚够吧,但因为在国内学的英文,听力不好,这也是一开始时遇到的一个困难。
还有就是,我们在国内申请然后直接就过来了,没有进行什么考察。我建议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将来想做类似申请的话,一定要亲自来这边,像当地人那样去生活三两个月,去了解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了解你可以做的行业,发现什么行业适合在这里面来开创来生活,希望我的这个话可以向有需要的人转达到,谢谢。
(本专栏近期将介绍一位詠春师父的人生故事,敬请期待!)
近期热门